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初中高中,家長才能更放鬆

2020-08-23 搞笑段子錦集

從生娃到養娃大概就像一個養成類遊戲,需要給他投入金錢,投入精力,投入思想,在和他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收穫快樂,不求回報。如何能夠培養優秀的孩子?應該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把好習慣培養成立,只有小學養成這幾個好習慣,才能在初中高中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讓家長少操心。

一、培養孩子感恩。孩子出生看到的第一眼的就是自己的父母。首先要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上。其次,要知道身邊的長輩和家人朋友對於他的關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肯定是一個善良的人。學會感恩,才會知道尊重,才會去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後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有禮貌,有道德的人。不至於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成為道德敗壞的人。

二、培養孩子獨立。因為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和家裡的老人會把孩子的一切家務事務全部包攬。這就大大降低了孩子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導致上了學之後,也有著大齡巨嬰的存在。從小讓孩子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並且伴隨自己鍛鍊自我動手能力的同時,提高對自我的認可和自信心的建立。

三、培養孩子的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沒有紀律,沒有規矩的人,一直放任自己各種行為,會導致孩子成長過程中越走越偏,甚至走上不法的道路。孩子從小遵守規矩,對於初中高中好習慣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初中高中,家長不在孩子身邊,孩子也能夠憑藉自律,守規矩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良好的作息時間。生物鐘的建立對於孩子來說十分重要,要保證每天的睡眠休息時間,以便保證充足的休息,讓孩子身體充分發育成長。早睡早起精力充沛,白天也能夠有十分的精力去學習。小學這種習慣的建立會讓生物鐘十分固定,哪怕是等到初中高中寄宿學校,孩子也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好習慣。

五、孩子的自學能力。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家長要把孩子的學習興趣主動提升上來,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新知識。讓孩子能夠主動完成作業,獨立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只有這樣,在初中高中競爭環境激烈的情況下,孩子也能夠自學超越其他人。

相關焦點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初中養成這10個好習慣,高中不愁成績差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要從幼兒園開始,如果幼兒園沒培養好就從小學開始,如果小學還是沒培養好就一定要在初中階段就培養好,否則,等到高中時期再想要培養好習慣,是肯定會對於高考產生不小的影響的。這裡給大家介紹10個好的學習習慣,建議大家至少都要從初中開始,就將這些習慣變成自己在學習方面「不得不做」的事情。
  • 初中生養成這5個習慣,半隻腳踏進重點高中,家長可以適當監督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對於學生來說,初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是學習的關鍵時期,剛從小學比較輕鬆的學習氛圍脫離出來,就要進入忙碌的學習狀態裡。在高中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接受不了這麼高強度的學習壓力,畢竟,在小學的時候課程少,每天主要學習的就只有語文、數學與英語,難度並不是很大。
  • 好習慣的養成從這三個關鍵詞開始
    每周一位校長(園長)作客本欄目,結合自身工作案例和家庭教育理論,為家長們出謀劃策。掃描文末二維碼,您還可以登錄愛濟南新聞客戶端家庭教育頻道收看精彩視頻。歡迎更多校長或園長,來這裡開壇論道,為家長指點迷津!  葉聖陶曾經說過:「好的教育就是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孔子也說過:「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透過大教育家的話語,我們不難看出,習慣養成在成長中的作用。
  • 開學了,初中家長最後悔小學時沒有幫孩子養成的習慣有這幾個
    看到他們的身影,我想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讓孩子再回到小學,那我一定會做得更好。其他家長也有這樣的感觸,覺得小學時錯過了一些習慣的培養。初中生的家長們,最後悔小學時沒有幫孩子養成的習慣有如下幾個。1 堅持的習慣。很多事情的成功,並不在於一個人有多麼聰明,而是取決於他是否足夠堅持。
  •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4個階段,哪個階段教育對學生更重要
    我們一生中,有十多年的時間,都在求學中度過,一般分為兩個大階段,分別是小學階段和大學階段,也可以分為4個時間段,小學六年、初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也有兩年、三年),哪個階段的教育對於學生更重要?又是哪個時間段對學生影響最大?
  • 小學語文成績好,為什麼初中就跟不上了?聽聽語文老師怎麼說
    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簡單地說,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在我國古代也早就有「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說法,以此告訴我們孩子若能夠在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他也會把追求知識、努力學習當成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來對待。以上三個原因,你家孩子有沒有中招?如果有中招,家長們就要謹慎對待了。
  • 補課不如補習慣!班主任:小學階段,請逼孩子養成這3大好習慣
    補課不如補習慣!班主任:小學階段,請逼孩子養成這4大好習慣很慶幸,孩子遇到了一位特別負責任的班主任,用老師的話說就是:「補課不如補習慣!我女兒已經上大學了,所以我有大把的時間監督輔導孩子的作業,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遠比成績重要,讓孩子養成一些好的習慣,以後不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上都會輕鬆很多,也希望家長們積極的配合。」
  • 小學階段,孩子必須養成的幾個重要的習慣,家長們知道嗎?
    在小學階段,養成好的習慣非常重要,小學階段,孩子必須養成的幾個習慣!孩子的教育是從小開始的,小學階段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小編認為孩子在小學階段,抓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在習慣的養成培養方面也很重要。因為好的習慣一旦養成,這種習慣可以為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終生受益。
  • 深圳楓葉開學在即 | 習慣比成績更重要,送給家長們一份初小學生習慣養成秘籍!
    同時,小編也要偷偷的問下,同學和家長們都準備好迎接新的學期了嗎?孩子在暑假也許處於一個比較放鬆的狀態,新學期開始,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從小養成好的行為規範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新學期來了,家長快把這些好習慣給孩子收藏吧。
  •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哪個階段最重要?
    孩子3歲進入幼兒園,經過小班、中班、大班和學前班,之後是6年小學、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從3歲到18歲。十五年間都是在不斷學習,相比較古代的十年寒窗苦讀,要更加的辛苦。15年的日子,一共5475的日夜,這些日子中的每一天都是積累的日子,只有用好每一天,才能有985/211的錄取通知書。但是這樣的堅持談何容易。
  •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那個階段最重要?
    那麼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那個階段才是最重要的呢?,其實小學最為重要的是一個孩子習慣的養成。相比較小學來說,初中的課程明顯加重,孩子再也沒有時間去玩,從小學的三門課程,一下子變成初中7門課,如果小學的課程有偏科,那麼初中三年壓力會更加大。
  • 養成讓自己更優秀的學習習慣
    校長說·小初銜接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教育的目的都是為孩子一生發展負責。蕭紅中學剛剛迎來540餘名陽光聰慧、活潑善良的孩子,該如何做好初小銜接教育,幫助孩子們平穩過渡小升初?蕭紅中學劉國權校長從三方面與學生和家長們分享。
  •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習慣(1-6年級習慣養成表)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小學時期成績經常考雙百,然而到了初中,高中時期開始「銷聲匿跡」,沒有了昔日的輝煌,有的連高中都沒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因為習慣,小學成績好的孩子不一定就有好的習慣,沒有好習慣,後勁不足,自然就跟不上了。
  • 一位初中媽媽的後悔藥:小學養成好習慣真心很重要!
    一位初中生的家長回頭看小學這些年,小學時候的種種做法,其結果在初中時顯現出來,正如這位家長文中所言:「小學的家長啊,我真羨慕你們,你們有更多時間培養好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重視早期培養啊。不要到時像我一樣後悔極了。"
  • 孩子小學成績名列前茅,升入初中後成績相差甚遠,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小學時成績名列前茅,說明孩子小學階段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好,那麼,升入初中後調整好,會達到家長所期望的樣子。家長給孩子創造適宜的學習環境每位家長都關心孩子的學習,希望孩子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學習中,這需要家長的幫助和配合,家長還要做到先反思自己,要如何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 一位高中家長的後悔藥:高考完才知道,初中真的很重要
    這也就意味著初中,其實是孩子改變最快、進步最快的三年,在這三年之間塑造的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幾乎決定了孩子之後的發展。初中時成績優秀和中等的孩子,他們的學習習慣大都是不錯的,進入高中後,勤奮+好的學習方法=優秀。
  • 孩子小學畢業前,家長再難也要給孩子養成4個習慣,將來會感激你
    培根曾言: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這足以說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而好習慣的養成應該從孩提抓起,並陪伴著我們的一生,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將成為我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助推器或是絆腳石。因此,家長們對於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刻不容緩,加以重視。
  • 孩子小學畢業前,家長再難也要給孩子養成4個習慣,將來會感激你
    培根曾言: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這足以說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而好習慣的養成應該從孩提抓起,並陪伴著我們的一生,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將成為我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助推器或是絆腳石。因此,家長們對於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刻不容緩,加以重視。
  • 初中不努力,高中徒傷悲!一位高二家長的血淚總結!
    關於學習習慣 如果說小學是孩子進入校園的起點,高中是孩子的衝刺階段,那麼初中作為兩者之間,就是發展期和穩定期,這也就意味著初中,其實是孩子改變最快、進步最快的三年,在這三年之間塑造的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等,幾乎決定了孩子之後的發展。
  • 孩子小學初中成績好,高中卻一落千丈,是智商問題?聽老師怎麼說
    小學和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成績就一定好嗎?對於多數學生來說,這是沒用問題的,但是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也見過很多學生小學和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的例子。我能理解這些學生家長焦慮的心情,畢竟已經到了十年的「學霸家長」,誰也不能接受孩子高中變差的現實,更接受不了「贏在起跑線」卻「輸在重點線」這種殘酷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