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正常發貨?運動裝備導購平臺「get」被指虛假營銷

2020-12-14 騰訊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9日電(張燕徵)「從此不用羨慕出國黨,海淘功能讓你用最划算的價格,買到國內沒有的限量款運動裝備。」在手機APP軟體「get」下載頁面,「get」稱在該平臺上可以開啟海淘代買服務。

然而這個運動潮流裝備導購電商平臺,今年以來卻屢屢被指存在虛假髮貨、變相漲價不發貨等問題。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截至8月27日,在黑貓投訴上顯示消費者對「get」投訴量為138件,已完成的為72件,完成率僅為52.2%。其中,僅在8月,投訴量就超過了60件。

截圖來源:get平臺官網

貨到「浙江」後又顯示重新發貨

北京的賈先生近日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今年5月15日,他在get平臺上預定了4件Offwhite19ss黑色油畫預售短袖,每件單價1255元,預售共支付定金400元,商品簡介標明7月8日付尾款發貨,賈先生在當天準備付尾款時,卻被客服告知付尾款延期至8月6日。

8月6日,賈先生將尾款4580元付清後,平臺承諾開始發貨。「8月13日物流信息顯示從香港發貨,19日顯示在浙江派送並籤收失敗,訂單物流在20日直接更換了新的訂單號,訂單顯示8月19日從香港重新發貨。」賈先生稱。

無獨有偶,深圳的林先生也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反映了類似的問題。林先生在6月末預定購買三件黑色油畫短袖,共支付定金300元,在支付尾款3465元完成後,客服人員對林先生表示8月5日可以發貨,但直到8月13日才發貨。「物流信息顯示已到了廣東佛山,但到20日,新的物流訂單顯示重新從香港發貨。」林先生稱。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正常情況下,快遞公司的訂單號都是唯一的,而賈先生和林先生分別提供的物流信息卻幾乎一模一樣。訂單物流信息顯示,get平臺物流使用的是圓通快遞,快遞單號及發貨具體時間完全一致,為8月19日晚22點47分香港新界公司攬收,20日香港國際轉運中心裝件入車掃描,發往佛山市跨境口岸進行清關。

訂單物流信息 左圖:賈先生供圖 右圖:林先生供圖

那麼,8月13日已經顯示正在路上的物流記錄為何在20日全部更改為從19日重新發貨呢?之前到達浙江、佛山的商品去哪兒了呢?對此,中新經緯客戶端22日致函get平臺,截至發稿,對方尚未有任何回復。

8月27日,賈先生和林先生均告知中新經緯客戶端,已向平臺申請了退貨,目前處於等待退款階段。

根據《電子商務法》第二十條的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按照承諾或者與消費者約定的方式、時限向消費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務,並承擔商品運輸中的風險和責任。但是,消費者另行選擇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的除外。」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此條款加大了賣家的責任,減輕了買家網購的壓力和風險,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同時需要對賣家強調的一點就是,如果賣家覺得自己的承諾很難達成或者實現,就不要在服務條款中作出類似的承諾或者與買家達成自己做不到的約定,否則可能面臨違約的風險。

「在雙方購買過程中,商品簡介中既已標明支付方式、發貨時間,而在後續中不停更換快遞單號的行為,有虛假髮貨欺騙消費者的嫌疑,則可視為商家的違約。」 蒙慧欣稱。

北京市中策律師事務所金融部高級律師焦梁認為,若為虛假髮貨,即存在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主張退款並增加價款三倍的賠償金,但需要舉證證明賣方存在欺詐行為。

預定後平臺以「沒貨」為由不發貨

6月7日,阿迪達斯旗下發布「YEEZY BOOST 350 V2 2019年版『BLACK』黑天使」配色球鞋,國內發售原價是1899元,目前市場價已炒至萬元左右。

網友李先生表示,他於5月2號在get平臺上以3349元預定一雙42碼黑天使球鞋,按照get發貨規則,在官方發售後會大概十五天左右會發貨。「6月27日,一個自稱get客服的人打電話說,他們的供應商突然中止合作,鞋發不出來,讓李先生選擇退貨。但是,get平臺上面依然還有該款鞋在出售,怎麼會沒貨呢?」李先生稱。

預定後買不到預售商品,在get平臺顯示的正常出售商品,有消費者反映,直接下單也未必能買得到。有網友在黑貓投訴上稱,7月27日,他在「get全新直發」上以13198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雙38碼黑天使球鞋,購買頁面標明3天內發貨,但過了幾天,被客服通知「沒貨」。

「說到底就是因為市場上這款商品漲價了,不願意發貨,既然沒貨,平臺還上架幹嗎?」該網友質疑道。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目前,在get平臺上該款黑天使球鞋售價19996元,相較於發售價,該款鞋價格已漲近十倍。

那麼,get平臺和阿迪達斯的供貨商到底有沒有合作關係呢,是否存在消費者反映的「變相漲價不發貨」問題?對於上述問題,截至發稿前,get平臺及客服並未給該消費者回復。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消費者在get電商平臺上下單後,消費者與平臺之間的買賣合同成立。合同對雙方都有約束力,消費者需要支付貨款,get電商平臺需要根據合同約定發貨。如果沒有法定或者合同約定的理由,任何一方都不能單方解除合同,否則都屬於合同違約。

趙佔領認為,「沒貨」不是get電商平臺不履行合同的理由,即使事實上真的沒貨,get電商平臺也需要向消費者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所購買的商品是標準化的,非個性化定製產品,則消費者可以選擇要求平臺履行合同,繼續發貨。get電商平臺上還在銷售同款商品,說明所謂沒貨與實際不符。

「總體來看,get電商平臺的做法明顯違反了合同法的規定以及與消費者之間的合同的約定,屬於違約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趙佔領稱。

get曾用名為「灌籃之家」,也被用戶稱為「當客網」。get平臺主要由資訊、掃貨、裝備、社區等部分組成,其中,在「掃貨」頁面可以選購籃球鞋、服飾等運動裝備,平臺還提供鑑定和質檢服務。天眼查信息顯示,2014年12月,get平臺獲得了來自盈動資本、博將資本、九合創投數百萬元的投資。(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毒APP平臺賣家虛假髮貨 用戶對平臺取消訂單操作不滿意
    近日,有用戶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對毒APP進行投訴,該用戶向毒APP平臺詢問賣家虛假髮貨問題後,平臺客服在沒有徵得其同意的情況下直接取消了訂單
  • 十大運動App售賣商品被指不符合標準 咕咚回應1月份接到通知就已整改
    6月17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網站發布《運動APP平臺輕紡產品比較試驗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工作人員對從Keep、小米運動、每日瑜伽、悅跑圈、悅動圈、即刻運動、咕咚、馬拉馬拉、樂心運動、Fit健身等10個運動App平臺或者其推介的商鋪購買的90款樣品進行檢測,超半數不達標。
  • 聚投訴網友投訴nice:在nice平臺上買的鞋子被虛假髮貨,要求取消訂單
    孫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購買的鞋 拖延2天不發貨(平臺要求48小時內發貨)總共2筆訂單 其中1筆趕在違約的前1分鐘給我填了一個單號 但是一天沒有物流 第二天早上全部更改了快遞單號  聯繫客服 客服就說已經發貨  幫賣家逃脫責任。
  • 圓通快遞未經驗證發貨,虛假地址和寄件人、虛假電話發貨,貨到付款...
    -26 18:07:55投訴人:邱**投訴人手機:175******51消費日期:2020-04-18消費方式:線下消費投訴對象:圓通投訴標題:圓通快遞未經驗證發貨,虛假地址和寄件人、虛假電話發貨,貨到付款收到的是假貨投訴訴求:賠償投訴內容:我在閒魚上看到一個蘋果xs max256g,只要2500元,於是我加了他的微信,賣方說鹹魚因為一些原因暫時不能走平臺,只能到付,由於急用手機,我觀察他朋友圈都是發手機視頻和他自己開店視頻,於是我就相信他了
  • 「噹噹」網購書籍超72小時未發貨 售後客服被指無限拖延
    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接到用戶投訴北京當當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噹噹」,稱網購書籍超72小時未發貨,售後客服疑存「拖延症」。此外,「噹噹」存在退款問題、商品質量、發貨問題、售後服務、物流問題等問題。
  • 「營銷管理平臺」品牌的起跑點
    隨著北京奧運會的結束,鞋服品牌尤其是運動品牌的動作愈加引人注目。老品牌全面發力、新品牌夾縫突圍,業內人士號稱的泉州鞋服企業第三輪「造牌運動」又拉開了大幕。幾番風雨、幾番沉浮……每輪的「造牌運動」造就了眾多的新生品牌,同樣也淹沒了更多的品牌烈士。成功者自有獨到之處,失敗者同樣引人深醒。支撐鞋服品牌企業立足、起跳乃至騰飛的踏步板到底在哪裡?
  • 俠侶親子遊被指虛假銷售訂單無法消費 景區平臺未合作售後遇阻
    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接到用戶投訴廈門俠網旅遊服務有限公司旗下「俠侶親子遊」稱被指虛假銷售訂單未過期無法消費,景區平臺未合作售後遇阻。此外,「俠侶親子遊」存在退款問題、售後服務、網絡欺詐、發貨問題、虛假促銷、訂單問題、霸王條款等問題。
  • 名品導購網攜手銀聯 開創百貨營銷新模式
    上海9月3日電 /新華美通/ 名品導購網 (MPdaogou) 繼全國首發百貨業通用優惠積分卡後,近期與上海銀聯商務有限公司正式建立合作關係,名品導購網的會員用戶將可直接使用銀聯在上海的 POS 機來進行提供身份識別與積分記錄。此舉不僅為消費者帶來諸多便利,更為合作商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合作平臺,有效的降低了硬體投入。
  • 做一件代發和無貨源店群,多個發貨地址有影響嗎?虛假髮貨處理?
    無論是正常的情況還是你已經選擇了補單這條歧途,這禮品單你不可能完全沒聽說過。從幾個平臺努力留住自己商家開始,不同的平臺連單號都通用。像有些比較苟的平臺,還有虛假髮貨的罰款規則。發遲了也不行。這裡真實物流禮品單就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 海豚家藉口罩訂單衝IOS免費應用第15名:被訴虛假髮貨
    來源:中國網海豚家借「口罩訂單」衝上IOS免費應用第15名:遭數千人投訴虛假髮貨 被指以口罩為誘餌獲客中國網財經2月13日訊(記者 牛荷)近日,聚投訴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超400名消費者投訴會員制電商平臺「海豚家」口罩訂單虛假髮貨、未退全款。
  • 遭遇虛假髮貨可以這樣維權!
    >滋生了部分商家通過虛假髮貨非法獲取利益的亂象。如果在網購過程中遇到賣家虛假髮貨,消費者該如何維權呢?2018年10月,在汪某尚未確定背景牆款式的情況下,網購平臺顯示商家已經發貨。因汪某未注意到發貨信息,10天後系統自動確認收貨。
  • 雙十一遇到賣家虛假髮貨,怎麼辦?看柯城法院這個真實案例
    雙十一遇到賣家虛假髮貨,怎麼辦?網絡的普及,讓我們足不出戶就享受到購物的樂趣,但這種便利不同於傳統線下購物,付款後消費者並不能第一時間拿到商品,這滋生了部分商家通過虛假髮貨非法獲取利益的亂象。那麼如果在網購過程中遇到賣家虛假髮貨,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呢?
  • 推出雲購物、導購變主播,這些商場的線上商城火了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受疫情影響,北京多家商場截至目前還未恢復正常營業時間,部分如秀水街、北京薈聚中心等,至今仍是閉市狀態。線下銷售萎靡,線上「雲購物」的新模式正在這些商場走紅,社群營銷、微信群「秒殺」,導購也變身主播在直播間賣貨。
  • 鑑定平臺頻遭質量投訴 「毒APP」被指不靠譜
    【內容提要】球鞋鑑定平臺「毒APP」被指涉嫌售假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消費者對於「毒APP」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沒有遵循七天無理由退換貨、不退差價以及產品質量差等問題。「毒APP」號稱自己是售假天敵,有「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流程。《天天315》本期聚焦:鑑定平臺頻遭質量投訴,「毒APP」被指不靠譜。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央廣網北京3月2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球鞋鑑定平臺「毒APP」最近因為質量問題登上了很多投訴平臺的熱搜榜。
  • 天貓發貨規則變更:延遲發貨、缺貨等全部罰!
    >②屬於定製、預售、「預約配送」、「定時送」及其他買賣雙方另行約定發貨時間的商品;2、報備通過:經向天貓報備並經天貓評估後予以準許的,如:政府會議、自然災害、商家自身大型營銷活動、倉庫倉儲異常(如倉庫搬遷、大型盤點)等對商品發貨時間有特殊調整要求的,發貨時間以商家商品詳情頁面描述為準
  • 快遞已寄出卻顯示「虛假髮貨」?還要罰款5萬6!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丁豐林 在拼多多電商平臺(以下簡稱拼多多)上接了單,也發了貨,卻被拼多多罰款5萬6千多元,理由是商家虛假髮貨。網店經營者黃女士很奇怪:明明貨都發出去了,怎麼會是虛假髮貨呢?她查詢之後發現,原來是負責配送的申通快遞沒有將快遞攬收信息錄入平臺,被電商平臺判定為虛假髮貨。
  • 娃哈哈妙眠被指「虛假宣傳」,營銷系統...
    不僅產品廣告涉及虛假宣傳,娃哈哈妙眠酸奶的銷售方式更是受到消費者質疑,甚至有社交平臺用戶直指娃哈哈妙眠涉嫌傳銷。虛假宣傳?宣稱「幫助10億中國人睡個好覺」公開信息顯示,娃哈哈妙眠產品全名為「娃哈哈妙眠白桃風味酸奶飲品」,瓶身正面也顯著標出「娃哈哈」字樣。
  • 聚投訴網友投訴天貓商城、天貓超市:淘寶天貓超市虛假髮貨,欺瞞...
    閆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我下單了天貓超市訂單,顯示的是11月20號14:00之前送達。在11:55顯示籤收,但是我根本沒有收到任何東西。給派送員打電話,派送員說裝錯貨了,下午回公司找找再派送。我覺得很疑惑?裝錯貨了為什麼會顯示籤收?這根本就是派送員的藉口,誰知道真實情況是什麼?惡意隱瞞真實情況。
  • 拼多多闢謠鼓勵支持刷單 虛假髮貨可以免流量處罰
    據悉,拼多多商家號曾經發表文章稱,「虛假髮貨可以免流量處罰,即從現在開始到3月31日,100%使用拼多多電子面單的訂單,可免除虛假髮貨的流量處罰。 拼多多方面進一步解釋稱,之前平臺上商家由於使用了它類電子面單,而這類電子面單只管自身電商系統內的虛假髮貨打擊但並不協助拼多多平臺治理虛假髮貨頑疾,甚至出現一些商家和個別物流快遞網點合謀進行虛假髮貨但平臺無法管控的「真空」地帶,對此拼多多平臺深惡痛絕。
  • 鑑定再發貨,保障正品就在毒APP
    原因就是毒APP的秘訣,先鑑定後發貨,這個秘訣保證了正品,保證了完美的購買體驗,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毒APP的「先鑑定後發貨」。所謂「先鑑定後發貨」的交易模式,簡單來說是這樣的:買家在毒 APP 下單後,賣家先把貨品快遞到毒 APP,毒 APP 合作的多個專業鑑別師經過特有的精細工序鑑別,並對貨品瑕疵分級查驗後,與買家溝通確認瑕疵後,毒 APP 再快遞給買家。在這個過程中,毒APP作為第三方鑑定,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買家用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