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貨櫃供應短缺,中國外貿快速升溫的背後到底原因何在?

2021-01-10 網易

2021-01-04 20:44:20 來源: 江瀚視野

舉報

  根據新華社1月3日報導,最新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到歷史新高,折射了中國外貿復甦的強勁勢頭。上海航運交易所近日公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1658.58點,比上期漲5.2%,保持連漲數周態勢。該指數是反映中國外貿出口形勢的指標之一,2020年5月的平均值僅為837.74點。

  

  海運價格飆升的背後是貨櫃供應短缺。中國貨櫃行業協會表示,全球疫情導致海外空箱滯留嚴重,降低貨櫃周轉效率。目前,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大量空箱在美國、歐洲和大洋洲等地積壓,導致貨櫃周轉效率受到影響。

  疫情之下,中國經濟保持強勢復甦。尤其在2020年聖誕節前後,海外市場對中國生產的建材、家具、家電需求猛增。位於珠三角地區的臺山市冠榮集團是一家出口戶外燒烤爐的生產企業,該集團執行董事謝建華說,在國內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之下,公司快速復工復產,從2020年5月份開始,產量逐月遞增。為了完成海外客戶激增的訂單,目前公司4條生產線全開,年產量同比增長將超過30%。

  

  我們看到中國外貿的快速升溫,其實從某種意義上就是整個中國經濟復甦的一種體現,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以下這種現象。

  首先,2020年中國的外貿市場實際上展現出來的是一個前低後高,先抑後揚的格局,2020年年初的時候受到疫情影響,整個外貿市場都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但是進入2020年的下半年,由於中國的疫情防控有非常好的成果,我們實現了全面的復產復工和經濟復甦,中國外貿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特別是在全球範圍來看疫情給世界各地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大量國家的生產實際上都處於生產停滯的狀態,世界主要的生產製造業大國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能夠實現防控和全面的經濟復甦,因而也成為了世界重要的製造業增長引擎,為整個中國的外貿市場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我們要知道的是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完整工業基礎的國家,我們幾乎擁有所有的工業門類,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中國能夠保持良好的生產,就能夠給世界源源不斷的提供中國製造的商品,而且中國作為最大的世界工廠,我們有廉價的勞動力優勢,有集約化的產業鏈優勢,再加上較低的生產成本,所以一直以來中國產品在市場上都擁有非常強的市場競爭力,這種市場競爭力在疫情期間顯得尤為明顯。而且在整個世界市場上由於其他商品供給不足,所以必然導致價格的大規模上漲,而中國商品又能夠保證穩定的供給,所以我們的價格也能夠保持比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中國具有的完全自主性的產業體系,無疑是中國長期發展的重要基礎所在。

  第三,我們看到在貿易政策領域,中國籤署了RCEP,同樣又加入了中歐投資協定,多邊貿易協定的籤署,實際上給中國的外貿市場帶來了強大的政策動力,也給市場帶來了足夠的政策紅利,這也使得中國的外貿市場擁有著比較好的長期發展前景,這是我們政策層面給予的比較好的優勢所在。

  

  第四,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外貿市場應該抓住難得的市場機遇,發揮市場競爭優勢,不斷推動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快自己的產業轉型升級,可以說當前的市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市場窗口期,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只有抓住這個機遇,改變自己代工企業的面貌,真正在產業鏈的微笑曲線上面,不斷向上遊和下遊的高附加值方向轉一遍,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中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出口貨櫃供應短缺折射中國外貿持續升溫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新華社廣州1月3日電(記者劉劼 田建川)最新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到歷史新高,折射了中國外貿復甦的強勁勢頭。 上海航運交易所近日公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1658.58點,比上期漲5.2%,保持連漲數周態勢。
  • 【注意】貨櫃短缺致使運費飆升 外貿行業物流成本增加!
    今年「先抑後揚」的市場行情導致國際運輸鏈條出現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極端狀態,給我國外貿出口帶來較多問題,出口箱源緊張的矛盾從港口、中歐班列用箱滿足率降低,將供不應求的信息快速向物流鏈、供應鏈傳導,到目前已經形成全球性箱源分布嚴重不平衡的局面。
  • 外貿復甦中國貨櫃「爆艙」:貨櫃企業訂單排到明年一季度
    外貿復甦中國貨櫃「爆艙」:貨櫃企業訂單排到明年一季度,月產量創歷史記錄仍難彌缺口作者:夏旭田針對外貿復甦後出現的貨櫃「爆艙」、「一櫃難求」、運費飆升等問題,11月27日下午, 中國貨櫃行業協會回應稱,自7月以來,中國出口貨量急劇上升,出口貨櫃需求猛增,不論是海運市場還是中歐班列,都出現箱源緊缺、運費飆升、周轉延遲的現象
  • 瘋狂的「箱子」的背後:貨櫃短缺開始影響出口
    隨著中國出口強勁增長,整個亞洲的貨櫃出現嚴重短缺,這已經開始影響中國的出口。貨櫃嚴重短缺12月第一周,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升至1323.8點,時隔八年再創新高,點位較前一周上漲10.44%,創單周最大漲幅。
  • 訂單大增卻「一櫃難求」,引發外貿出口「爆單」的原因
    外貿復甦之下,中國出港貨輪紛紛滿載而去,然而返港貨櫃寥寥,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以至於大量外貿工廠開始自行限產;而大量空置貨櫃卻在海外堆積如山,造成塞港。「貨櫃荒」狀態短期內或將持續。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中國港口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下旬,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7%,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8%,內貿同比增長3.6%。分港口看,天津、青島、上海、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不過,貨櫃吞吐量大幅增長背後,「一艙難求」及船期緊張已日益漸顯。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中國港口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下旬,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7%,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8%,內貿同比增長3.6%。分港口看,天津、青島、上海、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  不過,貨櫃吞吐量大幅增長背後,「一艙難求」及船期緊張已日益漸顯。
  • 仨月漲了1000美元 貨櫃「箱」難求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疫情與我國外貿出口企穩等諸多因素影響,海運難題相伴而生。作為我國的重點港口城市,島城外貿貨櫃現狀如何?海運價格變化與艙位供需對外貿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進島城外貿海運市場一探究竟,揭秘「一箱難求」背後的原因。 貨櫃供不應求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來自海外的貨船靠港停泊,正在進行貨櫃裝卸作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 航運貨櫃達到一廂難求,為何卻沒有企業願意接單?
    就當前國際形勢來看,「海運貨櫃」已接近一箱難求,但至今仍無企業敢輕易接單,原因何在?船運貨櫃是指運送貨物的貨櫃類型,隨著我國外貿出口行業的逐步回暖,國內運輸能力並未得到迅速恢復,甚至出現貨櫃短缺的問題。
  • 印度白蝦出口因貨櫃短缺面臨困境!
    2020年度印度的水產品,尤其是冷凍蝦的出口可能下降10%至15%,因為冷凍貨櫃的短缺已經嚴重的影響到蝦類行業的出貨。「從新冠疫情開始,今年我們就遇到了很多問題。開始雨季影響了蝦的產量,現在,我們的貨櫃供應出現了問題。」印度海鮮出口商(SEI)Elias Sait表示。
  • 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國金證券通過衛星大數據的探測分析也顯示,貨櫃船從中國出發抵達目的地後,大概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滯留等貨現象。 針對此現象,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港口貨櫃碼頭,並且採訪下遊外貿企業、航運公司、貨櫃租賃公司、上遊制箱企業以及行業專家,試圖了解貨櫃緊缺的現狀和原因。
  • 外貿企業一艙難求運費暴漲
    中國港口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下旬,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7%,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8%,內貿同比增長3.6%。分港口看,天津、青島、上海、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不過,貨櫃吞吐量大幅增長背後,「一艙難求」及船期緊張已日益漸顯。
  • 外貿企業一艙難求運費暴漲
    中國港口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下旬,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7%,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8%,內貿同比增長3.6%。分港口看,天津、青島、上海、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  不過,貨櫃吞吐量大幅增長背後,「一艙難求」及船期緊張已日益漸顯。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此外,全球嚴峻疫情導致其他海外港口處於半停工狀態也是貨櫃周轉時間拉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國金證券通過衛星大數據的探測分析也顯示,貨櫃船從中國出發抵達目的地後,大概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滯留等貨現象。針對此現象,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港口貨櫃碼頭,並且採訪下遊外貿企業、航運公司、貨櫃租賃公司、上遊制箱企業以及行業專家,試圖了解貨櫃緊缺的現狀和原因。
  • 出口激增21.1%!中國外貿再次「出人預料」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1月中國出口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出口增速創下2018年3月以來新高。中國出口到歐美市場的產品,甚至出現了貨櫃短缺的現象。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外貿已從年初的驟降狀態恢復正常。11月份,中國出口增速之大出人預料。
  • 海評面:出口激增21.1%!中國外貿再次「出人預料」
    來源:海外網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1月中國出口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出口增速創下2018年3月以來新高。中國出口到歐美市場的產品,甚至出現了貨櫃短缺的現象。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外貿已從年初的驟降狀態恢復正常。
  • 外貿人渡劫:貨櫃難訂,全球海運價格暴漲4倍!
    北京12月14日電中國最新的出口貨櫃運輸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出貨櫃供應短缺,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 追蹤截至上周五的中國貨櫃港口全球12條航線的現貨和合約貨運價,中國貨櫃貨運指數(CCFI)的平均水平為1,411.98,相比前一周上漲了6.7%。
  • 運費「爆漲」背後!搶艙位!搶貨櫃!外貿出貨難!且訂且珍惜……
    反映外貿出口企業出貨難等問題....  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上海港、寧波港等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疫情與我國外貿出口企穩等諸多因素影響,海運難題相伴而生。作為我國的重點港口城市,島城外貿貨櫃現狀如何?海運價格變化與艙位供需對外貿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進島城外貿海運市場一探究竟,揭秘「一箱難求」背後的原因。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目前,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外貿復甦之下,中國出港貨輪紛紛滿載而去,然而返港貨櫃寥寥,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以致於大量外貿工廠開始自行限產;而大量空置貨櫃卻在海外堆積如山,造成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