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派

2020-12-22 中國吉林網

    認知心理學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後迅速發展。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U.Neisser)的《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誌著這一學派理論的成熟。二十世紀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在心理學研究對象上,認知心理學則把研究重點是內部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在研究方法上,認知心理學則既重視實驗室實驗,也重視主觀經驗的報告。

    廣義的認知心理學還應該包括皮亞傑(J.Piaget)的發生認識論,他把人的認識發展看成是一種建構的過程,並仔細研究這一過程的發展階段。狹義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解釋人的認知過程的科學,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學。

    這一學派反對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不一定必須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礎後,才能研究心理現象。他們把人看成計算機式的信息加工系統,認為人腦的工作原則與計算機的工作原則相同,因而可以在計算機和人腦之間進行類比。他們強調人的已有知識結構對行為和當前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並力求通過計算機模擬等方式發現人們獲取和利用知識的規律,達到探究人類認知活動規律的目的。他們還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強調對人的認知過程進行整體綜合分析。

    認知心理學派的理論含有辯證法的因素,對反對行為主義的機械論、弗洛伊德主義的非理性主義有積極的意義,對擴大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促進心理學的現代化、發展人工智慧和計算機科學等均有貢獻,而且成為當前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他們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計算機的信息加工系統加以研究,在心理學界依然存在爭論。

    認知學派代表人物:奈瑟、皮亞傑。

    

相關焦點

  • 心理十大學派之——日內瓦心理學派
    1、發展背景    日內瓦學派又稱皮亞傑心理學派,是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傑出的心理學家、哲學家皮亞傑創建和領導的。受康德的影響。    (1)機能主義思想對皮亞傑的影響是很深的,雖然他們研究的課題不一樣,但總的傾向是一致的,都有生物學傾向,研究個人如何適應環境。
  • 心理學習 -- 心理諮詢主要分為哪四大學派?
    認知:人對某一事件的認識和看法,包括對過去事件的評價,對當前事件的解釋,以及對未來發生事件的預期。認知活動流程     1.刺激物經感覺器官成為感覺材料。     2.以往經驗和人格結構的折射,賦予感覺材料具體意義。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3 認知信息處理論 & C4 對認知理論...
    B7人本主義學派C3 認知信息處理論一、理論要點(一)人性觀認知信息處理論主要是探討人們如何組織並陳述其經驗三、理論應用(一)壓力與應對(二)心理疾病與治療1.艾利斯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2.貝克的認知療法;3.梅欽鮑姆的壓力免疫訓練。四、理論評價(一)理論貢獻1.人格與認知的有機結合;2.研究人格的重要層面;3.對臨床領域的重要貢獻。
  • 研究分享 | 認知學派與戰略管理思想演進、發展與爭鳴
    又反映了認知學派在解讀企業戰略形成過程的什麼局限性?更為重要的是,認知學派的發展與其同時段興起的制度理論、權力理論和網絡思想的發展有著何種聯繫?本文嘗試通過考察認知學派的構建過程和核心內容,探尋其形成的內在機理;同時結合與認知學派相關的重要學術爭鳴的發展,將認知學派置於具體的歷史語境中,闡述其與其他戰略管理思想的關係,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和問題。
  • 心理十大學派之——意動心理學派
    意動心理學派與馮特的內容心理學幾乎同時產生,創始人布倫塔諾。    布倫塔諾1838年1月16日出生於德國望族,他的學生斯圖姆夫、厄稜費爾和弗洛伊德等均是心理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布倫塔諾是天主教徒,他的思想深受經院哲學的影響,以為靈魂就是心理現象,研究靈魂也就是研究心理現象。他認為心理學的對象不是感覺、判斷等的內容,而是感覺、判斷等的活動。他稱這種活動為心理的活動或意動。
  • 精神分析心理學派
    簡介    精神分析心理學派產生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是西方頗有影響的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由奧地利醫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創立。精神分析是從治療人的心理障礙開始發展起來的。為了治療的目的,弗洛伊德重視探索人的動機和行為的根源,從而彌補了傳統心理學的不足,改變了心理學研究的趨向。
  • 認知主義學派學習理論(簡答、單選、多選、判斷)
    認知主義學派學習理論(簡答、單選、多選、判斷)編輯/張曉全1
  • 皮亞傑認知學派的學前教育思想
    皮亞傑認為,在定教育目的時,一方面應服從"社會科學可以分析的規律" ,其次,它更是"心理學的職責"。他提出:"教育的主要目標就在於形成兒童的智力的和道德的推理能力。"    (二)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      1、教育應配合兒童的認知發展順序      要求教育應配合兒童的認知發展順序,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
  • 新精神分析學派——社會文化學派的心理發展理論
    新精神分析學派——社會文化學派的心理發展理論包括文化神經症理論和人際關係的自我發展理論。1、文化神經症理論霍妮是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開創者,她的研究圍繞神經症的病理學展開。霍妮認為神經症的根源要從社會文化中去尋找,社會文化的矛盾造成的人際關係困難是產生神經症的決定性因素,即心理問題的根源在於社會環境,而不在於生物本能。因缺乏安全感產生基本焦慮,為了解除焦慮而產生神經症需要,神經症需要決定了神經症人格:順從型、攻擊型或退縮型,並使自我陷人真實自體、理想自體和現實自體之間的衝突之中。
  • 學術觀點|錢冠連:以學派意識看外語研究——學派問題上的心理障礙
    有些心理障礙僅僅是個體性質的, 而有些是民族的文化心理。第一種:「學外語的當然要以引進外語理論為主, 我們介紹, 讓別人去創造好了。」這是所謂「甘當二傳手」的心態。是的, 學外語的當然要引進外語理論。但是, 「讓別人去創造」就不是當然的了。「別人」是指誰?指外語界裡的除開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嗎?如果外語界裡大家都這樣想的話, 就沒有別人了。指漢語界嗎?
  • 西方有些心理學派是由於著重強調心理活動的某些特點而建立起來的
    為此,若想得知「心理」是什麼,只能通過被試的內省和報告。事情若僅於此,也無大錯。但構造學派並不滿足,他們還要探求「為什麼」。在回答「為什麼」的時候,他們給出了如下假說,認為「意識經驗」絕不是其它過程的結果。例如一個人的痛苦意識,既不是外界痛苦刺激引起的,也與人的神經系統的活動無關。
  •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心理學派的紛爭
    發現這種片面性的人,為了批評這種片面性,又從另一個側面去說明心理現象。這樣,各種不同的觀點之間的爭論便形成了各種心理學的派別,使心理學處在一個學派林立,相互紛爭的時代。這種現象在科學發展的初期是難於避免的,而且百家爭鳴的局面對推動學術研究的發展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這個時期比較有影響的學派有構造心理學、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 心理學領域的主要學派
    構造派認為,人的心理意識現象是簡單的「心理元素」構成的「心理複合體」,它致力於心理意識現象「構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識現象的「元素」,設想心理元素結合的方式。所以該學派又稱為「元素主義心理學」。該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馮特和其學生鐵欽納(1867~1927)。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2 社會認知理論
    B7 認知學派C2 社會認知理論一、羅特的社會認知論(一)理論觀點1.人性觀(1)在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議題上,羅特傾向於自由選擇和行動。(3)人格發展羅特認為,人們的心理需要是習得的。習得的需要本質上是社會的,因為它的滿足和強化要依賴於他人。
  • 心理學誕生許多學派,各個學派觀點不一
    自從科學心理學誕生、發展至今出現了許多學派,各個學派觀點不一,紛爭激烈,其中在西方有較大影響的學派主要有以下幾個:1.構造主義心理學這個學派起源於德國,1879年馮特(wlihelm wundt)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成為這個學派發展的開端。
  • 維也納心理治療學派系列金幣第一枚作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為慶祝開創性的心理治療學派-20世紀在奧地利首都建立的科學學科-啟發性的三幣系列《 維也納心理治療學派》以心理分析學的創始人之父Sigmund Freud的形式進行。他的理論可能是很多討論的主題,但是弗洛伊德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自他去世至今已有80年之久。
  • 筆記|《人格》B7 認知學派 之 C1 凱利的個人建構理論
    B7 認知學派C1 凱利的個人建構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凱利將人視為科學家,他對人性的看法為:1.把人看成是朝向未來的。2.人對環境有主動形成表徵的能力,而不只是被動的反應。10.共同推論:是指個人能夠運用與他人相同的經驗建構的程度,代表其心理過程與他人的心理過程相似。只要用相似的方式解釋世界,就說明擁有相似的人格。11.社交推論:是指人們解釋他人建構系統時,就可能要在包含有那個人的社交活動中扮演角色。在與人交往中,只有理解了對方的建構,才能理解對方看問題的方式,或按照別人所期待的方式去行動,這就是角色扮演。
  • 新心理學史二三事:認知科學 天下歸一
    格式塔學派積極致力於研究知覺統合在記憶和學習中的作用,也在時刻提醒美國的心理學家們對意識的研究仍然有用。而真正讓美國的行為主義者們覺醒的,是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一位始終致力於研究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的兒童心理學家,特別強調兒童發展中經驗對環境信息的內化作用。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格式塔學派
    格式塔學派的基本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即整體大於部分,並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重視圖形與背景以及輪廓在形成心理映象中的作用;引用現代數理的概念來說明心理現象及其機制;以現象學派作為主要理論基礎。2.格式塔學派的研究內容(1)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格式塔學派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反對當時流行的構造主義元素學說和行為主義「刺激一反應」公式。
  • 探析語言學研究的認知功能模式
    與認知語言學強調的認知因素為說話者所處的外部世界反映到主觀人的心理表徵及其對語言的這一理解不同,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認知因素主要是認知表義而不是思維含義。在系統功能語言學看來,說話者的心理映像是語言作為一種客觀社會行為的符號化固定映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