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6日訊 孩子的健康是全家人關注的一個焦點,孩子的心臟如果出了問題,不少家長會擔心手術有危險,又怕不做手術病情越來越嚴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嬰幼兒及新生兒危急重症先天性心臟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但通常由於人們對先天性心臟病診治知識及治療現狀的認識不足,使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
5月16日,威海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在學科帶頭人、主任劉高利的帶領下,成功為一名2歲先天性心臟病同時合併室間隔缺損和房間隔缺損患者實施了手術,在威海地區率先獨立開展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對救治危重的嬰幼兒的心臟手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為威海市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也代表威海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進入了新的高度。
「因為這個孩子的室間隔缺損,它位於這種肺動脈瓣的下方,叫幹下型的室間隔缺損,它離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都特別近,如果時間久了不做手術的話,會導致這個主動瓣的脫垂導致瓣膜關閉不全,這樣的話就需要主動脈瓣的修復手術了,如此一來,手術的風險和效果就不確切。所以,這種類型的室間隔缺損一旦發現,要在早期儘快地做手術。」威海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主任劉高利介紹道。
據了解,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有別於成人心臟病手術,成人的耐受性比較強,而孩子的各個器官系統沒有發展好、沒有完全的成熟,特別是心臟和各個組織、器官,它對麻醉、體外循環和手術者本身以及術後監護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次手術的要點就是手術過程當中要注意對心肌的保護,對孩子各個臟器的保護以及在縫合的過程當中要避免損傷肺動脈瓣和主動脈瓣。最終,經過一個多小時,手術成功完成,「手術很成功,孩子將來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劉高利說道。
據悉,疫情期間,威海市中心醫院始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心臟大血管外科沒有停歇,一直奮戰在心臟手術的一線。春節以來,已經完成了40多例心臟外科手術,手術類型涵蓋主動脈手術、主動脈大血管置換、二尖瓣主動脈置換或成形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搭橋和常規的不停跳心臟搭橋和體外循環下的冠脈搭橋手術,為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大血管疾病、心臟腫瘤等疾病患者帶來康復的希望,不僅持續填補著區域專業技術空白,更有效減少了群眾外出就醫的負擔,為健康威海的建設和「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譚蓓 賽圓 威海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