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建立省級文化榮譽制度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17日,郎鹹芬在會場外與自己劇照合影。 本報記者 徐延春 攝

本報濟南8月17日訊(記者 邱禕) 17日下午,呂劇表演藝術家郎鹹芬從藝60周年研討會在濟南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守剛出席研討會並講話。國家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孫守剛在講話中說,舉辦郎鹹芬從藝60周年紀念活動,是建立省級文化榮譽制度、加快培養優秀文藝人才的一項具體措施。在當前文化建設加快推進、人才競爭加劇的新形勢下,探索建立省級文化榮譽制度,表彰有傑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是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的迫切要求,是培養高層次領軍人物和高素質專業文化工作者隊伍的重要舉措,是激發廣大文化工作者創造活力的有效手段。

孫守剛強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把建立省級文化榮譽制度作為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彰獎勵制度和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結合當地文化建設實際,遵循文化人才成長發展的規律,加快建立和完善傑出文化人才培養選拔激勵機制。宣傳思想文化部門要加強調查研究,儘快拿出建立省級文化榮譽制度的具體方案。

相關焦點

  • 楊飛雲:建立完善榮譽制度
    他表示,這次他一共帶來了三個議案:第一是進一步加大在財稅方面給予文化藝術事業的扶持;第二是建立完善榮譽制度的建議;第三是關於如何建立完善文化發展戰略頂層設計的建議。進一步加大在財稅方面給予文化藝術事業的扶持在對文化藝術事業扶持的議案中楊飛雲認為,與過去相比較,當前文化藝術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 人大代表建議:建立國家榮譽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建議,改變這種被市場規則左右的價值體系,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制定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當下,人的追求有的越來越世俗化和功利化,導致個人對國家和社會缺乏認同感和責任感。一個人,只要他足夠高尚、正直、勇敢,為國家建立了殊勳,就可以獲得國家榮譽勳章,這將使他比那些有錢卻對社會無所貢獻的人更能受到公眾的尊敬。
  • 路南這項工作獲得省級榮譽
    路南這項工作獲得省級榮譽 2020-12-03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僑報:建立榮譽制度 尋找當代「凌煙閣功臣」
    美國僑報:建立榮譽制度 尋找當代「凌煙閣功臣」 2015-08-27 10:08:43根據草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為國家最高榮譽。美國《僑報》日前刊文指,這標誌著中國國家榮譽制度即將橫空出世。對處於社會轉型關鍵期的中國而言,當前亟需提升民眾積極性、創造性、責任感、道德感。這正是中國建立國家榮譽制度的題中之義。  文章稱,建立國家榮譽制度,授予特定人榮譽稱號,在中國古代便已屢見不鮮。封建王朝便建立了旌表制、諡封制、爵位制等,用於表彰社會精英和克己奉公者。
  • 江西率先建立教師榮譽制度 「長期從教教師榮譽徽標」揭曉(圖)
    今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建立教師榮譽制度,為長期從教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並面向社會徵集長期從教教師榮譽徽標。8月22日南昌訊(記者 良保)今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建立教師榮譽制度。
  • 政法職業榮譽制度納入國家榮譽制度體系
    看點1探索建立政治督察制度《意見》要求,要鑄就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完善政治輪訓制度,探索建立政治督察制度,確保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落到實處。
  • 建立城市榮譽制度兩年 武漢首批「功勳市民」誕生
    14日晚,全國道德模範吳天祥、「中國光纖之父」趙梓森、著名雜技表演藝術家夏菊花3位同志被武漢市委市政府隆重授予「功勳市民」榮譽稱號。此外,章開沅等18位同志被授予「模範市民」,武漢長江志願救援隊被授予「模範市民群體」。這是武漢市建立城市榮譽制度兩年來,首批授予的市民榮譽稱號。
  • 構建邊防領域國家榮譽制度重要性
    2007年10月15日,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設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有突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這是我國首次官方正式提出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具有重大開創性歷史意義;2010年6月6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發布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關於人才激勵保障機制中提出「建立國家榮譽制度,表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2011年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河北醫大一院被評「2020年度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樣板」醫院
    12月22日,在河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2020年度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樣板」中,河北醫科大學等九家醫院被評為「2020年度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樣板」醫院。為加快構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深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河北省今年繼續實施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樣板爭創活動。作為第一批試點醫院,河北醫大一院認真貫徹落實改革要求,秉承「規模要適度、管理精細化、學科有特色、運行有效率、醫院有文化」的精緻醫院建設理念,以「強管理、提效益、保質量、重感受」四項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樣板爭創工作。
  • 我國建立國家榮譽制度 「共和國勳章」可世代繼承
    ,且可以授予外國人,及該榮譽可由後輩繼承。作為第一部制定的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有何內容和意義?什麼是「共和國勳章」?本網記者為您進行解讀。  「共和國勳章」為國家最高榮譽 由國家主席授予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适時對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草案做出說明。
  • 中國加速國家榮譽制度立法進程 填補最高獎勵制度空白
    中國正在加速國家榮譽制度立法進程,填補以國家名義頒發、面向全民的最高獎勵制度空白。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24日在北京開幕,將審議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草案的議案。中國擬將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確立為國家最高榮譽,由國家主席授予,而該項榮譽可授予外國人。
  • 「動態」高密市探索建立幹部職工榮譽退休制度
    為規範退休程序,增強幹部職工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高密市探索建立幹部職工榮譽退休制度,確保幹部職工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心。堅持科學論證,由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幹部局、市委離退休幹部工委、市直系統黨工委、各鎮街區黨(工)委派員組成專項研究小組,邀請公安系統已退、新退、在職幹部職工代表談經歷、談感受,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為全面實施榮休制度提供可靠依據。
  • 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榮獲省級「平安校園」榮譽稱號
    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榮獲省級「平安校園」榮譽稱號「平安校園」榮譽稱號。建立群防群治隊伍,配齊安全保衛人員和反恐防衛器具。校園實行視頻監控全覆蓋管理,學校大門口、教學區、實訓機房等重點部位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和報警裝置,校內建築物內配備了微型消防站。
  • 南方日報:國家榮譽制度的價值
    原標題:國家榮譽制度的價值 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該法稱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為國家最高榮譽。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授予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獎章。國家設立「友誼勳章」,授予作出傑出貢獻的外國人。
  • 媒體呼籲國家儘快建立軍人職業終身榮譽制度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健全完善與軍隊職能任務需求和國家政策制度創新相適應的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完善兵役制度、士官制度、退役軍人安置制度改革配套政策。這一重大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軍事人力資源的地位重要性和資源配置的系統完整性。
  • 北京科技大學校積極探索建立職能部門主導、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生...
    北京科技大學校積極探索建立職能部門主導、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生公寓管理與服務新機制 2011-05-31 來源:北京科技大學 學生公寓是學生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
  • ...國家 軍隊功勳榮譽表彰條例 我國確立中國特色功勳榮譽表彰制度...
    中共中央批准實施黨內 國家 軍隊功勳榮譽表彰條例 我國確立中國特色功勳榮譽表彰制度體系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7月27日 19:50
  • 委員呼籲建國家功勳榮譽制度 規範獎勵標準待遇
    「兩會」期間呼籲儘快建立黨和國家統一的功勳榮譽制度。  張樹華委員說,與國際上一些國家制度化、法制化的功勳榮譽制度相比,目前我國還缺乏統一的、國家級的、具有廣泛社會認可和國際影響的國家功勳榮譽制度。他認為,建立完善的功勳榮譽制度,有利於解決目前幹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官本位」問題,也能為正在進行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一條解決思路。
  • 實施國家榮譽制度 凝聚國家認同-光明日報-光明網
    積極運用各種國家榮譽制度,可以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對國家、制度和道路的認同,有助於激發和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為黨和國家事業努力奉獻的正能量,也有助於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的歷史記憶。     西方國家基於不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有的通過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國家榮譽制度,有的通過不成文的憲法慣例予以確認。
  • 國家衛健委:建立醫務人員榮譽制度 採取有力措施提高和保障醫務...
    國家衛健委:建立醫務人員榮譽制度 採取有力措施提高和保障醫務人員薪酬待遇 本站發表時間:[2020-08-2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任敏 張航本報訊 昨天是中國醫師節。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要採取更為有力的措施提高和保障醫務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拓展發展空間,並建立醫務人員榮譽制度。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醫師隊伍總數達到386.7萬人,比2015年增加了將近83萬人,增長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