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治理齊國時三顧茅廬沒有成功,直接將其視為叛逆之民,誅殺

2020-12-23 聞雞舞劍

姜子牙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因為周文王禮賢下士,發現其才能,將姜子牙招攬至周國,封為太師,得到重用(成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來源於此)。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治理國政被尊稱為師尚父,聯結諸侯反抗商紂,經過一番徵戰,商紂滅亡,周王朝建立。姜子牙成為周王朝重要開國功臣,因為功勞最大,被周武王封在齊國,成為異姓諸侯。姜太公深諳治國之能,依法治國,齊國迅速強大,為後世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恆公九聚諸侯,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三顧茅廬」未成功,姜子牙直接將其人殺死。姜子牙的領地在齊國,是齊國首位國君,齊國剛剛建立,許多地方不安穩,姜子牙依法治國,並依據齊國實際情況來制定符合周朝的法禮。當時的齊國民風比較散漫,禮法概念比較模糊,有一位比較有才能名叫華士的人就是其中的代表。華士比較有名,自己經常躲在海上,宣揚自身不臣服天子,也不願結交諸侯,做一個隱士,潔身自好就是一件正當的事情,他的這一做法得到了齊國很多人的讚揚和效仿。姜子牙曾經三次派人去請華士出山共同建設齊國,但是華士就是不出來,於是姜太公就派人將華士誅殺了。這件事情傳到了當時制定禮法的輔政大臣周公耳朵裡,周公於是就問姜子牙為何要殺了華士這樣一位高人,姜子牙解釋道:華士不臣服天子,也不結交諸侯,多次邀請和結交都無法成功,這樣一種人只顧自己,結局就是上天要拋棄的人,他也不會為齊國建設帶來什麼好的效果,邀請三次都不出山就是置法紀不顧,不遵從法令的人就是叛逆的人,如果這種行為得到了表揚,那所有的齊國人民全部去效仿他,那有誰會出來建設齊國,沒有法紀的齊國還要國君幹嘛。

齊國姜太公的領地,也是周天子安穩東方天下的屏障。當時的周王朝剛剛建立,許多地方都還是殷商朝的從屬國,國內的社會也不是特別穩定,姜子牙輔助周公南徵北戰,打敗各方的反叛勢力,穩定了周王朝初期的社會局勢。誅殺華士,應該是姜太公在告誡那些內心還存在搖擺不定的人,必須要臣服在周天子的管控之下,不能有二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為了鞏固周王朝的政治局面,也為了安穩人心,周王朝800年的歷史都是前期這些功臣開拓出來的,包括文化,法紀,禮儀等治國安邦的政策。

設想一下後世的三國歷史中劉備三顧茅廬第三次才成功請的諸葛亮出山,如果當時第三次諸葛亮還不出山,劉備是否會像姜太公一樣將諸葛亮誅殺呢?那個時候諸侯那麼多,不為自己所用就會為對手所用。不過諸葛亮熟讀兵法和政治,肯定知道姜太公在千年前有過這種誅殺之例,諸葛亮營銷目的達到了以後,第三次肯定會出山,要不莫名其妙的被暴躁的張飛殺了的話,那就死的很冤枉了。

相關焦點

  • 「成語一則」平易近人:原來是形容姜子牙怎樣治理國家的
    平易近人【出處】:《史記·魯周公世家》【故事】:姜子牙被稱為「兵家鼻祖」,他的軍事才能為我們所熟知,先是輔佐武王伐紂,然後再輔佐周公平定三監之亂,進而東徵東夷將周朝版圖延伸到沿海一帶。姜太公的武功可謂是極高,而且文治也不含糊,「平易近人」最早就是形容姜太公治理齊國的,原作「平易近民」,後來由於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就改為「平易近人」,如今兩個成語可以互用。故事是這樣的,武王伐紂後,周武王封齊國營丘給姜太公。姜太公就任齊國後,很快就把齊國治理的井井有條,見《史記·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
  • 《姜子牙》預告片出爐!
    姜子牙》的正式預告終於在這個月的12號公布了,預告片通過短短一分五十秒介紹了《姜子牙》的大概故事。再加上製片方給的劇情簡介,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姜子牙》到底講了個怎麼樣的故事。為了拯救蒼生,姜子牙追隨崑崙想要成為一名為天下人而戰的神明。就再將要誅殺妖狐的時候,姜子牙居然出了什麼差錯,違逆了天命——這裡看起來就像是因為各種原因放跑了本來應該要被誅殺的九尾狐,導致他就被趕出了崑崙。這裡就有一句臺詞十分的耐人尋味了:「為師命你親斬九尾,斬的不是惡,是善。」
  • 【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所謂「歷史演義」,就是用通俗的語言,將興廢爭戰、朝代更替等為基幹的歷史題材,組織、敷演成完整的故事,並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和美學理想。 3.補充背景介紹:《三顧茅廬》這篇課文發生的背景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到臥龍崗拜訪諸葛亮。
  • 孔子掌權後誅殺競爭對手,算不算過錯?
    我看不見得,孔子在學術水平,人品道德方面,確實少有瑕疵,但汙點還是有的,其中最大的汙點,就是孔子以「君子之誅」誅殺了少正卯的事件,這個事在《荀子》、《史記》等古籍中多有記載,
  • 姜子牙
    妲己就是被女媧娘娘派去收拾殘暴的商紂王的,但是吧,滅商的目的和任務雖然是完成了,但妲己手段過於殘忍,犧牲了很多無辜的人,女媧娘娘必定要懲罰九尾,是派姜子牙誅殺的九尾,妲己一族的九尾也遭受了連坐。 曾經的九尾仙變闖禍的九尾妖,雖是姜子牙得令誅殺九尾,但又偏偏是姜子牙留下了封正的兵法,讓其九尾或其他的動物生靈有機會可重新修練成仙。
  • 南中之戰時,諸葛亮為何要費盡心思降服孟獲,而不直接將其誅殺?
    公元223年六月,在夷陵之戰中戰敗的劉備終於支撐不住,他在對諸葛亮等人費心託孤之後,在白帝城撒手人寰,結束了他光輝燦爛確有頗為遺憾的一生。在劉備去世後,南部益州大將雍闓殺太守正昂,投奔東吳,除此之外,在雍闓的煽動下,當時牂牁太守朱褒,越儁夷王高定等人紛紛起兵造反。
  • 成語平易近人,原來說的是姜子牙如何治理齊國
    小編註:平易近人: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初始是「平易近民」,本指行政的通俗簡易,到了唐朝,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凡言「民」處皆改為「人」,便成了「平易近人」,含義上也就更為寬泛了。武王剪商,姜子牙首功封齊。姜子牙姓姜名尚,祖籍呂國,以呂為氏。
  • 何進在誅殺蹇碩時還英明神武,為何在誅殺十常侍時變得優柔寡斷?
    所以,何進根本沒有誅殺宦官的動機。袁紹有迫切動機:謀誅宦官為「黨人」袁紹:「今將軍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雖周之申伯,何足道哉!」——《後漢書·何進傳》何進雖然沒有誅殺十常侍等宦官的動機,但是,誅殺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為在「黨錮之禍」中遭受迫害的官僚士大夫和太學生報仇,卻是袁紹的終極目的。「黨錮之禍」是指宦官以「黨人」的罪名迫害、禁錮士大夫終身不能為官而得名。
  • 周文王背姜子牙走了800步,姜子牙:我將保周朝江山800年!
    姜子牙在歷史上,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人,其經典故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雖然在當時,普通人很不理解,殊不知,姜子牙卻是在等一位千古明君的到來,之後,便有了「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的歷史故事。周文王背姜子牙走了800步,姜子牙:我將保周朝江山800年!大家也都知道幾個周代的人物,比如說妲己,商紂王等,圍繞他們也發生了很多故事。
  • 漢獻帝如果在朝堂上成功誅殺曹操,他的結局會怎麼樣?
    公元196年,輾轉東行的漢獻帝來到了洛陽,然而此時的洛陽已經不是他幼時曾經居住時候的模樣了,因為當年董卓亂政,並在關東諸侯聯手討伐他時直接將洛陽付之一炬,因此洛陽城及其周圍百餘裡處一片荒蕪,漢獻帝雖然依舊是漢室的帝王,但此時他隨時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風險。就在這個時候,曹操來到了洛陽,並將漢獻帝接到了許都。
  • 《姜子牙》:自成一派,堅守自己的信仰,做不一樣的神
    有了前作《哪吒》的珠玉在前,觀眾對《姜子牙》也有很多期待。而本片的主創團隊也十分用心,不論是畫面還是故事本身都十分有看點。作為一直存在於神話傳說中的姜子牙,他在人們的心裡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不論是姜太公釣魚等周文王相邀亦或是成功覆滅商王朝,姜子牙一直都是一個智者的形象。
  • 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
    在此,我們從彭玉麟請求「誅殺」曾國荃一事看,為何曾國藩不敢起兵稱帝?彭玉麟在鹹豐十一年(1861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兩次向曾國藩提出建議,希望他大義滅親,「誅殺」九帥曾國荃,但曾國藩拒絕,還書信回復彭玉麟,說他為何非要置九帥於死地不可呢!《曾文正公全集》對此事有記載:「舍弟並無管、蔡叛逆之跡,不知何以應誅,不知舍弟何處開罪閣下,憾之若是。」
  • 《姜子牙》電影講的什麼內容? 電影姜子牙詳細劇情與細節解析
    雖然《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關於《姜子牙》的預告只有短短的兩句話,但是卻深深的勾起了觀眾們的好奇心和期待,國漫近幾年發展十分迅速,好作品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大家都很期待中國動畫能夠早日走向全世界,《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電影的上映讓大家看到了希望,所以對接下來即將上映的《姜子牙一戰封神》也同樣很感興趣。
  • 哪吒給姜子牙打電話《姜子牙》將聯動《哪吒》吃飯?
    今天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哪吒給姜子牙打電話,去姜叔家吃年夜飯,打電話還不忘暗示姜子牙喜歡釣魚,還是單身狗。一起來看看吧。《哪吒》聯動《姜子牙》哪吒給姜子牙打電話  視頻中哪吒給姜子牙打電話要去吃飯,姜子牙詢問是否愛吃餃子。此時敖丙突然出現,哪吒匆匆掛掉電話(果然敖丙才是真愛)。之後視頻結尾官方似乎暗示姜子牙將要和哪吒聯動,明晚上演「神仙」年夜飯。
  • 2021高考作文熱點時評積累 | 《姜子牙》
    ,他主張與民休息,無為而治。唐朝皇室以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李耳為祖先,將道教視為國教,姜子牙的地位被迅速提升。魏晉起,開始傳說姜子牙釣魚的地方是磻溪。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就在磻溪建立太公廟。稍後的《列仙傳》直接將姜子牙視作年長的仙人,「呂尚者冀州人也。生而內智,預見存亡……具二百年而告亡。」因此,先秦典籍到明代《封神演義》,姜子牙本體一直是個老年人形象。
  • 新片上映丨《姜子牙》上線,太公歸來,一戰封神
    去年暑期檔黑馬《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突破50億票房,讓人看到了國產動畫能夠擺脫對日本和好萊塢的模仿借鑑,不僅在製作水準上不遜於人,更能保留傳統神話精髓,做出屬於自己的動畫。《哪吒》片尾的彩蛋,無疑讓人對今天風霆迅數娛上映的影片《姜子牙》和彩條屋的「封神宇宙」充滿了期待。
  • 姜子牙不是真隱士!直鉤釣魚就是一個噱頭,武吉就是活廣告
    單單就寫一段話,就表明了姜子牙本就不是一個隱士。當他看出有殺身之禍後。並沒有本著道家濟世救人的思想,去指點武吉趨吉避兇。雖然武吉自己也明確表示拒絕。但是按照姜子牙在朝歌打賭算命的時候,應該說一句:若我說得有半分差池,你還來磻溪尋我!
  • 看了《姜子牙》100條差評後,我冷靜地,寫下這篇文章
    故事開始於商朝末年,靜虛宮的十二金尊大弟子姜子牙協助武王伐紂成功,建立周朝,解救蒼生萬民於水火。 三界認定蠱惑殷商紂王的九尾妖狐才是一切禍端的罪魁禍首,人界便發動了對妖狐一族的誅殺,甚至可以用死狐狸來換得賞錢。
  • 姜子牙姓什麼,叫什麼?
    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從其封姓,故曰呂尚。」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姜子牙的祖先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了「呂」這個地方,即「呂國」,因此,姜子牙的祖先便以「呂」為自己的「氏」。
  • 「姜子牙」少!兒!不!宜!
    這是口袋君的第1323篇原創 「姜子牙,你可知罪?」 大賣50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出現的彩蛋,將觀眾對《姜子牙》的期待值,提升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