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武漢被稱為「早餐之都」了
可能剛到武漢的外地人,大多會被武漢人吃早餐的陣仗震驚到
一條街上擺滿了早點攤子,各個攤子前都圍滿了食客
有人等著一碗熱乾麵,有人盯著自己的那兩個面窩
還有人會捧著一小碗豆皮……
這些標誌性的早餐,意味著大武漢一天的開始
與湖北宜昌慢節奏的「過早」不同
武漢人通常來不及坐下慢慢吃
手裡捧著或者包裡裝著,匆匆就趕著上班或是上學去了
這熱乾麵、豆皮、面窩就跟隨著人們,穿梭在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
這真的能叫過早嗎?要不要來宜昌過一哈早?
宜昌可以算半個重慶,靠的近,所以,在宜昌過早,你可以看見紅油小面和熱乾麵共存。
你可以理解為武漢和重慶的混合,但是這絕對不是簡單的混合!
來宜昌,24天過早不重樣
在紅油小面的基礎上,衍生出了牛肉麵、肥腸面、黃豆面、羊雜麵等
再配以武漢熱乾麵、蘭州拉麵等外來麵食,則成就了宜昌的天天見「面」。
包子,宜昌比較有名的包子店不少。小桃園是宜昌的老店
小桃園包子,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
小桃園包子以皮薄、餡嫩、汁多、味道鮮美遠近聞名
還有宜昌人基本上都知道的阿信鍋貼、餈粑等。如今,阿信鍋貼從電力賓館旁邊再次搬家了
我不會告訴你,宜昌過早還有米飯,對,你沒聽錯,是!米飯!!
雜糧米飯配上蔥花醬油榨菜,就成了宜昌人口中的早飯
用很多宜昌人的話來說,隨便一搞就是早餐
還有五峰、長陽等地炕土豆、蒿子粑粑、玉米粑粑,特別是炕土豆
逐漸成為五峰、長陽等地土家族人民的一道常備食品
剛剛收穫的小土豆,在鍋裡,用油慢慢煎成金黃色
外酥裡嫩,再澆點辣椒油拌著吃就更好啦。
玉米粑粑香酥可口,香氣逼人
砂鍋面,小餛飩,農家米線也是宜昌「過早」的一部分
豆漿油條這些全國各地都有的就不算進去了
還有豆腐腦,和一般人認為的「豆花」有一定的區別,加糖的居多
抄手,據說是四川和重慶的舶來品就不細說
花卷蒸餃,千層餅,炒飯,苞谷飯,炸油餅,炸餃子,炸糯米粑粑、燒餅和炸薯餅
......太多太多,還有大家熟知的土家醬香餅
懶豆腐和米酒也被作為宜昌的早點
還有很多,歡迎大家來補充,宜人之都,克宜昌過早!
文章結合網友答案,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禁止轉載!
作者:一位小編輯,圖片來源於:網絡
武漢華天電力,權威的電測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