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網認為國際油價打開上升通道的前提之一是全球原油市場的主要產油國的領導人日益明顯的強勢執政風格;這是這輪油價上漲不同於以往周期的最大區別:政治訴求同石油經濟相交織,改變了國際原油市場的傳統邏輯。
從今天開始,鴻網原油將開啟【油】政風雲系列專題——原油世界的強人政治。
石油產油國強人政治下的油價邏輯特點:
1.產油國政治經濟控制同步加強;
2.對石油生產通過國家石油公司直接管理;
3.石油收入成為貫徹政治和外交主張的支柱;
4.政治因素參雜經濟因素影響石油生產策略;
5.對石油生產的影響中短期不易受價格變化而改變。
作為世界老牌原油生產國和歐佩克成員國,強人政治系列的第一站,鴻網帶你看看沙特年輕英俊的執行長強在哪裡。
沙特 – 轉型的壓力
沙特是一個人口非常年輕的國家,45%的人口小於24歲,年齡中位數是27.5歲;而美國目前的平均年齡超過36歲;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2.3億。
所以沙特國內的勞動力以及人才資源非常豐富,但同時也產生了對高品質就業崗位的需求,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同時,作為中東地區最大的伊斯蘭國家,沙特位於中東地緣政治的前沿,維持著世界第三位的軍費開支(美國開支第一,中國第二)。
最年輕王儲薩勒曼——政治強人
沙特王儲薩勒曼在去年七月開始實際執政,身兼2017年7月擔任第一副總理,國防部長和經濟和發展會議主席。
一改沙特政治溫和風格,積極推進改革,展現了強悍的政治手腕。
薩勒曼改革之路
1、推進社會改革,限制宗教警察權限,放鬆對婦女的社會活動限制(如允許婦女開車),設立電影院。
2、堅持強硬外交路線,發起對葉門軍事幹預;同卡達,黎巴嫩外交衝突升級;強化同伊朗的代理戰爭
3、2017年11月,以反腐敗為名拘留數十名王子,高管及其助手,合計沒收物業,資產,股權和現金總計超過1000億美元。
4、強力推進Vision 2030經濟改革計劃,目標是擺脫石油經濟,發展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高科技和產業多元化推動沙特成為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中心。
5、 參與管理並推動沙特阿美上市計劃
6、2018年4月訪問美國三周,同美國政治,經濟,商業和文化領域的領袖人物廣泛接觸,成為單次訪美時間最長的外國領導人。
雖然沙特國內超過80%的民眾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瓦哈比教派,但薩勒曼本人對瓦哈比教派偏激、保守、固執的教旨早有不滿。
實際上瓦哈比教派也是中東地區產生恐怖分子的原因之一。
薩勒曼王子對於本國傳統教派的態度是理智而堅定的,一如他對伊朗的反感一般。
薩勒曼曾經公開表示:
「中東地區哪裡有動亂哪裡就有伊朗,比如伊拉克、葉門、敘利亞等地;而沒有伊朗攪局的地方則是相對平靜,比如約旦、科威特、土耳其等地」。
目前不排除沙特對美國就核協議問題制裁伊朗這件事的支持態度:尤其是伊朗與沙特同屬於歐佩克組織,伊朗被制裁帶來的石油出口減少,沙特可以利用其冗餘產能更加有力的調節原油供應進而影響價格。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原油價格對沙特經濟轉型至關重要
根據國際基金貨幣組織測算,2018年沙特要在油價達到82美元/桶時才能保證財政平衡。
實際上,薩勒曼推動的Vision 2030計劃需要更多的資金推動,沙特阿美已經在不同的場合表示了希望推高油價的願望。
2017年沙特國內生產總值下滑,憑藉油價上漲的契機才得以逐漸恢復。
在沙特經濟轉型期間,薩勒曼需要油價維持在高位。鴻網原油前期的分析已經表明隨著其他OPEC主要產油國的被動減產,石油供應的缺口短期內越來越集中於美國和沙特手中。
在這樣的政治經濟背景下,短期之內油價上漲的動能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