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雲媽
今天是9月1日,孩子們開學的日子。不少一年級的小豆包們跨進了校門。看到他們的身影,我想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讓孩子再回到小學,那我一定會做得更好。其他家長也有這樣的感觸,覺得小學時錯過了一些習慣的培養。
初中生的家長們,最後悔小學時沒有幫孩子養成的習慣有如下幾個。
很多事情的成功,並不在於一個人有多麼聰明,而是取決於他是否足夠堅持。一時衝動做一件事並不難,難的是長期重複去做。作為父母,要讓孩子從小懂得堅持的意義,並培養孩子學會堅持的習慣。
有個女孩小學期間,父母給她報了一個英語班。學了四次,孩子死活不肯去了。每次上課之前,孩子都很抗拒,動不動就流淚,看到孩子這樣,父母心軟了。覺得強迫孩子學也沒有意思。於是就放棄了,連後面的學費都沒退回來。
看到孩子喜歡跳舞,父母又給孩子報了舞蹈班,開始的時候,孩子挺開心,後來要進行壓腿這樣的動作訓練時,孩子受不了,哭喊著再也不要上。父母又一次心軟,舞蹈班也放棄了。後來,孩子說要學鋼琴,父母熱特別跟孩子約定好,這次一定要堅持,孩子答應了。於是,老師也請了,鋼琴也買回來了。最後的結果跟前面一樣,孩子學了一段時間後就不想學,覺得練琴太枯燥。就這樣,鋼琴也放棄了。
如此反覆幾次,孩子做事情就變得容易半途而廢。在學習上,做簡單題還好,遇到稍微複雜一些的難題,便放在一邊不寫,或者只會說,這道題我不會,從來不自己動腦子去思考。她把難題變成了父母的事情。
這個女孩做事都是憑一時興趣,過一段時間就不行。她也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經常說,我就是一個不能堅持的人。進入初中階段,學習難度增加,她連學習都覺得難以堅持。當然,父母和她同樣苦惱。
所以,父母不要小看堅持的習慣。小學期間沒培養好,到了初中很費勁。
大家都知道閱讀的好處,比如可以積累知識、開闊視野,讓孩子變得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是語文的基礎。其實,上了初中後才明白,閱讀不僅是學好語文的基礎,還是學好其他各科的基礎。
初中的作業題,題幹都很長。有時候一道數學題,題幹部分就可能佔了一張A4紙頁面的一半,如果看不懂,直接影響能否答出來。其他學科如生物、歷史、地理也是如此。另外,練習題裡涉及的主題範圍很廣,一道生物題,可能和歷史知識有交叉。歷史題和地理題知識交叉,道法題可能和物理知識交叉,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很難答好這樣的題。所以,經常有孩子答不完題。
可以看出,大量的閱讀是何等重要。 但上了初中之後,留給孩子自主閱讀的時間並不多。上學日,孩子的課下時間基本被作業佔滿,保證晚上10點鐘睡覺都可能是問題。所以,小學期間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黃金時間。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是小學階段,那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讓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也不一定要追求書房這樣的硬體設備,如果一個人愛看書,哪裡都是書房。
這一點我最有感觸。
由於我們家長自身的問題,比如,很喜歡宅在家裡,自己也沒有特別的運動愛好。所以,孩子的運動習慣始終沒有培養起來。在漫長的假期裡,孩子連樓都不願意下去。我鼓勵孩子一起出去散步走走都很費勁,有時候答應她去買一些零食她才願意出去。
我特別羨慕其他愛運動的孩子。有個女孩,假期裡每天都要運動好幾個小時。上午踢足球,下午打網球,樂在其中。人也特別陽光,性格很好。
我知道,運動使人快樂和健康,也為沒有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後悔。但現在初中階段,很難有時間去做運動了。如今開學,早出晚歸成為孩子的常態。下午放學回家匆匆吃一口飯便要寫作業,寫完作業要睡覺,時間非常緊張。
當然,時間也是能擠出來的,也許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來做。但總是後悔小學時沒能讓孩子動起來。所以,最好是趁著孩子還小的時候培養運動習慣。一旦成為習慣,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做了。
這是我覺得小學沒有培養好初中會後悔的三個習慣,如果你的孩子還小,一定抓緊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