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平,男,1963年12月出生。臨邑縣邢侗街道東街村村民。每當夜幕降臨,邢侗公園東側就會出現近百人隨著音樂做健身操的壯觀場景。在皎潔的月光下,悅耳的音樂蕩滌著他們的心靈,歡樂的步伐陶冶著他們的情操。在領操者的帶領下,這群人跟著節奏揮動手臂,舒展身體,動作整齊而優美,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旁邊有不少居民駐足觀看,還有很多人躍躍欲試......「你看,這個領操的跳得不孬,動作真規範。」在一旁觀看的群眾稱讚起了領操者。
七年如一日,不辭辛苦悉心教學
領操者名叫徐金平,56歲,因為經常鍛鍊的緣故,絲毫看不出這位男士已經五十有餘。他認真地領著大伙兒做著健身操,一招一式,都不敢有絲毫地怠慢與馬虎。3分鐘後,一曲結束,隊員隨著音樂的停止而靜候,徐金平卻快步走到音響前,一邊擦拭額頭上的汗珠,一邊調試著下一曲目,然後又疾步跑回原位置重新帶領大家舞起來。
有位新學員總跟不上動作,徐金平便走到他旁邊,一遍又一遍的教,經過認真指點,這位學員初步掌握了動作要令,但音樂再次響起併集體舞動後,又開始手忙腳亂,跟不上節奏了。但徐金平絲毫沒有厭煩,仍然耐心地為他講解著每一個動作,直到把隊友教會為止。
「我以前身體並不好,所以經常來公園轉轉,剛來時,我只是跑跑步,2012年的時候,我聽別人說健身操是全方位鍛鍊,便做了幾次,感覺第二天精神不錯,便逐漸堅持下來。」休息之餘,徐金平告訴筆者。
因為堅持與喜愛,徐金平的健身操水平逐漸專業起來,由於他責任心強、樂於助人,動作標準規範,隊友們都一致推薦他作為領操者。很快,徐金平就由跟著學變為領著跳,而且身體狀況也比以前好多了。七年的時間,徐金平從一個「門外漢」變為專業人士。最初,跟他學做操的只有8人,隨著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現已增至上百人。
從2012年剛接觸健身操,徐金平先後從電腦上學習了40餘套健身操陸續教予大家,在大伙兒把一套操跳熟練之後,他就徵求大家的意見再換一套。徐金平說:「無論身後有一個兩個,還是上百個學員,都要以最規範的動作展示給大家。既然我要為大伙兒服務,就要把這件事徹底做好!」
既當「搬運工」又當「保潔員」,為大家免費服務
「徐老師教學這麼多年,不收一分錢,大家心裡真是過意不去。如果說這是一支剛建立的隊伍,人少暫時不收費用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支隊伍現已成立這麼多年,現已有百餘人,徐老師仍不收取任何費用,很少有組織者能有他這麼高的境界。」隊友胡世美告訴筆者。
對於徐金平一分錢不收的做法,大家很是欽佩但又不理解。欽佩的是,他能如此地為大家無私奉獻;不理解的是,購置音響、U盤等設備以及電費支出,徐金平都是自掏腰包,如果說一次的費用由他個人承擔還說得過去,但家境並不富裕的徐金平卻七年來沒收過隊友一分錢。
作為領操者,還有一般人不注意的小活兒。就是每次做操之前,要提前把音響放到固定位置並插好電源線;做完操後,人群逐漸散去,還要收好道具,然後最後一個離開。「他還主動「承包」了清掃場地的工作,特別是地面有積雪的時候,他要提前兩個小時過來清掃。既當『搬運工』又當『保潔員』,一年四季都堅持著,從無怨言。」胡世美告訴筆者。七年來,他兢兢業業為團隊做好後勤服務,對這份「事業」樂此不疲,為隊員們快樂運動保駕護航。
徐金平說:「大家讓我領操,是對我的信任,我身上便有了一份責任。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感覺非常好。我願意一直為大家服務到八十歲,只要大家開心健康,就是我最大的滿足。」
盡孝心數年如一 有愛心家庭和睦
前幾天,在徐金平領著大伙兒做操的時候,旁邊觀看的人發現他臉色蒼白,額頭上冒著汗珠,但徐金平一直堅持把操做完,才用手扶著腰稍微休息一下。「他這是每天抱臥病在床的老母親留下的腰疼的病根。」隊友胡世美說。很多隊友都知道徐金平做操時認真負責,並且對他母親十分孝順。
2016年徐金平的母親不慎摔倒,造成胯骨骨折,臥床不起。徐金平便和妻子分好了工,由妻子照顧年幼的孫子孫女,自己則搬到母親的住處,精心照料老母親的飲食起居,捶背洗腳,煎藥餵飯,他把母親的房間收拾得乾淨整潔,樣樣做得井井有條。為了最大限度減輕母親的痛苦,徐金平按照醫生教的方法每天堅持給母親按摩,防止母親因長期臥床而引起肌肉萎縮。擔心母親長褥瘡,近六十歲的徐金平每天都要吃力地抱著母親到院子裡曬太陽,他也因此留下了腰痛的毛病。一雙兒女現已成家,他們每逢工作不忙時,也會抽空替父母照顧老人,在徐金平的榜樣力量影響下,家庭十分和睦,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
寒來暑往,春夏秋冬。無論是在老母親的病榻前,還是在做操鍛鍊的隊友前,徐金平都以實際行動感動著周圍的人,大伙兒從都心裡對他表示由衷的稱讚和敬佩。在他身上,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也體現了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品質。徐金平用他的實際行動抒寫著一位普通老百姓的奉獻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