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上消息,俄羅斯正在向印度推銷他的蘇-35戰鬥機。而且推銷的數量夠達到100多架。這個消息說明了什麼問題,印度是不是真的會考慮購買蘇-35呢?
首先,我們看到印度空軍的特點,就是其主戰裝備都是蘇式武器,也就是由俄羅斯生產。比如蘇-30、米格21Bis。還有海軍航空兵使用米格-29,基本上都是俄羅斯生產的第三代或者說按照俄羅斯最新的劃分方法,屬於第四代戰鬥機。而他的保障裝備到很多都是美制武器。所以就會讓人覺得在裝備的選擇上,印度是不是有一條內部的原則?就是主戰裝備從俄羅斯購買,而保障裝備從西方國家購買。
當然,這樣的原則似乎也是說不通的,畢竟印度剛剛從法國購買了36架陣風戰機。但是後續看來,陣風戰機實在是太貴了,而且印度能不能從法國獲得陣風的生產線,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那麼,這就很有可能導致印度轉而選擇向俄羅斯購買俄制戰機。
我們知道在此之前,蘇-57戰機已經被印度所拒絕。因為印度在蘇-57的合作項目上,感覺自己被俄羅斯耍了一把,出了錢卻沒有得到技術,最後導致印度憤然退出蘇-57項目。可是現在是不是印度有些後悔,花了銀子卻一無所獲,心裡自然憋屈。所以現在印度也在糾結要不要繼續和俄羅斯合作,購買其蘇-35戰機。
首先,蘇-35戰機是蘇-27系列戰機的一個最高版本。俄羅斯方面聲稱,蘇-35戰鬥機已經屬於四代半戰機,可以制衡美國的F35隱身戰鬥機。其證明就是在敘利亞時期的接觸中,蘇-35戰鬥機的光學和紅外探測方式,捕捉到了美國的F35和F22戰機,完全可以在瞄準機器上直接進行打擊。所以俄羅斯方面聲稱蘇-35可以和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對抗。但是實際上這樣的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為美國聲稱,在敘利亞戰鬥是F35和F22隱身戰機,曾經多次繞道俄方戰機尾後,而俄方戰機並沒有發現。所以蘇-35究竟能不能對抗隱身戰機,現在仍然存疑。
儘管蘇-35的機動性能很好,電子設備也做了更新。但隨之而來的,蘇-35的維護成本也相對較高。這一點,印度人在蘇30MKI上深有體會。印度已經向俄羅斯購買了數百架蘇30MKI戰鬥機,但是這款戰鬥機的出勤率不到50%,原因就是其過短的發動機噴口壽命,簡單的說就是每投入使用一個月,就要停下來對發動機的噴口進行檢修。如果,噴口壽命這一硬傷在蘇-35身上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那就會大大影響他的出勤率,這一條讓印度方面對蘇-35的採購心有餘悸。
俄羅斯方面在拼命的向印度進行宣傳蘇-35戰機的性能如何優越,又可以給予各種技術上的轉讓,但是印度購買的可能性仍然很小。尤其是最近印度還頒布了新的規定,就是印度的航空武器裝備必須購買國產,這無疑又給俄羅斯潑了一盆冷水。所以,俄羅斯能不能靠自己的忽悠能力促成這筆生意,就要看俄羅斯的嘴皮子了。
編輯/孫博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看北朝,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