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革新中生存,調查九龍蓮塘村產業文化曲折發展之路

2020-09-09 菁視野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地發展歷史,了解當地產業變化以及分析當地發展旅遊業的可能性。7月20日,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大灣時光機隊前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蓮塘村,對當地居民進行採訪調查以了解當地歷史發展。調查小組結合此次調查主題,安排走訪計劃。

為了加強活動的效率和積極性,團隊於19日晚上開展了一次網絡動員會議。大灣時光機隊團體成員以及指導老師郭浩老師出席本次會議。會議主要圍繞第二日採訪活動的內容安排和工作協調進行交流,明確了採訪工作所要達成的任務和目標。其中郭浩老師對團隊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指導團隊實踐應該將實踐中心放在調查村落歷史發展和產業變遷上。

20日上午,團隊成員按照原定計劃在蓮塘村村口集合開展實踐。正值暑假的周末,在時四陳公祠前樹蔭處納涼閒聊的大多數是賦閒在家的留守老人和小孩。

為了增強活動效率。大灣時光機隊決定分批進行活動:隊員邱越、郭傑穎負責拍攝照片以及操作無人機航拍記錄村民生活畫面;而隊長何柔熳帶領其餘隊員對村民進行採訪。

面對鏡頭,村裡的老人都顯得有些羞澀。但是在隊員的極力邀請下,一名陳姓老人接受了團隊的採訪。「現在的年輕人都去城裡打工啦,剩下都是我們這些老頭子。」老人這樣向成員介紹。這名男子模樣約莫75歲,蒼老的容貌藏不住內在的精神氣,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在他的敘述中,團隊成員了解到,這座古村落自宋代初建起,距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期間經過數次修建,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政府對當地古建築修復工程的重視,蓮塘村已由從前小村落的規模發展到現在超過兩千人的大村。陳先生向成員介紹道,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蓮塘村是以種植龍眼、黃皮等水果為主,當地的居民也會採摘盛產於當地的白玉蘭花作為補貼家用。但隨著城中村改造,加上現代產業的發展,務農和採摘白玉蘭花已經不能滿足居民的經濟需求。越來越多的蓮塘村年輕人選擇了離開鄉村,去城裡尋找機會。

面向未來,蓮塘村的光明曲折探索之路

他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蓮塘村人,退休後又在村裡從事文化宣傳與教育工作。

「以前整個廣州市,到此都有賣白玉蘭花;現在一束束白玉蘭花掛在樹上都沒人採了。」陳先生表示,種植業不再是蓮塘村主打的項目,而是轉向發展旅遊業。

在採訪中,團隊成員了解到蓮塘村作為知識城發展規劃中的一部分,處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在未來的數年時間內,連接機場和九龍鎮高速公路的修建將使得蓮塘村與城區的距離大大縮減,使其成為連接白雲機場和知識城的旅遊村。但就目前來看,蓮塘村現有的旅遊資源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現在是旅遊村想法有了,相關的設施沒有跟上。」陳先生惋惜的同時也對蓮塘村將來的發展抱有期望。近幾年來,蓮塘村的變化都看在他的眼裡。儘管在這其中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總體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走訪結束後,團隊結合實地探訪總結了蓮塘村旅遊建設要點,重新梳理了當地旅遊資源開發問題以及提出的相關意見:蓮塘村發展現存問題並不是單方面經費投入不足而導致的結果,還需要結合黃埔區知識城開發的環境對其進行判斷分析。

相關焦點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廣州市蘿崗區蓮塘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的批覆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廣州市蘿崗區蓮塘村 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的批覆   廣州市人民政府: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送審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蓮塘村保護規劃的請示收悉
  • 日本多路徑發展傳統工藝產業
    日本於1973年頒布《傳統工藝品振興法》(以下簡稱《傳產法》),旨在從國家層面推動傳統工藝產業發展。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導、資金支持下,日本傳統工藝產業實現了產品創新,成功打造了一些地方品牌,還由點及面地帶動了其他產業發展。本文擬簡要分析日本傳統工藝產業的四個發展策略。
  • 非遺故事之傳統九龍木雕雕刻技藝傳承人馬曉斌
    2007年祖傳技藝「傳統九龍木雕雕刻技藝」列入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3月馬曉斌被陝西省文化廳授予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其作品中的"五須三爪龍」尤其突出了唐代龍的特徵,展示了大唐雄風,象徵了中華文化。一直以來,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聖物,龍的傳人成為中國人的代稱,龍崇拜凝結於華夏民族的血脈之中。九龍木雕正是以「龍風」傳「唐風",借「唐風」弘「華風」,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文化的精髓。
  • 知識城九佛街蓮塘村三舊改造正式啟動,知識城集團+合生創展參與
    ▲拆遷現場蓮塘村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中西部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建村距今已有700 多年文化底蘊深厚被列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廣州市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知識城集團成立於1984年,是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國有獨資企業,緊緊把握中新廣州知識城與粵港澳大灣區雙重歷史發展機遇,圍繞「世界知識城、灣區創新源、國際人才港」戰略目標,深耕知識經濟發展集成服務,聚焦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形成了城市開發建設、園區運營管理、城市更新、徵地拆遷等多元化體系,致力打造創新驅動、智慧引領的現代化創新型國企。
  • 黃埔區蓮塘村:700年古村背後鮮為人知的文化印記
    今年6月,廣州市黃埔區開創拆遷前置的舊改新模式,加速推進舊村改造項目,而位於黃埔區九佛街的蓮塘村也被納入舊改範圍內。在快節奏的拆遷和建設中,這一歷史文化名村即將迎來華麗轉身。蓮塘村始建於南宋端宗景炎年間(1276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抱團生存,集群發展——吉林遼源東北襪業園的成長之路
    新華社長春4月6日電 題:抱團生存,集群發展——吉林遼源東北襪業園的成長之路  新華社記者孟含琪  提起襪業,業內都知道「南有諸暨,北有遼源」。位於吉林遼源的東北襪業紡織工業園是全國最大的棉襪生產基地,每天有700萬雙棉襪從這裡流向世界各地。
  • 石碁鎮蓮塘村在番禺區率先完成「房地一體」權籍調查並開始公示
    2020年11月12日,番禺區石碁鎮蓮塘村的「房地一體」權籍調查成果正式開始公示,成為番禺區率先完成「房地一體」權籍調查並開始公示的「第一村」。為科學合理利用時間,加快工作進度,公示期間,番禺區將對權籍調查成果進行整理和初審,公示期滿後,將對符合登記發證條件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進行確權登記發證。石碁鎮蓮塘村「房地一體」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番禺區「房地一體」工作開始進入確權登記新階段。按照國家、省、市的部署和要求,番禺區在今年全面實施「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 長假遊,廣州市美麗鄉村示範村-花都蓮塘村!
    近日,記者從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廣州8個村莊入選首批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分別為從化的西塘村、蓮麻村、西和村、南平村,花都的紅山村、增城的大埔圍村、蓮塘村和番禺的大嶺村。
  • 五大發展理念的傳統文化內涵
    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上,深刻理解、把握好五大發展理念的傳統文化內涵並自覺踐行,讓中國傳統文華綻放出更奪目的光彩,應始終成為我們為之不懈奮鬥的方向。  從傳統革新精神到創新發展理念。中華傳統文化對創新的推崇,有兩個層面:一是國家治理層面上要善於求新。三千年前的《詩經》就有: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提出周朝雖然是舊的邦國,但其使命在於變革求新。
  • i雲保聯合復旦發展研究院推出《中國網際網路代理人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因此對於當下來說,從關注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現狀的角度來順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12月3日,「2020網際網路保險新知大會暨第二屆保險人節」召開,首份聚焦與研究我國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的行業分析報告——《中國網際網路保險代理人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正式發布,由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教授帶來深度解讀。
  • 信豐縣大阿鎮蓮塘村:「三色」蓮塘 「連」出幹群獲得感
    ,讓周邊的居民宜居宜遊宜休閒;整齊連片的蔬菜大棚鱗次櫛比,大棚內村民們正忙著採摘蔬菜,裝箱待運……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這裡徐徐舒展。 航拍蓮塘村  大阿鎮黨委書記劉東海介紹說,近年來,該村緊扣鄉村振興二十字要求,圍繞凸顯「蓮」「連」「廉」三個主題,緊扣打造「三色」蓮塘這個目標,在推進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中「連」出了廣大幹部群眾的獲得感。
  • 中華文化延續城市文脈 文化產業融入灣區發展
    從歷史街區保育活化到西九文化區的誕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城市肌理中復甦;從文化交流到文化產業交融,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築夢,電影、電競、文創等文化產業領域激蕩新火花。同飲香江水,共築灣區夢。無法割裂的文化血脈、無限可能的發展機遇,文化成為串聯起彼此昨天、今天與明天的紐帶,在時間與空間雙重坐標上為粵港澳三地畫出「同心圓」。
  • 起而行之 平安租賃「大寫」融資融物的革新力量
    榮膺「2019-2020年度商業人物」的平安租賃常務副總經理李文藝總結了五個方面原因:「一是繼承平安集團競爭中求生存,創新中求發展的優秀基因,倚靠強大的綜合金融平臺和前瞻性生態圈戰略;二是清晰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三是完善的體系和架構;四是專業而卓越的團隊;五是簡單務實、追求卓越、知行合一、使命必達的企業文化。」
  • 回族傳統文化在學校教育中傳承現狀的調查研究
    傳承態度是與時俱進的、反映了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對人們意識形態的影響。基於上述問題,採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從學校師生對待回族傳統文化傳承態度的角度出發,期望了解回族地區學校教育傳承回族傳統文化的現狀,為傳承優秀民族文化、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提供實證研究素材。
  • 【文萃】新時代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論探析
    從整個演化過程來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雖然歷經歲月滄桑,卻從未中斷,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生存系統,延續至今。在此意義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過去的、既有的,是我們無法迴避和逃避的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和生命延續力,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它是鮮活的、不斷發展的和與時俱進的文化形式。
  • 2019浙江文化產業發展成果發布:高質量發展文化產業 高水平建設...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保持著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  反映到浙江省文化產業領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一些行業、企業發展困難是客觀存在的,更多企業主動作為,積極謀創新、促轉型、求發展。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面仍穩中向好,呈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趨勢。
  • 連雲港市地方特色文化產業(水晶產業)統計調查制度方法研究
    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對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化文化產業布局、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發揮文化育民、樂民、富民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 荷塘「悅」色,蓮塘村來了群「肥女」
    7月16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州市黃埔區農業農村局、廣州市黃埔區九佛街道辦事處主辦,黃埔區委宣傳部協辦,廣州雕塑院和廣州市石磨坊雕塑景觀藝術有限公司承辦的「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第五站在廣州市黃埔區蓮塘村舉行。本次展覽將持續到7月25日。右三為許鴻飛位於廣州市黃埔區九佛街西南方向的蓮塘村,始建於南宋端宗景炎年間(1276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了。
  • 範周丨推動「十四五」文化產業新發展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國際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進一步加速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積澱、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先進文化為引領,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國際交往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是新時代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回答的「時代之問」。
  • 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角色
    目前,英國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創意產業體系和運作模式,創意產業已成為僅次於金融服務業的第二大產業。在推動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英國明確政府的定位、作用與職能,注重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強化政府服務,創造了創意產業發展的英國模式。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規劃者明確界定創意產業的內涵及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