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或許都曾在課本上寫寫畫畫過,既然畫小人兒曾給我們帶來過快樂,就不要輕易阻止孩子啦。
——虎媽
作者丨心海一隅
來源|男孩派原創
前兩日,重慶一位媽媽參加上初中的兒子的家長會,當他翻開兒子課桌上的一摞書時,才發現每一頁的下面一角都被兒子畫上了小人。
連續翻動的時候,這些小人的動作不僅連貫還很流暢,看上去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氣得媽媽的血壓都飆升起來了。
等媽媽再去翻看兒子的美術作業本時,又發現每一頁都被畫的滿滿的,要麼是一整頁排列整齊的槍,要麼是形態各異的恐龍。
此時的媽媽已經對兒子徹底放棄了,自嘲地調侃說:「未來整個市區的大街,都要歸我兒子掃。」
哈哈哈哈!
這位媽媽大可不必生氣,網友們都評論你的兒子是個人才,甚至還有人建議這位媽媽,趕緊送兒子去學繪畫呢!
還有一位網友現身說法:「這有什麼呀,學生時代的時候,大家都挺喜歡的,那時候周圍同學都找我來畫。」
其實,哪怕孩子只是畫著玩,父母也不需要過於緊張,讓孩子在繁重的學習狀態下,擁有一個解壓的小空間不好嗎?
畢竟比起學習來,父母更希望孩子能夠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在漫長的學習徵途中,真正的笑到最後。
孩子都喜歡畫小人兒
為什麼我要勸這位媽媽不要生氣,因為我有一個同款兒子。
作業本一頁一頁畫的都是各種槍,美其名曰「畫槍本」,他還很熱心地給我解釋每種槍的用途。
至於課本上,他則會在很多小角落裡畫小人,被我發現後問他什麼時間畫的?
他笑嘻嘻地說是自習課上畫的,因為自己作業做完了沒事幹。
剛發現的時候,我是又好氣又好笑,想告誡他以後不要畫了,但是他卻說:「我們班同學都在畫,男生畫槍女生畫公主。」
我將信將疑地問了一位家有女兒的朋友小敏,結果她大倒苦水說:「別提了,為這個我已經收拾過她好幾回了!」
原來小敏發現女兒的課本上畫了各種公主圖,就警告女兒不準畫了,女兒卻梗著脖子說:「我又沒有在上課時間畫,我都是下課才畫的!」
小敏看女兒不同意,只好威脅說:「我要再看到你畫,信不信我撕了你的書?」
女兒卻依然強硬地表示:「你撕了我就不上學了!」
氣得小敏差點背過氣去,原本聽話乖巧的女兒,怎麼在畫小畫這事上怎麼倔強呢?
中央美術學院碩士老潘認為:
孩子在四到七歲是重要的繪畫敘事表達期,其意義不僅僅在於畫面的表面效果呈現,而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對孩子思維和情感成長的幫助,能讓孩子更加自主自由地表達。
其實,在孩子畫各種槍啊、恐龍啊、公主啊的時候,孩子獲得的除了自由表達的幸福感外,更多的是釋放情緒,緩解鬱結的心情。
在孩子隨心所欲地創作的過程中,能夠天馬行空地表達心情,更能夠將背負的學習等各種壓力,通過手中的筆釋放出來,身心疲憊都能得到疏解。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畫小人兒?
在《2019中國中小學校外輔導市場與課業負擔狀況專題調查報告》中顯示,中小學生因為學業壓力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主要表現在睡眠不足、視力不良、身體肥胖和自殺現象。
而在校期間,50.0%的中小學生每日作業用時在3至4個小時,38.7%的中小學生作業在3個小時內可以完成,每個孩子面臨的學業壓力都不少。
中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不穩定時期,學業壓力的日漸增加的情況下,拿起筆畫一畫小人兒,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快捷並且有效的解壓方式。
首先,父母理智對待孩子畫小人。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的課本和作業本上被畫得亂七八糟,就會批評指責孩子,甚至有人上網問專家說:
「我兒子經常在教科書上畫小人和一些奇形怪狀的東西,請問是什麼原因?」
其實只要孩子不是一天到晚執拗地沉浸在其中,父母就不需要過於緊張。
這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的行為,畢竟他們每天要拿很長時間的筆呢。
當然更不能粗暴地制止孩子,要知道孩子都有逆反心理,父母越是不讓做的事情,他們越是要做,父母反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教育孩子宜疏不宜堵,當父母認識到畫小人兒只是小事一樁的時候,孩子才會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才不會對畫小人過於沉迷。
其次,父母允許孩子的塗鴉行為。
我問兒子為什麼喜歡畫各種槍的模型,兒子說:「我畫槍的時候很開心,就會忘記還有那麼多的作業要寫了。」
孩子的話很樸實,他們就是想在緊張而又繁重的學習過程中,用隨手畫幾筆的方式,讓自己暫時逃離學習狀態,讓大腦和身體都得到放鬆。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謝爾登·科恩博士認為,持續的壓力能使免疫細胞敏感度下降,降低抵抗炎症的能力,使患感冒的機率翻倍。
因此父母允許孩子塗鴉,其實就是允許孩子適當地放鬆。
要知道懂得放鬆身心,才會增強記憶力,減少抑鬱症狀,有利於孩子以更好的狀態面對學業。
第三,父母協助孩子規劃好時間。
知乎上有人提問:上課時畫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四百多個回答中,很多人得意地曬出自己在上課時畫出來的作品。
但上課時間終究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有一位網友說自己當初在上課時畫得不管不顧、無法自拔,學習成績從初中的學霸跌到高中的學渣。
最後沒有參加高考,即使現在因為一技之長能夠自給自足,但是他還是奉勸大家,上課時要認真聽講,如果不想走專業的路,一定不要荒廢學業。
父母需要告誡並指導孩子,下課時間或者寫完作業後,想怎麼畫都可以,但是應該專心學習的時間,還是需要專心對待,這是底線和原則問題。
有位媽媽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孩子寫數字「0」的圖片,乍看上去沒有毛病啊,怎麼媽媽配文上寫「這以後估計也是在課本上畫小人兒的隊伍」呢?
再仔細一看,原來左上角黑體的「0」旁邊,被孩子畫上一個同樣大的「0」,最關鍵的是孩子還畫上了手和腳,妥妥的一個可愛的小人兒啊!
別以為孩子小,剛能握得住筆就開始畫小人了,更何況那些上了小學的孩子呢?
有人曬出了自己的小學課本,兩匹馬雖然畫的不怎麼樣,但是看上去很喜感有沒有?
還有人曬出了好多張篡改課本上插圖的圖片呢,給頭像安上身體和四肢,給詩人騎上摩託車,給作家換上超人服裝,沒有什麼是孩子想不到的。
畫小人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份寶貴而又獨特的回憶,讓孩子能夠在學習生涯中,留下更多的美好和幸福,而不是只有被學業壓制的苦澀和痛苦。
英國倫敦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限制行為、幹涉隱私的人,長大以後獨立性較差,依賴性較強,幸福指數較低。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們要給予孩子畫小人兒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能夠一路畫一路快樂長大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