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攔路打老師」案,警示時下如何處理好師生關係

2020-12-11 黃團元彈今撥古

如何處理好師生關係

○ 黃團元

「攔路打老師」案,即河南欒川常某堯13歲讀初二時,據說因家貧晚交學費,遭到班主任兼英語老師張某林的「毒打」。2018年7月,張某林騎車行走時,常某堯將他攔住,連扇多個耳光,報了二十年前的「一箭之仇」。12月月中旬,「常某堯打老師」的視頻被傳上網絡,引發廣泛關注。日前,常某堯被檢方以涉尋釁滋事罪,提起公訴。

「常某堯打老師案」庭審現場

這起「二十年後攔路打老師」案,6月12日開庭,經歷五、六個小時的庭審後,法庭沒作當庭判決。網絡上有人預測:常某堯構成尋釁滋事罪,應該判刑;有的說常某堯的行為違反治安管理法,但未犯罪……我覺得庭審已畢,討論是否犯罪、如何量刑沒有多大意義,倒想說說如何減少和杜絕此類案件再度發生。

相傳鄭板橋寫過這樣一首詩:「教讀原來是下流,傍人門戶渡春秋。半飢半飽清閒客,無鎖無枷自在囚。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子弟結冤讎。而今幸得青雲步,遮卻當年一半羞。」這位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居然在得意時調侃失意時教育生涯:教師地位低下,過著吃不飽餓不死、被無形枷鎖桎梏的生活;不是遭家長不滿,就是和學生結仇;今日得以高中,終於揚眉吐氣。

庭審現場的常某堯(前排左一)

「板橋詩」的焦點,在於「課少父兄嫌懶惰,功多子弟結冤讎」:如果作業布置少了,家長不滿意;如果「功課和作業多」,就會和學生結下冤讎!殊不知到了現在,我國仍然沿用應試教育。家庭對孩子求學,寄託了無限希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各班、各科都要抓質量、定名額,老師比起當年的鄭板橋,肩負的任務不知比他重多少倍!

是不是有壓力,老師就該體罰學生?當然不是。教育學生的方法有多種,並非只有體罰才能成材。老師教好一個學生難,要毀掉一個卻很容易。教育家陶行之曾經這樣告誡老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此話不假。有時候老師的一巴掌打去,一腳踢去,一句嘲諷,真的可以給學生造成終身傷害,扼殺學生的理想信念。

網傳常某堯打老師截圖

是不是老師對學生施了狠手、下了毒口,學生就該記仇,就該報復?清末張謇屢考不中,老師宋璞齋斷言他「絕對」考不取,挖苦說:「如果一千人考試,取了九百九十九人,那一個沒被錄取的,就是你!」張謇卻以「九百九十九」作為座右銘,他愈挫愈奮,後來不僅考中,而且高魁狀元!金榜題名後的張謇,非但沒有報復老師,反而感謝老師對他的激勵。

古往今來,刻薄而愛動手的老師畢竟是少數,以德報怨的學生卻不在少數。現在獨生子女多,不說老師動手打學生,就是諷刺挖苦,恐怕當天就會被家長鬧到學校。「愛人者,人恆愛之」,老師只有像傘一樣為學生遮風擋雨,學生才會將老師舉到頭上。家長和學生,也要換位思考「課少」、「功多」,體諒老師恨鐵不成鋼的過火言行。只有這樣,才能尊師愛生,建造和諧的師生關係。●

黃團元,湖北省直管市首位新聞正高級職稱獲得者。發表各類作品約400萬字,文章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瞭望》和《博覽群書》等報刊。其《「天災不由人」與「抗災不由天」》等文,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教輔、高考習題及試卷。公開出版《說黑道白》、《民族瑰寶馬寅初》、《胡適的謙和雅量》、《梁啓超之路》、《文人有行》、《諸葛亮用兵》和《劉邦用人》等多部長篇作品。

相關焦點

  • 教師節談「二十年後攔路打老師」案:哥損害的,是學生群體的利益
    轟動全國的「20年後攔路打老師」案件,再次引發大眾對尊師話題的熱議不少網友在新聞評論區留言,認為教師只是360行中的其中一行,領了國家薪水,沒什麼好特別尊敬的。況且有的老師自身素質不高,不值得尊敬。持上述觀點者大概認為尊敬老師是老師想要別人尊敬,把尊師理解為是對老師的一種施予。這種狹隘的尊師觀本質上誤解了尊師的真正內涵。
  • 20年後攔路打老師當事人,出獄後想做網紅,是為公益還是圈錢?
    20年後攔路打老師案件的當事人常某,出獄後休整了一段時間,他有了新的打算。他在網絡平臺發文,趁著自己的熱度,想要組織一個公益基金或者公益平臺項目,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今已經嚴禁體罰,老師們一般不會越過紅線,所以老師打學生而給學生留下心理陰影的事件,多半發生在一二十年前,甚至更早。時間跨度太長,接觸這些已經成年的「學生」,了解他們曾經的經歷,這需要大量時間。不知道常某有沒有心理準備?
  • 當代師生關係當如何處理,90後教師與學生鬥智鬥勇的必修之路
    二十年前,教師威嚴,學生聽話。二十年後,教師親和,學生翻天。二十年前,學生犯錯,家長把教條送到老師手裡,還要幫著老師一起懲罰。二十年後,學會犯錯,老師多說幾句,家長一個電話就是舉報,職稱是不想評了飯碗不想要了嗎?二十年前,尊師重道。二十年後,表面尊重實則內心鄙視。二十年前,學生單純如白紙,老師教其價值觀。
  • 作為老師,應該如何去處理師生之間的關係?
    作為老師,應該如何去處理師生之間的關係?不管社會如何變化,職業道德如何規範,教師一直都是承擔社會道德教化的重任師生關係的歷史演進--從絕對權威到平等封建社會時期,教師的地位毋庸置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當時師生關係最好的註解。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大革命期間,教師的地位一落千丈,成為人人唾之的臭老九,學生和老師是階級矛盾,這種觀念一直影響到當下的教師認知。新時期,西方教育理念的進入,師生平等關係在逐步建立,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課題,不是教師單方面權威的灌輸。
  • 如何處理師生關係
    處理好師生關係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每一個進入教育行業的教育工作者都會遇到一些不同程度的調皮學生。一節課後,他的教學思想被打亂了,在老師眼裡,老師辛勤勞動,說教傳授知識,他的苦心經營被淘氣的學生所激起,這是不合理的,不可想像的。於是他大發雷霆,咬牙切齒,大發雷霆,急於吞下頑皮的學生。結果是他們身心受傷,學生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下節課他們是否會重犯同樣的錯誤令人擔憂。
  • 中小學生:如何處理好與老師關係?
    秀才今天要和同學說說「如何才能搞好師生關係」這個話題。常言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孩子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處理好師生關係的極端重要性,只有良好的師生關係,才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保障。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引導孩子融洽師生關係:一、教育孩子從心底裡尊重老師。
  • 幼兒園是如何處理師生關係的?
    當你帶孩子時,一切都是精心挑選的;當孩子上幼兒園時,你會在你的能力中選擇最好的學校。但父母往往會掉以輕心,認為這一定是好的。 從寶寶出生起,小凡到寶寶都是用來買最好的,認為貴一定有貴的原因,所以看到東西都是直接看價格,價格可以接受給孩子買。 小凡的孩子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就在家裡附近有一家貴族幼兒園。
  • 如何處理緊張的師生關係
    可能是職業的關係吧,最近網上經常看到有關老師跟學生之間的矛盾的文章,甚至發生衝突。看了之後甚至有點憂國憂民的感覺,我在想:學生跟老師之間本不應該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嘛?怎麼有些師生關係會鬧到這種地步呢?趁著今天有空,在此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
  • 畢業八年後舉報班主任辱罵自己,師生關係到底應該怎麼對待?
    最近一段時間,師生關係的話題被炒的火熱。先有「河南洛陽的一個學生畢業二十年後攔路打老師」的新聞,現在又有「四川綿陽的學生畢業八年後舉報班主任辱罵自己」。新聞一出,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當年遇到的老師也非常令人憤恨。
  • 20年後打老師案二審律師稱:常某父親曾冒雪步行幾十裡道歉
    導語:尊師重道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可是有些老師在教育方法上的確存在問題,特別是二十多年前,體罰學生的情況並不鮮見,因此產生的矛盾或許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此前,河南洛陽欒川的「20年後攔路打老師案」曾引起眾多關注,今年7月10日,法院一審以尋釁滋事罪判處當街掌摑老師的常某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常某某不服判決,當庭表示上訴。常某某的二審律師換成了一位著名的周律師,在接受華商報採訪時,周律師曾提到,常某某的父親在2018年的冬天曾冒雪步行幾十裡去向張老師道歉,希望獲得諒解。
  • 如何處理好師生關係?
    由於導師沒有給出選題建議,黃靜怡在自己選好題目後讓導師看,導師沒有贊同其題目並且沒有參加開題報告答辯,但是其他老師通過了論文選題。開題報告—2020年2月份,黃靜怡根據自己的題目進行寫作,在這期間學生多次試圖緩和師生關係。論文修改。
  • 處理師生衝突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日前,蚌埠市懷遠縣教育局發布了一份處罰決定,因當地包集中學的梁老師在上課時,發現有學生在其背後貼了張「我是烏龜,我怕誰」的字條,還在上面配有烏龜形象,梁老師覺得受到侮辱,與這名學生扭打起來。6月4日,教育部門因梁老師體罰學生將其開除。
  • 初中生群毆老師:師生關係該如何平衡?
    § 師生衝突給我們的啟示近日安徽蒙城範集中學發生嚴重師生衝突,老師和學生打成一團,受傷的不只彼此的身體,學校的榮譽,也再次讓我們反省為何師生之間的關係,究竟要在什麼樣的意義上,方能維持彼此的和睦相處。我並不是站在人性本惡的立場如此發聲,而是就現代教育的宏觀角度,如果師生之間只求和睦,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教育的種子又要如何撒下,畢竟理念不相容至共融,智識彼此激蕩,看著後浪超過前浪,這是教育對個體,以及提升整體社會素質的重要價值。  § 新的教育思維面對師生衝突的問題,綜合學者所述根本上必須由教師、學生、家長、學校四方共同翻轉過往的教育觀念。
  • 二十年前老師打學生,二十年後學生打老師,冤冤相報何時休?
    畫面上,這個老師在當年自己當年的學生的巴掌之下沒有一絲反抗,只是說:「對不起。」由此,我的判斷是,騎車人是個老師,至少二十年前是一名中學教師。被當年的學生罵著打不還手還說:「對不起。」應該是打過這個學生的,並且時隔二十年還記得。
  • 20年後打老師男子想給老師道歉,師生關係需要共同呵護
    事件回顧2018年7月,河南省欒川縣的常仁堯偶遇他上初中時的老師張某,想起自己20年前上初中時被張某毆打體罰的經歷,衝動之下連扇張某多個耳光。同年12月,隨著該視頻在網上的快速傳播,常仁堯打老師事件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2018年12月20日,常仁堯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拘。2019年7月10日常仁堯被欒川縣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 內黃縣實驗幼兒園召開2020年秋開學工作會暨以案促改警示學習
    為全面貫徹落實內黃縣教育系統2020年秋季學期疫情防控暨開學工作會和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推進會暨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會議精神,8月27日下午,內黃縣實驗幼兒園召開了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會暨以案促改警示學習會。
  • 中學生在教室遭老師多次打耳光,網友:再等二十年,把他攔路上
    中學生在教室遭老師多次打耳光,網友:再等二十年,把他攔路上本文為小編原創,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導語:說起老師體罰學生這種事,很多人都非常不贊同覺得老師這麼做就是侵犯了學生的權益,但是有的人則是持無所謂的態度,覺得現在的小孩子太嬌生慣養了,很多學生的確很難管,而且禁不起打,但是幾十年前的人就不一樣了,基本上每個人都遭受過老師的體罰,所以現在的一些認為體罰不對的人反而遭到他們的嘲笑,認為誰不是這麼過來的啊。
  • 國外高校如何處理師生關係
    近年來,類似的事件已不是個例,多起研究生自殺事件「導師壓力」都被認為是主因,如何規範高校中的師生關係,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是目前最受關注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國外學校的師生關係可能會帶來一些啟示。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時的師徒關係有著明顯的從屬關係。
  • 現代教育:師生關係
    近些年來關於「老師」一直是人們不斷熱議的話題,從前段時間一老師掌摑女學生後又被女學生暴打,到近些天高考結束,學生組團去暴打老師,以及最近播報的新聞:一位老師將學生的成績放在班級群裡,家長知道後認為這是故意讓自己家孩子出醜,於是找老師討要說法。
  • 當代教育下,師生關係應該更緊密
    但是我們不妨發現,這樣新聞裡的老師都普遍比較年輕,這代表了當代社會師生關係正在轉變。我們知道良好的師生關係,這與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有積極的影響,並且能夠體現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和意義。與往不同,以前的老師給人的印象都是刻板嚴厲,但現在隨著年輕老師加入教學隊伍,師生關係也變得亦師亦友,越來越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