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被過度醫療背後:高端醫生缺口很大 寵物保險技術上存漏洞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萬幗Myriadam數據顯示,儘管受疫情影響,截至目前,寵物行業投融資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相關融資也發生了至少12起。其中,寵物醫療對入局者的吸引力依舊不減,如上海泓宇醫療成立時間不到1年,便獲得中信產業基金和醴澤基金的3000萬元融資。

天眼查專業版App顯示,截至12月9日,我國今年已新增近3.7萬家寵物醫療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90%。然而,寵物醫療賽道備受矚目的同時,行業內的過度醫療問題也越發凸顯。

寵物醫療整體價格昂貴

「2019年家裡的貓病了,為了給它治心臟病,花了超過5萬元。」12月10日,一位養了三隻貓的消費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每去複診一次的花費大約在2000元到4000元之間。

記者在一個500人的寵物群中獲悉,初次帶寵物去醫院看病的消費者大概率都會遇到「過度醫療」問題,「消費者選醫院本質是選好醫生,但好醫生很稀缺。」一位受訪者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此表示。

頻次高、費用貴是寵物醫療行業非常顯著的特點。極光大數據的調研結果顯示,2019年有過就醫情況的寵物佔比超過了55%,其中2-3次達到25%,4-5次佔到10%。此外,《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在養寵物的人群中,43%的寵物主人表示存在「看病貴」的問題,其中一線城市「看病貴」的問題尤為突出,佔比49.5%。

「有的檢查根本沒必要。」因為家裡的貓拉肚子,去過幾次醫院後的王女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吐槽,第一次去醫院抽血、化驗、開藥,回家吃了沒用,再去還要抽血、化驗。「拉肚子這個病就花了幾千元,也沒治好,最後網上自己買藥治好的。」

即便是業內人士也很難否認寵物過度醫療現象的存在,在消費者眼裡稀缺的「好醫生」,對於醫院而言同樣稀缺。寵愛國際動物醫院創始人兼CEO李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寵物醫院的競爭核心在於人才的競爭。「目前國內寵物醫療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寵物藥品、用品資質不健全,國內缺乏好的寵物醫生教育和培訓體系。」

新瑞鵬集團董事會秘書朱立鋒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醫療深度不夠是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行業已經不缺人才,而是缺高端專業人才,高端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現階段結構性缺人的特徵。」

無論是寵物醫療器械或是寵物藥品,醫院合作的品牌也多是海外品牌,這就導致價格很難降下來。

一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寵物醫療本身就會比人貴很多,獸醫使用的器械,設備的使用飽和度,獸醫再教育等一系列的成本,都會體現在就醫費用上面。而國內已經形成規模的醫院,也都習慣海外品牌。

高昂的費用,較多的醫療需求,讓一部分寵物醫療機構吃到了紅利:估值約300億元的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明年或赴境外上市;同樣從事寵物醫院連鎖運營管理的瑞派寵物,在2019年底獲C輪融資,估值70億元;甚至還出現了專門面向寵物高端醫療服務的寵愛國際。

寵物醫保「看起來很美」

高昂的醫療費用讓寵物賽道中的醫療企業實現了高估值,在降價暫時無解的情況下,寵物保險出現了。

波奇寵物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寵物醫療行業目前存在寵物擬人化,重視寵物醫療的趨勢,其中包括為寵物購買健康保險,「參考美國APPA公布的信息,美國成熟的寵物市場中,用戶在醫藥處方、寵物健康保險等方面需求上升,大約25%的養寵用戶在考慮巨額醫療費的時候優先考慮寵物。隨著中國寵物市場的成熟,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目前,不少保險公司都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寵物保險,涉及寵物醫保的創業公司也逐漸獲得資本青睞。看起來寵物治病貴的問題似乎找到了解決之道,但無論對消費者還是保險公司,雙方卻都面臨著不同的難題。

記者瀏覽了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寵物保險發現,大多數保險都對寵物看病條件和年齡有所限制。某保險公司的客服明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先天性遺傳病不在保護的範圍內,寵物如果超過10歲也不能進行投保。與此同時,健康告知中也羅列了諸如寵物便血、尿血、骨折、脫臼、細小等多種病不受保的時間限制。

「這個限制條款有點難。」一位寵物醫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雖然不算常見病,但寵物沒得過這病,主人也不會想到去買保險。」

消費者面臨保險公司的「條條框框」,保險公司也面臨著因技術問題導致的騙保問題。

在保險公司工作的陳卓(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給寵物購買保險時,有的保險公司會要求上傳寵物照片,但因為同品種寵物毛色、長相大多相似,肉眼不太能分辨出就診的寵物是否為投保的寵物,就會有些養了多隻同品種寵物的用戶只購買一份保險,幾隻寵物看病時輪流使用,並且也不排除有人利用這一漏洞,故意打傷寵物,來騙取理賠的,或者是寵物主人和寵物醫院間的交易,故意給寵物多開藥,或者做很多檢查,來獲得理賠款。

《證券日報》記者體驗了一家保險公司為寵物投保的流程後發現,即便記者使用的是8年前拍攝的寵物非高清舊照,也能成功建立寵物檔案並且投保。除了上傳照片,自主輸入名字和年齡等信息外,投保之前不再需要其他能證明寵物身份的認證。

當記者向客服詢問是否有鼻紋識別,或者其他的認證方式時,客服表示,鼻紋識別就是從用戶上傳的正面照和全身照獲取的。

陳卓表示,目前寵物保險面臨的問題主要還是監管和產品本身的風控問題,「整體來看,寵物保險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可觀。」

相關焦點

  • 寵物看病比人貴,揭秘寵物醫療「特剛需」背後的大贏家
    根據《2019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寵物醫療行業規模達到405億元。12月10日,微博上有一個熱點話題,「寵物看病比人貴合理嗎」,截至當日13:30,話題閱讀量為1.8億次,有5437次討論。新品略作者是一位資深貓奴,可以用真實經驗告訴大家,寵物看病可比人貴太多了。
  • 2000億寵物經濟背後,寵物醫療這門生意到底怎麼樣?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像Lotus依一樣,選擇養寵物作為生活的調劑,而沒有養寵的年輕人,也將「雲擼貓、雲擼狗」的潮流貫徹到底,在短視頻、社交平臺上瘋狂追逐著寵物們的動態消息。伴隨著這份熱愛甚至狂熱,寵物買賣、寵物食品、寵物醫療等需求日益旺盛,「寵物經濟」開始席捲整個中國。
  • 寵物醫生陳浩專訪,累計手術5000+臺的首席獸醫師
    「隨著寵物醫療行業的崛起,國家政策要求也更加嚴格和規範,我們都要有獸醫師資格證才能上崗執業。這個證還比較難考的,據說一些研究生都考不出,我在考之前也很擔心,耐心複習了大半年,沒想到運氣很好,一次就過了。不過我們這一行缺口很大,同學老師們聊起來大概有30萬人才缺少,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陳浩說。
  • 瑞派寵物醫院分析寵物醫療發展現狀,巨頭版圖凸顯!
    北京地區的寵物醫院也集中了大量醫療設備高端、醫療水平過硬的中心醫院。瑞派華北地區管理公司總經理助理高淑梅女士表示,瑞派華北區域門店最早成立於2002年,有著18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分布於北京市,河北省的保定市、廊坊市、三河市、唐山市、涿州市,山東省的濟南市、青島市。
  • 給寵物看病有多貴?
    近日,一則「寵物看病比人貴合理嗎?」話題衝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根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給寵物看一次病的平均花費大約在500元左右,而診斷和檢查要花費100元以上,涉及到手術則要花費更多,有的甚至高達上萬元。 除了檢查的費用外,在寵物醫療日常消費中,寵物醫藥自然是必需品。寵物疫苗和定期體檢成為寵物醫療服務的主要消費類項目,分別佔到77.8%和45.2%,逐年遞增的數據也使寵物輕醫療普及。
  • 2400億市場規模下寵物醫療爆發,吸貓遛狗花費可觀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簡稱《白皮書》)顯示,在養寵物的人群中,43%的寵物主人表示存在「看病貴」的問題。一旦「主子」生病,寵物主人會不惜代價為其治療,同樣的病,人花不到一百塊就能搞定,寵物卻要花幾百上千元。
  • 寵物服務在線化興起,美團聯合寵物醫療龍頭新瑞鵬完善「線上問診...
    」等創新功能,完善養寵線上服務、寵物用品外賣體驗,促進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並且,報告指出,網際網路寵物市場,資本更看重寵物醫療和寵物電商。從各寵物賽道看,融資規模最高的寵物醫療注入15.12億元,寵物食品領域獲得11.66億元融資,寵物用品獲得2.75億元融資,寵物電商獲得1.45億元融資。天風證券的研報分析曾指出,寵物醫療受到資本追捧的原因在於行業制高點、競爭壁壘高,且各業務間協同效應強,客戶黏性高。
  • 寵物醫院,沒有誰比它更懂收費
    來自深圳南山區的許筠(化名)表示,5個月前她在微博上領養了一隻流浪貓「sasa」,至今在醫療、食糧等開銷上總共花了5000多元。在許筠看來,寵物醫院「非常會坑錢」。她回憶,第一次帶著sasa到寵物醫院看病時,在做了兩項檢查後醫生判定sasa患有炎症並配了消炎藥,全過程花費了大概200元。
  • 檢查10分鐘收費600元,寵物醫療行業野蠻「掘金」
    救治的過程中,連鎖寵物醫院的醫生向瑾馨釋放著可以治癒的信號,儘管在經濟上瑾馨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她還是同意了對貓進行化驗、檢查、手術、加藥、輸血等治療手段。「作為(寵物)『家長』,著急治療的情況下,一般也顧不上問價格了。」瑾馨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 特寫:臺灣寵物醫生滬上春節加班忙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   與治病救人的醫院在春節期間仍設有急診相類似,逢年過節寵物醫生也少不了加班加點。這家在上海擁有超過25年歷史的寵物醫院,往年每到春節就有數名臺籍寵物醫生放棄回家團圓的機會,持續坐診;今年更是增加到近10名臺籍寵物醫生及工作人員輪班上崗,還有的則是24小時待命。
  • 寵物醫生在線問診平臺,「愛寵醫生」幫你找到離家最近的寵物醫院
    不過,度娘上的信息已經不能滿足各位愛寵人士的日常需求,而需要一個更專業的平臺及時來解答寵物健康問題,獵雲網近日關注的愛寵醫生便是一個基於 LBS定位的本地寵物醫生在線問診平臺。愛寵醫生的創始人兼CEO馬遷和他的團隊在上海一直參與流浪寵物救助和領養等公益活動,對寵物醫療行業有較深的理解,並且又具有多年的移動網際網路項目的合作經驗。
  • 寵物在兩家醫院看病相差上萬元 想換醫院遭"警告"
    「治療方法基本一樣,第一家寵物醫院要花15000元,另一家從看病到治好才花1000多元,差別咋那麼大?」市民楊女士最近給寵物貓看病,遭遇了同病不同價的困擾。與楊女士一樣,不少市民反映,同樣一隻寵物,不同寵物醫院治療價格竟相差幾百到上萬元。還有部分醫院誇大寵物病情,以此為由抬高就醫價格。
  • 邁瑞、瑞普等大企業重點布局,新瑞鵬融資額領跑,寵物醫療迎來爆發...
    其餘地區也形成了一些地域性連鎖醫院,如位於華東地區的佳雯寵物醫院,位於河南的康旭寵物醫院寵物醫院,紮根東北地區的派美特等。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興起,催生了在線問診平臺。在線問診可有效解決當前寵物醫療行業寵物醫生短缺、寵物醫療專家看診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等問題,為寵物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高品質寵物醫療健康服務,已經成為新興趨勢。
  • 寵物過生日流行定製蛋糕 寵物烘焙背後是千億寵物市場
    這些給寵物吃的蛋糕價格還算可以,楊楊稱:「我們主要是在淘寶上接訂單,客戶來自於全國各地,都是發順豐生鮮,基本第二天就能送到。和一般生日蛋糕不同,寵物蛋糕的蛋糕胚很牢實,上面的造型部分可以同蛋糕分開包裝。我們店鋪單款蛋糕銷量達到同行業前五名,得到了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她強調,保質期冷藏只有五天。
  • 做了18項檢查,寵物狗吃藥後死亡!寵物醫院醫生:很可惜但感覺很冤枉
    「當時它先是發出很大的哀嚎聲,我以為是消化不良,就趕緊抱著它幫它揉肚子。」 隨後狗狗變得「安靜」了起來,本以為這是好轉的跡象,「突然它就開始渾身抽搐,然後開始口吐白沫。」隨後胡月在打車前往醫院的過程中,發現小狗已經沒了生命跡象。
  • 寵物行業人才教育風向指北
    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醒了發現一切依舊,沒人給我蓋被子,沒人關電視……」「空巢青年」的出現催生了一大批陪伴產業,在這背後的寵物人才教育行業也開始漸漸醞釀走上舞臺……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新增寵物店超過8000家,截至數據統計,全國仍有33031家寵物店處於在業經營狀態,從業寵物美容師數量已經突破75000人次。
  • 「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寵物服務消費「擬人化」,國產寵物...
    寵物服務也在往精細化方向轉化。除了常規的寄養、醫療等服務,近兩年,在寄養方式上,還出現了「寵物酒店」,甚至出現了寵物殯葬服務。消費者購買寵物服務甚至買出了一家上市公司。今年國慶節前一天,成立10年的中國寵物服務電商波奇寵物以10美元/股的價格在紐交所發行上市,成為「寵物生態第一股」。
  • 36氪首發|「知寵百科」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定位寵物醫生學習...
    平臺同時服務約4000家寵物醫院,幫助寵物醫生提高學習效率,協助寵物醫院院長完成數據化經營模式。知寵pet小程序的功能主要包括網際網路公開課程板塊、共享病例庫、直播頻道等。平臺還上線了寵醫用品商城——醫庫,一個專門為寵物醫院提供醫療耗材、藥品以及設備的批發商城。
  • 9個月大寵物貓送醫死亡 寵物醫療糾紛成維權難點
    事後,寵物主人戴小姐發現醫院收費隨意,且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令人氣憤。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近年來隨著寵物消費市場繁榮,寵物診療行業也在不斷壯大,隨之也凸顯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市場監管薄弱、服務管理缺乏標準、醫療責任舉證認定難。寵物診療維權成為社會新矛盾。
  • 規範寵物醫院收費重在明碼標價
    不同寵物醫院收費差異太大,相同的檢查項目,這家寵物醫院收費幾十元、百十元,那家寵物醫院收費卻高達幾百元、上千元。而且,相同的檢查項目,寵物醫院的收費標準,比給人看病的醫院收費標準還要高。換句話說,給人看病的花費,還沒有給狗、貓等寵物看病的花費多,甚至給狗洗個澡、理個髮,就得花費上百元。這些現象讓誰看了都不能理解,都會覺得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