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名字中帶紅利的指數裡面,知名度比較高的有三個,分別是:中證紅利,上證紅利和深證紅利。
中證紅利,我們在《紅利指數中的寬指——中證紅利》這篇文章中有介紹過。
簡單的總結一下,中證紅利是從滬、深兩個市場選股息率高的股票,按股息率加權,規則很簡單。也就是成分股裡面,誰股息率高,誰佔比重就高。
PS:如果不懂什麼是加權,可以看下這篇文章:《最通俗易懂的指數編制方法解釋,啥是加權?》
上證紅利呢,則土一點。
它也是選股息率高的股票當成分股,也是按股息率加權,但與中證紅利的區別在於:它只從滬市選成分股。可以把上證紅利理解為中證紅利的閹割版。
深證紅利,單從名字上看,會以為它也是個閹割版。
但是,深證紅利沒走尋常路。它放棄了闢邪劍譜,改練了其他武功。雖然名字裡面有紅利,但他卻是個非主流基本面指數。
01 成分股選擇與加權
深證紅利指數,並不是中證指數公司生產的,而是國證指數公司生產的。
這個指數,只從深市裡面選成分股,要求成分股3年內至少有2年有分紅,股息率要排名前20%。
然後,它要做個排名。
我們看看排名規則的原文是怎麼寫的啊:
如果沒看懂,很正常,我第一遍也沒看懂。我來解釋一下:
它先考慮了一個股票的分紅金額絕對值佔整個深市分紅總金額的比例,這個佔比越高,排名越靠前;
它還考慮了這個股票最近半年日均成交額佔深市總成交額的比例,成交額越高,排名越靠前;
不光如此,它還考慮了這個股票的經營狀況、現金流、公司治理、老闆是不是出老千 等因素,這些都是找專家來人工考慮的,具體怎麼考慮的,沒說……
最可怕的是,裡面有個「等因素」,有啥話一次性說完不行嘛……
綜合以上一大堆考慮,選出前40名股票,做成分股。
終於選好了成分股,要加權了。
結果,它採用的加權方式竟然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權……
一個紅利指數,選成分股的時候,不光是看股息率,還看了分紅金額佔整個深市佔比,還看了日均成交額佔比,還看了經營狀況、現金流、等基本面數據;
一個紅利指數,加權的是時候,沒有採用股息率加權,竟然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
這哪裡是紅利指數?這明明是個變態版的基本面指數嘛!
只不過深證紅利這個基本面指數,在編制的規則上說的不清不楚,那些要靠人工考慮的部分,具體怎麼人工打分的,又不說清楚。
最怕這種規則不清楚的的指數了。
02 與深證基本面60對比
看到這,可能有同學會問:既然同是基本面指數,深證紅利和純正的基本面指數深證基本面60,有啥區別?
深證基本面60指數的編制規則是這樣的:
分析每個深市的股票的基本面價值。
基本面價值包括營業收入、現金流、淨資產、分紅4個指標,計算股票的每一個指標佔整個深市的比例。
然後把每個股票四個指標佔深市的佔比數據加起來,這個數就是這個股票的基本面價值了。
最後,按每個股票的基本面價值整體做個大排名。排名前60的就是成分股。
成分股選出來之後,按基本面價值來加權,誰的基本面價值高,誰的權重就高。這就是深證基本面60指數。
有沒有覺得深證基本面60的編制方案比深證紅利的要清晰的多。
在深證基本面60指數裡面,沒有需要人工打分的地方。
我們掏出深證紅利和深證基本面60的成分股,再做個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來,深證紅利一共40個成分股,有32個與深證基本面60重複。深證紅利特有的持股只有8支,而且由於這8支的股票的市值比較小,佔深證紅利的權重佔比才4%,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也就是說,深證紅利可以算是深證基本面60的子集。
只不過,深證基本面60的編制方案寫的更清楚,而且沒有什麼需要人工幹預的地方。
我們選指數,儘量選擇:規則清晰、簡單好理解,成分股穩定的指數。
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未來會有哪些成分股被指數選進來。
深證紅利的指數編制方案規則不夠清晰,也並不是很好理解。對我個人而言,它在「可以投,不可以投,太難」三類標準中,屬於「太難」一類,我個人選擇放棄。
如果要投基本面類的指數,我會選擇深證基本面60這種指數。
回頭,我們再單獨分析下深證基本面60。
作者:認真的天馬連結:https://xueqiu.com/1731685223/150056160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