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但當讀完《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我們會發現,成功不僅要靠勤奮和天賦,還與你的出生年份、家庭教育、時代機遇、文化傳承等息息相關,甚至你的出生月份,都有著舉足輕重的關係。全書的觀點是,那些成功的異類,並不是異類,除了聰慧與勤勉,他們比普羅大眾擁有更多的機遇和幸運。不過,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發是,書裡的數據和觀點,有不少與中國父母養育孩子的選擇大相逕庭,倒需要廣而告之一下。
首先有關入學年齡。
9月1日是中國一年級小學生入學的年齡界線,眾所周知,出生於9月1日之後的孩子,必須要推後一年上學。於是,為了讓孩子能早上學,醫院的婦產科剖腹產手術也在這個時段飈升,有不少媽媽寧願在8月底挨上一刀。還有的父母親會千方百計,把出生於9月1日之後的孩子當年送進學校,他們覺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比同齡人晚一年上學,在起跑線上慢一拍。但如果這些父母讀了《異類》,他們會發現自己原來做了一件大傻事,不是助力孩子,而是把孩子往火坑裡推。
《異類》中舉了一個例子,加拿大最受歡迎的運動是冰球,而那些冰球「巨星」們大部分出生在1月、2月和3月,這不是巧合。因為挑選冰球運動員苗子的時間是1月1日,在一年中頭三個月出生的孩子,雖然只年長几個月,但擁有比下半年出生的孩子更多的成長優勢。當然一開始可能只是小小的優勢,但得到入選機會後,有了更好的教練和訓練機會後,他們的技能就越來越強,與普通孩子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最終就真的成了冰球界的「王者」。因此要想孩子在同齡人中更有競爭優勢,是應該讓他們推遲上學,而不是提早上學,當孩子在體格、心智上比別的小孩發育更好更成熟時,他們通常更易在各種競爭中勝出。
這一點,德國人早有防範,你的孩子提早上學,可以;但想推遲上學,沒門,因為你孩子所佔據的年齡優勢對其他同學不公平。
新版《異類》 圖片來自Goodreads
其次是出生年代。
中國人喜歡生龍寶寶、猴寶寶,龍是中國的圖騰,猴子聰明伶俐,寄託父母對孩子的美好期望。當2000年到來時,中國人又熱衷生千禧寶寶,討個吉祥。殊不知,這些孩子從上幼兒園、上小學初中高中,甚至上大學及就業時,一生都要面臨比其他年份出生孩子更多的競爭者。可見,這些孩子的父母是好心辦了壞事。
《異類》提到20世紀三十年代出生的一批幸運兒。因為他們生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父母不敢多要孩子,孩子的出生率大大下降。原來為上一代「嬰兒潮」設計的醫院、學校等公共資源對他們來說都綽綽有餘。於是當他們一降生,迎接他們的是充裕的產房,不但不擁擠,醫護人員也有更多時間去照顧他們;當他們去上學時,班級的人數是他們父母就學時的一半還不到,且大學教授紛紛到公立學校任教,因為在蕭條時期,公立學校教師是個穩定有保障的「香餑餑」;而當他們大學畢業了,就業市場又因為下一波「嬰兒潮」的到來,給了他們大量的工作崗位。這批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趕上了人口少競爭少供需足的所有「紅利」。
最後是有關家庭教育。
《異類》裡提到一位研究者,在深入追蹤12個美國家庭後發現,只存在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中產階級家庭教育和貧困家庭教育。專家總結為,中產階級家庭的教育是一種「協同培養」,父母親「積極培養並評估一個孩子的才能、觀念和技能」。而貧困家庭的孩子則基本上屬於「自然成長」,放養,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發育成長」。雖然兩種教育下的孩子各有千秋,但「協同培養」的孩子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現在,中國的大部分家長也加入了「協同培養」,為孩子課外報各種學習和興趣輔導班、運動班,以及琴棋書畫班,和西方中產階級家庭父母一樣,很少讓孩子閒著。但大部分中國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是,除了學習,其他都不用管,不用做家務,不用洗自己的衣服,也很少有社交上的訓練。而美國中產階級父母有一點特別不同的做法是,要讓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認識自己擁有的權益,處理協調生活中面對的各種問題,力促他們今後在社會上立足更遊刃有餘。
《異類》英文版 圖片來自常春藤書屋
這位研究者舉了一個例子,媽媽帶著9歲的小威廉斯去看醫生,做例行的體檢。在路上,媽媽不斷啟發他,要考慮自己該問醫生什麼問題。當小威廉斯說有一個問題時,媽媽就鼓勵他去問,不要害羞,並強調「你可以問任何問題」。所以當那位醫生完成檢查後,小威廉斯就大方地提出自己的問題。研究者指出,出生貧困家庭的孩子在面對醫生這種權威時,大多只是沉默不語。因此,中國父母也需要注重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讓孩子在學習一技之長的同時,也要積極推動孩子對如何在組織、社會裡生存、協商、談判的自我權利意識的萌芽。因為孩子終將要作為一個成人在社會上立足,這種對自我權利的認識和把控,與社會的互動是必需的,「讓孩子知道利用自己的權益爭取更大的優勢」。
書中給了兩個對比的例子,同樣擁有超高高智商的兩個人,同樣在大學裡受到挫折,從小「放養」的克裡斯•蘭根在兩所大學輟學,無法走上他喜愛的學術之路;而羅伯特•奧本海默卻因為家庭的「協同培養」讓他有一種「悟性」,「這種悟性讓他從世人手中如願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後成為美國知名的物理學家。
《異類》不是一本簡單的介紹成功學的暢銷書,因此無論是父母教育培養孩子,或是了解名人巨富們的成功之道,還是你想追尋努力的方向,都值得仔細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