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發現一個增加訂單的小竅門,林國耀都非常興奮。(美國《世界日報》/黃伊奕 攝)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疫情以來,美國不少華裔餐館經歷了從從焦慮到積極求生的過程,而華裔餐飲業者林國耀就是其中之一。「疫情開始在美國蔓延時,我整整兩個星期處於十分焦慮的狀態,不知道接下來店鋪該如何發展。好在一系列措施下,店鋪營業額反而上漲,員工收入也是以往雙倍。」
14年苦心經營,林國耀自創的飲品店發展到全美40多家店面,2019年引進的拉麵館品牌也生意興隆,另外還有六家分店也在籌備中。此外,自創糕點品牌的千層蛋糕訂單也不斷增加。
原本一切好像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直到疫情暴發。「我看著疫情的相關新聞,知道餐飲業將面臨重大挑戰,但因不確定發展方向,每天都無比焦慮。」
「疫情期間沒敢關門一天」
「疫情期間,『九湯屋』沒敢關門一天,願意繼續跟著我上班的員工,我也以更豐厚的獎勵制度表示感謝。」儘管如此,起初餐館營業額也是下降近八成。
疫情期間林國耀也沒敢關門。(美國《世界日報》/黃伊奕 攝)
為了保證加盟商的利益,林國耀一度暫時關閉了自己在紐約的所有飲品直營店,希望能緩解加盟店競爭,但生意仍一落千丈。法拉盛緬街的加盟業主抱怨,「以前店裡五個員工一起上班都忙不過來,疫情期間上班都沒事幹。」
新冠肺炎疫情最早在中國暴發,餐飲業面臨的挑戰和經驗也早過美國,林國耀在諮詢中國餐飲業朋友後,認為「餐飲業不會被淘汰,但是面臨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快速從線下轉在線」。
疫情之前,林國耀大部分客人都是直接上門。「門口排隊一兩個小時是常態,我們線下已經忙不過來了,所以根本沒有考慮過發展在線。」疫情之後,要快速改變營業模式,他做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加入各大訂餐外送平臺。
「每個平臺都有主要客群」
加入線上平臺之後,林國耀開始研究如何在訂餐外送平臺上突出自家品牌。「每個平臺都有自己主要的顧客群體,有些以華裔為主、有些集中在曼哈頓,每個平臺餐館排序採用的標準不一樣。想要增加平臺來的訂單,這些調查研究工作必不可少。」
其次,是根據顧客消費習慣的改變做出一些調整。「好比現在訂餐大多以家庭為單位,推出家庭套餐,能更好配合消費者疫情期間的需求,也能增加每單訂餐金額。」
增加派送距離,也是林國耀在疫情期間提高營業額的主要策略。「以前距離近,現在我們的餐可送至布魯克林、曼哈頓、長島甚至新澤西。」針對遠距離派送,他將餐食改良成半成品。「湯變成冰凍、面變成生面,顧客拿到餐後自行將湯加熱,再將面煮熟。雖然多了一套工序,但味道得到保障,在一些疫情之前無法點到類似外賣的社區,這非常受歡迎。」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林國耀餐館的營業額比疫情之前還上漲了約30%,每日訂單數以百計。「每當我找到一些幫助營業額提升的小竅門,我都非常興奮。」
「疫情是挑戰,也帶來機遇」
「疫情總會過去,但是我相信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不會徹底消失,餐飲行業接下來面臨的挑戰,將是如何再將在線引流回到線下,兩者同時兼備。」林國耀說。
林國耀還計劃推出一些措施,例如推出自己品牌訂餐平臺,將旗下各類產品進一步結合,幫助帶動飲品在線訂單。他還計劃和多個大型餐飲進行「虛擬加盟」,便於利用各家餐飲集團現有資源,進一步擴大自家品牌的影響力。
疫情期間發展在線業務,店裡的外送訂單大增。(林國耀提供)
「疫情給每個產業都帶來挑戰,但也帶來更多的機遇。隨著時代變化進行調整,總會尋找到新的出路。疫情沒有打垮我們,讓我現在比之前更忙了,我的員工比之前更加團結,對企業也更有信心,相信企業發展只會越來越好,我能做到,其他商家也可以。」林國耀說。
從擺攤到連鎖店老闆
39歲的林國耀來自中國福建長樂,2001年移民來到美國。大學期間,他擺攤賣飲品,積累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之後創建連鎖飲品品牌,用14年擴張到全美40多家店面,後自創糕點品牌,提供千層蛋糕給全市各大餐館。2019年,他從中國臺灣引入拉麵館品牌,一年內將餐館月營業額做到30萬美元。
雖然他家裡沒有任何人經商,但是他對經商的喜愛和天賦深入骨髓,大四就開始在各大跳蚤市場擺攤賣水果飲品。從在跳蚤市場擺攤,到全美40多家連鎖店,林國耀在創業路上總是「先行一步」。
林國耀於2006年自創連鎖飲品品牌,當時美國飲品市場和現在截然不同。「我剛做飲品時,紐約僅有一些茶餐廳、西餅店和越南餐館有賣奶茶。」近年來,隨著中國品牌奶茶店的普及,奶茶店的競爭也蔓延到紐約市場。「光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奶茶店數量就高達4萬家,不少品牌為追求『國際化』,也在紐約開了店。」
疫情之前,餐館內生意火爆。(林國耀提供)
林國耀相信自己的品牌能成功,與自己先行一步搶佔市場先機有很大關係。「現在市場競爭激烈,想要快速發展非常難。」此外,他指出,自家品牌也主打果蔬飲品,非華裔族群接受度高,因此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仍保留一席之地。
不過,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也讓林國耀開始尋求新的出路。他在飲品店推出自製千層蛋糕,發現很受歡迎,便引進全紐約首家千層蛋糕餅皮自動製作機器,還成立了專業部門集中製作千層蛋糕,再提供給各大餐館。
2019年,林國耀又引進一家中國臺灣知名拉麵品牌。雖然首家店鋪開在法拉盛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但憑藉產品品質以及優秀的市場營銷,生意一直不錯。推出日本蛋包飯後,更是受到網紅和資深老饕喜愛,店外常常大排長龍。疫情在紐約暴發之前,餐館每月營業額已達到30萬美元。(黃伊奕、顏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