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爾頓認為,兒童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重新獲得對上帝的正確認識,由此去熱愛上帝、效法上帝。然而舊教育存在諸多弊端,無助於達到這一目的。舊教育的弊端如下:
舊教育讓兒童學習語言,卻不同時學習文字和詞語所表達的具體事物,這樣就算一個人自誇掌握了在巴別塔之後世人所講的一切語言,這樣的學習也是沒有實際效用的,他也絲毫不能被看做是有學問的人。彌爾頓認為,那種讓學生花七八年時間僅僅積攢蹩腳的拉丁語和希臘語的教育,實際是浪費學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
舊教育不從兒童的智力水平出發教語言,而是強迫頭腦空虛的兒童寫文章、詩歌和演說詞。但實際上,只有兒童具有成熟的判斷力,通過長期的閱讀和觀察使頭腦中充滿了優美的格言和詞彙之後才能進行寫作。
教師教授各學科時,不是從最容易的學科,即最明白地斥諸感官的學科開始,而是給剛入學的新生教最需要理智的抽象的邏輯學和形上學。這些都破壞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影響對上帝的理解,不利於形成純真美德。
首先要建立新的教育機構學園。彌爾頓主張為12-21歲的青少年設計一種完善、豐富的教育,培養他們公正、高尚、熟練地履行一切私人的、公眾的、平時的和戰時的職責。由於不滿傳統文法學校的做法,彌爾頓主張創辦一種新學校——學園。學園一般能容納130名學生,校內設校長一人,教職工20人。校長應是公認的道德完美之人,有能力履行一切義務或能明智地指導工作。
學園的一切活動都井然有序。學生每天的作息及活動分為3部分:學習、鍛鍊和就餐。在學習方面,學園開設的課程包括:古代和現代的各種語言、文字課程、自然學科、社會學課、德育課程及寫作和演講。這些課程按學生智力發展情況及知識間的相互關係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首先是語言學習。包括拉丁語、希臘語、義大利語、希伯來語、敘利亞方言和迦勒底語。具體學法是:先學習一些當時通用的正確文法書中主要的、必須的規則,接著給學生讀一些易懂的,使人愉悅的教育書籍。繼而學習算數規則,在遊戲中教幾何學的初步知識。晚餐後就寢前,專注於學習宗教的簡易原理和聖經故事。
接下來學習論農業的著作,可先讀古代作家,再讀現代作家的著作;同時學一點地球儀和各種地圖的使用要領;再學一點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這樣就學完了算術、幾何學、天文學和地理學的原理以及物理學的一般要點,進而學習建築學、工程學等學科。
道德方面,在學生學習了希伯來語後,可閱讀原版的《聖經》,能明辨「至善」與「邪惡」;再通過柏拉圖、色諾芬、西塞羅、賽普塔克、利爾修斯的一切論道德的著作和羅克裡安著作的殘篇,引導他們年輕而柔順的情感。當他們掌握了關於個人責任的知識以後,就可以學經濟學。
接下來學習政治學,了解政治社會的始末和原因。這之後可以探究法律的原理和司法。首先的和最可靠的是摩西所定的律法,再學習那些受到讚揚的希臘立法者萊庫古、梭倫、扎留庫斯、查倫達斯的遺篇,進而學習羅馬的法令、十二銅表法直至查士丁尼法典,下及薩克遜法以及英國的不成文法和成文法典。星期天和每天傍晚,學習神學的最重要問題,以及古代、現代的教會史。
最後學習歷史學、英雄史詩和主題最嚴肅、最莊嚴的阿提卡悲劇;學習一切著名的政治性演說詞;有關談話和寫作的實用技巧;學習邏輯學、修辭學、詩學;培養寫作能力。
鍛鍊包括音樂、體育方面的活動。鍛鍊按場所不同分為校內、校外兩種。校內鍛鍊。午餐前,至少有一個半小時用於鍛鍊和鍛鍊後的休息。鍛鍊的內容首先是準確使用武器。休息時則聽莊重、神聖的協奏樂曲或完整的交響樂;有時伴隨著笛子或柔和和風琴唱宗教歌曲、軍歌或民間小調。
晚餐前約2小時進行軍事活動。首先跑步,然後視年齡許可騎馬,直到學習各種騎術。做完這些並經檢查確認合格後,就可讓學生學習軍事學的基礎知識,輔以各種古代和現代的戰略和戰術。
當學生在室內學習了兩三年,打下牢固基礎後,可讓他們在穩重的教師的帶領下,結伴騎馬出遊,到各地學習、觀察。包括去考察城鎮的建築和耕地的土壤有何優異之處;觀察港灣和貿易港口,有時還要出海,遠至英軍的海軍駐地,在那裡他們學習航海和海戰的實際知識。學生年屆二十三四歲時,為增長經驗,還可訪問參觀其他國家。
彌爾頓對飲食部分並沒有十分明確的說明,他強調兩點:第一,學生最好同室共餐;其次,食物應清淡,有益健康而又花錢不多。
1662年,一批不信奉英國國教而被解職的教師開始按彌爾頓教育改革的精神創辦獨立的學園,並於1665年開學。這種新型學校將傳統的通才教育和適應需要的實用學科結合起來,成為早於德國的實科教育性質的中等學校。這種學校在英國日益發展,並傳播到國外,成為19世紀美國中等學校的主要類型。
參考資料:《西方教育名著提要》,單中惠、楊漢麟 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