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了直播電商的發展,推動了線上線下的加速融合,促使了傳統行業走向數位化變革……不管是高調籤約抖音直播的羅永浩,還是淘寶直播達人「一哥」李佳琦……作為現階段直播電商的毫無爭議的代表型人物,其代言的品牌不管在品牌聲量上還是產品銷量上都大大進行了一次收割……
「萬物皆可直播,全民參與直播",汽車,房地產,餐飲……各行各業的」達人「們絞勁腦汁,各出奇招……其中較為極端的例子是餐飲;以此為例,疫情期間,餐飲行業高度依賴平臺來實現零售業務(美團/餓了嗎),然而平臺的佣金十分高昂,同時競爭加劇,商家想要生存就只能在推廣和客單價上想方法,然後外賣平臺與傳統電商無差異,都是兜售」圖片「,體驗感較差,消費者根據個人喜好與經驗來對菜品進行決策。綜上,視頻直播補足了這一短板,一方面消費者可以更直觀的在直播上見證菜品製作的過程,對環境,食材,製作過程一目了然。在觀看過程中不斷建立對該餐飲品牌的信任,那麼長期以往,在消費者心智上建立了這樣一種連接,當下一次有訂外賣的需求時,消費者的決策將觸發這一記憶……因此,疫情過後,餐飲直播將成為繼」開放式「廚房後的行業新風尚;
直播是否真的賺錢?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李佳琦在2019年直播收入達到2億元,一場直播可以帶來上百億的銷售額,據證券日報報導,僅2月5日-3月2日,李佳琦直播間總銷售額達9.57億元,最高同時在線達5829萬人次。羅永浩在4月1日當天首次帶貨直播,創下了1.8億的營業額,累計在線觀看人數超4800w;
這樣的流水和流量相當於在京東6.18或天貓雙11期間,單個頭部品牌或行業的總和。以個人之力就可以比肩整個品牌的運營,這種超級流量反映出現階段下直播電商強大的銷售能力,並且將個人品牌與產品之間的價值最大程度進行變現,超過以往任何一種明星代言活動;
那麼直播電商是不是適合任何企業(個人)?
「素人」做直播如何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平臺?
直播是一種銷售手段,建立在品牌(產品)本身較為完善,且能很好貼合電商平臺的流量邏輯,否則直播容易成為一場自導自演的鬧劇。抖音,快手,淘寶直播,騰訊直播四大平臺如何權衡選擇?這是每個做直播的商家事先必須要進行了解的內容;
淘寶直播:直播帶貨的發源地;門檻較高:要求皇冠店鋪且2w以上粉絲基礎;雖然李佳琦和薇婭源於此,但從淘寶如此大的體系來講,在內部淘寶直播只是作為一個分支,在阿里有意而為之的嚴控下,對商品品質,商家資質,地理位置等有要求,審核機制非常嚴格,在開播前需要審核一周直播方案和產品。另外從觀看直播的用戶畫像上來說,三四線城市學生及白領為主,這與微商是高度重合的。因此,商家選擇淘寶直播需自檢是否滿足以上機制及客戶畫像;此外,淘寶本身作為元老級購物平臺,商家競爭激烈,同類產品聚集,很容易造成客戶進行比價,如果品牌或產品本身不具備較大的差異化,易造成衝動購買後退貨的現象;
快手:簡單粗暴,起步雖晚,發展速度超過淘寶;審核機制寬鬆,且MCN機構參與少;用戶畫像偏下沉市場,與微商高度契合,主打五線城市,鄉鎮及農村市場。快手內容像來給人十分草根,甚至伴隨著「低shu」的標籤;快手直播的成交場景有四個:1.淘寶店鋪;2。魔筷,有贊等去中心化電商平臺;3,快手自營;4.拼多多;很瞭然,快手準入門檻很低,但是與自媒體平臺運營類似,變現需要從積累粉絲開始;
抖音:起步晚,因今日頭條本身並不具備電商基因,但是後來居上,電商能力在加速完善,流量池充沛,從用戶層面講,抖音具備大批量女性用戶,坐擁這一強大的消費主體,對商家而言是有天然優勢的。目前抖音已經完成頭部主播規模效應,進入需要做好優質內容的輸出,從而吸粉變現;縱觀2020年疫情期間,抖音直播最受商家推崇。毫無疑問,接下來抖音或將成為直播電商的第一平臺。
微信直播(看點直播):微信本身作為社交第一大軟體,為微信直播提供了天然的傳播渠道,在所有直播平臺都禁掛微信號的情況下,微信直播是唯一允許的直播平臺;需要官方合作的MCN機構介入,才能夠獲得直播資格;對於微商來說是莫大的福音,本身在傳播渠道和方式上就可實現無縫銜接;
結語:
原本備受電商衝擊的實體店在疫情的雙重打擊下已日漸式微,直播電商的本質是基於電商的新銷售渠道,商家應該審時度勢,做好跟進,切勿坐以待斃,等疫情過後再走老路,當直播電商已經教育了相當的用戶形成,傳統電商也即將成為夕陽行業……何況,疫情後所謂的報復性消費會從什麼方向」走「來,現在也不好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