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為什麼沒有數學獎?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愛情」!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薛瑩

這幾天是諾貝爾頒獎季,隨著一個個獎項被頒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浮出水面——

諾獎為什麼沒有數學獎?

畢竟,因為在接受採訪時說了自己「看了些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的小文章」,就是這「諾貝爾數學獎」六個字,成功將靳東的知識分子人設挑下馬,被網友群嘲。

因為諾貝爾壓根就沒有設立數學獎。

為什麼呢?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諾貝爾為了創立諾貝爾獎,留下了3100萬瑞典克朗(約合今天的2.65億美元),設置了物理、化學、文學等5個獎項(後來設立了經濟學獎項),但沒有數學。

因為在諾貝爾看來,寫寫算算,加減乘除的數學,只是最基礎的工具而已,是為物理、化學打基礎的,簡單來說:不夠高級。

這當然和我們現在對數學的看法完全不一樣,在當代,數學是一切的基石。

痴迷數學的人,將數學推崇為「上帝的語言(高斯)」。

但是對於一位發明家和工業家來說,在諾貝爾看來,數學,沒那麼重要。

因為他在遺囑中提到,這些獎項要用於獎勵那些對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而數學,不是人類可以直接從中獲益的科學。

但是,在坊間流傳更廣的,是因為愛情——諾貝爾綠帽說。

諾貝爾的愛情故事很曲折:

第一任女友,因病去世;

第二任,是諾貝爾的秘書貝爾塔·金斯基·馮·蘇特納(Berta Kinsky Von Suttner),出身於一個奧地利沒落貴族。

1876年,43歲的諾貝爾在維也納一家報紙上刊登一個招聘廣告:一位上年紀、富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紳士,尋求一位成熟、擅長多種語言的女士,做他的秘書兼管家。

33歲的蘇特納,應聘了。

她能幹、漂亮,在她工作的第二天,諾貝爾就喜歡上了她。當時一個名叫亞瑟的男爵,瘋狂地追求她,所以她只上崗了一周,就辭職了。

諾貝爾很喜歡她,可惜的是,蘇特納辭職之後,就嫁給了亞瑟。兩人就把愛情變成了友情。

有意思的是,這位女秘書後來成為了著名女作家,寫出了《機器時代來臨》、《放下武器》,震驚了世界。#據說她才是諾貝爾的最愛,兩人的通信中,諾貝爾的字裡行間總是小心翼翼。

第三任女友,叫蘇菲· 赫斯 (Sofie Hess),她實際比諾貝爾小23歲,是個迷人的奧地利女人。

蘇菲· 赫斯就是迪斯尼中灰姑娘的翻版。她親生母親很早就過世了, 她父親又娶了一個帶著三個女兒的寡婦。蘇菲· 赫斯的教育程度並不高,但很漂亮,她的後母一心想將她訓練成有錢人的情婦。蘇菲在一個花店當花姑娘, 有錢人常常駐足於此。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吸引有錢的紳士。

1876年,兩個人第一次相遇時,諾貝爾43歲,蘇菲才剛20歲。

據說兩人都談婚論嫁了,在結婚前一個月,蘇菲和一名數學家私奔了。

這傷透了諾貝爾的心。

這位數學家,坊間傳聞是米塔格· 萊夫勒(Mittag-Leffler)。

對此,諾貝爾一直耿耿於懷,故意將數學排斥於諾貝爾獎之外,目的是為了防止萊夫勒拿獎。因為萊夫勒是瑞典最有名望的數學家。

有意思的,是故事的後續。

萊夫勒有一個好朋友叫約翰·查爾斯·菲爾茲,是位加拿大數學家。

菲爾茲(John Charles Fields,1863-1932 年)

為了幫朋友,就設置了一個菲爾茲獎,與諾貝爾獎對抗。

菲獎在1936 年首頒,後從1950 年起每隔4 年頒發一次。菲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所有得主年齡不超過40歲。

這是數學界的最高獎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因此,數學界流傳著另一種說法:如果到了40歲還沒有拿到菲爾茲獎,不如轉行學經濟學,爭取拿諾貝爾獎吧!

著名的數學家 Beno Eckmann 為 1994 年蘇黎世數學家大會寫了一篇文章《數學:問題和答案》, 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否認了「不設置數學獎是因為愛情」。

但是普羅大眾可不管這些,這種說法在瑞典坊間一直很流行。

因為對普通人來說,數學這門學科有多大的作用,實在太遙遠了。普通人都能明白的三角戀,更具有說服力和共情心。

那麼,三角戀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在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博物館,有一塊題為「世界的公民」的描述諾貝爾生活的展示板上,是這麼解說的:

「從 1870 年代開始,他的工業帝國日益擴大,公司和工廠遍及世界各地,如: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瑞士、西班牙等。然而他的愛情生活卻不如人意。1876 年,他和一位名叫索菲· 赫斯開始一段儘管一路風風雨雨、錯綜複雜,卻長達數年的關係。1890 年,索菲· 赫斯懷上了別的男人的孩子,並最終和這個男人結婚。」

這段文字不足百字的描述,卻留下了巨大的空間,讓大眾腦補這段離奇的愛情故事,並且猜測故事中對應的那位神秘的男主角。

事實上,諾貝爾從未在公開場合說過為何不設立數學獎。但是他確實終身未婚。

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其人其事》一書中,最後一小節為《阿爾弗雷德· 諾貝爾生命中的女人們》。

這本書的結尾是這樣的:

「人們不禁要問, 如果諾貝爾在其成年時期, 遇見一個對的女人, 能夠幫助她, 理解他, 那將是怎樣的情景……」

他的哥哥柳德維格這樣描述他:

「阿爾弗裡德·諾貝爾——他那可憐的生命,當他呱呱落地的時候,差一點斷送在醫生手裡。最大優點:保持指甲乾淨整潔,從不累及別人。最大缺點:無家室,情緒低落,消化不良。唯一願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罪惡:不崇拜財神。一生重要事跡:無。」

稿件來源:錢江晚報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獲得諾貝爾數學獎?
    最近幾天,2019年諾貝爾獎正在陸續頒布中,截止到昨天,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及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揭曉。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從來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數學獎,因為——諾貝爾獎項中,不曾設立數學獎。 「諾貝爾獎」在世界上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眾多的世界級科學獎勵中,諾貝爾獎是級別最高的,它為科學家所帶來的榮譽可謂至高無上,這樣一個重量級獎項,卻獨獨沒有設置數學獎,那麼問題來了:數學這麼重要,為什麼沒有設置諾貝爾數學獎?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流傳著幾種說法。國外學者認為,這件事可能與諾貝爾的愛情受挫有關。
  • 為什麼諾貝爾沒有數學獎? |【經緯低調分享】
    以下,Enjoy:本周起,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等獎項陸續揭曉,而數學家們也將再一次感到自己被這個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學獎項 「拋棄了」,雖然他們的工作明明也能「給人類帶來最大的利益」,完全符合諾貝爾獎的評定標準。所以,為什麼當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沒有設立數學獎呢?以下是一些比較流行的猜測。
  • 為什麼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真的是出於愛情的嫉妒嗎?
    本周起,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等獎項將陸續揭曉,而數學家們也將再一次感到自己被這個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學獎項 「拋棄了」,雖然他們的工作明明也能「給人類帶來最大的利益」,完全符合諾貝爾獎的評定標準。所以,為什麼當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沒有設立數學獎呢?以下是一些比較流行的猜測.
  • 科普 | 奇了怪了,為什麼諾貝爾獎中沒有數學?
    但每當到這時,總會有一個問題被提起,「諾貝爾獎為什麼只有和平、經濟學、文學、物理學、化學、以及生理學&醫學這6個獎項,而沒有數學呢?難道有什麼內幕?」因為瑞典著名化學家諾貝爾留下的遺囑中,沒有提出設立數學獎。而遺囑的第一稿中,曾經提出過要設立這項獎金。為什麼後來又取消了呢?現今仍流傳著各種說法:國外學者認為,這件事可能與諾貝爾的愛情受挫有關。諾貝爾有一個比他小13歲的女友,維也納姑娘蘇菲,後來諾貝爾發現她和一位數學家私下交往甚密,並一起私奔了。
  • 靳東不知道諾貝爾沒有數學獎?
    1、如何看待靳東不知道諾貝爾沒有數學獎?靳東最近接受採訪稱"為了拍戲每晚看七八頁醫學專業書籍,又為了看懂醫學書籍,去看了諾貝爾數學獎獲得者的小文章……",然而網友們立刻指出,諾貝爾並沒有數學獎啊!錢大龜:不知道沒有諾貝爾數學獎真的沒什麼,畢竟每個人都有盲區,然而非要打腫臉裝逼就不大對了。
  • 諾貝爾數學獎?拜託,請別再鬧笑話了
    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就連大數學家約翰納什,因為對博弈論的巨大貢獻,獲得的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不是諾貝爾數學獎)嘻嘻,說到博弈論,A-Level 學Decision Maths的寶寶們,有沒有想起被game theory 支配的恐懼呢…由於獲獎者其中一位是來自帝國理工學院數學系的教授,所以今天,就讓小編從一個
  • 為什麼數學沒有諾貝爾獎?你知道嗎?
    然而這個幾乎是全球各領域的最高獎項,卻居然沒有數學獎。    關於諾貝爾當年不設立數學獎項的原因,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傳說諾貝爾有一個比他小的女友,後來他發現女友和一位數學家私奔,這事諾貝爾一直耿耿於懷,直到生命的盡頭諾貝爾還是個單身漢,於是,他在遺囑中把數學排除在外。
  • 點我看2019年度諾貝爾數學獎得主
    2019諾貝爾數學獎頒獎儀式將會在2020年2月30日舉辦曾經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諾貝爾的未婚妻,在與諾貝爾成婚前一個月,受到瑞典數學家哥斯塔·米泰·萊弗勒的引誘,最終拋棄了諾貝爾,與這位數學家私奔。諾爾貝傷心欲絕,從此終生未娶,因此在遺囑中特意不設數學獎,以表示對數學家的憎恨。如果諾貝爾設立數學獎,當時最有可能得獎的,就是他的這位情敵。
  • 當過藝術家哲學家的數學家,用諾貝爾物理學獎證明數學的重要性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發給了黑洞的研究,這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了,這個耳熟能詳的概念竟然是第一次站上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臺。原因是什麼呢?對於嚴謹的諾貝爾獎來說,光有理論不夠,拿出證據來!因此,黑洞一直以來只是一個理論上可能的概念。
  • 有物理,化學,醫學,和平和文學,為什麼沒有數學獎
    讓人疑惑的是諾貝爾獎在物理、化學、醫學、和平、文學等領域的應用,為什麼卻不在基礎科學技術領域?事實上這是有原因的。第一種解釋是諾貝爾未婚妻或女朋友被數學家拿走了第二種解釋是諾貝爾一直對數學沒有特別的興趣我們知道諾貝爾是個化學家,製造炸藥後,諾貝爾的名聲也被稱為世界。
  •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啟示
    在2020年諾獎頒獎之際,我們一起回顧一點諾獎之物理學獎歷史,以期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1901年,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倫琴。在6年前的某一天,倫琴偶然發現,漆黑的房間裡,黑紙包裹的陰極射線管能使螢光屏發光。他沒有急於宣布,而是仔細核實了7 周才確認這個重大發現。這就是X射線,它成為現代物理的一個敲門磚。
  • 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其問得獎不如問得人才
    因為你會發現,諾獎得主幾乎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大神,他們基本上早已經是學術殿堂中的熠熠生光者,註定有一天得到新的獎項加持一下。而我等要在漫天星光中尋找出符合今次諾貝爾獎評委口味的「那個人」,不是也許不可能,而是根本不可能。這當然和諾貝爾獎評選的流程有一定的關係。關於諾獎是怎麼選出來的,過去曾經有一些「猜想」和「流言」,以至於學界甚至引發了一些爭論。
  • 當心理學遇上經濟學,理察·塞勒獲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
    從2017年開始,諾貝爾經濟學的獎金由原來的800萬瑞典克朗(約619萬元人民幣)上升為900萬瑞典克朗(約735萬元人民幣),塞勒成為獎金提升後的第一位經濟學獎得主。在塞勒之前,上一位因行為經濟學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是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勒曼,他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花落黑洞研究,為何連年垂青天文學?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位物理學家,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有力預言」的發現獲得該獎項的一半;諾貝爾獎的另一半授予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亞·蓋茲(Andrea Ghez),以表彰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緻密天體的發現。
  • 119年,每年發獎幾千萬,諾貝爾的遺產為什麼到現在還沒花完?
    一家人搬回瑞典,諾貝爾很快開始試驗炸藥。1864年,諾貝爾29歲時,其開設的工廠突發意外爆炸,造成5人死亡,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埃米爾。諾貝爾受到這一事件的極大影響,著手開發一種更安全的炸藥。1867年,他為硝化甘油和一種吸收性物質的混合物申請了專利,生產了他稱之為「炸藥」的東西。1888年,諾貝爾的兄弟路德維格在異國物化。
  • 【物理大神】唯一兩次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超級大神,你卻不認識他!
    那就是約翰·巴丁--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物理學家!約翰·巴丁因發明了電晶體及其相關效應、超導的BCS理論分別在1956年、1972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56:約翰·巴丁、沃爾特·布拉頓和威廉·肖克利共同榮獲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貢獻在於:1947年巴丁和布拉頓共同發明第一個半導體三極體,此後一個月,肖克萊發明PN結電晶體。
  • James Broughel:建議取消諾貝爾經濟學獎
    原載:奧地利學派經濟學評論 今天 【編者按】自然科學的「諾獎」有客觀性,而社會科學的「諾獎」體現的只是某些專家的意見,不具有客觀性。經濟學是「理解」的科學,不是「硬科學」。「好的」經濟學是研習者自己去發現和認識的,不是給定的,發現和理解好的經濟學的過程,就是學習經濟學的過程。諾獎不是學習經濟學的風向標。諾獎得主中經濟學沒有入門者大有人在。
  • 諾貝爾物理學獎 授予了黑洞研究
    諾貝爾物理學獎 授予了黑洞研究   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發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由來 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所以,最初是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 為什麼要增設這樣一個獎呢,又為什麼是經濟學獎?
  • 既有積極意義也有很大弊端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與失
    上個月,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再度引發國人熱議。有人不解,中國這些年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背後必然有強大的經濟學理論支撐,為何中國人卻拿不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有人不屑,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不過爾爾,不必過於遺憾或期待。對這個獎項乃至經濟學發展給予此等關注的不只是中國,還有同樣沒獲獎的日本等很多國家。因此,有必要發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與失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