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候,大部分人都有過在課本作業本塗鴉的經歷。上課無聊、下課沒事的時候都會畫上幾筆,發洩內心的不滿和怨恨。
比如把不喜歡的老師畫上鬍子、給書本上的人物長個尾巴,再或者在書本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
適當塗鴉其實並無害處,也是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一種體現。
但是最近重慶一媽媽在參加孩子家長會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所有的課本上最下角都畫上了小人物,武林秘籍,這要畫多久才能畫完?
這些小人物栩栩如生,連續翻動的時候竟然可以連起來,就像活生生的武林秘籍。這功夫耍的太溜了。
這孩子上課是不是沒認真聽講,就在那裡畫這個了?真是氣得媽媽高血壓快犯了?
面對孩子課堂塗鴉,在我們那個年代,大多沒人管。因為父母根本無暇顧及,任由我們天馬行空作畫。如果在課堂上畫畫有可能會被老師發現一頓批評。
而現在的家長,因為孩子競爭壓力大,面對熊孩子的這種做法,家長可能會採取管控措施。比如回家批評、胖揍。
個人認為孩子偶爾的塗鴉不足以大驚小怪,畢竟也是孩子成長中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一味限制會扼殺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
試想如果啥都不讓孩子做,只讓學習,學習效率一定會高嗎?答案是否定的,學習也講究勞逸結合,適當放鬆也是必要的。
但是也要跟孩子講清楚,上課期間不要分神,應該認真聽講,下課可以畫一畫。每個人都要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扼殺孩子的興趣。
如果孩子真的很喜歡畫畫,可以鼓勵他學畫畫,在這方面有所發展,現在從事藝術很多漫畫家也很有前途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做他感興趣的事,他的主動性會得到充分發揮。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勞,也總是興致勃勃。即使困難重重也絕不灰心喪氣,而是會去想辦法,克服困難。
但是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感興趣事物時,通常會權衡利弊,認為對學習無益的就是錯誤的,結果扼殺了孩子的興趣。
作為家長,保護孩子的興趣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門功課。
育人也是育己的過程,希望我們都能不斷學習,不斷修正自己,當孩子犯錯時你的態度和行為對孩子產生重大影響。作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第一位老師,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媽媽發現兒子課本手繪武林秘籍#
我是可可媽媽,一個專注研究兒童心理學及早教領域的全職寶媽,多平臺育兒原創作者,每天分享育兒知識,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