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馬仙」要如何「修心」

2020-12-20 胡黃白柳灰

文 | 羽少爺

圖 | 映山紅

晚輩小生又來了,跟大家交流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出馬仙如何修心。

很多弟子立堂之後出不來,找到自己師傅的時候,總有師傅不負責的甩下一句「你要修心」。

「修心」本來是好事,是每一個修行者都應該做的,但屢屢被神棍拿出來做自己騙錢的擋箭牌,現在反而成了反面詞語。

雖然現在在出馬仙的圈子裡談「心」色變,但小生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修心的問題。

此刻再提起這個問題,是因為晚輩小生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對於「修心」這兩個字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想與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修心,修得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都不太明白,因為所有人都沒有點開、點明修的是什麼。

心,在醫學上是一個臟器,修心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講是讓我們修煉心臟加強心臟功能嗎?很顯然不是。

那是什麼,在中醫中體系中心的功能有一項是為藏神。

心主藏神,又稱心主神志或心主神明,有廣義之神和狹義之神的分別。

廣義之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而狹義之神是指人的思維、意識、情感、性格等思維活動。

所謂的「修心」,晚輩小生覺得修的應該是心神,修我們的思維意識和行為活動,也就是心神心性。

修出什麼心神呢?晚輩小生感覺我們應該修出自省、定(堅韌)、仁慈、理智、包容、平等、善良等等。

自省之心:

《論語學而》中曾子有雲「吾日三省吾身…」,從而引出一詞——「一日三省」。

曾子,孔聖之徒,七十二賢之一的「宗聖」,他告訴我們要反省自身。

還有《心經》開篇「觀自在菩薩」,「觀」是觀察審視,「自」是自己,「在」是現在此時此刻。

這句經文的解釋是:當人審視自己自身是否有缺點的時候,在那一剎那間便是菩薩。所有我們要有反省自身之心。

在我們思維邏輯中具有一定的邏輯盲區,那就是能看到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卻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與不足,老詞講叫「燈下黑」。所以我們要時刻檢查反省,我們自身還有多少缺點或者某些事在處理過程中有不當之處,從而改正。

定(堅韌)之心:

堅韌、堅定之義,堅守己道之心。

我們之間很多人有一個毛病,隨波逐流的善變。這些人在他們不同的時期接觸不同的人,他們的思維以及說話的方式就會變得不同。

剛接觸這個行業的時候就是出馬弟子,認為自家仙師萬能的。過一陣就變成出道弟子,出馬不行我等出道怎樣怎樣。下一個階段就是佛道兩邊跑,別人怎樣自己就怎樣。

有句話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是後邊還有一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都是受過磨礪才走過來的,都懂都有初心,但是為何最後有很多落的個仙走堂空從此落魄的下場?

因為這些人始終未守啊,初心有就知道自己要走什麼道,怎麼去走,該去怎麼做。可能開始是堅持,到後來一看同行大家都這樣,我也這樣吧,隨波逐流的善變。

自我反省不足以後得自我修繕的改變。導致了如此的下場。

善良,平等之心:

這兩個就是字面意思,「善良」就不加以多說,只要繼續保持就好。「平等」這個有些重要,有些人在出堂之前要求仙師怎麼怎麼去做,達到一個怎樣的結果,我就去接去立堂。

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仙師沒有可以讓我信服之道,我為什麼去信仰供奉?但是仙師顯道付出了,弟子是否可以做到讓仙師有同等的收穫?

小生曾經聽過一句話:我們這一行是一手託倆家,一陰一陽,一碗水咱得端平,誰也不容易。

佛也曾說:萬物眾生,皆為平等。

那麼我們在幹活的過程中,不管陰方是仙、是鬼、還是其他,我們是否始終都能平等的去對待,而不是偏向人(陽)一方多一些?

平等之心小生覺得也是平衡之道,沒有平衡萬事萬物將不遠矣。

包容之心:

小生聽過很多佛教徒、道門弟子說仙家仙門怎樣怎樣不行不對…

小生沒有資格跟義務去說佛道兩教門徒是否有不對之處,但是仙家仙門呢,小生還算是其中一份子。

我就想問一下那些高高在上對外說,誰也不行就我能,別人家仙家都不行,就我家仙師厲害怎樣怎樣的仙緣弟子——你家仙師就這麼教你的?

把自己跟自己家的仙師捧得高高在上,面對外界同行一律貶低!

誰家仙師不是一步一步修行上來的,從低到高。咋的?你家仙師天生大能唄?那還有你什麼事?你生下來什麼都會嗎?你丫的不是一點一滴學會的嗎?

小生認為,好的仙師不論能力高低,只要能為香客苦主盡心竭力去辦,那就是好仙師。所以對於修為有限的仙師我們應該包容與理解,給予時間與機會,一樣可以成為一代大能者。

還有,每家仙師因為修的法門跟弟子的機緣不同,所以每個堂口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但是有些弟子遇到一些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法時,第一時間第一反應不是在思考這種其中的原理,而是說——這是扯淡,這種方法不對,這個事做的不對不好使。

可是人家確實好了,光速打臉。

我們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在前行,都在做著相同的一件事,唯有包容,才能求同存異,相互借鑑,相互進步。

修心其實還有很多,晚輩小生不能一一列舉,只能舉例幾個相對比較重要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晚輩小生才疏學淺,如有欠缺不當之處還望海涵並且加以指點,晚輩小生也可參考加以改正。

-The end-

相關焦點

  • 仙家,出馬與出馬仙二十一:出馬仙家看事的方式有哪三種?
    仙家出馬看事,濟世度人,為的是出山揚名,積累功德,以達到位列仙班的目的。而仙家想要出馬看事,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須要藉助人間弟子之身,人仙合一,才能辦成此事。當然,想要做好仙人合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需要仙和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磨合度越好,看事也就越準確。
  • 出馬仙|立堂後是否需要「養堂」?
    答:呵呵了,養堂要三年,那為什麼不三年後再出?非得現在出?出了啥也不能幹,人生有幾個三年?這三年吃啥喝啥,你這個師傅養你麼?什麼活自己不能接,都得給你這個師傅做,你師傅給你提點麼?二、很多師傅說,出馬立了堂後,你現在的不順身體的不舒服就都好了,然後出了後讓你養堂,告訴你養堂和養病有關,立了堂後在養堂期間,身體會慢慢變好。答:你得先分得清到底是實病還是虛病。實病找醫生,虛病看大仙。照這麼說,癌症出個堂就能好了?
  • 部分「出馬弟子」所供奉的「五架娘娘」
    在清末民國時期,北京地區的香童,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百多年前的當地出馬仙認為,北京的三處仙山管理這當地所有的胡黃等仙家。由此可以看出,五架娘娘的由來歷時已久,並且和胡黃仙家有分不開的關係。從身份來說,確實比胡黃仙家地位要高,所以,一般堂單上有五架娘娘的,都是書寫在堂頭的位置。北京與天津的娘娘廟中,還有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地方神——王奶奶,她也與出馬弟子有很大關聯。
  • 「立堂出馬」小心成為孤家寡人!
    一會兒問看卦多少錢,一會兒問香客多不多,聽說我徒弟做公眾號的又要讓我幫忙說一聲,想跟我徒弟合作,幫他介紹香客…挺好的一次閨蜜聚會,整個過程我全是頭腦發蒙的狀態。後來我忍無可忍,微笑著問他:「哥們兒,你看的咋樣?能不能顯道試試?可以的話我讓我徒弟多給你介紹點活兒。」
  • 作為一個出馬仙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還有一類弟子是家族延續的出馬緣分,也就是其家族祖先曾供奉過仙家,後來祖先過世,出馬仙家們功德還未積滿,依舊逗留於人間,所以要繼續找弟子幫起延續堂口香火來濟事度人。就這樣,他們從原先的弟子的後代中去選擇一位較有慧根的子孫去繼承。
  • 說說出馬仙之出馬弟子以後要走的路
    凡是能走上這條路的,都是前世今生的緣分,要知道仙家他們也不容易,出馬之前磨你,讓你家道窘迫,也是迫不得已,一方面,這樣你才會去想到出馬,去找仙家看。另一方面讓你經歷人間的苦難,感同身受。才會打開你的慧根,悟出人生大道!同情眾生的苦楚,以後給人看病,你才會從內心去同情他,以善念去幫助他。
  • 仙家,出馬與出馬仙之九:出馬仙修身之格物致知
    如果你有了好的仙家,沒有一個好的引領師在正確的時間裡,給予正確的引領,以及一些必要的經驗的傳授,仙家就不會發揮出最大的能力。同樣,即使你有了一堂好的仙家,也有了一個好的引領師給予你最好的引領,如果弟馬本身的素質和修養不夠,也會影響仙家能力的發揮,甚至有可能會帶壞一個好的堂口。
  • 「出馬仙」中常見的七種「問題堂口」
    通曉堂口堂中事,老仙光彩心喜歡。堂口之事不知道,老仙生氣把臉翻。罵你無知是混蛋,仙家之事怎相傳?安堂師父放家仙,硬往你的身上安。稀裡糊塗亂報名,然後就是寫堂單。東拼西湊一大堆,各個都是別家仙。家裡老仙一個無,家宅不寧禍事連。試想你家成鬼窩,家裡如何能平安?問題二是假堂口,有仙卻沒到時間。
  • 出馬仙之靈語得重點
    靈語顧名思義就是「靈」溝通的語言。靈與靈之間傳達的方式,其重點不在怎麼說,如何說...,這是種「音頻」變化的傳達。至於會產生不同的說法是因「時間性」、「物種性」的關係。「靈」的時間是永續性的,長久到有時是人無法估算的,故不同的時間點會有不同的語言說法;而「物種性」是種形容的說法,亦是說此「靈」在世之時是為何「身」,在死後就會帶有一定的習性。
  • 說說出馬仙之如何給仙家安位落座
    我們都知道出馬要立堂安位看事,而所謂的仙家其實就是一些修煉有靈通的動物,它們會附到人身上顯靈、通靈,這就我們常說的出馬看病,同時也是在人間的一種修行。出馬看病首先得安位,為什麼要安位,其實安位就是安堂,把仙家安到家裡供上位。
  • 說說出馬仙之出馬弟子心性的變化
    出馬頂香這條路不好走,對於出馬弟子來講,修其心性、磨其意志、糾正自己才是領仙的基礎。再加上不同的仙家給弟子身上不同的反應,以及弟子本人的心態變化。因為它還沒有立堂,所以會受到仙家的影響。領仙的道路非常磨心,弟子要適應堂上現在以及以後進堂的所有老仙家的性格和辦事方式,自己還不能亂心,還要時刻提醒檢討自己是否有錯的地方,不要走向歪路。修其正法,定其心性,人仙同修,在立堂的前後都是一個過程。大部分的出馬弟子都經歷了磨心、磨情、磨財的階段,才能立堂口出馬看事。為什麼在立堂前財運不大好呢?複雜的感情怎麼出來了呢?為什麼貪心、雜心、邪心都顯現了呢?
  • 什麼是出馬仙?他們為什麼可以查事看病?
    孝和只講薩滿文化出馬仙的事情,對其餘宗教信仰尊重理解但不涉及。凡是引人向善的都應該值得支持。出馬仙,主要從事祭祀、卜算、看病,出馬仙這一稱呼來源於東北,是從古薩滿教脫變而來,它最早定型於清朝初期,由於當時受到漢文化的影響,由原始的野外跳神,搬進了室內,而且出現了各種仙的畫像。出馬,北方也叫出馬、看香,出堂,頂香的。南方稱為出殼,還有的叫落座、神婆。拍桌。
  • 小故事:出馬弟子如何與仙家師傅溝通的
    很多出馬弟子很難與仙家師傅溝通,立堂口之後毫無感覺,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就像紙一樣,通了,什麼就都明白了。首先是最高級的溝通方式就是,仙家師傅會在你耳邊說話,提示你,但是你要記住,他永遠不會,告訴你太透,只是一半的話,或者也就告訴你幾個字而已,餘下的意思就得靠你自己理解了,這種溝通方式是需要弟子有相當好的悟性的,否則你理解不了。如果哪位出馬仙,他說仙家師傅,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完整的說給弟子,那麼這種出馬仙的真偽就值得考慮一下了。
  • 出馬仙:出馬仙的那些事
    ,只代表這個問題不是這個出馬仙的專長,或者你們無緣。並不一定就是他騙了你,而是你自己騙了自己,你以為出馬仙什麼都能,是你對出馬仙的不了解騙了你。如果一個出馬仙什麼都不是,一點能力都沒有,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相信他、去找他、去宣傳他?但是最關鍵的是,每個堂口都有自己特殊的能力,也許你想解決的不是這個堂口會的或拿手的。所以希望看到這個文章的朋友,將來一定要公平的公正的評價你遇到的每一個出馬仙。
  • 說說出馬仙之帶仙緣人的迷茫
    有很多人知道自己身上有仙緣,無論是保家也好還是出馬也好。當仙家想讓弟子立堂的時候,很多弟子都是在硬挺著不願意去供奉。、最大的原因也就是怕自己一旦供奉了仙家、日後自己去世,會找到自己的下一代、會給自己的後代留下瑣碎。
  • 出馬仙:一些帶仙的人
    仙緣的事情,永遠都是,有緣者推脫不掉,無緣者莫要強求。科學解釋不了的時候。或者在科學有爭論的地方,叫偽科學。在一些不太正規的,出馬仙行列當中。應該叫偽出馬仙。這個東西真假自己去辯證。但是送走的,永遠都是那張布、那張紙,仙家你要能送走,除非你不是人,你家供奉的和我們普通人的都不一樣,你家可能閻王爺轉世。
  • 出馬仙二十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出馬仙家看事的方式有哪些
    說到底,出馬仙這個行業比較特殊,既然存在,自有它的合理之處。同樣,就像故事裡的路人一樣,對於一個出馬弟子來說,只有本著一顆能夠理解、體諒和幫助別人的心,才能走好出馬之路。今天主要跟大家講一下,出馬仙家看事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一、看香,也叫看香火頭。
  • 說說出馬仙之拜七星
    拜七星,是堂口出馬過程當中的一個必要的程序,至於為什麼出馬必須拜七星,說法不一。比較常見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從道教的意義來說,南鬥注生。北鬥注死。薩滿文化的傳承已經讓現在的出馬堂口多元化了。而拜七星作為一個傳統的過程也在不段的演變。首先 為什麼要拜七星?在一個堂口兵馬齊全的情況下,四梁八柱都穩當了,得通知天上的各路神明。大堂以完事具備,請審核批准後給予相應的手續和物件。這樣,你的堂口才是個正規的出馬大堂兵馬堂口。
  • 仙家,出馬與出馬仙十一:怎樣才能與仙家有效溝通呢?
    (1)要有誠心誠意接受仙家的心態說實在的,在大多數人眼裡,仙家這個概念有些「玄學」的,所以,有的人有時候覺得出馬仙有點不太科學,有的時候又不得不信,所以,有時相信,有時感覺又不太相信,總是伴隨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說句不好聽的,如果你誠心誠意地跟別人說話,別人對你將信將疑,你還會熱臉貼冷屁股嗎?我想不會的。
  • 仙家,出馬與出馬仙二十九:出馬仙家立堂口,如何理解開馬絆
    相信很多出馬弟子都聽說過開馬絆一詞,但是對其中的意義可能不甚了解。那什麼是開馬絆,斷馬鎖呢?為什麼要開馬拌?開馬絆有沒有實際意義呢?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開馬絆和斷馬鎖的說法。開馬拌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開馬拌,剁馬鎖,是老仙出馬後要做的一個儀式,馬拌馬鎖,簡單的說就是老仙下山看事看病的一道關,一道屏障。立堂口,拜七星(拜過天,拜過鬥,拜各位「領導」),然後,師傅將堂口兵馬的絆馬鎖給斷開,從此查事斷事辦事再無羈絆,通行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