文 | 雪憶柔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閒,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次不第,九番自殺,實堪磋嘆!——王長安
他曾做過上門女婿,髮妻因肺癆致死,嶽父將他掃地出門。他的伯樂恩人死於黨爭,讓他一度壓抑到想要自盡其命。他用斧子砍自己的頭,用鐵釘插入自己的耳朵,用錘子擊碎自己的腎囊,然而死神終是不忍奪其性命。
鄭板橋說:「我是他家門下狗。」
齊白石說:「恨不能早生三百年,為他研墨理紙。」
黃賓虹說:「他三百年無人能及。」
這是一個命運多舛卻滿腹經綸之人,他有多個身外頭銜,他是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還是了不起的軍事家,他就是出生於大明朝的天才徐渭。
「六歲受《大學》,日誦千餘言。指掌之間,萬言可就。」從天才少年到明朝大家,徐渭絕對是「出名要趁早」的代表人物。
然命運之神似乎有意考驗其意志,出身悽涼且半生飄零。前半生困於仕途,雖背負天才之稱,卻八次未中功名;後半生貧寒潦倒,雖滿腹文採經綸,卻只能帶著憤恨離開了人世。
徐渭出生百日後,其父一病不起終是病故,家裡頂梁柱頓時坍塌。因其母乃陪嫁丫頭,可憐母子被無情地掃地出門。
14歲那年,徐渭的母親病故,他便只好寄住在大哥家中。然而,這位大他37歲的哥哥並不喜歡這個吃白飯的弟弟。為了生計,徐渭只能向生活低頭,選擇「賤賣」了自己,做了上門女婿。
起初,嶽父惜他之才,夫妻琴瑟和鳴,無奈本就患有肺癆的妻子潘氏因生子加重了病情,第二年便撒手人寰。
徐渭的這口「軟飯」並不好吃,隨著妻子的病逝,嶽父嫌他未能照顧好女兒,便毫不留情地將他趕出了家門。
多情的徐渭在潘氏去世十年之時還曾寫下:「黃金小紐茜衫溫,袖折猶存舉案痕。開匣不知雙淚下,滿庭積雪一燈昏」,這濃濃的相思盡在寥寥數語中,想必那段歲月也是徐渭一生中難有的安寧。
離開嶽丈家的徐渭,恰逢徐家的家道中落,走投無路的徐渭只得再次做了上門女婿。這一次他娶的是王家之女,不料對方乃悍婦一枚,這段姻緣只維持了三個月,最終只得和離。
徐渭不是沒想過科舉之路,他雖才華橫溢,卻又桀驁不馴,那受限的八股文根本無法展露其才華,因此始終不曾中舉。
然而,命運之神竟眷顧了徐渭一次。就在他舉目無親、窮困潦倒之際,他人生裡唯一的「主子伯樂」出現了,他就是閩浙江總督胡宗憲。
成為胡宗憲的麾下軍師也不是水到渠成的事,胡宗憲有意請徐渭,而徐渭偏偏犯了文人的毛病。他雖一窮二白,但既然是請他去,就必須要有請的姿態。
胡宗憲並未因此而遷怒徐渭,反而屈尊降貴,親自請到了他。胡宗憲非常敬重徐渭,徐渭也湧泉相報,直到胡宗憲因為嚴嵩倒臺而慘死獄中,徐渭悲催的人生再次跌入谷底。
究竟是天才還是瘋子?此後的徐渭精神恍惚,他想了各種方法自殺,「以利斧擊首,血流被面,頭骨皆折」,受盡折磨卻依然苟活。
就是這樣一個稀世之才,卻被禁於獄中7年光陰。起因是他懷疑續弦之妻不貞,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結束了妻子之命。直到1573年,萬曆皇帝登基,天下得以大赦,徐渭再次浴火重生。
這一次,徐渭任性地選擇為自己而活,他說此生只能侍奉一人,那就是胡宗憲。伯樂既已死,餘生何足懼。
53歲的徐渭放棄了仕途,他將半生兵法心得傳給了李如松,使其獲得了大敗倭寇的殊榮。
戚繼光說,留下來吧,我們一起幹大事。
李成梁說,和我一起留在遼東吧。
徐渭拒絕了所有人的盛情相邀,他知道自己哪怕不得志,但身為男人,一生膝蓋只可彎一回。
此後,他回到了江南故地,以販賣字畫度日。他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他的畫作成了傳世珍品,他的書法大開大合酣暢淋漓,他在最困頓之時創作了舉世震驚的雜劇《四聲猿》,他的後半生可謂是潑墨揮毫的藝術人生。
1593年,徐渭終是病死在了自己的茅草屋中。離開時他一無所有,唯有身下雜草叢生,然世人贊他死而不朽,從不為名利折腰,他有著文人最重要的風骨,他說自己「半生落魄已成翁……閒拋閒擲野藤中」。
回首天才的一生,少年時節,文採飛揚;中年曆事,深鎖獄中;晚年潦倒,名滿天下。生前無名,身後留青,這便是曠世奇才徐渭。
作者:雪憶柔
文字是靈魂的歌者指尖在書海中起舞願以我之心溫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