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近日,在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新兵營組織的「讀家書」主題活動中,新兵白晨志和大家分享了外公的一封家書。白晨志的外公是一名老兵,雖然退役多年,但依然保持著軍人本色,始終把軍旅生涯視為一生的榮耀與驕傲,也一直對軍營念念不忘。這封家書,不僅飽含了長輩對晚輩濃濃的關愛,而且蘊含著一名老兵對新兵的期盼與教誨,對白晨志個人觸動很大,同時在新兵營也產生積極反響,對於幫助新兵順利度過新訓期,儘快實現從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轉變,有一定的啟迪意義。徵得白晨志本人同意,現將這封家書推薦給《解放軍報》,希望能對新戰友的成長有所幫助。
北部戰區空軍政治工作部 劉若男
新兵白晨志外公的真情家書
晨志:
你的來信收悉,我感到欣慰。新兵訓練已經一個半月了,你肯定了自己取得的成績,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且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更是難能可貴啊!
當兵是人生經歷的一次轉折,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夯實基礎,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極為重要。
新兵都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誰能出類拔萃爭得名次呢?那要看誰能更快地糾正自己的問題,學習更多的知識。
你在信中指出的問題:「早晨起床慢」,這是幾年來的習慣性問題,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根除,在短時間內靠別人叫醒可以,長時間就不行了,還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身體過於勞累時,偶然一次聽不見起床號可以理解,但有時醒了還不能馬上起床,這怎麼行呢?
「政治教育課打瞌睡」,站在最後一排聽課,這是小範圍的應急措施,如果一個營、一個團集體上政治教育課,你能往哪裡站,哪裡能容許你站著聽課?要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必須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起來!思想政治教育,歷來是部隊的必修課。在教育課上打瞌睡說明你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思想意識上出了問題。你必須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否則以後怎麼進步呀?
「玩手機沒節制」也是老問題了,這是沒有理想沒有抱負的表現,胸無大志,碌碌無為,就靠玩手機刺激感官,消磨時間混日子。
你的這三個問題,實質上是「三大頑疾」,不下大氣力改正是不行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克服的!只要有毅力有恆心,鐵棒也能磨成針。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專業學習要精益求精,力爭新兵連能進前三名。體能訓練要盡力而為、循序漸進,比如能挑100斤的只挑90斤不及格,能挑100斤的卻挑起110斤就過頭了,同樣不好,那樣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在工作生活中還是要揚長避短。你的長處是閱讀和寫作,這方面要多看書看報,吸取更多的知識,才能寫出好文章。
你要發揚小學、初中時看書的那個勁頭兒,發揚高中時苦讀的那種精神,學習再學習,堅持數年必有大收穫。我當兵剛滿兩年就提幹了,在咱們市裡同一批的300多名新兵中第一個提幹,靠的就是時時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有些工作是領導安排的,一定要幹好;有些工作沒有人安排,但也要主動去幹,做到有沒有表揚一個樣。我的長處是勤勞能吃苦,不足是文化程度偏低,所以那時每天堅持自學一小時,經常拿著稿件到飯堂朗讀,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漸漸地寫文章變成我的長處。
最後還要強調一句:講好普通話,練好鋼筆字,這會讓你受益一生的。
一人參軍,全家光榮!
姥爺
2020年11月6日
白晨志講述自己和外公的故事
我的外公今年71歲,出生在山西的一個小村莊。年輕時,由於家境貧寒,他沒有學費去完成學業,於是踏上了開往福州軍營的火車。
他常常和我說:「雖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到了部隊後,幹任何事情我都要爭第一。無論是勞動,還是訓練,我一樣都沒有落下,每天還要抽出一個小時讀書看報。」也正是因為這樣,外公入伍第一年就入了黨,兩年便提了幹。
外公給予我的不僅是陪伴和關愛,還有作為一名老兵的言傳身教。時至今日,我還能清楚地記得,在我小時候,外公經常給我唱軍歌。在我入睡前,外公還給我講紅色故事。正是受外公的影響,我也穿上了這身軍裝。
帶著外公的期望,初入軍營的我立志當個好兵。可軍營生活不像我想像中那麼簡單,軍營裡嚴格的紀律讓我很不適應,政治教育課也無法專心聽講,漸漸地,我心中打起了「退堂鼓」,當個好兵爭取立功的想法也隨之煙消雲散。
那段時間,我看營區上方的雲都感覺低沉沉的,聽到飛機的轟鳴聲更是感覺煩躁。「我何必要來這裡受苦,我是不是真的能力不夠?」我也常常反問自己。
於是,在連隊組織寫家書時,我將自己的困惑寫入信中,將心事向外公傾訴,希望能夠得到外公的指點,從而找回以前的自己。
果然,不久我就收到了外公的回信。又看到了熟悉的字體,我覺得外公仿佛就在身邊。那微微帶著墨香的書信,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關心,讓我依稀想像出外公坐在窗前書桌邊,反覆構思著書信內容的模樣。
帶兵人說——
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新兵營教導員林方曉:「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轉眼間,新兵入營已近3個月,為了讓新兵儘快適應連隊生活,我們組織「讀家書」主題活動,讓新兵在書信往來當中,感恩父母養育之情、堅定從軍報國之志。
一封封家書是連接軍營與家庭的情感紐帶。樸實的文字、真摯的情感,既讓新戰士體會到了久違的熟悉與親切,也化解了遠方家人深切的思念。新兵白晨志外公的這封家書,篇幅不長、言語平實卻打動人心,讓傳承在兩代軍人之間的忠誠、榮譽、擔當躍然紙上。
感謝老兵!
(李爽、孫旭東整理,書信內容略有刪減,題目為編者所加)
題圖攝影:趙子源、吳昊等
題圖合成:扈碩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