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紐約華裔新冠死亡率被曝高居第一,甚至比拉美、黑人還高…

2021-01-08 網易

  

  大家好,我是紐約君。

  儘管很多人已經對美國的醫療系統失望至極,但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區別對待。

  事情是這樣的...

  最近,一個美國人就透露說:「經常給我理髮的那位理髮師,得新冠死了。

  他說,那位理髮師至死不相信新冠的存在,呼吸困難了,還拒絕去醫院。最後死在了家裡。

  估計為了面子,墓志銘上還要寫:我不是因為新冠死的。

  

  這位理髮師是美國白人。

  人人都知道,堅持政治正確的美國,實際種族同化得很失敗。

  災害面前,人們更是心懷「恐」胎,猜測:其他族裔的情況,總不會比這更壞吧?

  其實不然。

  耶魯大學的醫學網站medRxiv於10月份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由九人合作撰寫,而這些人大部分是華裔,全部來自於紐約大學的醫學健康研究部門。

  研究課題是亞裔美國人的新冠陽性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和美國其他種族相比的數據。

  報告採用的分類方法是:根據姓氏、語言來劃分亞洲人,

  對紐約市兩個最大的亞裔群體——南亞人和華人進行了分類。

  

  

  調查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前兩項還好。可以看出,在新冠檢測呈陽性的概率方面,種族之間的差異較小。

  東南亞裔發病率高,但華裔處於低水平,僅僅略高於白人和「未知群體」。

  至於「住院率」,亞裔群體整體偏高,而東南亞族裔最高,僅次於黑人。

  再看「死亡率」,華裔遙遙領先。

  大家眉頭一皺,心頭一緊:哎?這事不應該是這樣的啊!

  之前,很多探親的留學生家長滯留在疫情紅燈區——美國,迫不得已穩下神,和他們的孩子生活(相依為命)。

  有報導稱,截至目前,這些中國家長和孩子都很健康,沒有感染的傾向。

  說明中國人在防控方面,心理和行動能力是強大的。

  其實,不是中國人在海外都安然無恙,而是患上病的,都硬撐著沒說……

  

  比如兒子在美國的「河山碩」,一位美國華人,得新冠肺炎不治而亡。

  《》

  其實他的網名聽著,老爹感很強,好像還能聽出點愛國的意思。

  但從他入院那一刻起,就變得特別忙碌:忙著吹噓美國的急診服務,以及治療水平。

  嘴裡吃著抗生素,身上病毒大爆發,操著菩薩的心。

  字裡行間充滿挑釁的意味,有越病越勇的陣勢:

  

  最終,河山碩病情加重,不治身亡。

  還有一個叫耿冠軍的華人,也深信美國的抗疫措施是對的,每天給美國燒香拜佛,直到把自己的命也當香燒了:

  

  而最近,傅雷的兒子——鋼琴大師傅聰,也在英國因患新冠肺炎去世。

  從12月27日被媒體報導確診,到12月28日去世,短短一天,讓人高呼不解……

  隨後,傅聰被爆出住院兩周都沒進入ICU,也沒上呼吸機。

  雖然從1964年就加入英國國籍,傅聰卻沒為自己爭取來一絲憐憫……

  

  這些網紅和非凡名人悲慘命運,引出對海外華裔死亡率高的一個思考:

  雖然華人在國外安家立業,埋頭苦幹,許多混得不錯,擁有良好的經濟條件,看病不差錢。

  但,他們一旦進了醫院,卻依然沒有地位。

  關鍵時刻,一張東方面孔,比拉美裔、黑人面孔更容易受歧視,成為致命的那個「金不換」:

  河山碩說「空床位很多」,其實是因為他被丟進了一個稱為「深坑(pit)」的治療棄區,相當於臨時太平間,沒有醫護,進去就等於倒計時等死……

  

  

  這些例子,因為牽扯到網紅和名人,曝光在網上,我們得以聽說。

  而網線之外,受美國區別對待,丟進垃圾堆而悄悄死去的華人患者,又有多少呢?

  想想都毛骨悚然!

  況且,雖然有一部分華人是高收入群體,本身也來自富裕家庭,但這些人是少數。

  更多的華人,過著「這個真沒有」的貧困生活,從事最基礎的體力勞動,幹著洗盤子刷碗、搞建築裝修、保姆的職業。

  處於貧困線以下的華裔比例,和黑人差不多旗鼓相當了(16.2% vs 18.7%):

  

  影響華人在美國地位的一個要害,就是語言障礙。

  川普在試圖將微信剔除美國的時候,一些微信用戶自發組織,奮起阻止,給出的理由是:

  一些生活在美國但不會說英語的人,完全依賴微信進行交流、表達及建立必要的社交。

  如果封了微信,這些人又沒法講英語,後果很嚴重。

  

  其實,唐人街有數量巨大的華人,一輩子都不怎麼說英語,守著自己的小買賣,在一座孤島上風雨飄搖地割韭菜,和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隔著幾座山的距離。

  這種情況下,他們是否能獲得優質的醫療、醫保、救治資源,是十分不明的問題。

  

  拋開社會生活不談,華人在美國的參政熱情也很渺然——而這一點是致命的。

  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代表華裔社區的議員們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華人雖然拼命讀書,登上中產,手裡的錢像紙一樣脆弱——他們沒有話語權。

  如果美國政治想對華人進行制裁,他們不會考慮華人的掙錢能力,比如頻頻出現的治華法案等針對性強的法案。

  美國華裔雖然註冊了選民,卻下意識地想遠離政壇,認為政治雖重要,但總歸事不關己。

  受這種傳統思想支配,華人投票率只有41%。

  華裔選民雖然訴求多,呼聲大,產生的雨點卻小,整個華裔族群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也就被拉低了。

  

  網友直嘆,美國的操作方式,真是應了《動物莊園》那句話:

  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一些動物比其他的更「平等」而已……

  

  再來看那份耶魯的報告。

  事實上,該報告只是一份「生物醫學預測」,是預先列印出來的,沒經過同行的驗證和檢測,只是一份內部的研究資料,用的數據也是今年3-5月的。

  然而,要說鬆口氣,還為時過早:

  根據和諧社區醫療大聯盟(SOMOS)於12月16日發表的《2021年華人健康報告》,美國亞裔的住院人數、死亡人數仍然高於非西裔白人,分別是其的1.2倍和1.1倍。

  

  報告指出,華裔在疫情中承受巨大的健康威脅和心理壓力。

  疫情期間,每1925名亞裔中就有一人因新冠去世。

  SOMOS總裁——陳治年醫生說,

  紐約市的華裔的確非常脆弱,近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三分之一的人沒有公民身份,近三分之二的人僅英語能力非常有限。

  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華人自己都不清楚。

  民意調查指出,八成華裔覺得自己很健康,結果其中七成都被查出患病。

  抑鬱症也成了華人的高發疾病,僅次於高血壓!

  

  美國是多民族大融合形成的合眾國。

  正因如此,一些「合不上」的少數種族被套上了緊箍咒,在是是非非中,難以脫身:

  在危機下,社會邊緣群體試圖隱藏的痛苦被放得更大,他們培養出的驕傲也恍惚間變得一文不值。

  數據是瞬息萬變的,調查是日新月異的。但反映出的根深蒂固的問題,不會因為表面的一時平靜而消失。

  華人在美的勤奮生活狀態和美國對其的反饋之間存在巨大反差和不公正,讓人頗感唏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國華裔那麼有錢,地位為什麼還不如黑人?三個字:劣根性
    最近美國的#黑人平權運動#如火如荼,起因前有黑人遭警察跪壓致死,後有警察對手無寸鐵的黑人連開七槍。這幾天美國不斷有罷工、遊行的行為,就連NBA都為抗議罷賽了一天。美國的種族歧視這麼嚴重,為什麼不見華裔為此發聲呢?難道華裔的地位比黑人要高嗎?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NYPD紐約警察。」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同時擁有的權利也是依據種族背景來劃分的,除了白種人其他的會受到法律的限制,在沒有參與政治的權利甚至連提升經濟能力的機會也沒有。 據97年調查,美國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白人佔9.9%,黑人佔bai.%。黑人的失業率一般比白人高三四倍,有的城市高達六七倍。黑人工人的工資平均只及白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 「全美第一針」:為什麼這名紐約護士成為美國首位新冠疫苗接種者...
    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紐約一名52歲的牙買加裔重症監護室護士桑德拉·林賽(Sandra Lindsay)成為美國首位新冠疫苗接種者。同一天,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數突破30萬,超過美國在二戰中死亡人數。
  • 美國華人當鋪遭洗劫,老闆娘被打斷腿進ICU…比美國黑人更慘的是...
    眼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超201萬,死亡超11萬例,但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的抗議示威活動,依然在全美各地蔓延。不少亞裔的店鋪,更是成了打砸搶的犧牲品。近日,美國紐約一家華人當鋪日前遭到抗議者打砸搶劫。這家經營了20年的店鋪受損嚴重,珠寶首飾被洗劫一空,68歲的女店主受傷嚴重。
  • 華裔遭黑人辱罵,這場美黑人反歧視暴動有多雙標?
    5月26日,美國正式打響了「反種族歧視」第一槍! 一位華裔女子,遭到黑人大媽辱罵:你不會說英語,滾回中國! 36歲華裔女孩,是一位臉書用戶,她根據親身經歷發布了一條帖子:當時,她正在乘坐紐約市的地鐵,一位黑人大媽上了車,黑人大媽嘟嘟囔囔對她說了什麼,由於她當時戴著耳機沒聽清,黑人大媽瞬間出手,霹靂啪嗒打了她一頓耳光,用語言侮辱她:不會說英語的中國人,趕緊滾回你的國家吧。
  • 為何黑人在美國地位這麼低,還喜歡歧視華裔?原因只有5個字
    再者是因為黑人群體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貧民窟裡面的絕大多數都是黑人,黑人所代表著的是一個國家最貧困的群體,而貧困群體也是最容易出現打架鬥毆以及暴亂的,因此綜合而言,黑人在社會地位都比較難提高。黃種人不願意惹事,息事寧人可是美國遭到歧視的黑人群體,為什麼又更加歧視華裔群體呢?
  • 英媒:英國華裔和混血族裔死亡率相對最低
    英國國家統計局在8日上午公布的數據則證實了這一點:英國的黑人族裔感染新冠肺炎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四倍多,這些數據涵蓋了英格蘭和威爾斯3月2日至4月10日的死亡人數。直接從數據上來看,黑人的死亡率甚至達到了白人的四倍多,其次是孟加拉與巴基斯坦裔和印度裔。
  • 加州大學公布2019-2020學年新生榜,亞裔位居第一,拉美裔排第二...
    那麼,錄取比例如此之高的亞裔新生,是如何被拉美裔新生追上的呢?在上述的幾所校區中,亞裔新生佔據比例達到40%以上,而拉美裔新生僅在25%,可以說,兩個群體之間,差距不小。圖源:ucmerced麥賽德分校位於拉美裔社區,可以說,加州大學之所以增設這所新校區,就是了提升拉美裔學生的錄取率。
  • 紐約為何要學
    議案進展神速,5月25日,僅僅兩個月時間,參眾兩院都已通過了所謂的赫可特-卡蘭德拉法(Hecht- Calandra Bill),該法規定彼時三所重點高中必須以客觀、競爭和學業能力考試招生,更重要的是,新法規定教育局還可以指定新的重點學校。也就是說如果重點中學和標準化考試造成了種族不公平,新法則是為更多的「不公平」打開了大門。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黑人的命也是命」(也稱「黑命貴」)抗議示威活動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儼然成了一道人類的「文化奇觀」。但同時,卻出現了這麼一個涉嫌歧視華人的聲音。前幾天舉行的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的市議會中,議員們就如何開展新冠疫情救助計劃進行了討論,他們打算給每一家受到影響的華人商戶和拉美商戶提供補貼。
  • 可怕的真相:25年後,黑白顛倒,美國將不再是美國……
    也就是25年後,美國白人將不再主導美國,拉丁混血人和黑人將成為美國新的主人。目前美國白人嬰兒目前已經低於50%。今天美國的夏威夷州、哥倫比亞特區、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和內華達州的白人比例已經低於50%。
  • 紐約華裔餐館業者:從焦慮到求生 疫情帶來新機遇
    (美國《世界日報》/黃伊奕 攝)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疫情以來,美國不少華裔餐館經歷了從從焦慮到積極求生的過程,而華裔餐飲業者林國耀就是其中之一。「疫情開始在美國蔓延時,我整整兩個星期處於十分焦慮的狀態,不知道接下來店鋪該如何發展。好在一系列措施下,店鋪營業額反而上漲,員工收入也是以往雙倍。」
  • 調查顯示:2050年美亞裔人口翻倍 華裔數量居首
    日前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庫柏蒂諾市除了華裔人口之外,印度裔人口也迅速增長,令該城市的亞裔人口總數超過56%,成為該市人口最多的族裔。據統計,在加州以及夏威夷州的18個城市中,亞裔人口均超過2萬,幾乎佔這些城市的一半以上。位於聖塔克拉拉縣最北端的苗必達市,亞裔人口在2000年時還處於一個少數族裔地位。
  • 在美國,黑人孩子自帶開掛,華人家娃難成學霸
    Augusta Uwamanzu-Nna好吧,你也看出來了,黑人娃在美國確實有點開掛,甚至那八所學校都是一毛一樣的。對於那些常春藤來說,同樣條件下優先錄取黑人學生是政治正確的選擇。Espenshade的數據還指出,同樣的分數,亞裔學生被Top Schools錄取的機率是白人的1/3,是拉美裔的1/6,是非裔的1/15。Micheal Brown的成績雖然很好,但如果他是一個華人孩子,有可能拿不到任何一所常春藤的錄取信。2015年,MIT BBS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案例,是一個華人媽媽發帖。
  • 黑人國防部長出現了!黑人副總統!美國黑人總統之路還要走多遠
    這是繼歐巴馬和卡瑪拉·哈裡斯後,又一位非洲裔美國國家級高官員。讓我們看下非洲黑人在美國的發展史。現在美國境內的黑人主要是被歐洲殖民者劫運到美國的非洲黑人奴隸及其後裔,剩下的少部分是新移民及其後裔。美國黑人的歷史比美國的歷史久遠得多,他們在美國大陸存在的歷史超過400年。公元16世紀,歐洲人發起了黑奴貿易,這是歐洲人歷史上最罪惡的行為。在利益的驅使下,把非洲的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
  • 紐約華裔老齡化形勢嚴峻 92%華裔耆老英語非常差
    紐約華裔老齡化形勢嚴峻 92%華裔耆老英語非常差 2015-10-23 11:01:14(美國《星島日報》)   中新網10月23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根據紐約都市規劃局以及城市未來中心提供的數據,目前紐約市老年移民人口中僅有60%能夠有限的掌握英語,而這個數字在華人中就顯得更為嚴重,紐約老年華人移民中,有92%的英語水平非常低,甚至不會使用任何英語進行交流。
  • 華裔在美國的地位到底如何?400萬華裔與華人在美國的生存現狀
    華裔在美國的地位到底如何?400萬華裔與華人在美國的生存現狀對於在美國的華裔,有人說,華裔的地位還沒有黑人高,有人說,華裔的歡迎程度和印度人相差甚遠,還有人說,華裔正在逐步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和社會地位,但是華裔在美國到底是什麼樣的生存現狀,值得我們深入了解。
  • 競選總統失利之後,美國華裔候選人楊安澤將參選紐約市長
    參選過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的華裔候選人楊安澤,被曝將參選紐約市長。據路透社12月24日報導,紐約市競選財務委員會透露,美籍華裔企業家楊安澤(Andrew Yang)已提交文件,準備以民主黨人身份參選明年的紐約市市長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