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華陽的水明顯變乾淨了,要不然今年為啥這麼多紅嘴鷗飛到華陽來,它們肯定是看中了華陽河流中豐富的小魚小蝦。一個地區只有水質變好了,才會有更多的水鳥飛來。」華陽觀鳥愛好者宋先生如此說道。
「作為一名健身愛好者,最享受每天清早在華陽安公堤附近的河邊跑步,蓊蓊鬱鬱的綠林帶來充足的氧氣,道路兩旁四季鮮花綠草點綴,賞心悅目,因為有這麼好的生態環境,我決定定居華陽。」居民劉女士發自內心地喜歡現在的華陽。
「華陽的公共設施現在更加完善了,最明顯的是公共廁所方便快捷,而且各有特色,還很乾淨,俗話說『小廁所關乎大民生』,華陽的公廁增多而且維護良好,是城市品質提升的體現。」華陽居民李大爺高興地說道。
11月18日,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在本年度的調查推選中,「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成都又一次在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中奪冠,這也是成都市連續12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份榮譽是無數成都人的驕傲,更承載了成都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作為成都天府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華陽街道在過去五年中城市環境越來越美麗、城市面貌越來越整潔、城市管理也越來越精細,無數華陽人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動人的「華陽故事」。
增景增綠賞花賞葉
涵養華陽「生活美學」
回望「十三五」,華陽城市環境的變化顯而易見: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綠,社區更宜居,居民笑容更燦爛。五年以來,華陽聚焦全方位構建「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不斷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截至今年11月底,華陽綠化面積達40餘萬平方米。
五年來,華陽街道以助力建設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為目標,牢記「用綠水青山鋪就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夯實綠色生態本底,總計增綠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設小遊園微綠地12處;大街小巷擺放的鮮花面積約1萬平方米,與5年前相比,增長率超150%。
現在,華陽居民走出家門處處見綠、步步是景,不僅如此,在華陽街道的努力下,華陽的生態美景連點成線、連線成面,讓當地市民有了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如今,華陽有3條街道先後榮獲成都市「最美街道」榮譽。2018年上半年成都市「最美街道」華陽麗景路南段與2020年上半年成都「最美街道」華陽濱河路二段相鄰,兩條「最美街道」交相輝映,帶動區域環境整體改善,逐步形成了最美片區示範效應,公園城市綠態逐步顯現。
華陽的改變看得見、摸得著。曾經的濱河路二段裸土成群、雜草叢生,2017年下半年成了成都市候選「最差街道」。隨後幾年,華陽全域提升市民生活環境,濱河路二段實現了從「最差」到「最美」的華麗轉變,其間,華陽街道在錦江河兩岸安公路一、二段以及濱河路一、二、三、四段增綠約12萬平方米。如今的華陽,不僅有「最美街道」可打卡,還形成了「一街一景、移步換景」的特色街區,廣都上、中街、正東下街等3條主幹道得到深入改造,面貌煥然一新;富陽一、二街、協和上街、富強街等6條背街小巷,將原有的小葉榕、天竺桂等品質不佳的喬木更換成黃花風鈴木、羊蹄甲、紫薇等賞花賞葉的景觀樹種,花木繁茂的街道讓華陽凸顯高顏值的公園城市形態。
水質清澈河道清秀
水潤華陽詩意棲居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華陽的變遷與發展離不開蜿蜒其間的江安河與府河的滋養。經過數年整治,這兩年,居民們對華陽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和知曉度達90%,華陽「三大戰役」攻堅戰成效顯著,散亂汙企業得到管控,空氣優良天數佔比穩步提高,江安河流域水質已從劣V類改善為III類標準。
據華陽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5年前的河道髒、亂、臭,垃圾堆滿河道兩旁,河道堡坎、河灘長滿野草和雜樹,『十三五』伊始,華陽街道經過4個月集中整治攻堅,初步解決了長久以來的河道面『髒亂差』問題,進入常態化管理模式。河道管理進入常規化流程後,我們發現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河堤建築、違規搭建建築和河道亂石淤泥影響行水通暢與河道環境,我們將其逐漸清理。冬去春來,每個季節都有的自然變化,對河道也會有影響,尤其是經過夏季豐水期大水衝刷,河床淤積,我們每年都會對淤積灘點進行統計;河道管護以來,我們沿途安置通告牌和警示牌,宣傳河道管護要求,增強市民環保意識;加強巡查,發現排汙口或工地直排沉降水等及時匯報整治,保證了河水水質不受汙染。經過幾年的管護和綜合治理,河道環境已經大變樣了,不僅紅嘴鷗來打卡,沿河的許多景點比如坎城灣風情廊橋、南湖公園江安河沿線都變成了市民常去逛耍、拍照取景的地方。」
管理精細亮點頻現
環境改善市民滿意
市民的宜居生活,離不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華陽街道以市民需求為導向,不斷發現、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環境品質,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這其中,市政設施的完善是不能忽視的。5年來,華陽的路燈亮起來了,路燈方面投訴率顯著下降,小遊園增設彩燈、夜景靚化後,華陽市民即使在夜間也能感受到新華陽的獨特魅力;如今,華陽的窨井蓋管理已落實到具體部門,2015年至今華陽應急處置無主井蓋共計約2500個;市政維護上,道路大型整治、維修約20萬平方米,道路維護增加人力、更新技術,大量使用機械化,保障了道路維護的質量,不僅提升了城市交通環境品質,也更好地服務於市民出行。如今,走在華陽的大街小巷,坑坑窪窪成為歷史,市民走得平穩、心情舒暢。
5年間,市民悄然發現,華陽變得更加整潔了。5年前,大部分華陽人還沒有垃圾分類意識,而如今垃圾分類已經走進華陽的千家萬戶。據了解,華陽街道大力提倡垃圾分類,垃圾分類設施小區覆蓋率達93.18%,覆蓋群眾達124000戶,完善的設施為市民嚴格執行垃圾分類提供了有利條件。不僅如此,華陽街道將綠化垃圾和餐廚垃圾堆肥後的肥料用於居民認養、道路種植、美化環境,減小了垃圾末端處置壓力,廣都花園、雙興名居、縣車隊家屬院、宏益家園、美城悅榮府(西區)、錦華苑三期等6個小區先後被評為成都市生活垃圾示範小區,2019年,華陽餐廚垃圾處置工作經驗在成都市推廣交流。
華西社區傳媒記者 劉福燕 街道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