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華社1月3日報導,最新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到歷史新高,折射了中國外貿復甦的強勁勢頭。上海航運交易所近日公布的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達1658.58點,比上期漲5.2%,保持連漲數周態勢。該指數是反映中國外貿出口形勢的指標之一,2020年5月的平均值僅為837.74點。
海運價格飆升的背後是貨櫃供應短缺。中國貨櫃行業協會表示,全球疫情導致海外空箱滯留嚴重,降低貨櫃周轉效率。目前,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大量空箱在美國、歐洲和大洋洲等地積壓,導致貨櫃周轉效率受到影響。
疫情之下,中國經濟保持強勢復甦。尤其在2020年聖誕節前後,海外市場對中國生產的建材、家具、家電需求猛增。位於珠三角地區的臺山市冠榮集團是一家出口戶外燒烤爐的生產企業,該集團執行董事謝建華說,在國內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之下,公司快速復工復產,從2020年5月份開始,產量逐月遞增。為了完成海外客戶激增的訂單,目前公司4條生產線全開,年產量同比增長將超過30%。
我們看到中國外貿的快速升溫,其實從某種意義上就是整個中國經濟復甦的一種體現,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以下這種現象。
首先,2020年中國的外貿市場實際上展現出來的是一個前低後高,先抑後揚的格局,2020年年初的時候受到疫情影響,整個外貿市場都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但是進入2020年的下半年,由於中國的疫情防控有非常好的成果,我們實現了全面的復產復工和經濟復甦,中國外貿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特別是在全球範圍來看疫情給世界各地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大量國家的生產實際上都處於生產停滯的狀態,世界主要的生產製造業大國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能夠實現防控和全面的經濟復甦,因而也成為了世界重要的製造業增長引擎,為整個中國的外貿市場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我們要知道的是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完整工業基礎的國家,我們幾乎擁有所有的工業門類,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中國能夠保持良好的生產,就能夠給世界源源不斷的提供中國製造的商品,而且中國作為最大的世界工廠,我們有廉價的勞動力優勢,有集約化的產業鏈優勢,再加上較低的生產成本,所以一直以來中國產品在市場上都擁有非常強的市場競爭力,這種市場競爭力在疫情期間顯得尤為明顯。而且在整個世界市場上由於其他商品供給不足,所以必然導致價格的大規模上漲,而中國商品又能夠保證穩定的供給,所以我們的價格也能夠保持比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中國具有的完全自主性的產業體系,無疑是中國長期發展的重要基礎所在。
第三,我們看到在貿易政策領域,中國籤署了RCEP,同樣又加入了中歐投資協定,多邊貿易協定的籤署,實際上給中國的外貿市場帶來了強大的政策動力,也給市場帶來了足夠的政策紅利,這也使得中國的外貿市場擁有著比較好的長期發展前景,這是我們政策層面給予的比較好的優勢所在。
第四,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外貿市場應該抓住難得的市場機遇,發揮市場競爭優勢,不斷推動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快自己的產業轉型升級,可以說當前的市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市場窗口期,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只有抓住這個機遇,改變自己代工企業的面貌,真正在產業鏈的微笑曲線上面,不斷向上遊和下遊的高附加值方向轉一遍,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中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