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怎麼用好「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

2020-12-14 第一人稱講文化

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今天是高考的最後一天。今天過後,就是研究志願填報的時間。

高考志願填報絕大多數指導者都會給出「衝一衝」、「穩一穩」、「保一報」的建議,這個理念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每年都有考生因為照搬了這一點而出現失誤。

平行志願的核心是:如果某考生第一志願是清華大學,第二志願是復旦大學,當考生第一志願清華大學落榜後,接著為該考生投第二志願復旦大學,這樣的規則保護了高分考生的選擇權利。這樣就造成了考生有這樣一個思維誤區,反正我第一志願投檔不成,接著就看我的第二志願,六個平行志願,前兩個志願就可以去「衝」,中間兩個志願去「穩」、最後兩個志願就去「保」。

這種思維的誤區在於:分數越高的學校就是更好的大學,所以填報的思路就變成了第一志願,第二志願去衝分數更高,更好的學校,其實單憑錄取分數線判斷學校好壞,是有失偏頗的;第二錄取院校分數在20分上下的院校,基本上是同一檔次的學校;第三院校稱號,別說雙一流、985、211等,和就業沒有絕對關係。

那麼怎麼運用好「衝、穩、保」三原則呢?

考慮三個問題:一、以什麼為優先原則?二、你的承受能力?是選擇風險型、穩妥型、保守型的天保原則。三、目標院校的大小年問題。在滿足這三個前提條件下,只有選擇了「院校優先」和「」風險型「」的考生,可以應用這一方法,選擇「專業優先型」和「穩妥性」、「保守型」的考生不適用。

先說「衝一衝」,考生報的志願高於自己成績若干分的院校,其實就是在賭大小年,研究高考錄取中的大小年現象,這就要仔細研究多年的招生計劃、政策等,搞清楚它的成因,波動曲線、分類、規律、發展走向等,風險大,使用需謹慎。

再說「穩一穩」,在平行志願中考生選擇的志願基本等於高考分數的院校。這時候問題在於你是否願意「服從調配」,如果不服從調配,就有可能投不進去,即使投進去了,也許你心儀的專業分數高於你的考分,就有可能退檔的風險。如果服從調配,那就有可能調劑到你不喜歡的專業去。從某種程度來看,衝衝我用都屬於「風險型」。

再說「保一保」,這個層級的志願基本選擇是低於自己的高考分數,一般以20左右為宜,作為保底使用,基本能錄取。

「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三者的關係是:「衝一衝」有可能衝進目標院校,有可能衝不進去,衝進的後果,有兩個,錄取到心儀的專業,或被調劑到別的專業。衝不進則不要緊,計算機馬上檢索「穩一穩」。

「穩一穩」有可能穩得住。進了目標院校,也有可能穩不住,進不去,進了的後果也是兩種可能性,進不去計算機馬上檢索「保一保」。

一般來說,「衝一衝」、「穩一穩」都沒被投檔,到了「保一保」基本能保證被投檔和被錄取。

志願填報每種類型,各有利弊,每個考生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和需要進行衡量,做好「知己、知彼、決策」這三個方面的工作,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志願方案。

平行志願之間的分數梯度問題,有間隔10分,5分,3分、2分的多種做法,也沒有定論,但是之間必須存在梯度,這個梯度可以是院校之間的分數,差距也可以是院校間的地域差異,在一本線上20分左右的考生梯度,可以是分數、地域,也可以是兩者的結合,在一本線上10分及以下的考生,梯度最好是地域。

相關焦點

  • 高考志願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到底應該怎麼衝?
    浙江新高考,即80個院校+專業(類)組合志願來填報。很多考生很迷茫,80個志願讓人很糾結,由於浙江可以填報80個志願組合,所以,我們建議考生,可將志願梯度設置為5個梯度,即賭、衝、穩、保、墊。以下分數均以名次轉化為主,假設今年500分排名50000名,查找2019年的50000名(一段一分表)對應的521分(去年相對好考),所有的分數要基於去年的521分去填,而非500分。
  • 高碑店市教體局招生考試中心:填報志願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
    如何填報高考志願成為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張錦文:作為一名高三學生的家長,對今年的高考志願填報沒有一點兒底,對於幫孩子報考什麼大學、什麼專業,我作為家長提前也做了一些功課,買了幾本填報志願的書,提前給孩子做好參謀,成績出來後,我就四處和朋友打聽志願填報方面的知識,但自己畢竟不是專家,心裡一直沒底,無從下手。
  • 如何填報高考志願?「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
    廣東高考放榜,7月25日,考生開始在網上填報志願,8月2日填報志願結束。2020年中山市共有超1.5萬名高考考生。如何填報志願?據悉,7月16日-17日,市招辦組織廣東省內中山大學等12所高校在中山市華僑中學與相關考生進行招生宣傳;市招辦編印了《中山市2020年普通高考填報志願指南》,高考結束後免費發放給各考生,7月24日上午召開了面向全市普通高中普通高考志願填報工作視頻會議;各普通高中也將於近期組織考生召開志願填報會議。
  • 高考志願三步走:還在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真希望當年有人攔著我
    小B成績比小A稍好,填志願時嚴格遵守「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其他影響因素一概不考慮,最後當然是以全省最低分衝進了一所大學,不過被調劑到了一個老師和同學們都沒聽說過的專業。高考志願填報三步走仍然有不少家長和考生執迷於「衝一衝、保一保、穩一穩」這一所謂的「黃金定律」,但我們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這條規則的普適性決定了它的作用只局限在避免重大填報事故的發生,而不能幫助每一個個體達成心中最理想的目標
  • 高考志願填報技巧:把握一衝 二穩 三保
    因此,填報平行志願時,考生要結合自身學習成績準確定位,按照「衝」、「穩」、「保」的原則,將3所平行志願院校適當拉開梯度。A志願按照「衝」的原則,挑選一所往年錄取分數略高於自身成績且是自己非常喜歡的院校,但不能脫離實際地隨意填報,也就是說A志願院校應是考生「跳起來夠得著」的院校。
  • 高考志願填報: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這三個方法不浪費一分!
    寒窗苦讀12載,很多家長在幫孩子填報志願的時候,把「不浪費一分」當作執念來堅持,想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浪費一分該如何操作呢?一:根據學校選報初步選擇學校,可以根據考生所在位次區間去選擇合適的學校。初步篩選出的院校很多,此刻需要精選出學校。首先需要對學校詳細了解,根據院校基本情況,特色專業以及當年的招生計劃,辦學特色甚至食宿條件等等。
  • 高考平行志願填報,什麼是「衝一衝、穩一穩」?要不要衝一衝?
    比如,大家常常聽見有人說,平行志願填報時選擇學校要有梯度,還要「衝一衝、穩一穩、墊一墊」等。所以,下面就主要針對「衝一衝、穩一穩」進行一些討論,看看到底什麼是「衝一衝、穩一穩」?到底要不要衝一衝?所謂的高考平行志願「衝一衝」就是指,根據往年錄取情況,考生今年的高考成績可能不一定能夠上得了目標院校,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填報這些學校,萬一能夠上了呢。因為,各個省份的平行志願基本上都會10個左後的志願可以填報,為了能夠充分利用到每一個志願,前面的志願確實可以用來「衝一衝」。
  • 高考志願可按「衝穩保」三個層次填報
    原標題:可按「衝穩保」三個層次填報   高考放榜後,志願填報隨之啟動。6月26日開始到7月2日18時為第二時段填報志願時間,考生將填報除提前批之外的各批次志願。常言道:學好還得考好,考好不如填好。為此,記者邀請資深高三教師,為考生填報志願支招。
  • 高考志願填報中,如何「穩一穩」
    同學和家長朋友們好,大家都知道,高考志願填報中有這麼三經驗總結「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那麼什麼是「衝穩保」?今天我將詳細講解如何「穩一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其實,目標院校是最難挑選的,因為一旦填報被錄取概率很大,考生還要考慮心儀的專業能否被錄取。畢竟院校的層次已經有所降低,如果再不能鎖定專業,就讀心儀專業的話,考生可能會難以接受。這時候需要考慮兩點因素。  1、是分數沒有「浪費」的說法。部分家長有一個誤區,以為分數一分都不浪費才算是志願報的好。每當要填報層次稍低院校的時候,就比較難接受。
  • 細數報考「衝—穩—保」
    每一位考生和家長在填寫志願的時候,都知道「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方式選擇學校填報志願。但在實際操作中選擇「衝、穩、保」的比例又各有不同,因人而異,各有優缺點。 一,經典比例之正三角形。就像一個「金字塔」,由塔尖的「衝」,拾級而下,一直到底坐的「保」。想想都會讓報考的考生感到敦實。內心踏實,很中規中矩的報考方法,也是志願專家最常採用的方法之一。
  • 高校專家支招填報志願:除了「衝 穩 保」,再增加「墊」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從7月24日晚上8點開始,江蘇的考生就可以查詢高考分數了,接下來,就是考慮填報志願。除了我們熟知的「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今年填志願還有哪些注意點?來聽專家的建議。【除了「衝 穩 保」,再增加「墊」】2020年是江蘇實施高考08方案的最後一年,從2021年開始,語數外回歸全國卷,選測科目由現在的兩門增加到三門,高考總分從480分調整為750分。《考試說明》也將作相應調整。
  • 巧用「衝穩保」策略「步步為營」報志願
    志願填報的正確「打開方式」應是怎樣的? 「衝穩保」策略到底如何應用? 本期名師教你報志願聚焦上述話題。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婧、林霞虹、劉曉星、謝澤楷圖/視覺中國2019年志願填報案例分析案例一(此案例由學而思培優廣州分校提供)定位及意向:羅同學,理科,男生,高中就讀於黃埔區區屬高中,高考556分,全省排名25000左右,超出高優線61分,根據線差法和排位法綜合預估相當於2018年的560分。
  • 新高考志願填報,「衝穩保」的數據邊界在哪裡?
    當下,高考志願填報進入白熱化狀態,不少考生和家長朋友卻是愈選愈迷:一是山東今年新高考不分文理科,自己的高考成績(位次)如何與去年的文理科成績去「匹配」。二是近三年高考錄取的大數據如何參考使用?因此,考生填報志願前,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類別」姓「理」還是姓「文」,然後才可以在往年的高考大數據中找到可參照的「坐標」,與往年學校(專業)招錄數據進行比對,確定今年報考的目標學校(專業)。
  • 一張圖讓你弄清高考平行志願,「衝穩保墊」指的是什麼?
    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的高考志願填報都在實行平行志願,這個新規則與傳統的順序志願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多家長和考生弄不清平行志願的機制,還是把它當作順序志願來填報,導致錯過了很多機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徹底的解釋清平行志願的規則,以及平行志願當中「衝穩保墊」是指的什麼填報技巧!
  • 怎麼看待校額到校?如何實現北京中考志願填報「衝穩保」?
    2020年北京中考終於迎來了考後的填報志願環節,在查詢分數後,與往年「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同,今年的中招成績大大出乎家長和老師的意料,同比2019年均有了20分左右的增長。水漲船高之下,各高中招生分數線預計也會有所增加。
  • 2020年廣東高考昨日起填報志願 名師推薦「衝穩保」志願填報規則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同學們注意,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深入了解錄取規則。」昨日,我省高三考生正式填報高考志願。在東莞名師課堂直播平臺,市教學能手、市骨幹教師、擁有多年高考報考志願指導的東莞實驗中學優秀班主任蘇瑞龍面對鏡頭,為高考生們志願填報相關事項「把脈」。
  • 細說「衝穩保」,末尾有彩蛋:踩線保批次秘訣
    什麼是衝穩保?我們一共可以報8個志願,選擇的機會比較多。既然有這麼多機會,用一兩個來碰碰運氣,報高一點的學校又何妨呢?這就是「衝」。那些投檔線和我的成績相當的,八九不離十能投檔成功,這樣的學校得主要考慮,這就是「穩」。萬一要是見了鬼,我報的學校別的考生也都報,把分抬上去了,穩變成了不穩,那怎麼辦?
  • 聊聊志願填報中的衝一衝
    最近好多人諮詢我高考填報的事情,我也來講講我對志願填報的看法吧。一般傳統的填報志願都是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但是我今天要對這個衝一衝做個批判。並不是所有的分數都適合衝一衝。我們以具體案例來講吧。比如某位考生考了376今年,理科選修AA,這樣的分數如果選擇衝一衝一般人都會選擇蘇大和江南大學。
  • 高考志願填報:別讓「衝一衝」害了自己
    很多所謂的高考志願填報專家都給出了一個志願填報的指導意見:「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他們的意思是,6個志願,按照從高到低進行階梯式排列,拿兩個志願的名額去衝一衝更高的學校,拿兩個志願去填報穩當的學校,再拿兩個志願去做保底,預防萬一,也就是說,假如你考600分,你就要把最前面的兩個志願填報最低錄取分數為610分和605分的大學,再拿兩個志願填報最低錄取分數為600分和599分的大學,最後為了預防萬一,拿兩個志願填報最低錄取分數為595和590分的大學,順序為第一志願衝610分的大學,
  • 高考志願填報:穩一穩還是衝一衝?高考專家支招!
    高考結束後,填報志願成了考生及家長們糾結的頭等大事。全國2956所高校哪所比較適合自己?哪些專業熱門就業前景好?報志願是穩一穩還是衝一衝?日前,中國有影響力的K12中學精品課網校-簡單學習網,邀請北京市知名學業規劃專家暨高考志願填報專家王宗琦老師,舉辦了「2019高考志願填報技巧」公益講座,為廣大學員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