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時代的強人政治

2021-01-11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秦超 整理)8月25日下午,文化縱橫「一期一會」主題沙龍邀請到了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段德敏,在北京新華書店總店,以「新政治家的登場——從川普談起」為題,對川普時代的美國國內政治形勢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美國的兩黨政治始終維持著兩個不同政黨、兩個不同政治派別互相討論、互相鬥爭、互相平衡的態勢,在這樣的政治格局下,鮮有超越性的力量存在。」段德敏認為,川普明確標榜反體制、反精英,對兩黨政治的遊戲表現出了某種超越性,即以對抗體制的形象出現,不用在乎那些腐朽政客們的喋喋不休,甚至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挑戰美國政治體制中根深蒂固的權力分立和制衡機制。因此理解川普時代美國的權力與政治,不能僅僅從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之爭中尋找線索。

  段德敏引用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話「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指出川普與體制和精英對抗的底氣來自於他對「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代表。儘管,很難說川普真正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數」,但這一假設仍然十分強有力。在「沉默的大多數」話語中,兩黨的對話和爭辯都成了精英們的陰謀,而那些「沉默的大多數」才是真正的人民主體,他們的聲音是才是唯一正確的聲音,也是真正應該被聽到、卻因種種原因被掩蓋了的聲音。因為川普完全來自體制外,成功地將這一「劣勢」轉變為「優勢」,所以他更能體認普通美國人的利益訴求和價值取向。同時,川普看似成功的商業背景也使他可以宣稱自己有能力帶領美國人「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這一轉變不僅消解了公共討論的重要性,而且為單純的政治選擇賦予了額外的道德色彩:一邊是道德上自私自利、邪惡的精英,另一邊則是美國傳統精神和文明的承載者。

  「回顧西方政治史,可以發現,真正的政治強人都源於民眾的支持,而非武力徵服。而從根本上說,政治強人是現代社會的現象。」段德敏以此闡釋川普「強人」形象的社會背景。一方面,今日的美國早已今非昔比,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外交和國防方面負主要責任的總統也獲得比以前大得多的權力;另一方面,與此相關,美國國內的社會構成也日益複雜,分裂的程度也日益加劇。當人們發現相互之間難以就上述問題達成起碼的共識時,他們自然會希望出現一個懸置於社會之上的最高權力,期待這個權力能給他們帶來某種權利的伸張、利益的實現或認同方面的肯定。

  段德敏進而提醒,川普在美國的崛起對很多人、特別是他的忠實支持者來說,象徵著一種新的希望和解決問題的新出路。表面上看,這很有道理,所謂不破不立,既然體制已經無法解決人們關心的諸多問題,甚至成為問題本身,那麼從體制外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人並無不可。但從制度的角度看,這一現象其實帶有一些絕望的特徵,因為它直接暴露了現有體制的局限性,但又未能提供一種新的長期有效的制度解決路徑。

  段德敏強調,如果川普的上臺意味著,對內顯示出美國社會「向『傳統精神和價值觀』的回歸」,對外則伴隨著對敵人與朋友的重新定義。特別是在對外經濟關係中,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到美國與中國、歐洲的經貿往來,川普政府都試圖對之加以重新審視,該退出的退出,該重新談判的重新談判。川普需要在他的忠實支持者面前表現出切實維護美國人自身利益的強硬形象,從而與傳統的政治精英、全球主義者們區別開來。一方面,他表現得更「務實」,對國際社會中的人權問題不像以前的美國總統那樣關注;但另一方面,他對國際秩序的蔑視與挑戰也為國際社會帶了很大的風險。

  最後,段德敏重申,大眾之所以在很多時候對川普時代的美國政治感到困惑、不解,主要是因為我們對「美國」本身賦予了太多先入之見,包括對它所代表的文明、制度的想像。全球化時代給人們造成的衝擊是全方位的,它既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也會無差別地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以至於像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社會中也有很大一批人感到深深的挫折。因此在解釋川普時代的美國政治時,既要從美國社會本身的變化入手,也應該理解政治本身的「建構」作用。川普的「強人」政治有美國社會內部變化的緣由,這一強人政治的出現也在悄無聲息地對美利堅合眾國這一政治共同體本身產生影響。

  在提問環節,有讀者問:「土耳其、俄羅斯等國家強人政治與美國相比有什麼區別?」

  段德敏認為,川普政權很難說是一個強人政治。川普的「強人政治」是僅就美國體制而言,因為美國整個體制就是為了避免強人政治。川普現象作為一種對現實的回應,存在著衝破傳統體制的可能性。各國有其自身的歷史,俄羅斯始終存在非常強大的、具體個人的政治家權威,並且俄羅斯社會對這一權威也存在著很高的認同度。但是,一旦美國出現普金式人物,一定會發生長時段的變化,隨之影響整個社會中的觀念、情感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此外,讀者與主講嘉賓還就其他議題進行了深入互動和交流。

[ 責編:李澍 ]

相關焦點

  • 原創:強人的政治文化指導作用
    性格強,個性強,能力強,不管你是什麼方面的強人,你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當然這個知識體系不是說你不想建立你就沒有的,比較弱勢的人也有,每個人都有,但是明白自己有這個體系和不清楚自己的體系什麼樣,是兩回事。
  • 強人政治回歸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葉爾欽時代的自由主義實驗被證明存在太多缺陷,太過於脆弱,幾乎立即被兩種類型的反自由主義力量所取代:一種是蘇聯時代(以及沙皇時代)殘存的警察國家制度,身為前克格勃特工的普京將其重新建立,並牢牢控制在手;另一種是布爾什維克試圖摧毀的俄羅斯民族主義和傳統主義,普京將它們復活,為他的專制統治提供合法性。
  • 油政風雲 強人政治第一篇,沙特王子的進擊
    鴻網認為國際油價打開上升通道的前提之一是全球原油市場的主要產油國的領導人日益明顯的強勢執政風格;這是這輪油價上漲不同於以往周期的最大區別:政治訴求同石油經濟相交織,改變了國際原油市場的傳統邏輯。從今天開始,鴻網原油將開啟【油】政風雲系列專題——原油世界的強人政治。
  • 老人政治時代!80歲老婦提前鎖定議長寶座,川普卻又「贏」了
    知情人士稱,因為年齡問題、和川普的政見極度不合以及其他個人原因,年初時候民主黨人內部盛傳,佩洛西準備擔任完這屆議長後就直接下臺,然後過退休生活安享晚年。佩洛西當時接受採訪時候也雖然沒有提到辭職等敏感話題,但她言語間多次表示自己想有私人生活;"做頭髮"事件發生後,她又重新提到了這個問題,這時候很多人就斷定今年將會是佩洛西最後一屆任期,但他們都失算了。
  • 川普為什麼叫川普?川普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一個70歲的老頭,成為了美國總統……曾經歷4次破產,人生可謂大起大落……川普對此說過一句話:很多朋友破產了,再也沒見過他們,他們跑路了。  曾經作為前美國第一夫人和前國務卿的希拉蕊已經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一位政治明星,但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又譯為川普),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生面孔。
  • 川普為什麼會與美國完善的政治體制發生衝突?
    商灝國觀智庫6月13日舉行了一場超獨特視角的小型討論會,以「超強個性總統與美國完善政治體制的衝突」為主題,深入探討了川普總統的鮮明個性與美國完善的政治體制間的互動關係、川普的執政風格、中美經貿角逐、「印太戰略」、
  • 思想 超凡魅力:強人領袖的神話
    但當前的政治家們大多不符合人們對領袖的想像,「歐巴馬總統更像一位筋疲力盡的法學教授,而不是2008年震撼人心的競選明星」。牛津大學政治學名譽教授阿奇·布朗認為,這沒什麼不好,不該渴望被具有超凡魅力的領袖來領導。「人們有一種誤解,以為傳統意義上的強人領袖是最成功、最令人敬佩的領袖。實際上,領袖積累的巨大權力往往會為重大的錯誤、災難乃至流血事件鋪平道路,集體領導的優勢被忽視了。」
  • 後政治強人時代:衰二代的急轉直下
    之後,元勰曾經短暫的出仕,但也只是在前線作戰,而不願意摻和朝廷的政治鬥爭。 到永平元年時,元勰三十五歲,已經在半隱退中渡過了八年時光,但命運還是沒有饒過他:京兆王元愉起兵造反作亂,雖然後被平定,但宣武帝在高肇的蠱惑下,開始懷疑元勰也參與其中。
  • 侃爺與川普:流行音樂如何影響美國政治?
    在社交媒體的時代背景下,音樂人和粉絲也在各方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某種程度上,在走向政治、擁抱政治的同時,流行音樂也有意無意影響了美國大選的走向。一直以來,Kanye West都是川普的支持者,他還曾和妻子Kim Kardashian多次與川普會面,帶著川普支持者標誌性的紅色MAGA帽子。而近日Kanye突襲宣布參與總統競選令人感到意外,但也有人猜測:Kanye的決定,是否為了變相分流民主黨拜登的選票,以支持川普?
  • 川普任內最大的政治成就-虎嗅網
    ▲美國總統川普一些法律界的評論人士已經預言,未來幾十年裡,美國將會徹底告別「沃倫法院」的理想,進入一個「新洛克納時代」。大受刺激的川普繼續不依不饒地反駁:「但是遺憾,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您確實有幾位『歐巴馬法官』……」沒過多久,最高法院再次憑藉一紙判決阻止了川普政府終結歐巴馬時代推出的「逐夢計劃」,不允許美國政府將67萬名年輕非法移民驅逐出境,並允許他們在美國尋找工作。
  • 92歲馬哈蒂爾「強人歸來」,馬來西亞政治版圖將被如何改寫
    在選舉中殺出重圍的元老馬哈蒂爾勝選次日便出任總理,隨後連出重拳:精簡上屆政府設立的政府機構、調查前總理納吉布涉貪案、替換前總檢察長、赦免前政敵安瓦爾、宣布取消消費稅、表態稱多年沒去中國訪問並期待再次訪華……一系列動作令外界驚呼「強人歸來」。這位馬來西亞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政治強人,在內政和外交上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
  • 巴爾扎尼:從庫區強人到「一枕黃粱」
    新華社巴格達10月30日電(天下人物)巴爾扎尼:從庫區強人到「一枕黃粱」  新華社記者魏玉棟 程帥朋  伊拉克庫德自治區(庫區)主席馬蘇德·巴爾扎尼10月29日宣布,11月1日任期結束後,不再尋求延長任期以及連任。
  • 川普推特治國背後:極端宣傳與金權政治的合謀
    因為,第一,他的鐵桿粉絲會幫他力辯到底,而且,他們總認為,總統發推是增加了政治的透明度;第二,引起輿論關注的話題熱度,這本身在網絡時代也是一種新的生存之道。有的時候,把水攪渾,把知名度不斷擴大,把話題熱度不斷翻炒,正是川普的推特「技術」所在。從另一個層面看,這是「總統」這一角色的權力來源決定的。
  • 在沒有川普的川普時代,美國會好嗎?
    川普敗選,美國的問題也遠遠還沒有得到解決。要探究共和黨人怎麼適應後川普時代的挑戰,美國民主將如何變革,也許要從川普上臺前的故事說起。今天的美國社會,一方面,下層階級中積怨已久的種族、性別、性傾向問題愈加激化;另一方面,精英階層強調政治正確以維護既得利益。而新冠疫情的到來,無疑加劇了這種分裂危機。今天,一張通往美國的機票遠不如二十年前那樣讓人趨之若鶩。
  • 川普將會給拜登政府留下什麼政治遺產?
    因此,無論是在政治、經濟、社會,乃至對外政策等方方面面,川普的烙印在拜登總統任內都將難以輕易抹去,甚至為拜登執政帶來眾多的挑戰。從政治上而言,在川普任內美國已經從極化走向「部落化」,政治妥協與「兩黨共治」局面恐怕將難以再現。本世紀之初,美國政治已顯現出極化趨勢,典型表現就是國會內持有極端自由和極端保守立場的議員正成為多數,而有意實現跨黨派共治的議員則越來越少。
  • 國際思想周報|「雙重否定」川普;「猶太民族國家」以色列
    但與國內輿論對俄羅斯的批評不同,總統川普沒少向普京示好,而在通俄門又出新的力證之際,川普在赫爾辛基會如何面對普京就成了美國乃至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川普看來,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對通俄門的調查取證是美國政治的一場災難,他也認同兩國關係目前的糟糕處境,但在會談後,他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種糟糕局面經過美俄領導人會晤之後,得到了充分的改善。普京在隨後也宣稱,儘管和川普之間存在分歧,但兩人的會晤總體來說是非常成功的。2018年7月16日,川普與普京握手。
  • 川普再登《時代》周刊封面:辦公室被淹,身體漂在水中掙扎
    《時代》周刊8月23日刊文,詳述了封面插圖設計背後的故事。文章指出,最新一期雜誌封面圖為川普系列三步曲插圖的第三幅。這一系列封面均以川普為主人公,用連環畫的手法展示身處政治風暴中的川普在不同時期所面臨的最新狀況。
  • 性格冏異的蔡英文與川普政治操作何等相似
    川普與蔡英文看似完全不同風格的領導人,川普是非典型政治人物,強勢霸道,盛氣凌人,出爾反爾;蔡英文雖然具中國傳統女性特徵,沒有鋒芒畢露,但卻低調陰柔, 居心險惡。然而,倆人在執政上卻有很多相似之處,均是黨同伐異,以「反華反中(陸)」作為謀取選票與政治利益的重要手段,更將民主人權雙重標準發揮到極致。
  • 川普執政條件下美國國內階級政治與國際局勢
    放在這樣大的歷史和時代背景下,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階級分析和不同階級依託的生產和生存方式、經濟發展態勢等角度,能對川普的當選,美國的內政外交舉措、中美關係乃至國際關係的走向有一個清醒客觀、基本的判斷和認識。    [關鍵詞]川普 美國階級政治 國際局勢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是商人出身,競選總統之前毫無從政經驗,且負面評價居多。
  • 美媒:川普正在實踐當初競選總統要「消滅政治」的承諾
    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表評論,認為川普正在一步步實踐他當初競選總統時宣稱要「消滅政治」的承諾,而通過剝奪美國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川普使其支持者相信只能靠武力手段來維護自己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