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月漲了1000美元 貨櫃「箱」難求

2020-12-20 騰訊網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疫情與我國外貿出口企穩等諸多因素影響,海運難題相伴而生。作為我國的重點港口城市,島城外貿貨櫃現狀如何?海運價格變化與艙位供需對外貿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進島城外貿海運市場一探究竟,揭秘「一箱難求」背後的原因。

貨櫃供不應求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來自海外的貨船靠港停泊,正在進行貨櫃裝卸作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近期進出口業務量攀升,我們公司連續6天每天的作業量超過3萬標箱,創造了新的紀錄。」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公司副總經理張軍告訴記者,除整體作業量外,單船的貨櫃作業量也創紀錄地提升。 「去年同期,我們單船的貨櫃作業量大致在7000-8000標箱,如今在10000—20000標箱之間,最高時達到了22500標箱。 」張軍說道。

從下半年開始,國內外貿情況向好,讓貨櫃成為「高需求」產品。

在距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不遠處的一家租箱公司裡,工作人員李彬正為調配貨櫃的事情發愁。 「現在外貿業務量大,貨櫃確實比較緊張,而且出口海外的貨櫃回流不暢,我們只能儘量協調。 」據李彬透露,從今年10月開始,前灣港碼頭周邊的貨櫃租賃公司幾乎都將箱子租了出去。受國外疫情影響,在歐洲、美洲等地的港口,貨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積壓,導致很多空箱回不來。

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於12月11日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大部分出口產品都是通過貨櫃海運的,航運價格大漲,主要歸功於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但也相應暴露出貨櫃供應短缺的問題。

不過,港口日益繁忙和貨櫃供應短缺的景象,也向外貿人士發出了積極信號,表明國內外貿正在逐步升溫。

售價漲1000美元

貨櫃的緊缺也順勢推高了貨櫃產品的銷售價格。

中國出口用貨櫃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是港口卸貨之後的空箱,二是中國造箱企業生產的新箱。 「如今二手貨櫃不好周轉,許多大型進出口企業與船務公司把目光放在了新箱上。近期,20尺櫃標準箱的新箱銷售價格已經達到了3000美元,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 」李彬告訴記者,在航運貨櫃領域,TEU是國際標準箱單位,以長度為20尺的貨櫃為國際計量單位。而去年12月中下旬時,標準箱的價格僅在1600-1800美元左右。

「前兩天我幫助船務公司的客戶聯繫貨櫃生產廠家,諮詢了標準箱的新箱價格,已經接近3000美元了,而且還要預訂,短期拿不到貨。」從事貨運代理生意的趙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八九月時,標準箱的價格僅在2000美元左右,僅僅一個季度便上漲了1000美元。

海運價格也翻番

除了供不應求的貨櫃價格在上漲,與之相伴的海運價格也從四季度開始居高不下。

「我們公司主要負責歐洲航線,按照以往的標準,出口一個標準貨櫃正常情況下海運費用為1000美元左右,便宜時大約為800美元。而從今年10月開始,海運費開始上漲,到現在這條線的費用大約為5000美元,漲了5倍。」從事貨運代理生意的趙女士坦言,去往歐洲、美洲的遠洋海運價格並不是上漲最厲害的,近洋航線的價格翻倍更猛烈,例如去往東南亞的海運價格原來在300美元,如今已漲至2000美元左右。

從今年四季度開始,全球海運價格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漲,根據航線不同,上漲的幅度3至10倍不等。「做外貿生意6年了,這種漲價速度與幅度我還是第一次見。 」趙女士透露,價格的劇烈波動對中小型貿易商影響較大,很多企業只得選擇延遲發貨。

搞定貨櫃、談攏海運價格後,還需面對一道新的難題:班輪艙位。

隨著國內疫情企穩,下半年貿易商集中發貨,讓海運班輪艙位需求量暴增。 「由於去年及上半年,不少船公司處於虧損狀態,於是就相應減船了,通過減少艙位的辦法,來增加議價能力。 」趙女士說道,貨物出口量攀升了,而出海班輪能提供的艙位卻減少了,這也造成 「一艙難求」的局面。

來源:青島早報

相關焦點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於12月11日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大部分出口產品都是通過貨櫃海運的,航運價格大漲,主要歸功於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但也相應暴露出貨櫃供應短缺的問題。
  • 想要高櫃貨櫃,加價1000美元!瘋狂的貨代首次驚現黃牛
    一個高櫃要3500美元?前幾天不還是只要1000美元嗎?」對著電話,做五金生意的林先生咆哮著。他的五金主要出口到歐美,貨物運到港口,何時裝船起運還是未知數,為了早日裝箱,他咬咬牙加價3500美元。「搶」、「漲」、「瘋」——這三個字就是最近兩個月,出口貨運市場的主題。要想讓貨物按期出貨,你需要1000美元起的加價費。
  • 中國一箱難求、歐美貨櫃無處安放:「柜子」去哪了?
    「都在排隊,現在一櫃難求,運價都漲上天了,也沒辦法保障能按時運輸。」老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時,在青島、連雲港、寧波和上海等大型港口,正在因為貨櫃極度缺乏,而導致船舶停泊作業延誤,港口承壓。而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歐美多個港口卻由於貨櫃暴增,導致擁堵狀況嚴重。
  • 中國一箱難求、歐美貨櫃無處安放: 「柜子」去哪了?
    「都在排隊,現在一櫃難求,運價都漲上天了,也沒辦法保障能按時運輸。」老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據了解,隨著歐美逐漸復工解禁,港口集運貿易呈逐步復甦的態勢,加上疫情期間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運轉,導致散落在全球各地的貨櫃回流不暢,造成了中國一箱難求、歐美貨櫃無處安放的局面。「早在今年5、6月,這種情況就已經出現了。因為貨櫃船主要承運的是工業製成品,是整個產業鏈相互流通的重要一環。
  • 運費爆漲背後的貨櫃「戰爭」!一箱難求,外貿出貨繼續...
    所謂靠運氣刷箱預約是不存在的截圖來自朋友圈,消息具體是否屬實,有待考證。截圖來自朋友圈,消息具體是否屬實,有待考證。外貿人面臨的種種問題也得到了多方的關注。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
  • 全球貨櫃失衡:歐美堆積成山 新興市場一櫃難求
    美國港口卡車運輸協會(HTA)表示,僅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就有10000-15000個貨櫃被滯留在碼頭,導致兩個港口的貨物運輸「接近完全癱瘓」。  但在硬幣的B面,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港口「一櫃難求」。
  • 全球貨櫃失衡:歐美堆積成山,新興市場一櫃難求
    「當地貨櫃短缺,自然而然導致運價大漲。「運價大概漲了2-3倍,有段時間甚至還漲了4倍,我認為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下去。」阿卜杜拉表示。作為國際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貨櫃運輸成本的上漲,將給全球供應鏈各環節都帶來巨大壓力。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一艙難求成了外貿公司的年關難題。這一窘境已經使得外貿運費不斷走高,其中上海-歐洲的市場運價為2374美元/TEU(標準箱),比上期(即11月27日)上漲了283美元。專家預測,貨櫃緊缺、運力緊張等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這一窘境已經使得外貿運費不斷走高,其中上海-歐洲的市場運價為2374美元/TEU(標準箱),比上期(即11月27日)上漲了283美元。專家預測,貨櫃緊缺、運力緊張等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  等待艙位:從2天延長至一周,貨櫃周轉率低拖後腿  大多數出口商品都是用貨櫃裝載後,再通過海運等方式發往海外。因此,貨櫃的需求直接反映了進出口的景氣度。
  • 航運貨櫃一「箱」難求 為何還有人不敢輕易接單?
    來源:第一財經航運貨櫃一「箱」難求 為何還有人不敢輕易接單作者: 吳綿強[ 「現在市場緊缺,我們完全可以瘋狂上馬產能項目、購買設備,讓工人加班加點生產,但是長期來看,這會打破全球貨櫃市場的供需平衡關係。」
  • 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數據顯示,9月深圳鹽田港單月吞吐量超146萬標箱,刷新了8月由它自己創造的全球單一碼頭單月吞吐量紀錄。 不過缺箱並非所有國內港口的共同問題。據記者從大連港了解,今年該港口並不缺箱。業內人士指出,這與港口運輸貨物特徵有關,本輪缺箱的主要是需要貨櫃裝卸的電商、防疫等物資,而大連港是以運輸大宗商品為主。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數據顯示,9月深圳鹽田港單月吞吐量超146萬標箱,刷新了8月由它自己創造的全球單一碼頭單月吞吐量紀錄。不過缺箱並非所有國內港口的共同問題。據記者從大連港了解,今年該港口並不缺箱。業內人士指出,這與港口運輸貨物特徵有關,本輪缺箱的主要是需要貨櫃裝卸的電商、防疫等物資,而大連港是以運輸大宗商品為主。
  • 運費「爆漲」背後!搶艙位!搶貨櫃!外貿出貨難!且訂且珍惜……
    自今年八月以來,全球範圍內的缺箱、爆艙、甩櫃,跳港、運費瘋狂上漲的現狀一直持續著,仍未得到有效緩解。貨代們紛紛提醒貨主們提前訂櫃,叫苦不迭...  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反映外貿出口企業出貨難等問題....
  • 何處尋「箱」?外貿企業一艙難求運費暴漲
    這一窘境已經使得外貿運費不斷走高,其中上海-歐洲的市場運價為2374美元/TEU(標準箱),比上期(即11月27日)上漲了283美元。專家預測,貨櫃緊缺、運力緊張等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中國港口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下旬,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7%,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8%,內貿同比增長3.6%。分港口看,天津、青島、上海、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不過,貨櫃吞吐量大幅增長背後,「一艙難求」及船期緊張已日益漸顯。
  • 何處尋「箱」? 外貿企業一艙難求運費暴漲
    這一窘境已經使得外貿運費不斷走高,其中上海-歐洲的市場運價為2374美元/TEU(標準箱),比上期(即11月27日)上漲了283美元。專家預測,貨櫃緊缺、運力緊張等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  中國港口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下旬,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7%,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8%,內貿同比增長3.6%。分港口看,天津、青島、上海、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  不過,貨櫃吞吐量大幅增長背後,「一艙難求」及船期緊張已日益漸顯。
  • 海運需求集中爆發,貨櫃一櫃難求,明年又迎更換高峰,2家A股公司市...
    貿易復甦帶動集運價格繼續上漲,貨櫃一櫃難求,機構預計貨櫃短缺問題將延續到明年一季度。與此同時,隨著租賃合約到期,2021年貨櫃將迎來更換高峰,相關公司有望持續獲益。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本周,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為2411.82點,環比上升4.33%。其中歐洲線運價環比上漲6.0%,同比漲230.9%;地中海運價環比漲4.9%,同比漲194.1%;美東線運價環比漲1.5%、同比漲98.9%;美西線運價環比跌1.2%、同比漲190.6%;市場供給吃緊,艙位處於滿載狀態。
  • 貨櫃市場冷暖瘋狂:中國一箱難求 歐美卻堆積如山
    一箱難求 價格不斷刷新「幹平臺的、乾貨代的、開船的,都幹不過玩箱的。」這是最近航運業流傳的一句調侃,反映了貨櫃市場的緊缺和價格暴漲。青島港(5.900, -0.04, -0.67%)一家國際物流公司負責人周武(化名)對《等深線》(ID:depthpaper)記者稱,在青島港,往年一個二手40英尺貨櫃的價格約2000美元,今年11月27日價格漲到2850美元;僅僅過了三天,到11月30日,二手貨櫃的售價上漲到3200美元;到12月3日,再次上漲到了3400美元,幾乎是一天一價。
  • 「箱等人」變「人等箱」,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創...
    「箱等人」變「人等箱」,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創月度歷史紀錄!(央視財經《天下財經》)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 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 「爆單」的貨櫃|艙位箱子連環搶,價格跟著嗖嗖漲……緊缺海運...
    「因為我們做箱東業務,目前貨櫃是充足的,但是船公司一個航次可能只給我們30個艙位。我們有1000多個運往印度那瓦西瓦港口的貨櫃現在還在等艙位。」艙位的緊缺也削減了公司的訂單量,陳先生坦言,之前公司每個月可能會接到500個貨櫃的訂單,但是因為預訂不到艙位,目前公司每月大概只能接到300個箱子的訂單。 海運市場為何一片喊缺聲?
  • 貨櫃「黑天鵝」:一箱難求價格不斷刷新 中歐班列加強政策引導
    一箱難求 價格不斷刷新「幹平臺的、乾貨代的、開船的,都幹不過玩箱的。」這是最近航運業流傳的一句調侃,反映了貨櫃市場的緊缺和價格暴漲。青島港一家國際物流公司負責人周武(化名)對《等深線》(ID:depthpaper)記者稱,在青島港,往年一個二手40英尺貨櫃的價格約2000美元,今年11月27日價格漲到2850美元;僅僅過了三天,到11月30日,二手貨櫃的售價上漲到3200美元;到12月3日,再次上漲到了3400美元,幾乎是一天一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