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裔餐館業者:從焦慮到求生 疫情帶來新機遇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每當發現一個增加訂單的小竅門,林國耀都非常興奮。(美國《世界日報》/黃伊奕 攝)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疫情以來,美國不少華裔餐館經歷了從從焦慮到積極求生的過程,而華裔餐飲業者林國耀就是其中之一。「疫情開始在美國蔓延時,我整整兩個星期處於十分焦慮的狀態,不知道接下來店鋪該如何發展。好在一系列措施下,店鋪營業額反而上漲,員工收入也是以往雙倍。」

14年苦心經營,林國耀自創的飲品店發展到全美40多家店面,2019年引進的拉麵館品牌也生意興隆,另外還有六家分店也在籌備中。此外,自創糕點品牌的千層蛋糕訂單也不斷增加。

原本一切好像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直到疫情暴發。「我看著疫情的相關新聞,知道餐飲業將面臨重大挑戰,但因不確定發展方向,每天都無比焦慮。」

「疫情期間沒敢關門一天」

「疫情期間,『九湯屋』沒敢關門一天,願意繼續跟著我上班的員工,我也以更豐厚的獎勵制度表示感謝。」儘管如此,起初餐館營業額也是下降近八成。

疫情期間林國耀也沒敢關門。(美國《世界日報》/黃伊奕 攝)

為了保證加盟商的利益,林國耀一度暫時關閉了自己在紐約的所有飲品直營店,希望能緩解加盟店競爭,但生意仍一落千丈。法拉盛緬街的加盟業主抱怨,「以前店裡五個員工一起上班都忙不過來,疫情期間上班都沒事幹。」

新冠肺炎疫情最早在中國暴發,餐飲業面臨的挑戰和經驗也早過美國,林國耀在諮詢中國餐飲業朋友後,認為「餐飲業不會被淘汰,但是面臨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快速從線下轉在線」。

疫情之前,林國耀大部分客人都是直接上門。「門口排隊一兩個小時是常態,我們線下已經忙不過來了,所以根本沒有考慮過發展在線。」疫情之後,要快速改變營業模式,他做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加入各大訂餐外送平臺。

「每個平臺都有主要客群」

加入線上平臺之後,林國耀開始研究如何在訂餐外送平臺上突出自家品牌。「每個平臺都有自己主要的顧客群體,有些以華裔為主、有些集中在曼哈頓,每個平臺餐館排序採用的標準不一樣。想要增加平臺來的訂單,這些調查研究工作必不可少。」

其次,是根據顧客消費習慣的改變做出一些調整。「好比現在訂餐大多以家庭為單位,推出家庭套餐,能更好配合消費者疫情期間的需求,也能增加每單訂餐金額。」

增加派送距離,也是林國耀在疫情期間提高營業額的主要策略。「以前距離近,現在我們的餐可送至布魯克林、曼哈頓、長島甚至新澤西。」針對遠距離派送,他將餐食改良成半成品。「湯變成冰凍、面變成生面,顧客拿到餐後自行將湯加熱,再將面煮熟。雖然多了一套工序,但味道得到保障,在一些疫情之前無法點到類似外賣的社區,這非常受歡迎。」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林國耀餐館的營業額比疫情之前還上漲了約30%,每日訂單數以百計。「每當我找到一些幫助營業額提升的小竅門,我都非常興奮。」

「疫情是挑戰,也帶來機遇」

「疫情總會過去,但是我相信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不會徹底消失,餐飲行業接下來面臨的挑戰,將是如何再將在線引流回到線下,兩者同時兼備。」林國耀說。

林國耀還計劃推出一些措施,例如推出自己品牌訂餐平臺,將旗下各類產品進一步結合,幫助帶動飲品在線訂單。他還計劃和多個大型餐飲進行「虛擬加盟」,便於利用各家餐飲集團現有資源,進一步擴大自家品牌的影響力。

疫情期間發展在線業務,店裡的外送訂單大增。(林國耀提供)

「疫情給每個產業都帶來挑戰,但也帶來更多的機遇。隨著時代變化進行調整,總會尋找到新的出路。疫情沒有打垮我們,讓我現在比之前更忙了,我的員工比之前更加團結,對企業也更有信心,相信企業發展只會越來越好,我能做到,其他商家也可以。」林國耀說。

從擺攤到連鎖店老闆

39歲的林國耀來自中國福建長樂,2001年移民來到美國。大學期間,他擺攤賣飲品,積累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之後創建連鎖飲品品牌,用14年擴張到全美40多家店面,後自創糕點品牌,提供千層蛋糕給全市各大餐館。2019年,他從中國臺灣引入拉麵館品牌,一年內將餐館月營業額做到30萬美元。

雖然他家裡沒有任何人經商,但是他對經商的喜愛和天賦深入骨髓,大四就開始在各大跳蚤市場擺攤賣水果飲品。從在跳蚤市場擺攤,到全美40多家連鎖店,林國耀在創業路上總是「先行一步」。

林國耀於2006年自創連鎖飲品品牌,當時美國飲品市場和現在截然不同。「我剛做飲品時,紐約僅有一些茶餐廳、西餅店和越南餐館有賣奶茶。」近年來,隨著中國品牌奶茶店的普及,奶茶店的競爭也蔓延到紐約市場。「光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奶茶店數量就高達4萬家,不少品牌為追求『國際化』,也在紐約開了店。」

疫情之前,餐館內生意火爆。(林國耀提供)

林國耀相信自己的品牌能成功,與自己先行一步搶佔市場先機有很大關係。「現在市場競爭激烈,想要快速發展非常難。」此外,他指出,自家品牌也主打果蔬飲品,非華裔族群接受度高,因此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仍保留一席之地。

不過,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也讓林國耀開始尋求新的出路。他在飲品店推出自製千層蛋糕,發現很受歡迎,便引進全紐約首家千層蛋糕餅皮自動製作機器,還成立了專業部門集中製作千層蛋糕,再提供給各大餐館。

2019年,林國耀又引進一家中國臺灣知名拉麵品牌。雖然首家店鋪開在法拉盛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但憑藉產品品質以及優秀的市場營銷,生意一直不錯。推出日本蛋包飯後,更是受到網紅和資深老饕喜愛,店外常常大排長龍。疫情在紐約暴發之前,餐館每月營業額已達到30萬美元。(黃伊奕、顏潔恩)

相關焦點

  • 紐約出臺疫情相關補助 多個華裔集中的社區可申請
    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期,美國紐約推出多項針對小商家的疫情補助,華裔集中的多個社區也在可申請區域內。紐約州眾議員寇頓提醒有需要的民眾儘快申請,其辦公室將提供協助。日前,紐約州眾議員寇頓提醒民眾,「紐約前進貸款基金」目前正在受理申請,因疫情受影響的小商家、非營利組織、房東等均可提交申請。該基金為經濟復甦貸款計劃,以2%左右利率,向僱員不超過20人的小型企業等提供貸款,幫助被疫情影響的商家和個人。
  • 應對室內堂吃重開後接罰單 特邀律師團隊 大馬旅美聯誼會為華裔餐館業者提供免費法援
    (劉依玲攝)【僑報記者劉依玲9月17日紐約報導】馬來西亞旅美聯誼會17日宣布與律師團隊合作,向華裔餐館業者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和援助,幫助華裔餐館業者避免30日起室內堂吃重開後可能面臨的罰單。紐約市餐館將在30日起,按照25%的客容量恢復室內堂吃營業。
  • 疫情讓遊客卻步 紐約華裔旅遊業者:仍存希望
    疫情讓遊客卻步 紐約華裔旅遊業者:仍存希望
  • 紐約法拉盛商改區提醒:商家強制員工戴口罩屬違法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3月1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為助紐約法拉盛中心華裔小商家挺過新冠肺炎疫情,當地時間3月6日,法拉盛商業改進區(Flushing BID)向華裔商戶發放防疫海報,除希望宣導顧客日常保持健康的貼士外
  • 紐約華裔音樂家受疫情影響收入降低 多種辦法自救
    中新網4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在紐約音樂圈頗有名氣的二胡演奏者、歌手楊飛飛接受採訪時表示,每年2月、3月大紐約地區各機構、團體慶祝農曆春節,本是演出旺季,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春節前後開始有華人社區取消演出。
  • 專訪:赴中國留學給我的人生帶來新機遇——訪泰國華裔記者唐海源
    新華社曼谷4月16日電專訪:赴中國留學給我的人生帶來新機遇——訪泰國華裔記者唐海源新華社記者楊舟 李欣瑩泰國電視3臺記者唐海源是目前泰國媒體中少有的會講中文的記者。他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赴中國留學的經歷為他的人生提供了很多新機遇。現年32歲的唐海源在家中向記者講述了他去中國學習中文的故事。唐海源大學畢業後開始從事體育報導,曾在多家泰文媒體工作。2010年,他前往廣州報導亞運會,正是這一個月在廣州的工作經歷讓他決定去中國留學。
  • 疫情影響華裔婚期 紐約華埠老牌花店首次旺季關門
    今年感恩節華裔的婚禮大多取消,影響了婚慶業等眾多周邊產業。(美國《世界日報》/顏嘉瑩 攝)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在美國紐約,感恩節歷來是華裔社區婚宴集中的日子。在有「小福州」之稱的曼哈頓東百老匯,往年酒樓、婚紗店、花店通常會在感恩節期間從早忙到晚,但2020年碰上疫情,婚宴多被延後,周邊產業生意也受連帶影響。有花店業者表示,由於沒有生意,開業31年首次在感恩節關門,美容業者生意也下滑70%。華埠婚慶業者方先生表示,往年5-6、9-11月為旺季,其中感恩節更是一年最忙的一天。
  • 紐約警察大面積感染後,黑幫分子肆無忌憚行兇,華裔家庭囤槍奏效
    據俄塔斯社4月10日報導,近日美紐約疫情越來越嚴重,大量的警察感染了新冠病毒,紐約出現了用警荒,黑幫分子開始肆無忌憚的行兇。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段視頻,紐約街頭上少數人帶著口罩走在街頭,一名黑幫成員毫無徵兆的襲擊了一名戴口罩男子,並將其拖行到角落繼續毆打。
  • 紐約華裔新冠死亡率被曝高居第一,甚至比拉美、黑人還高…
    最近,一個美國人就透露說:「經常給我理髮的那位理髮師,得新冠死了。」  他說,那位理髮師至死不相信新冠的存在,呼吸困難了,還拒絕去醫院。最後死在了家裡。  估計為了面子,墓志銘上還要寫:我不是因為新冠死的。
  • 疫情為教育信息化賽道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全國2.76億各級全日制在讀學生「停課不停學」,世界上迄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活動拉開帷幕,教育信息化的新基建故事由此寫下開篇數據來源:奧維雲網搜集整理低於市場預期,究其原因,是疫情為教育信息化賽道帶來的,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 海外戰「疫」:疫情之下,華裔房東們該怎麼辦?
    嚴重的疫情令美國租房市場迅速冷卻,部分不良租客又令房東們有苦難言。在這艱難的一年裡,華裔房東們面臨著兩難的抉擇:出租未必租得出去,租出去又可能被拖欠房租,甚至被房客趕出自己家門。 疫情之下,華裔房東們該怎麼辦?
  • 紐約華裔老齡化形勢嚴峻 92%華裔耆老英語非常差
    紐約華裔老齡化形勢嚴峻 92%華裔耆老英語非常差 2015-10-23 11:01: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南若然
  • 紐約法拉盛市中心偷盜案頻發 多名華裔女性受害
    紐約法拉盛市中心偷盜案頻發 多名華裔女性受害
  • 新澤西華裔患者警告:疫情比人們想像的更糟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3月9日報導,美國新澤西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一名華裔助理醫師在病床上警告,肺炎疫情不是流感,比民眾想像的糟得多。 "一切來得太快了,我的病情一天比一天糟糕。"32歲的蔡敏(James Cai)稱。「很多人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需要戴口罩,我一點都不相信。」
  • 華裔房東降租金 紐約一家具有191年歷史酒吧獲重生
    華裔房東降租金 紐約一家具有191年歷史酒吧獲重生 2020-10-31 10:15:01(圖片來源:美國《世界日報》/牟蘭攝)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皇后區一家已有191年歷史的酒吧,因樓宇房東易手,險些因租金調漲而被迫結業,但在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多位民代與皇后區商會協調下,成功說服華裔房東降低租金,29日在白思豪等人見證下簽署新合約,讓這個紐約市最古老的酒吧重獲新生。
  • 陳平:新冠帶來的人生改變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平】在美國疫情期間,我都住在位於南部的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乃至國際秩序或多或少受疫情影響,而就我個體而言,我的人生也因此有些改變。其實據我觀察,疫情剛開始時,確實只有少數亞裔婦女戴口罩,男士們都不好意思戴——當時西方人認為新冠肺炎是黃種人的病,戴口罩是不愛體育的弱者的標誌,比黑人、拉美人還不如;如今隨著疫情的蔓延,人們對疫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後,多數人——不分男女——終於還是都戴上口罩了。
  • 美媒:為疫情陰影帶喜慶 「舞獅遊行」亮相紐約曼哈頓華埠
    十餘支醒獅隊在紐約曼哈頓華埠熱鬧登場,小商家紛紛開門迎接給紅包。(美國《世界日報》/鄭怡嫣 攝)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8日是春節的最後一天,紐約曼哈頓華埠傳統活動「超級星期六舞獅遊行」(Super Saturday Lion Dance Parades)如約登場,十幾支獅隊熱鬧賀歲,為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的華埠帶來熱鬧喜慶,近來受影響而生意大跌的華埠小商家開門迎醒獅,期望新的一年祛病消災、小區時來運轉。
  • 美媒:紐約華裔媽媽們組微信群 集資為警員捐贈口罩
    【來源: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期,紐約市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警局和醫院的防護物資緊缺,當地時間3月23日,一群來自皇后區森林小丘(Forest Hills)的華裔媽媽,冒雨把眾人合資購買的30多盒口罩送至紐約市警
  • 天真藍COO彭芸:疫情為行業帶來挑戰但也帶來機遇
    在「數位化時代的品牌構建新模式」的深度對話中,天真藍COO彭芸指出,疫情為行業帶來挑戰但也帶來機遇,天真藍如今已跑出從0到1的盈利模式,未來將繼續立足品牌核心點,堅持長期主義。據介紹,天真藍以拍攝最美證件照起家,今年已是品牌創立的第10年。
  • 2018春夏紐約時裝周日程出爐,23位華裔設計師亮相紐約
    今天紐約時裝周主辦方之一獨一傳媒(UNIPX MEDIA),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今年會出現在紐約時裝周的23位華人/華裔設計師品牌。TUE | SEP 12 6PMVICKY ZHANG: WED | SEP 13 9AMCHOCHENG: WED | SEP 13 12PMJIA LIU: WED | SEP 13 9PM(具體安排請以當天最終日程表為準)Alexander Wang這位大名鼎鼎的設計師在時尚界的地位堪稱「叫好又叫座」,他可是紐約最紅又最年輕的華裔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