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增進民生福祉,華陽人幸福感越來越強

2020-12-23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過去5年對於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的居民們來說,街道在民生方面的改善有目共睹。「現在孫兒在小區就能上幼兒園,不用再每天送她去幾公裡外的幼兒園上學,真方便!」香山社區居民張先生感嘆道。

「華陽民生改善看得見,潛溪書院、尋麓書館和社區的讀書室書香味濃,我們就醫不僅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離大醫院也很近。」說起這些,將軍碑社區居民蔡女士臉上露出了笑容。

據統計,目前華陽街道轄區有公立幼兒園15所、民辦幼兒園54所,近年來,華陽街道深挖可用閒置資源,大力推進普惠性社區幼兒園建設,大大解決了轄區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問題;2017年至2020年,華陽街道開展招聘會提供崗位信息30000餘個,四年來城鎮新增就業3045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5505人;與此同時,民生保障更加健全,2020年城鄉居民醫療參保人數34581人,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率達98%,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

基礎教育整體水平提高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華陽街道堅持民生託底,大膽創新、銳意改革,通過擴增量、保質量、聚能量「三量」並舉,創新探索「街道指導、社區為主體、居民廣泛參與、社會力量舉辦」的社區幼兒園辦園模式。截至目前,相繼建成投用沐童錦江等7所社區幼兒園,開設63個班,新增學位1890個。2020年招生搖號工作首次實現平穩有序,基本解決華陽戶籍幼兒入園問題。

從2016年以來,華陽街道實施「潤苗工程」,給予符合條件的貧困在校學生一定生活補助,共為1142人次低保、殘疾等困難家庭子女發放生活補助105萬餘元,減輕華陽轄區低保、殘疾等困難家庭子女教育負擔。

曾經,街道轄區的校外培訓機構良莠不齊,學生培訓效果難以得到保障,華陽街道現有中小學及幼兒園學生34000餘人,60%以上的學生有過校外培訓經歷。轄區近兩百家各類校外培訓機構的無序生長帶來的安全隱患、證照不齊、強化應試、超範圍經營等問題日益嚴峻。針對這一問題,街道按照「邊排查、邊治理」的工作思路,迅速開展治理行動,將辦學場地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無證無照辦學、群眾投訴強烈的校外培訓機構作為專項治理第一目標,採用聯合執法的方式果斷處理。華陽街道進行「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追」,已引導大多數無證培訓機構取得批覆或辦學許可證,目前轄區無證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已明顯減少。

文化事業全面發展

五年來,華陽街道大力加強文化陣地建設,推進基層文化發展。建設了一個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潛溪書院、一個公共文化空間——趣園。潛溪書院集書報刊閱讀、宣傳教育、文藝娛樂、科普培訓、信息服務、體育健身等各類功能於一體,通過免費向群眾開放,提高群眾文化素養、營造書香華陽氛圍。

同時,華陽街道還指導24個社區開放、管理社區文化活動室,以社區文化活動室為基礎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近5年來,街道組織開展「歡樂天府·幸福華陽」文藝演出、「喜迎十九大歌詠比賽」、「我和我的祖國」大型快閃活動等各類文藝活動、書畫攝影展共計200餘場,舉辦公益電影放映200餘場,與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合作開展華陽「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完善華陽文化的頂層設計,圍繞廣都文化、川西碼頭文化、橋梁文化、古蜀錦文化編制《話說華陽》。

華陽街道大力支持文藝團隊發展,積極組織推薦優秀文藝作品和隊伍參加全國、省、市、區(縣)舉辦的各類展演、比賽等文化活動,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文藝骨幹。2017年組隊參加「成都文化四季風·音樂消夏」青年歌手大賽,華陽街道歌手榮獲天府新區第一名;2019年,華陽街道隊伍在「成都文化四季風·歡歌慶秋」天府新區群眾歌詠比賽中榮獲一等獎。2019年,華陽的舞蹈隊伍在「運動成都·活力天府」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第六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廣場舞比賽中榮獲第一名……不僅如此,華陽還策劃組織開展華陽新春音樂會、「藝韻華陽」群眾文化藝術節活動、華陽故事會等品牌文化活動,讓市民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養老「穩當」健康有保障

2015年至2020年,華陽街道為符合條件的居民申辦低保,累計發放低保補貼8012140元;202人次申請臨時救助,發放救助金額合計781582元;為69人次申請社區快速救助,發放救助金額合計33200元。

近年來,華陽街道開展「電子社保卡」宣傳活動,在群眾知曉度上再下狠功夫。目前,已全面完成「電子社保卡宣傳」活動事項,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其中,對社保政策知曉度明顯提高。深入推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大量使用網上經辦,在提升綜合經辦能力上下功夫。

在養老事業上,華陽積極推進多層次養老,打造了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2個點位,另外還有兩家專業的養老服務中心,積極支持社區居家養老,安公社區探索的「智慧居家養老」模式得到各相關部門的認可。

持續深化助殘扶貧服務

華陽街道有651名重度殘疾人、98名低保殘疾人、14名低保邊緣殘疾人、6名特困殘疾人。近年來,在成都天府新區的領導下,華陽街道持續深化助殘扶貧,按要求發放殘疾人補助,優化擴展精準康復服務,推進家庭醫生籤約和精準康復行動,為殘疾兒童開展「送康上門」服務;加強「華陽街道融樂陽光家園」陣地建設管理;努力健全殘疾人教就融合,多渠道開展豐富文體生活,積極推動殘聯組織建設,暢通穩定殘疾人信訪渠道。以服務殘疾人為中心、社區殘協為載體,全面深化「量體裁衣」式殘疾人服務工作,深入殘疾人家庭,摸清殘疾人的基礎信息和需求情況,提供組聯、康復、教就、維權、宣文等精準服務,並錄入「量服」平臺,落實殘疾人需求。

除了助殘扶貧與服務,街道還積極組織轄區殘疾人參與體育競賽。2020年,華陽街道組隊參加成都市第九屆殘運會,代表天府新區取得了5金2銀2銅的好成績。

華西社區傳媒記者 劉福燕 街道供圖

相關焦點

  • 增進民生福祉 創造美好生活
    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 回眸「十三五」④|城市建設亮新顏 「甘孜品質」 讓群眾幸福感...
    回眸「十三五」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這一歷史節點,回望過去,展望未來,在追逐幸福與美好的道路上,甘孜百萬兒女團結一心、砥礪奮進,頑強拼搏,全州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重要成就。從今天起,我臺將推出系列報導《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回眸「十三五」,華陽環境品質顯著提升
    「華陽的公共設施現在更加完善了,最明顯的是公共廁所方便快捷,而且各有特色,還很乾淨,俗話說『小廁所關乎大民生』,華陽的公廁增多而且維護良好,是城市品質提升的體現。」華陽居民李大爺高興地說道。11月18日,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
    深入理解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基本內涵、重大價值和主要路徑,有助於我們從講政治、重民生、求實效的高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十三五成就巡禮」德州市慶雲縣:築牢民生底線 增進百姓福祉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5日訊十三五」期間,慶雲縣著力在築牢民生底線、增進百姓福祉上下功夫,大力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水平,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 【回眸新疆「十三五」】 民生福祉 更加殷實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財政預算的70%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生活質量越來越高。
  • 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內涵、價值與路徑_文化_中國西藏網
    深入理解增進生態環境民生福祉的基本內涵、重大價值和主要路徑,有助於我們從講政治、重民生、求實效的高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源自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贛州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幸福雨露潤心田
    幸福雨露潤心田——贛州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紀實更優質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十三五」期間,市委、市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實事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留下了一串串解民憂、惠民生、聚民心的紮實腳印,讓贛南百姓深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原標題: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黨的十九大為我們紮實推進民生建設,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們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 高坪:增進民生福祉,繪就幸福畫卷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五年來,勤勞勇敢的高坪人紮實苦幹,奮勇開拓,讓夢想照進了現實,讓一個個目標從紙上落到實處。「十三五」時期,高坪區教育發展擊鼓奮進,醫療事業蓬勃發展,繪就一幅促民生、增福祉的幸福畫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夯實現代化教育能力建新校、提質量、強師資......
  • 回眸十三五丨平潭:民生為本 繪就幸福底色
    民生大於天,民心重於山。一座幸福之城,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回眸「十三五」,「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平潭發展的每一個瞬間。陸續落成的新校園,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年邁的貧困戶家中有了新變化,在家就能享受專業養老服務;村民有個頭疼腦熱,不出村就能看上病,不用老往城裡的醫院跑了……五年來,實驗區呼應民生需求,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一個個民生工程、一項項惠民舉措,都化作一個又一個笑顏綻放的故事,讓平潭的民生答卷寫滿了獲得感、幸福感。
  • 築牢底線 民生福祉更加殷實
    大力推進醫療衛生保障事業發展,築牢百姓健康屏障;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就業規模也在穩步擴大……2020年,蜀山區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織牢織密社會民生保障網,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了「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的良好局面,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十三五」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我市的文化旅遊體育事業取得較快發展,不斷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5年來,我市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益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完成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現市、鎮、村三級圖書館(服務點)資源共享、通借通還。目前,全市建有特級文化站3個、一級文化站8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74個,農家書屋195家。
  • 南陽: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質感
    腰鼓舞起來 優化公共服務 增進民生福祉 文明城市創建的重心在基層,要順應群眾需求,解決群眾期盼,多辦群眾關心、基層需要、社會關注的好事實事,注重創建為民、靠民、惠民,讓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成為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杜爾伯特:辦實事增進民生福祉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25萬杜爾伯特人上下一心,在這裡繪寫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生活畫卷。 「縣委縣政府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第一責任,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目標,把民生福祉作為第一追求。」杜爾伯特縣政府工作報告擲地有聲—— 全力抓實脫貧攻堅。
  • 廣西:克難攻堅 增進福祉 交出溫暖「民生答卷」
    「十三五」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適應複雜嚴峻形勢,堅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推動全區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 定州: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定州市持續做好民生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綜述之三棟棟高樓鱗次櫛比,城市道路平坦通暢,廣場遊園絢麗多姿,小區街巷乾淨整潔……一幅濃墨重彩的秀美畫卷徐徐展現在眼前,一座綠色、宜居、和諧的京津冀開放型現代化節點城市加速崛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 做大分好「蛋糕」增進民生福祉
    「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完善」「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全省上下矚目的省第十次黨代會召開在即,廣大幹群回首發展變化、展望光明前景,期盼黨代會在民生領域作出新部署,讓群眾在未來的改革發展中擁有更多獲得感。  五年來,我省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傾力補齊民生「短板」,群眾生活有了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變化。
  • 建陽區委書記袁仁旺:突出民本民生 增進百姓福祉
    原標題:民生項目城鄉並進 「幸福建陽」花開處處 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進一步提升,「福樂家園」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已正式投用,黃華山路菜市場建設項目、區殯葬服務中心、區社會福利中心等公共服務項目正加緊推進…… 10日14時30分,建陽區委書記袁仁旺率領區直有關部門負責人驅車前往小湖鎮和水吉鎮,調研今年民生項目落實情況,了解「十三五」項目編制情況,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中央為什麼說「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
    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