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新疆「十三五」】鄉村振興 行穩致遠

2020-12-20 騰訊網

豐收的喜悅洋溢天山南北,廣袤的農村煥發出全新活力。「十三五」期間,新疆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推進農牧業現代化,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全區第一產業增加值由「十二五」末的1559.1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781.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425元增加到13122元。農業農村蓬勃發展為全區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了基礎、增添了底氣。

「菜籃子」更豐富

「米袋子」更安全

豐產豐收是農業生產不變的主題,保障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更是新疆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使命。

「十三五」期間,新疆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冬小麥最高單產連創新高,全區糧食產量穩定在1500萬噸左右,人均糧食佔有量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棉花面積、單產、總產、商品量、調出量連續26年穩居全國首位,優質棉花生產基地地位持續鞏固。

2019年,全區肉、蛋、奶產量達160.6萬噸、40.5萬噸、204萬噸,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12%、24%、31%。居民「菜籃子」產品豐富、供應充足。特色作物種植面積超過1000萬畝,產業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

在穩定提升供應能力的基礎上,新疆通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農業生產質量效益。全區糧食生產良種覆蓋率達99%以上,南疆「以糧代種」發生率已降至1%以下,農業農村部門集成推廣精量播種、水肥一體化等現代化種植管理技術,為提升小麥生產水平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積極引導棉花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南疆果棉間作面積進一步減少,持續推廣棉花相同生態區域「一主兩輔」用種模式,棉花主栽品種數量由5年前的200餘個減少到60餘個,改變了品種多、亂、雜的局面,棉花生產規模化集約化水平顯著提升,全國棉花看新疆的格局全面形成。

鄉村更美麗

生活更甜蜜

得益於農村環境的改善,洛浦縣恰爾巴格鄉闊恰艾日克村村民爾孜古麗·買買提過上了全新的生活。

「以前,村裡的路是土路,又窄又難走;現在,村裡的路是柏油路,寬闊乾淨。村裡的環境好了,我們通過發展農家樂實現了增收。」爾孜古麗說。如今,闊恰艾日克村憑藉靠近縣城的區位優勢和嶄新的村容村貌,已成為洛浦縣群眾近郊遊的熱門地。

衛生廁所快速普及、髒亂差的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垃圾汙水治理能力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全區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座座美麗村莊成為「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的好地方。

全區9100餘個行政村從農民自己動手能幹、易實施、易見效的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入手,因地制宜、由易到難、梯次推進村莊清潔行動,重點做好清理農村生活垃圾、農村溝渠等任務,引導農民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環境保護意識。村容村貌改善提升的同時,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變得更足,現代文明生活方式蔚然成風。

在阿瓦提縣多浪鄉玉斯屯克多浪村,分類處理垃圾已經寫進了村規民約,把建築垃圾、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收集,現在已經成為村民的習慣。

村容村貌改善,城鄉基礎設施差距進一步縮小,農村發展短板逐一補齊,一個個美麗的農家庭院,蘊含著鄉村振興的強大活力。「十三五」以來,全區農村衛生廁所已覆蓋242.66萬戶,普及率達84.95%;生活垃圾、汙水治理能力顯著提升,農村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部完成整治,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率達87.15%,生活汙水有效治理率達27.98%,農村環境正由外在美向內在美、持續美不斷轉變。

改革深下去

農村活起來

全區農業生產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的背後,是改革帶來的發展紅利。如今,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農業生產已成為新疆農業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支撐這一發展方式的則是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有序流轉。

「土地整合後,我家棉花地的產量增加不少。」巴楚縣瓊庫爾恰克鄉阿克託格拉克村村民買合蘇木·阿布來提高興地說,他家的土地整合完成後,節水灌溉、機械化作業等新技術都用上了,棉花畝產由過去的200公斤提高到380公斤。

「十三五」以來,全區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進一步鞏固完善,完成國家下達的3562萬畝農村集體耕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任務,180.61萬戶農戶獲頒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為家庭承包耕地流轉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目前,全區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已超1060萬畝,佔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比例超過36%,農業生產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在這一過程中,全區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順利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全區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過2.8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及帶動非成員數佔總農戶數的比例超過38%。

合作社及新型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進一步提高了全區農業生產質量效益,成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紐帶。

「十三五」以來,全區以土地流轉為基礎,以合作社引領為帶動,農業生產技術裝備支撐能力得到顯著增強,棉花機械化採收面積以年均超百萬畝的速度快速增長,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4.89%,居全國前列。(劉毅)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 行穩致遠
    「十三五」期間,我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推進農牧業現代化,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全區第一產業增加值由「十二五」末的1559.1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781.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425元增加到13122元。農業農村蓬勃發展為全區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了基礎、增添了底氣。
  • 萊州市小草溝村:向綠向美 鄉村振興之路行穩致遠
    即日起,煙臺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之煙臺實踐」系列報導,走進煙臺的鄉村,聆聽他們的鄉村振興之聲。這個以草為名的小鄉村,牢牢把握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引領下,摸索出一條極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不僅推動了自身的發展,更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模板。  「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我們發展的不只是經濟,更是農村的精氣神。」小草溝村黨支部書記宋福林如是說。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農民變身帶貨主播 「村播」賦能鄉村...
    「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農民變身帶貨主播 「村播」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22 14:17
  • 加快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行穩致遠
    農旅融合發展,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符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是加快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之義,也是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鄉村民宿、農家樂等產品和服務標準不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比較薄弱,降低了遊客旅遊體驗質量。為此,需要精準發力,加快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行穩致遠。破除用地要素制約這一難點,助推農旅融合發展行穩致遠一要儘快制定出臺農旅融合發展用地政策。
  • 【回眸新疆「十三五」】 民生福祉 更加殷實
    「十三五」期間,新疆始終堅持就業優先戰略,突出抓好農村富餘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從健全就業政策體系,到擴大就業規模;從優化就業結構,到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新疆有效擴大就業容量,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 「五大振興」搭穩鄉村振興「四梁八柱」
    短短3天,約3萬人次遊客「擠」進這個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誰曾想到,就在幾年前,大塘面村還是雜草叢生,村前環境髒亂差,村民大部分住的是上世紀60年代建的破舊泥磚瓦房。「十三五」以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在五邑田野遍地開花,一個個農村實現「大變身」、化身「綠富美」、走上「奔康路」。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
    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以學習力提升競爭力 促進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近年來,現代農業集團通過抓學習、興調研、促發展,抓出了全員的文化獲得感,凝聚了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也結出了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銷售收入由2017年29億元增長到2018年45億元,生豬年出欄量由30萬頭增長到150萬頭,效益實現同比例提升。
  • 國維集團全額資助北師大鄉長學院 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保障
    【編者按】2020年11月13日上午,北京師範大學鄉長學院、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暨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培訓工程(第一期)開班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珠...2020年11月13日上午,北京師範大學鄉長學院、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暨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培訓工程(第一期)開班典禮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勵教樓隆重舉行。
  • 務實奮進,行穩致遠,2021我們再出發!
    務實奮進,行穩致遠,2021我們再出發!不平凡的 2020年!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回眸十三五」遵義農業:春上黔北花枝俏
    基礎穩了。「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6萬畝,農機總動力達到53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44%,預計2020年農業增加值達457.8億元,為「十二五」期末的1.3倍,年均增長6.14%,總量穩居西部非省會城市前列。
  • 「十三五」海港答卷:推進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入畫來
    田野,孕育著豐收的希望;鄉村,正邁出鏗鏘的步伐……「十三五」以來,我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農業結構深化調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海港322平方公裡的沃土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全面展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 十三五回眸 | 星海鎮推動鄉村振興助力「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星海鎮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發展目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力夯實提升轄區「三農」基礎,為加快「三農」領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 「螞蟻幫扶團」,讓「公益+消費」扶貧行穩致遠
    通過「網際網路+扶貧」等手段,線上線下齊發力,打造完整的扶貧產業鏈,「公益+消費」的成熟扶貧模式一定會行穩致遠,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奉獻出一份力量。
  • 【回眸十三五】嶗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為全面回顧「十三五」發展成就、科學擘畫「十四五」發展藍圖,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勇爭一流的激情,凝聚起奮進新時代、起航新徵程的磅礴力量,「微嶗山」公眾號開闢「回眸十三五」專欄,圍繞企業發展、生活變化、居民身邊小事等,以小話題引出大政策,以小故事呈現大發展,以小變化折射大改革。
  • 中國好人汪太銀解說「行穩致遠」
    詩經:「浮生如茶,破執如蓮,戒急用忍,方能行穩致遠」,意思是在長遠的路途中,有 上坡下坡、有平地有高山、有深水有泥灘、有直有彎,風雨霜雪人人有, 若想走的遠,必須採用不同的腳步去走,可快可慢,該慢行的時候,就該慢下來,該快的就大步快行, 一步一個腳印,首先走得穩,穩中求進,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