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個志願填報的山東考生,北京,浙江,天津,海南等等地區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新高考政策帶來的變化一方面是巨大挑戰,另一方面存在重大機會。
最大挑戰就是「亂」,混戰,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機遇才最大。這個機遇其實就是找到政策對大家心裡的影響,也就是說這個新政策大家大部分會怎麼辦?不理性的,「胡亂選」的有多少?大部分人亂,對冷靜的人就是機會。
李老師認為,山東省志願填報今年一定是有大機遇,高校怕,家長也怕,高校怕沒人來,家長怕去不了。第一年混亂是肯定的,但聰明的人一定是混而不亂,甚至是「在渾水中摸大魚」。
今天我就結合山東新政策談談這96個志願填報中關於「衝」一下這些志願怎麼填報。
1、衝高不衝低
既然大家都想衝一下,其實都是想撿漏的心理。那麼,考600分考生基本上沒有敢衝北大清華的,理由很簡單,差距太大,白白浪費志願名額,衝也是抱著希望才去試試的。
大家可能覺得,自己考610分,山東大學往年差不多630分錄取,然後最多我就衝一下這樣的學校吧。這種想法沒錯,但思路有問題。因為,今年山東這種形勢對高校尤其是外地高校是很大挑戰,省內高校都在積極想招,辦法很多,比如山東大學。那麼外地同級別高校可能就會被動。
所以,這個政策空子大家考慮考慮,衝一下外地高校同級別的,哪怕招生人數相對少,是不是也有較大機會?這是其一。
其二,衝高不衝低,和你分數相差不太大的這不叫衝,這可以歸到「穩」行列,既然衝就膽大一些,李老師建議衝別人不敢的但還「靠譜」的學校。最高分可以衝自己分數線上30分左右。
因為大部分和你分數一樣的都衝分數附近的高校,而你避開這個密集群體,這樣你有可能撿漏,所以第一志願可以考慮這一點。
2、衝也要有梯度
假設有的同學把這96個志願當中的前20個志願當成衝擊一些名校的志願,然後從第一志願開始填到第20個志願的時候,一定要適當地拉開梯度。
這個梯度並不是說每個志願之間都要拉開,而是可以考慮分組,比如前三個一組,然後每組內部學校水平差不多。但組與組之間拉開分差。
考上生儘量不要把這些前20個自己想衝的志願都填成一個梯度的,覺得這同一個梯度裡面的志願不選這一個就有可能選另一個。這樣既撿不到大便宜,也有可能撿不到小便宜,避免大面積扎堆衝。
3、向上衝學校
俗話說得好,向上衝學校向下保專業。既然考生們想往上衝一衝,基本都是想選一個更好的名聲更大的大學,這樣將來就業的時候光環更明亮。
所以,這就需要考生們在衝擊這些名牌兒院校的時候,要適當降低專業的要求。儘量不要選這樣名牌兒院校裡面的王牌專業,熱門專業,否則會浪費掉我們衝的機會,也會糟蹋一個志願名額。
當然,並不是說那些前景非常差,自己特別不喜歡的專業非得忍受,如果為了名牌院校而一味委曲求全,選了一些讓自己將來會拉肚子的專業也是得不償失。
建議大家在衝擊名牌院校的時候還是要考慮哪些可以接受的專業。
政策實行的第一年,可以說絕大部分考生和家長都是比較謹慎的,膽子都是比較小的,求穩為主。但是,正是這種求穩的心裡,甚至更加保守的心理對高校招生來說卻恰恰是致命的。
李老師了解到的今年很多高校都迫於無奈,全員上陣做宣傳工作,他們就怕實行新政的第一年,自己的院校招不齊學生,變數太大。
所以,這樣考生和院校之間的差距會很大,這樣可以鑽的空子也就多了。我認為得有相當一部分高校會降低身份,哪怕明著不說,但暗地裡肯定會降低要求。這也給我們想衝擊名校的人提供機遇。
等過了今年,往後大家都慢慢理性了,再想衝難度就大了,因為考生和家長,包括學校心裡基本都有底了。
最後,李老師想說,衝就要膽子大一些,興許你可以撿個大皮夾。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