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八月以來,全球範圍內的缺箱、爆艙、甩櫃,跳港、運費瘋狂上漲等情況一直持續,仍未得到有效緩解。從破萬海運費到搖號訂艙,再到司機為提箱「各顯身手」……都在不斷刷新認知。近日又有一則消息驚爆朋友圈:
有貨代稱:想要提箱必須要增加費用申請VIP系統。所謂靠運氣刷箱預約是不存在的
截圖來自朋友圈,消息具體是否屬實,有待考證。
截圖來自朋友圈,消息具體是否屬實,有待考證。
外貿人面臨的種種問題也得到了多方的關注。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
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上海港、寧波港等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運費爆漲,貨多艙少,貨櫃供不應求
進入11月,全球多國疫情反彈,尤其隨著新年等節假日的到來,訂單需求激增,全球貨櫃運輸市場延續火熱趨勢。
受市場需求刺激,航運公司運價大幅上漲。目前,上海發往北美的貨櫃價格已漲到每箱五六千美元,去歐洲4000多美元,東南亞近2000美元,相比疫情前均有兩三倍漲幅。歐洲航線和南美航線價格也大幅上漲,漲幅均在1倍以上。
但目前,大量貨櫃積壓在美國、英國、紐西蘭等國家港口,貨櫃空箱回流不暢,造成歐美港口貨櫃無處安放、中國港口貨櫃極度缺乏的局面。
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貨櫃中心主任:整個空箱調運主導權主要還是在船公司手裡,我們也在積極的採取一些辦法,跟國外一些船運公司保持溝通,希望空箱能夠儘快儘早調運到寧波舟山港,儘量從需求上滿足港口的進出口需求。
運費屢創新高,本是出貨高峰期 物流不暢企業出貨難
眼下正是外貿企業出貨高峰期,在寧波市鄞州區一家工藝品生產企業,沒來得及運走的貨物堆滿了庫房。
寧波永貿時代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這個是我們德國的電視購物的客人,20個貨櫃是11月初要走,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明確的船期。相當於配件進不來了,全部擠在一起了,也就是沒有辦法正常生產了。
從寧波舟山港出口的大多數外貿企業,多採用FOB(離岸價)的貿易形式交易,即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負責裝貨運港,和在規定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隻。也就是說,企業負責生產和裝箱,客戶負責安排貨船艙位和港口運貨。
寧波永貿時代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因為我們是FOB貨,其他的海運費是客人承擔的。現在客人的海運費、他跟船公司之間的約價是不一樣的,可能從幾百美金到一千多美金,正常情況下,現在的行情基本上是翻倍以上的,漲價都是漲兩千美金以上。
產品出不去貨款難收回,企業擔心資金短缺
受貨櫃回流不暢的影響,「一箱難求」。出口激增之下,出港貨輪幾乎滿載而去,港內裝貨的貨櫃卻供不應求,進而演變成「貨櫃荒」。往常是「箱等人」,眼下卻成了「人等箱」。
很多箱子卸下來以後,在一兩天內客人就馬上提走了,所以空箱的流轉現在非常快 ,一箱難求的情況是比較突出的。
也有許多外貿企業擔心,由於產品都是根據客戶需求訂製的季節性產品,如果產品出不去、貨款收不回,將造成資金鍊短缺。
再拖過年了,你就算有艙位有車,可能司機都沒有了,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返鄉潮到了,本身外貿型企業就是進進出出,現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一邊(積壓)一邊工廠在生產,壓力就很大。
圖源:騰訊雲
目前,箱價、運價持續大幅上漲已不僅引起國內相關部門的注意,國外也面臨相同的境遇,美國、韓國、印度等國家,也明確將對航運市場運價進行監管。
12月3日,中國商務部已最新發聲:將繼續推動加大運力投放,支持加快貨櫃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
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11月底宣布,將採取「最強硬」措施,加大對三大航運聯盟的監管力度,包括要求三大聯盟必須每月都向FMC提交特定的貿易數據以便審核。據悉,此舉的目的是通過三大聯盟提供的特定商業數據,以及某些公開的行業信息,監視和分析承運人的運價走勢,以及集運市場的變化趨勢。
同樣因出口運價暴漲,韓國海洋水產部(Ministry of Oceans and Fisheries)也出手了。其11月份表示,將聯合國內外航運企業增加運力,幫助韓國企業保證對外出口。目前,包括HMM、森羅商船、高麗海運等韓國企業,以及馬士基、地中海航運和達飛等歐洲企業均已表示,將增加在韓國市場的運力投放。
天價運費和缺櫃之下,印度也將開始監管運費,其正在更新的商船法規,制定了規範運費的計劃,並且印度政府計劃強迫航運公司和貨代提供「全包」運費,以遏制不斷飆升的運費。此外,由於貨運成本飆升,加上存在「壟斷」行為的指控,一些出口商呼籲加強對航運公司的監管。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部分內容整理自網絡及公眾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文章出處,望諒解,如果有侵權行為,請與本帳號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申明原文作者或者將侵權文章刪除。並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