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發言稿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它出自《尚書﹒大禹謨》,意思是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便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著名的「十六字心傳」。這四句話,給我的體會就是人是人心與道心的結合體,所以不能有二心,正如我們班任雲開同學對學習一絲不苟、用心鑽研一樣,作為我們班的領頭雁,她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帶領著全班同學調整學習狀態,打好了期中考試這場重要的戰鬥。
仁心在我,不在別處,只有從自己心上找,才能真正找到仁,正如我們班王錦明同學一樣發憤圖強、力爭上進,經過兩個月的不懈努力,終於取得了從部排第120名進步到了第38名的好成績。還有我們班的張煒林同學,堅持每天晚自習後還要再多學習25分鐘,回到宿舍還要和同宿舍的我們班的幾個孩子在衛生間學到12點,像這樣的同學還有馬遼、曹凱寧、王森鬱等其他同學,這是他們對學習的專注,也是對生活的專注,他們的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事實上,人之於仁,正是要惟精惟一,須臾不可失照。今天,我認真的想了這件事,我是這樣去理解的:當我們非常專注於一件事的時候,就會暫時捨去了功利得失之心,進入了忘我的境地,我們就會與自己關注的那件事融為一體了。正如我們班的程馨瑤同學,她身體力行的告訴我們,只要你專注地去做一件事,那麼沒有什麼是你做不到的。她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就非常專心,從未遲到過,上課態度特別端正,即使在課間時間,你也經常能看到她穿梭在教室和辦公室之間,總是怕浪費一分鐘。正如荀子的《勸學》中,蚯蚓雖然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能夠上吃泥土,下喝泉水,這是它用心專一的緣故。果真,在此次期中考試中,程馨瑤同學以中考第132名的成績進步到現在的第50名,她用她的進步詮釋了我們低分進小班高分上大學的可能。所以做每一件事都必須要專注,如果沒有專注於一件事,那麼心靈就會處於懈怠狀態,處於一種失控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注意力會被外部的事物牽引,自然就不能成功。
所以,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一切盡在此矣。
86班班主任 加秀琴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86班的任雲開。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是儒學乃至中國文化著名的「十六字心傳」。
「十六字心傳」實際是儒學之精髓所在,《中庸》之核心與綱領。子程子有言:「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乃對十六字心傳之「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精闢註解,由此演變出《中庸》之孔門儒學傳授經法。「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誠然,率性必為率天地自然之性,也即「惟精惟一」的寫照。王陽明回答學生關於「惟精惟一」的提問時曾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
「允執厥中」,慢慢修養到中道境界。「中」不是中間,是恰當。譬如善與惡,是與非,好與壞,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把握中道,不是說偏向善就完全對,要治天下,有時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達到「至善」的目的,這就要靠智慧了。
我們班的張煒林同學,每天在晚上放學後,仍會留在教室繼續學習,回到公寓後,和他同宿舍的幾個人也經常會學習到晚上十一二點。班裡的其他同學在課下、休息時間、回到宿舍後,也會繼續學習,會積極的去詢問老師自己不懂的練習題與知識點。同學們都有廣泛的學習和慎重的思考,即博學、審問、慎思,即「惟精惟一」。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也滲透到我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班主任加老師在課下溫柔可親,課上嚴而有度,採取恰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優化教育,力爭使每一個同學每天都有進步,每一件小事都力求做到更好。書寫時,老師要求我們一筆一畫,數學符號要求我們寫規範;跑步時,老師要求我們隊形整齊、步伐一致、口號響亮,展現我們86班的精氣神。在「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思想的引領下,我們的老師率先垂範,我們班的全體同學必將超越夢想,鬥志昂揚,攜手共創,86輝煌。願我們實驗部的全體同學力求做到「惟精惟一」,做的更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86班學生 任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