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我們從小學課本裡就知道了他,也讀過他「三隻凳子」的故事。也在那時候知道他是聞名世界的大科學家。大了些後,知道愛因斯坦還是物理學家,還被人們稱為20世紀的哥白尼和牛頓。再稍微大點兒,知道了愛因斯坦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的建立,對現代物理學和人類思想的發展可有著巨大的影響。他還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闡明了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實質,指出了兩條定律之間的密切關係,使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又深了一步。
愛因斯坦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小到現在一直覺得他是神一般的存在!我相信很多人和小花一樣,覺得他小時候就一定顯現出了他異於常人的智商;他的腦袋裝了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內容!那裡一定是個神奇的世界!
我們崇拜,我們好奇,他小時候一定是聰明極了的。
愛因斯坦小時候真的是天賦異稟的孩子嗎?其實不是。
在《愛因斯坦傳》中有說:「愛因斯坦像牛頓一樣,並不早慧,他在整個學習期間絕無『神童』的表現,甚至在教師眼裡顯得平庸遲鈍……」
我們知道平常的孩子一般都在一歲多就會說話了,可是愛因斯坦在四歲多的時候還不會說話,要以一般人的眼光來看,妥妥的一個「低能兒。」愛因斯坦的父母也很擔心:兒子會不會是個啞巴?大腦發育會不會有問題?……他們有很多種擔憂,但是,依然沒有放棄對愛因斯坦地教育。他們把這份擔心憂放在心裡,也把這份擔憂化成一點一點的陪伴;一點一點地鼓勵……
愛因斯坦的父母始終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就如其它人認為的那樣「笨」。他們分工明確,默契配合。父親買來很多的積木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他一起來搭積木。小小的愛因斯坦每搭一層,父親就表揚鼓勵一次。在父親一次一次地鼓勵下,愛因斯坦一直搭了14層。
母親每天都會為他彈鋼琴。一天,這位年輕的母親又在彈鋼琴,她欣喜地發現小愛因斯坦竟然全神貫注地傾聽著,眼睛裡閃爍著快樂的光芒,母親堅信自己的兒子不是啞巴!他聽得懂!他不是弱智!他不笨!他很聰明!
後來,在母親和父親的鼓勵教育之下,愛因斯坦學會了拉小提琴,是不是大家都沒有想到!如果他沒有成為物理學家和科學家,說不定就會成為偉大的音樂家也說不定呢!
愛因斯坦上學了,在學校成績並不出色,學校的老師就很就對愛因斯坦的父親說:「你的兒子將一事無成!」咦!這老師太武斷了!怎麼能如此不負責任地給一個孩子下結論呢?!當知道自己的學生最後成為世界聞名的科學家時,不知心裡怎麼想!
我們也能想像得到,愛因斯坦在學校是怎樣的被老師同學嘲笑挖苦甚至排擠。小小的他一定失望極了!他感到自己真的很無用,他不想再去學校了;他害怕在路上碰老師和同學;他覺得自己太差了,就是個大「蠢豬」。可是他父親,面對老師如此評價自己的兒子,沒有埋怨,卻依然鼓勵他說:「我並不覺得你很笨,別人會做的,雖然你做的很一般,但這並不代表你比別人差!但是你會做的事情,別人卻未必也會做,你之所以沒有他們表現的好,是因為你的思維和別人不太一樣!我相信你一定會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做得都要好!」
想一想,當世界都拋棄你的時候,當你覺得別人都不喜歡你、感到無望、無助、迷茫的時候,有一個聲音對你說:我相信你,你能做的很好!就像哪吒,當陳塘關的百姓都認為他是個可怕的妖怪的時候,那個小女孩的一句話,給了他莫大溫暖!
你最親的人並沒有放棄你,還和你站在一起,依然堅信你是最棒的!因為有了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愛因斯坦最終成為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許多發明被人們沿用至今!
看到這裡有些詫異,在老師眼裡,智商並不高,甚至很平庸的孩子,最後竟然取得了如此驕人的的成績,自然這一切和愛因斯坦的勤奮分不開,可誰又敢說這一切和他父母的鼓勵教育沒有關係呢!如果愛因斯坦的父母當時和學校老師一樣否定了愛因斯坦,不再去管他,哪裡還有我們的科學家!如果父母放棄了他,他會看不到自己的未來,也許從那時候起就會變成一個真正「平庸」的人!
小花想說:
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灰心喪氣的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有效的鼓勵教育和陪伴,是孩子樹立信心的重要保證!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孩子,你是這個世界上孩子唯一可以放心地依靠!
作為第一家庭教育的父母,作為「靈魂工程師」的學校老師不要隨意去打擊一個孩子;不要隨便看不起一個孩子;不要輕易給孩子下一個結論!要知道,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給孩子恰當的鼓勵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裡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