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奇才哥白尼,這是一個敢於向上帝發起挑戰的男人!

2020-12-22 老狗腿說工傷

很多人都知道哥白尼是一位出色的天文學家,但是實際上哥白尼從事天文僅僅是因為業餘愛好。

他也是一位經濟學家,曾經提出過「劣幣淘汰良幣」理論。

他還是一位頗有聲望的醫生,他一直堅持醫用業務時間行醫,免費為窮苦人治病,甚至並譽為「神醫」。

他還是一位出色的數學家,曾經發表過球面三角的論文。

他還是一位優秀的軍事指揮官,在絕境之際帶兵擊退強敵。

這麼多的身份於一身的哥白尼,簡直就是一個「曠世奇才」。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哥白尼最大的愛好還是天文,只要一有空他就會投身於觀察宇宙的行列中,並且對於天文的愛好可以說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

甚至為了便於觀察並研究宇宙天體現象,哥白尼還把教堂的箭樓打造成了工作室,在裡面設置了一個小小的天文臺,此外,他自己動手製作了很多觀測的工具,

比如說測量行星距離的「三弧儀」,就是他用樅樹杆製成的,用墨水畫上刻度。

照準器也是他自己雕出來的。

測量月球和行星位置的「捕星器」,是用六根樹條繞成圓圈做成的。

測定太陽中天時高度的「象限儀」,是用一塊很大的正方形木板,右上角裝著帶有刻度的木環,外加一個「水準儀」製作而成的。

觀測日食的時候他一改在水裡觀測倒影的傳統做法,改用了一塊帶有孔眼的護窗板,然後把日影映到牆上。

雖然哥白尼的方法都比較粗糙,也沒有望遠鏡進行精密觀察,但是耐不住哥白尼的持之以恆,哥白尼這一觀察就是30多年。

這期間他不僅知道了日食,月食,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的方位,還發現了託勒密地心說的巨大漏洞,甚至還掌握了許多天體運行的規律,最終量變引起質變,多年來積累起來的經驗,讓他完成了天文學的傳奇巨著《天體運行論》。

《天體運行論》一共分為6卷,其中哥白尼大膽地提出: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行星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轉,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繞著太陽運轉的一顆普通的行星。人們每天看到的太陽由東向西運行,是因為地球每晝夜自轉一周的緣故,而不是太陽在移動。天上天體的不斷運動,是因為地球本身在轉動,而不是星體圍繞著靜止的地球轉動。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時順行,有時逆行,是因為他們各自依著自己的軌道,繞太陽轉動,而不是因為他們行蹤詭秘。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

哥白尼還在這本書中批判了託勒密地球是靜止的理論,指出地球在運動時,人們之所以覺得整個宇宙在轉動,道理和人在行船上不覺得船東而覺得陸地和城市後退一樣。

地球不動是假象,地球繞著太陽轉動才是真實的。

哥白尼還對宇宙中各行星的運行規律也進行了解說,並且哥白尼在《天體運動論》中觀測計算所得數值精確度著實嚇人。

例如:

哥白尼計算得到恆星年的時間為365天6小時9分鐘40秒,只比精確值約多30秒,誤差只有百萬分之一。

哥白尼計算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地球半徑的60.30倍,和精確值60.27倍相比誤差只有萬分之五。

在哥白尼各種解釋和數據支持下,他的日行說和託勒密的地心說區別就一目了然了。

因此哥白尼知道,他的「太陽中心說」如果正式提出,必定會推翻託勒密的地心說,必然會給封建教會沉重的打擊,並且暴露了上帝創造世界說法的荒謬。

哥白尼躊躇了很久,一直到他已經是69歲的老人的時候,才同意將他的《天體運行論》出版。

1543年5月的一天,當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他已經癱瘓在床上一年多了,他只摸了一下書的封面,便欣慰的閉上了雙眼。

雖然現如今我們都知道這本書有著明顯的錯誤,比如說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並非宇宙的中心。

比如哥白尼認為行星是繞著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而事實上行星圍繞著太陽運動的軌道不是正圓,而是橢圓,運行速率也會受到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影響。

但是這本書對於天文學來說,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從託勒密的《至大論》發表以來,人類在「地心說」的基礎上兜兜轉轉了1000多年都毫無進展,這個時候突然有人帶著數學證明和嚴謹邏輯的證據給了一個新的方向,其意義是多麼的重要。

正是從此時開始,人類對於可續的觀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克卜勒、伽利略、布魯諾、牛頓等大佬相繼湧現出來。

所以後世將哥白尼創立的「日行說」視為近代科學的開端一點都不為過,因此也有很多人將哥白尼革命用來形容顛覆歷史認知的改變。

相關焦點

  • 做一個努力的人,敢於向生活的一切發起挑戰
    做一個努力的人,敢於向生活的一切發起挑戰 2020-12-04 0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身傲骨,敢於向命運發起挑戰的三大星座,註定成為人上人
    但是話雖如此,實際上很少人敢於向命運發起挑戰,以至於在命運的安排下碌碌無為,心甘情願得過且過。 但是,也有那麼一部分人天生傲骨,他們不相信上天註定,只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不管生活中遇到什麼苦難,他們都敢於挑戰,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一類人往往會成為大家眼中的人生贏家。
  • 2位神秘失蹤的曠世奇才,一個留下一本禁書,一個留下一本神書
    今天我們來聊歷史上神秘失蹤的兩位像神一般的曠世奇才,傳說當中他們都有著通天一般的才能,但是最後都卻突然的消失不見了。那麼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有一位世外奇人,據說他常年在深山峽谷當中採藥修道,一生從未涉足紅塵,但是他卻對山下面的事情瞭若指掌,雖然他足不出戶,但是他就在背後操控了整個天下的局勢,這位曠世奇才來就是鬼谷子,他培育了是個非常出名的學生,這些學生下山之後要麼是大將軍,比如說像龐娟孫並這樣足智多謀的軍事家,要麼就是直接輔佐君王的權臣。
  • 曠世奇才尼古拉·特斯拉的傳奇一生
    曠世奇才尼古拉·特斯拉的傳奇一生實在是讓人難以捉摸。特斯拉出生於塞爾維亞,大學畢業後的幾年了移民到了美國,起初是在法國的一家愛迪生公司裡做工程師,改進電器並發明了感應馬達並開發了很多用到旋轉磁場的設備,後來經介紹進入美國的愛迪生公司,因為進步神速被愛迪生提出幫忙改進馬達和發電機,並承諾提供巨額獎勵。
  • 敢於挑戰的男人,事業心強的男人,最吸引女性
    事業心強的男人通常都很受女性的歡迎,在女性看來,事業心強的男人更能使自己有安全感。敢於面對挑戰的男人,通常都是信心十足的人,任何時候他們都能夠以充裕的精力迎接新事物的到來。這種類型的男人都很理智,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尋求的目標是什麼?他們往往都相信邏輯、計劃和提綱能解決一切問題。他們不會輕易地在困難面前低頭,他們身上仿佛有著用不完的精力,"生生不息,奮鬥不止"應該是對這種性格的人最好的詮釋。在他們看來,事業和愛情都是她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我國史上神秘失蹤的兩位曠世奇才,分別留下一本禁書,一本神書
    但我們國家歷史上的這兩位曠世奇才,雖然聲名狼藉,卻突然神秘地消失了,誰也不知道他們的下落和他們的死期。戰國時,由於周王室的衰落,使天下陷入大亂,諸侯王紛紛想要稱霸天下。這一時期,有一位世外桃源,雖未出山,但洞若觀火,掌管天下局勢,並以自己的方式,影響天下局勢,這人便是鬼谷子。鬼谷子我國歷史上的一位曠世奇才,他通天徹地,聰明才智卓著,人不可及。
  • 為什麼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
    直到1543年,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的過程,與其說帶給人智力與想像力的愉悅,不如說是充滿荊棘、障礙重重的坎坷。這個過程之所以如此艱辛,是因為這一理論交替,觸及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的根本,是關乎大是大非的根本問題。這場轉變史稱哥白尼革命。
  • 我國歷史上神秘失蹤的2位曠世奇才,留下一本禁書,一本神書
    不過我國歷史上的這2位曠世奇才,雖然名氣很大,但是卻突然神秘失蹤了,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下落,以及他們的死亡時間。一、鬼谷子戰國時期,由於周王室衰落,讓天下陷入大亂之中,諸侯王都想稱霸天下。這個時期,有位世外高人,雖然沒有出山,但卻洞若觀火,掌控著天下局勢,並且以他的方式,影響了天下局勢,這個人就是鬼谷子。
  • 科特·安格談黑羊:他是繼送葬者之後,WWE另一位曠世奇才!
    而至於回歸WWE擂臺,只能說是機緣巧合,這其中也多虧HHH的牽線搭橋。」關於最看重的現役選手:「布朗算是一個吧,事實上,上周我還單獨跟他聊過,我告訴他,只要他保持健康,他一定可以成為巨星,多年以來,送葬者(Undertaker)算是身材高大的選手之中最為成功的一位。
  • 達文西:百項全能的曠世奇才 最最接近神的人
    而實際上達文西在很多很多領域都有十分高的成就,可以說是一個曠世的全才,他在天文、物理、數學、地理、幾何學、生物學等等各種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達文西全名李奧納多·達·文西,1452年出生於義大利的一個小鎮,他的父親是當地非常有名的一個法律公正人員,很有社會地位,母親則是一名普通的農婦,兩個人未婚生子產下了達文西,但最後他的父親卻並沒有迎娶他的母親,而是帶著達文西娶了一個富家小姐,達文西從小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成長的。
  • 曠世奇才達文西精通15門學科,欣賞他這十句名言,感受偉人的才氣
    他是曠世奇才;他是文藝復興三傑中的大哥;他的代表作《蒙娜麗莎》與《最後的晚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涉獵15門學科;用人類所有褒義詞來形容這位亙古爍今的人物不足為過,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達·文西。如果你是達·文西的鐵粉,或者敬仰這位歷史上的曠世奇才,可以參考關於他的一些文學著作。今天,是達·文西501年的忌辰,用他10句名言,一起來感受他的才氣,紀念這位偉人。我醒來了,但卻發現整個世界仍在沉睡。——達·文西微小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
  • 哥白尼的本意
    不過謝天謝地古希臘人的這個估算結果,哥倫布並不相信或者裝作不信,總之1492年他憑一個錯誤的計算,大大低估了從西班牙向西航行前往印度的航程,才發現了新大陸。那麼既然希臘人知道了地球是球體,一個很直接的問題就擺在古希臘人面前,天上的星星是怎麼回事?關於這個問題維多利亞時代的教育家馬修斯·阿諾德的解釋是「把星星看作是鑲嵌在黑色絲絨裡的鑽石也沒什麼不可以。」
  • 《宋之韻》第7集:曠世奇才(下篇)(視頻+文字版)
    蘇軾在幽夢後懷念亡妻,緬悼這段永不風化的舉案齊眉,又在微冷中吟嘯徐行,笑談重重貶謫過後的寵辱不驚。讓我們一起走進《宋之韻》第七集:曠世奇才(下篇)。  蘇軾把自己的生活全方位撒進詞的沃野,用獨自從生活中濃縮出來的哲理去進行培育,使詞萬紫千紅,爭妍鬥豔,開出了有深度的,經得起琢磨的意境。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史泰龍的經典電影,被稱為「敢於向死神挑戰的男人的故事」
    (二)影片賞析《勝利大逃亡》是史泰龍經典系列影片之一,被稱為是一部描寫「敢於向死神挑戰的男人的故事」的影片,是約導演取材新穎的戰俘營電影。故事講述「二戰」末期,納粹在巴黎舉行一場足球賽,參加比賽的是訓練有素的國家隊和盟軍的戰俘隊。戰俘中也不乏好球手,但無意真正比賽,只想趁機掘地道逃走。
  • 【經典視頻】《唐之韻》(八)曠世奇才(下)
    這顯然是無可奈何的自寬自解,然而因為他是曠世奇才,又有充滿磁性的人格魅力,這使他那些藐小的政敵,忌妒得目光都發高燒。於是,他們藉故把蘇軾再貶到海南的儋州。年已六十二歲的蘇軾,覺得真直到了人生的盡頭——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君看道旁石,儘是補天餘。  他這塊有用的石頭,無法去補朝廷的裂縫,被拋擲出來,也許將永遠與海南這裡的巨石為伍吧!這是他無法排解的悲哀。
  • 紹興一「冷清」園林,主人被稱為「曠世奇才」,如今卻無人問津
    這座園林便是紹興的「青藤書屋」,這個地方位於紹興市的越城區,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這裡要陌生的多,但是對於一些徐渭的粉絲們來說,這裡可是非常熟悉的,身為明代時期傑出的藝術家以及文學家,他的名號可是非常響亮的,也因為他高潮的繪畫手法,被大家尊稱為「青藤畫派始祖」而明代的袁宏道都不免對他讚賞一番,將其稱之為「曠世奇才」。對於一個繪畫大家來說,這個稱呼是特別恰當的。
  • 曠世奇才的多舛宿命:幾番身體自戕,一休兩喪妻室,殘喘枯槁半生
    這是一個命運多舛卻滿腹經綸之人,他有多個身外頭銜,他是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還是了不起的軍事家,他就是出生於大明朝的天才徐渭。「六歲受《大學》,日誦千餘言。指掌之間,萬言可就。」從天才少年到明朝大家,徐渭絕對是「出名要趁早」的代表人物。
  • 數學奇才帕斯卡:我的上帝永遠沒有離開我!
    一個星期天,教會的主日學習班開始講述帕斯卡的神學著作《思想錄》(Les Pensees),我納悶在場的幾百美國人裡有多少人知道他,並且會對他的這本比較深奧的著作感興趣。然而出乎預料的是每次結束後的Q&A,不僅不少人湧躍的問問題,而且他們的問題都蠻深刻的,同時發現他們都很熟悉和了解帕斯卡。黑格爾說:"數學是上帝描寫自然的符號。
  • 哥白尼之死
    「使者們冷冷地看著地上的男人。他趴在地上,以幾近癲狂地姿態胡亂地展示著他的四肢。他想爬起來,站起來,可他沒有力氣,他的眼裡只有白光。」把他扶起來!「」讓他自己站起來!「憤怒是這樣喊的,她尖銳的聲音脫穎而出,富有穿透力的波動,在這審判空間裡無盡迴蕩。一時間,喧譁吵鬧嘈雜都回來了,他們七嘴八舌,同仇敵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