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改善水質 提升周邊環境 古城最大內湖翠園湖「重生」
□記者彭化成攝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彭化成)昨天,位於姑蘇區雙塔街道翠園新村的翠園湖環境提升工程正式竣工,經過水質改善、周邊環境改造兩輪工程,這個古城區最大的城市內湖已經成為集文化、休閒、生活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湖濱公園。
-
蘇州勞動路868號小區環境改善提升工程啟動
近日,隨著蘇州滄浪街道勞動路868號(原92號)小區開始樹木遷移、道路開挖工作,標誌著該小區房屋修繕和市政開挖兩個施工項目全面啟動。改造現場老舊區域環境改善提升工程,是姑蘇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提升六大工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作為今年第一個開工的項目,勞動路868號小區原先的道路、管線、牆體等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破損現象,與周邊的風貌格格不入,群眾要求環境提升的意願也較為強烈。
-
提升水質 保護水源 嘉善多措施推進水環境治理
檢測人員姜祥榮介紹,每月月初,都要對嘉善的20多個點位進行水質檢測。水是生命之源,對於水環境治理,嘉善縣從不馬虎。今年以來,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嘉善分局將水環境治理工作放在首位,通過提升水質、保護水源、修復水生態等措施,重點推進水環境治理。
-
候鳥雲集海豚戲水 深圳灣流域水質改善明顯
人們在為城市中自然美景紛紛點讚的同時,也切身感受到了這兩年來,深圳灣流域水質的明顯改善。無疑,鷺鳥來戲水,海豚盡嬉遊的景象再現,是深圳灣水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的確切證明。治水提質是城市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2017年是深圳全面開展治水提質攻堅戰的第二年,也是深圳「城市質量提升年」。
-
吉林省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改善居民居住環境
原標題:吉林省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改善居民居住環境 記者從吉林省政府了解到,吉林省2019年、2020年兩個年度共有2776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納入全國年度改造計劃。 在長春市新華小區等加裝電梯試點小區,居民已經享受到改造帶來的實惠——上下樓可乘坐電梯,讓腿腳不便的老人更願意出門。 據了解,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費用,主要通過政府補貼和業主自籌兩種方式完成。 據吉林省財政廳廳長謝忠巖介紹,吉林省財政安排資金1000萬元專項用於城鎮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項目。
-
深圳河水質達30年來最優,今年達標率預計還將大幅提升
去年12月以來,深圳河水質已連續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為30多年來最好水平。深圳河水質達地表水Ⅴ類標準「五一」假期,落日紅霞、萬鳥齊飛的深圳灣畔再次成了「網紅打卡地」。「這兩年冬天,一大早就能看到黑臉琵鷺在深圳河邊的灘涂上嬉鬧。」市民賴先生住在深圳河畔光華園小區超過30年。普查結果顯示,深圳灣地區黑臉琵鷺已增至383隻。
-
長沙: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2019年度水質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近年來,長沙像保護眼睛、對待生命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力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良好成效,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
吉隆河水質前3季度達標!惠東水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明顯
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空氣達標率是97.4%、嚴懲環境違法行為……自去年以來,惠東縣強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各項任務和治汙工程有序推進。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東分局前三季度嚴懲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查處46宗,罰金346.8萬元!
-
回眸「十三五」,華陽環境品質顯著提升
五年以來,華陽聚焦全方位構建「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不斷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截至今年11月底,華陽綠化面積達40餘萬平方米。隨後幾年,華陽全域提升市民生活環境,濱河路二段實現了從「最差」到「最美」的華麗轉變,其間,華陽街道在錦江河兩岸安公路一、二段以及濱河路一、二、三、四段增綠約12萬平方米。
-
志願者花費數千元 投放草魚改善英澤湖環境
為改善烈士山英澤湖的水質這個愛心團隊總部就在烈士山西側小區內,大部分成員都是這個小區的居民,平日裡他們閒暇遛彎,都會到一道之隔的烈士山公園去,因此對烈士山和英澤湖有著深厚的感情。最近幾年,烈士山英澤湖進行了幾次清淤處理,當時水都被抽乾,原本裡面的魚類也消失了大部分,今年夏天居民發現湖中的水草瘋長,影響了湖內水質。通過查詢資料,居民找到了一種改善水質的好方法,就是放養草魚,它們可以吃水草,控制水草蔓延泛濫。
-
我省多市縣探索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模式,改善老城區生活小區居住環境
我省多市縣探索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模式,改善老城區生活小區居住環境——老舊小區「重新」出發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實習生 焦晴「安裝了新電梯、新路燈,舊水管已經改造,垃圾也有人管了。」近日,家住海口市龍華區國貿大院的吳堅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此前該小區的居住條件太差,他迫不得已搬走,現在國貿大院進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居住條件改善了,社區生活豐富多了,他又搬回來居住。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被列入各級政府民生實事。2020年我省推進197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惠及城鎮居民2萬餘名。
-
觀瀾河上白鷺飛 水質清澈環境美
葉先生認為,要想鳥兒在這裡長久「安營紮寨」,除了改善河流環境,還要為它們提供安全舒適的棲息環境,比如多種樹。希望觀瀾河以後能像深圳灣紅樹林那樣,市民每天都可以看到鳥兒在河面上嬉戲、飛翔。 對於觀瀾河的變化,家住田背花園的王先生也感慨良多。他說,這幾年,隨著觀瀾河水質越來越好,不僅有白鷺覓食、嬉戲,還有市民在觀瀾河釣魚,除此之外,每年都能在觀瀾河畔觀看龍舟賽,真心覺得自豪、舒爽。
-
治水攻堅:改善生態環境讓廣東水清河碧
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9個劣Ⅴ類國考斷面中,已有4個消除劣Ⅴ類,茅洲河、練江等重汙染河流水質得到改善,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Ⅰ~Ⅲ類)達77.5%,優良國考斷面增加3個。深圳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6年到2019年,茅洲河流域寶安段內累計完成2324個小區、城中村的正本清源改造,「基本實現了流域內小區全覆蓋」。為了讓深莞兩市形成合力,建立茅洲河治理的長效機制。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省直部門、流域市、區、鎮,每月召開流域綜合整治協調會,並實施「一市一策一專班」,督導推進整治任務。
-
南昌白水湖管理處:改善人居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
全面小康不單是一個經濟指標,也包括人居環境、人民健康等重要內涵。人民健康水平和城鄉環境面貌如何,直接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成色。南昌經開區白水湖管理處高度重視,採取得力措施,持續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紮實實施十大品質提升項目,努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
【小溪】湖田村建設生態氧化塘,提升流域水質!
作者:張偉芳 詹鑫鵬 通訊員 蔡綠芳近日,湖田村舊樓組生態氧化塘項目完工,昔日的臭水塘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水渠,投用後極大改善了流域水質,成為當地村民閒暇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為了改善當地村民的人居環境,今年7月,湖田村投資18萬元,建設生態氧化塘項目,定期安排工作人員清理河道垃圾,提升流域水質,優化村民生活環境。村民 蔡電昌以前這邊是一個溼地,都是泥土,也都是垃圾,水非常臭。現在改造過後,水質都變好了,也不會有臭味。晚上,村民都來這邊散步,感覺非常好。
-
蜀山區琥珀街道推出六項舉措提升小區環境秩序
近日,蜀山區琥珀街道針對琥珀大道(琥珀中學處)沿線車輛亂停放、黃土裸露、攤群點混亂、花壇周邊瓷磚破損嚴重等問題,街道城市管理部聯合琥珀潭社區、北苑村社區、琥珀物業等推出六項舉措,對琥珀大道(琥珀中學處)停車秩序進行集中整治,有效提升小區環境秩序
-
寮步水質不斷改善
這個水塘是寮步鎮為進一步提升西溪河水質建設的複合生態塘。▲浮竹山排渠生態塘今年,寮步鎮在建成市政道路管網雨汙分流系統後,對入河排汙口開展溯源整治,在5條內河湧建設5座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輔助建設複合生態塘,深化內河湧整治,4個市級考核斷面和33條河湧水質穩步改善
-
河南鄭州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探索與實踐:老小區改出新面貌 老住戶...
路面乾淨、路燈明亮、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傳來朗朗笑聲……在河南省會鄭州,一條條老巷、一座座老樓正在「舊貌換新顏」。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老住戶同步迎來了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
-
廣東普寧推動練江水質持續改善
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2016年督察意見時尖銳指出練江治理計劃年年落空,練江汙染長期未得到改善。半年來,普寧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關於練江整治的要求和批示精神,各部門分工協作,狠抓產業規範、設施建設、河道整治、監管執法和環境自覺,舉全市之力鐵腕治理,推動練江水質持續改善。
-
首個《超級裝》體驗屋進社區改善老公房小區環境
據介紹,首批試點的小區均位於浦房物業旗下。浦房物業始創於1998年,是全國物業管理一級資質企業,管理區域在浦東南路至楊高路一帶,是浦東最繁華的區域之一。管轄物業中有200餘個小區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首批施工的線下體驗屋位於浦東新區華豐路臨沂三四五新村和商城路梅園四村,這兩個小區均為房齡30年左右的老公房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