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言傳身教中國傳統文化:教師節感恩節!與古人尊師重道的故事

2021-02-16 香港形象設計學院

點上方↑「藍色小字」加關注哦!


關注:香港形象設計學院公眾微信,每天免費閱讀:熱點┃時尚┃美文┃心靈┃情感┃親子┃財富┃智慧┃等精彩內容。讓您與學院全球家人一起收穫喜悅收穫豐盛人生。

分享正能量

推動感恩心

習近平回母校看望師生祝賀教師節

強調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它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尊師重道是指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開國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國家要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認為教誡太子諸王是「當今日之急」。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 。
  一次,太子的老師李綱因患腳疾,不能行走。怎麼辦呢?在封建社會裡面,後宮森嚴, 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轎後,其他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的。唐太宗知道後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並詔令皇太子親迎老師。
  後來,唐太宗又叫禮部尚書王圭當他第四個兒子魏王的老師。有一天,他聽到有人反映魏王對老師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氣,他當著王圭面批評兒子,說:「以後你每次見到王圭,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鬆。」從此,魏王見到老師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
  由於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個兒子對老師都很尊敬,從不失禮。唐太宗教子尊師也被後人傳為佳話。  據《宋史·楊時傳》記載,楊時小時候聰明伶俐,人稱神童。他考中進士後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攻讀經書、寫作教學,後來拜著名理學家程頤為師。
  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一天,楊時和學友遊酢,因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得正確答案,就一起去程頤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他們行至半途,就下起雪來了。趕到程頤家時,適逢程頤坐在火爐旁閉目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過了良久,程頤醒來,從窗口發現了站在風雪中的楊時和遊酢,他們渾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程頤急忙起身迎他倆進屋。後來,楊時學到了程門理學的真諦,世稱「龜山先生」,被後人推崇為「程學正宗」。「程門立雪」的典故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影響久遠。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也是第一個打破貴族教育壟斷,開創私學的人。他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有名的弟子有七十二個,子貢便是其中之一。

  子貢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師。 一次,魯國有個大夫在人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剛好被子貢聽到了。他非常氣憤,絲毫不因為那人在誇自己而給他留情面,當即打了一個比方。他說,如果說每個人的才能就是一所房子,那麼老師的房子圍牆就有十多丈那麼高,屋子裡富麗堂皇,一般人沒法翻過圍牆看得到裡邊的擺設;而子貢我的房子呢,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接著,他又把老師比作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可是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呀!大夫聽了這一席話,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十分慚愧。

  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整整守墓六年。竭力維護老師的尊嚴和名聲,守護老師的遺冢,是子貢尊重老師的方法。  郭泰是東漢時期的大學者,他知識淵博,品德高尚,當時有很多人向他求教。有一個叫魏照的年輕人,也拜郭泰為師。在向郭泰討教幾次之後,他就把行李也搬了過來,要住在郭泰的家裡。郭泰很奇怪,就問他:「別人都是早上來晚上走,你為什麼要住在我這裡?」魏照誠懇地說:「我很佩服您的學識和為人。現在有知識的老師很容易找,但能傳授做人道理的卻不多。而您正是這樣的人,所以我希望能時刻伴隨您的左右,朝夕學習。」郭泰聽了很受感動,就留下了魏照,從此更加用心地教導他。後來,魏照也成為了大學者。

  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名門公子,姓姬,後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才改名為張良。

  有一天,張良來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橋上散步,在橋上遇到一個穿粗布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張良面前,直接把一隻鞋子丟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喂!小夥子!你替我去把鞋撿起來!」張良很驚訝,想打那老頭。但看到老人年紀很大,便忍住了。他下橋把鞋撿了起來,然後又恭敬地跪著替老人穿上。老人伸腳穿好鞋,然後笑著轉身就走了。

  張良更吃驚了,盯著老人離開的背影。那老人走了裡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夥子很不錯,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到橋上來見我。」張良聽了,連忙答應。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氣地說;「跟老人約會卻遲到,怎麼回事啊?再過五天,早些來見我!」又過了五天,公雞一打鳴,張良就出發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說:「又遲到,怎麼回事啊?五天後再早點來。」又過了五天,張良剛過半夜就摸黑來到橋上等候。過了一會,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小夥子,你這樣才對!」

  老人說著,拿出一本書交給張良,說:「你要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了,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年後有大成就。十三年後,小子你將再見到我,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啦。」 然後老人就離開不見了。第二天早晨,張良看那本書,乃是《太公兵法》。張良覺得這事很奇特,於是常常用功專研此書。

  後來,張良研讀《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關注學院公眾微信,每天都有新能量

大學堂•編輯部:

更多學習內容直接回復數字即可:

如:《弟子規》回複數字:8

2016流行色,回複數字:2016

內容名稱

回複數字

《羊皮卷》精裝版1-5卷

2

《羊皮卷》精裝版6-10卷

3

《秘密》精裝版

5

弟子規、了凡四訓、大學、道德經

8

《營銷管理》系列

7

《時尚搭配領帶打法》

6

更多精彩內容(15篇)分別回覆:

101112

形象設計招生簡章

1

《色彩基因》《手機號碼與人生》

13

《親子教育》系列

16

《健康養生》系列

17

心靈慈善與播種福田系統

18

上面學習內容

需在學院公眾微信回複數字即可


1、輕按識別二維碼即可加關注了:


2、回複數字如圖


相關焦點

  • 「文以載道」古人「尊師重道」的故事
    「文以載道」古人「尊師重道」的故事 2018-09-10 0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再讀《師說》,感悟古人的尊師重道
    2020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尊重教師,人所共識提起教師節,大家都能想到自己的曾經是一名學生。每一位學子,都是歷經十幾年師恩教授,終於有所成就的。教師節現如今呢,很多地方都存在著辱罵教師、不尊重教師、教師工資低等情況。國家已經有明確規定,確保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此舉,可以稱得上是對教師地位提升的一大進步手段。
  • 教師節快到了,來看古代江蘇人怎麼尊師重道
    再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確立了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正式設立教師節雖然僅有34個年頭,但在我國,尊師重道的傳統已經綿延千年。在文脈深厚的江蘇,流傳著很多尊師故事。對於世世代代的江蘇人來說,尊師甚至已成為民俗,滲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 劉餘莉: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尊師重道
    中國傳統社會重義輕利,醫生和老師這兩種職業最受世人尊敬。因為醫生救人身命,不言財利。老師成就慧命,使人明道。古人云:「千金不賣道。」古代的老師不用學問謀利,如遇清寒而又真心向道的學生,不僅不收供養,還要補貼學生。正是為師者「謀道不謀食」的品質,倍受社會尊重。 在中國古代,對師道的尊重是通過禮加以保證。《禮記·曲禮》曰:「男子二十,冠而字。」
  • 尊師重道源於何?中國古人真的尊重老師嗎?
    如果仔細考察,這些被認為是讚美教師的古典名句,多數是現代人生造或拉郎配的結果。古人讚美恩師的詩句當然有,但質量和數量都出乎意外的低。古典詩歌浩如煙海,古人又十分強調尊師重道,為何沒有寫出讚美恩師的名句?
  • 古人三則故事看尊師重道
  • 嶽飛、李世民、漢明帝等古人如何尊師重道?| 教師節特別策劃
    今天,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本期,搜狐文化帶你聊一聊古代人尊師重道的那些事兒。
  • 教師節祝福短語 讓教師節成為「感恩節」
    教師節祝福短語 讓教師節成為「感恩節」時間:2020-09-09 17:2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教師節祝福短語 讓教師節成為感恩節 教師節是一個感謝老師的節日,正在校園學習的學生和每個已經走出校門的學生,是否想起過自己的老師?是否問候過自己的老師?
  • 中國人為什麼推崇尊師重道?這兩個故事告訴你答案!
    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同意建立教師節,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第35個教師節。Thanks for being an inspiring teacher.老師,謝謝您的啟發。
  • 又是一年教師節!榮智「好學」贈禮祝天下教師節日快樂
    自從1985年9月10日第一個由國務院確立的教師節開始教師節就成為我國節假日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尊師重道是一種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11世紀的西周時期這些教育理念開啟了中華古老文明教育的大繁榮時代古人教學那麼教師節究竟贈送什麼才合適呢?
  • 餐飲界也過「教師節」?沒錯!就在頤順軒二合館
    當然是教師!這話,對也不對。這不,9月8日,教師節前夕,頤順軒二合館在經三路店發起了「美食美酒敬獻尊師」活動,感謝恩師,尊師重道,堪稱餐飲界的「教師節」。(現場) 鮮花、紅毯、閃光燈,美食美酒敬老師鮮花、紅毯、閃光燈,每位「老師」登場,猶如明星。
  • 「習大大」用英文怎麼說?
    習大大、APEC 藍等熱詞不僅在國內頻現,國際上也現熱捧風潮,這些詞用英語怎麼表示,你知道嗎?  「拿中國當頭條,鐵定賣得火」,這句媒體大亨的名言,隨著中國越來越走到世界舞臺中央,也越來越受到外媒的推崇。梳理2014年境外媒體、外國政要學者對中國的關注熱詞,也正是世界讀中國的一扇扇窗口。
  • 習大大稱呼怎麼來的?外媒怎麼翻譯「習大大」?
    習大大——這一來自中國民間飽含愛戴的稱呼,如今外媒也不再陌生。那麼,「習大大」稱呼是怎麼來的?外媒都是怎麼稱呼「習大大」的?  「習大大」稱呼的由來  習主席是陝西人,在陝西很多人稱呼自己父親的同輩男性時,用「大大」來稱呼,即「叔叔」、「伯父」的意思。  據新華網報導,「習大大」這個詞的由來可追溯到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來自遵義的教師劉軼問道:「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習近平總書記爽快的肯定道:「Yes!」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農曆七月七日
    七夕節·也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牛郎與織女農曆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
  •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李兵麓山學堂講「尊師重道」
    為弘揚尊師重教美德,肯德基致敬鄉村教師 麓山學堂開課,新「釋菜六禮」敬師長在麓山學堂,李兵為曙光學子們上了極具意義的一節課。在課上,李兵不僅引經據典講述了歷史上名師故事,更是現身說法從自身出發講述為人師長的不易與艱辛。
  • 不放假的教師節|除了老師自己,其他人都在慶祝
    古代稱「教師」為「師」,與軍隊有關,主要教授貴族子弟學習射箭、騎馬等軍事技能,後來才轉變為學習知識文化。「教師」原為軍官,隨著社會發展,文人任教逐步增多,「教師」變成了一種職業。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每年的教師節,中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
  • 世界從6個詞讀中國 「習大大」一詞英文翻譯
    窺斑見報,卻足以讓你看到文化的差異、外交的博弈,以及中國走向世界的堅實足跡。   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   1、習大大   Xi Dada / Uncle Xi   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來自遵義的教師劉軼問道:「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得到了習主席肯定的回答:「YES。」
  • 教師節 | 謝師禮自古有之
    為了感謝和報答老師的教誨,孔子的學生各個都尊師重道,並且在孔子生日之時,都爭先恐後的敬贈禮物。在古人的思想意識中,人有三尊即「君、父、師」,可見老師在古人的心目中,甚至可以與君王和父親相提並論。《三字經》有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見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其責任與父親大同小異。
  • 教師節祝福語來了!祝老師們:節日快樂喲!
    今天9月10日,是中國法定的第35個教師節。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在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人類文化傳播者。」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他們默默耕耘在三尺講臺,一生清貧,無私奉獻!
  • 中國傳統文化之天地君親師
    古人講天人感應,古代把天有異象視為上天對帝王的警示,比如說熒惑守心,《·宋微子世家》一三十七年,滅陳。熒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於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於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於歲。"景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子韋曰:"。君有君人之言三,宜有動。"於是候之,果徙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