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美食」

2020-12-20 騰訊網

疫情下的「美食」

疫情下的「美食」

因為疫情的原因

相信大家很久沒出門了吧

但是

這阻擋不住我們對美食的嚮往

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

去美美地品味一番吧

相信大家對這個並不陌生,

這就是武漢的特產——熱乾麵,

以油、鹽、芝麻醬、色拉油、

香油、細香蔥、大蒜子、蘿蔔丁,

滷水汁、生抽為輔料。

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

老通城的三鮮豆皮

是武漢人「過早」的主要食品之一,

也是武漢民間極具特色的傳統小吃。

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黃,味香而醉,

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製的節日佳餚,

後來成為尋常早點。

糊湯粉,著名的武漢小吃,

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

凡賣糊湯粉,必賣油條。

被譽為「武漢一絕」的鮮魚糊湯粉泡油條,

是經典的漢味名吃。

它是武漢人的羊肉泡饃,

其傳統意義、歷史內涵,

絲毫不比羊肉泡饃遜色。

在武漢的大街小巷,

到處可見熱氣騰騰的大油鍋,

金黃的面窩在裡面翻滾著,

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

創始於19世紀末。

豆絲是武漢市黃陂區的三大傳統小吃之一,

也是長江中下遊區域的農家傳統食品,

主要分布在湖北東南部、

安徽西南部及江西。

豆絲是用大米、綠豆等按一定比例

打漿灘成餅,此時為溼豆絲,

一般吃飯是直接抹上醬料或自行包菜吃。

武漢湯包,

制餡講究,選料嚴格,

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

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

包在薄薄的麵皮裡,

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

七個一籠,佐以薑絲醬醋,異常鮮美。

武漢的煨湯「小桃園」是最好的選擇,

坐落於漢口勝利街蘭陵路,

人稱「煨湯專家」。

以瓦罐雞湯最著名。

將雞塊入油鍋爆炒,

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內,

用旺火煮熟,小火煨湯,

湯鮮肉爛,原汁原味,營養豐富。

燒麥又稱「重油燒梅」,

傳統名點,燒梅油重而不膩人,

形如銀菊,味道鮮美,久負盛名。

或炸、或烤、或蒸。

其味香甜可口。

疫情發生時,

湖北作為重症區牽動著全國上下十幾億人的心。

但慶幸災難已經過去了。

聽到小編的介紹有沒有點心動?

現在正值櫻花開放的季節,

讓我們一齊去欣賞櫻花綻放,

品嘗武漢美食吧!

END

相關焦點

  • 攜程美食林發布「疫情下的美食搜索排行」
    「新冠」疫情影響中國人的餐桌2周,全國人民都吃膩了泡麵。攜程美食林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快餐、火鍋、茶點搜索量上升。更簡單、高熱量、易於配送的食物,成為近期強需求。在攜程美食林上,「本地人去的館子」、「在當地才能吃到的美食」圍觀人數超過10萬。各路著名菜系肯定沒想到,有一天,快餐、茶點等簡餐搜索量會火箭般提升。攜程美食林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肯德基、麥當勞搜索頻次排名,從50名開外,躍升進前20。此外,過去美食林熱搜詞彙,以菜系、菜品為主。
  • 疫情下的美國​華人:香椿炒蛋手工青團,用家鄉美食暖心
    安靜得可以聽到花開的聲音,紅色的小鳥歡快地從一個樹枝上跳到另外一個樹枝上,還與同伴竊竊私語,初升的太陽,在樹林裡變換著光焰,雲煙在光影中起舞,跳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清新的空氣,溼潤著肺腑,雖然還在居家令下,但一樹一樹的花開,樹葉初放的綠,都告訴我們,已經是最美人間四月天。邊走邊想著最近的疫情,我已經不像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刻,每隔幾個小時,就去看確診率和死亡率。
  • 疫情下的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廳停業流淚,盼中國客再來體驗美食文化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全球中餐美食推廣大使、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柳怡擔任線上論壇的主講人,季薩瓦親自上陣,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宋毅等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美食在兩國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季·薩瓦(左)、柳怡在「舌尖上的文化傳播與軟實力外交」雲上論壇現場。
  • 宅家吃泡麵最懷念火鍋 攜程發布疫情下美食搜索排行榜
    數據顯示,火鍋成為疫情期間熱搜詞。西部網訊(記者 馬晴茹)「疫情過後,我想吃火鍋、烤肉、炸串、喝奶茶……」最近你是宅在家天天吃泡麵,還是挖掘出了自己的廚藝小技能開始蒸麵皮,或者開始期待疫情過後吃點啥?記者從攜程美食林獲悉,疫情期間,快餐、火鍋、茶點搜索量上升,更簡單、高熱量、易於配送的食物,成為近期強需求。除了本地菜 全民開始想念火鍋 即使海底撈等火鍋店宣布暫時停業,每天還有那麼多人盼著它開門,甚至不少網友調侃稱,「在家吃的叫冒菜,出去吃才是火鍋」。
  • 探訪疫情下的吉隆坡美食街:客流減少 業者冀中國遊客重返
    亞羅街是吉隆坡的知名美食街,擁有以華人美食為主的多元文化特色美食。在疫情前,它不但是中國遊客到吉隆坡必去的「網紅」景點,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遊客,成為吉隆坡代表性觀光小吃街。  疫情之下,亞羅街受到很大影響。亞羅街業者組織————武吉免登小販商聯合工會主席薛富豐對中新社記者說,「在2020年,亞羅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等疫情結束,我想帶你吃遍華山美食
    等疫情結束,我想帶你吃遍華山美食疫情期間,大家要乖乖呆在家裡,哪兒都不能去,但華山君心裡仍然期待著疫情之後的相聚~等疫情結束,我想帶你吃遍華山美食等這一切結束之後,華山君帶你吃遍華山美食哦!華山民間小吃多,可以滿足各類吃貨的需求。
  • 攜程美食:疫情當下,全民都在思念火鍋!
    在攜程美食林上,「本地人去的館子」、「在當地才能吃到的美食」圍觀人數超過10萬。各路著名菜系肯定沒想到,有一天,快餐、茶點等簡餐搜索量會火箭般提升。攜程美食林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肯德基、麥當勞搜索頻次排名,從50名開外,躍升進前20。此外,過去美食林熱搜詞彙,以菜系、菜品為主。
  • 疫情下這家飯店危中尋機逆勢而上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餐飲業按下了「暫停鍵」,隨著全國疫情形勢緩解,各地餐飲企業正有序復工營業,堂食也逐步放開、恢復,餐飲業正在慢慢復甦。疫情給部分餐飲企業帶來不小衝擊,但在海澱區,有這麼一家飯店,在大型宴會和團餐都沒有恢復的情況下,卻在恢復營業1個月後,全部包間客滿。疫情期間不僅沒減員、沒降薪,恢復營業後還正「招兵買馬」,全員普遍漲薪。這就是御仙都·中國皇家菜博物館。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在疫情影響下逆勢上揚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 疫情下,千奇百態的囤積行為背後
    這就不難理解,在疫情當下,人們首先去超市搶購的是食物(生理需要)而不是口罩(安全需要),同時,當人們買不到N95的口罩之後,又會轉向瘋狂地囤積食物。伴隨著疫情的發展,中國人從最開始的囤積食物開始過度到製作美食的階段,如「全民自製涼皮」、 「電飯煲蛋糕」等。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撈王的小紅書首秀:疫情下的「種草」啟示錄
    作者 | 周亞波 疫情對線下生意的影響仍然在持續,對依託大型商場的餐飲業而言尤是如此。2月初,數家線下餐飲業代表的對外發聲,已然可以讓外界對影響的衝擊性管中窺豹。
  • 疫情下的「特殊年末」,日本這些美食竟爆賣到斷貨?看你買了沒?
    眼看著2020年快要結束了,日本的疫情卻沒有隨著冷空氣到來而「降溫」,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到了年末開始買買買,為新年做準備。過年的熱情讓日本今年最後一個月掀起了一波「爆買潮」,不少熱銷產品甚至賣斷貨!雀巢在日本發行這款飲料已經有47年,本來是以「培養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素」為商品理念,但今年7月突然在日推上火了起來,原因是很多網友表示「可以用來補充鐵分」、「味道好又有營養」,作為疫情期間補充營養的代餐迅速受到歡迎。
  • 疫情 「宅經濟」下的一天,挖掘意想不到的爆款
    居家隔離,一方面對跨境電商行業有一定的衝擊,另一方面,疫情下的「宅經濟」也提升了消費者的網頁瀏覽次數,因為疫情,被迫宅在家的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如果通過勾畫消費者宅在家時的生活場景並針對該些場景挖掘潛在的各類消費行為,這將會對賣家打造疫情爆款有重要的幫助。
  • 童心戰疫情丨宅家萌娃美食秀
    01自創美食「翠竹迎春」「竹外桃花三兩枝好想出門看春景,但是疫情期間我們不能出門,只能宅在家裡。猛然間,我產生一個念頭,何不學下學網紅李子染來做一道美食呢!看著外面鬱鬱蔥蔥的竹林,我有了一個妙想,我要做一道既好吃又好看的菜——翠竹迎春,還帶著美好的寓意。做這道菜需要的食材有黃瓜、玉米、牛肉、玉米澱粉和水。
  • 疫情下的「多味」生活
    疫情下的「多味」生活人生如逆水旅,世事無常。一場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擾亂了人們原本平靜、安詳的生活。在這停課不停學的日子裡,老師們和家長們牽手,齊心協力,共育祖國的花朵。兒子看到我朋友微信圈裡,大家都在曬包子、油條、奶茶……各種美食小吃,兒子也吵著要吃包子。特殊時期,外面的早餐店只有幾家腸粉店開了門,到哪裡去買包子?從來沒做過包子的我,也只好從零開始,按照教程一步一步來操作。第一次做包子,結果鬧出了一場笑話,我把發酵好的麵團做成包子後,放在桌子上,想等一會再去蒸,沒想到兒子竟然吃了一個生包子。天啊!
  • 疫情下的水圍生活
    這是深圳最老的城中村之一 也是無數深圳人的深夜食堂 熱氣騰騰的煙火氣曾是許多人深夜的慰藉 平時幾乎不打烊的水圍 在疫情期間,卻被迫休息了太久太久...
  • 疫情下的高考有何不同?
    由於疫情的爆發,2020年高考考試時間也由傳統的6月7日-6月8日延期為7月7日-7月8日。今年的高考必將非比尋常! 高考好比古代時候的科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這次考試幾乎改變了一個學子的後半生。這次考試既是很多學子的終點,也是很多學子夢開始的新起點! 高三年級的一年生活也是學子們一生最難熬的,堪稱地獄般的生活。
  • 疫情下的所有酒店人
    @武漢晴川假日酒店接待了240名來自山西與江蘇的醫護人員下榻,下圖為酒店工作人員在冷食食盒區域前等待前來領取早餐的客人。冷食食盒內含水果、酸奶、雞蛋,與熱食食盒分開包裝。@武漢保和皇冠假日酒店2月1日晚,@武漢聯投半島酒店迎來了首批15名馳援武漢疫情的醫療專家。2月2日,來自無錫和桂林319名馳援火神山醫院的醫護人員也入駐聯投半島酒店。
  • 等疫情過後,吃遍重慶各個角落的美食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絕大多數的重慶人自願選擇宅在家裡。 現在重慶已經春暖花,宅家抗疫情的日子已解放,我們就差摘下口罩了,去看想看的風景,去吃想吃的美食,去見想見的人。
  • 眾志成城抗疫情 回族志願者為一線人員烹飪美食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3-11 17:20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陳明陽)抗擊疫情,我市的少數民族群眾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在農學院,就有一群回族同胞,他們每天烹飪美食,送到一線抗疫人員手中。上午九點,來自甘肅的馬哈如乃正和附近多家經營蘭州拉麵館的回族志願者烹飪午餐。現場近十人分工協作,切牛肉、土豆、煮雞蛋,這些都是為一線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民警們精心準備的美食。
  • 第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展戶培訓來啦!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知識知多少
    第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展戶培訓來啦!疫情防控培訓今年情況特殊,十五屆農展會美食展展戶培訓專門增加了疫情防控的內容。昨天下午,市疾控中心傳防科主任醫師呂梅齋從國內外疫情概況、防護要點、 呼吸道防護、保持手部衛生的注意事項,防護物資的準備、怎樣進行有效消毒等幾個方面,為展戶們做了較全面的培訓,並特別提醒不能使用進口冷鏈凍品,進一步提升了展戶們的疫情防控意識和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