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先點擊關注,以免錯過每日精彩更新~
父母總是用各種方式,
控制自己的孩子。
但其實父母們最需要控制的,
不是孩子,
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來的心。
被控制下的孩子怎麼做都是錯: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燙手!」
「不要碰那個,小心傷到!」
「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學習就行了!」
「聽我的,別自己瞎弄!」
「我跟你說了你為什麼不聽?」
「都說了不讓你這樣幹!」
……
發號施令的話也許父母經常脫口而出,
但你可能不知道,
這些話正悄悄地
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認為小時候習慣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己改變,那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這非常非常難!
比如,即便現在的我已經結婚生子,每次我從超市回來,我媽也必定會問:「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如果我不回答,母親大人便會翻購物袋查小票價格。
查完之後,她會說:「這個那麼貴,為什麼要買啊?那個沒什麼用,真是浪費錢!」
然後我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和審美,重新評估我的人生。並最終得出:「嗯,我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這樣的想法。
在我媽控制與洗腦之下,她讓我相信:「我這麼懶,這麼蠢,婆婆又這麼不待見我,我一無是處,我照顧不好我自己的孩子!」
在父母控制之下長大的孩子,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也是軟弱無力的,就像從未長大,沒有自信能夠養育好他。照顧孩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地又被長輩攬到身上。
我的孩子小福氣上幼兒園之後我想帶他離開我的父母,我媽便說,「你現在翅膀硬了,用不著我了,你走了再也別回來!我老了,沒用啦!」可如果繼續留下,我媽又會說,「自從給你帶孩子,我多辛苦!這麼大年紀了,還享不到一天福。」
我怎麼做都是錯,常常覺得很痛苦。
如果說我是在我媽的控制之下長大,那麼我弟弟就更加可憐了。
媽媽41歲生下弟弟,作為家裡的唯一的男丁,弟弟從小,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種種細節不再描述,且說一下弟弟的現狀。
弟弟現在已經25歲了,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飯、睡覺、打遊戲。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媽,我吃什麼?」
他完全不工作(也不想)、不出門(除了去網吧),不社交(除了打遊戲的隊友)。
他就像是一隻被圈養在家的寵物,喪失了一切生存的基本技能。我甚至無法想像,等父母老了動不了甚至離去的那一天,我弟弟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
我會很客觀的說一句:
弟弟這輩子已經毀得差不多了。
我曾經想,
也許只要他活著,
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
父母大概覺得:我們會一直養你,
可是他自己的人生呢?
我之前的公司有個叫小D的同事。我剛去公司的時候,他每天最早來開門,打掃老闆辦公室,接著就坐下來打遊戲。開始我以為他是老闆親戚,才這麼有恃無恐。
可聽同事八卦才知道,小D有自閉症,跟人溝通有障礙,父母離異後一直跟著媽媽生活。
老闆租的是小D媽媽管的房子,礙於情面把小D收進公司,表面上是給他一份工作,實則就是做點「掃地僧」的基礎工作。
每個月小D媽媽給老闆300塊,再經老闆的手發給小D當「工資」。我聽了之後覺得好感動,感嘆這世上母愛的偉大。
有次單位聚餐,我們叫了小D一起,小D一開始還很開心,有說有笑,可轉身接了一個電話,回來臉色就變了。
他支支吾吾地對我們說,「我不吃了,我媽讓我回去,她好像沒帶鑰匙,我得給她送鑰匙去。」小D說完轉身走了,大家好像都發現了什麼。
其實平常的小D除了跟人交流少一些,說話時不看別人眼睛、說話神情有些逃避游離之外,跟普通人並沒有兩樣。特別聊到他感興趣的話題(比如遊戲),還會眉飛色舞。
但一說起他的媽媽,他就會瞬間沉默,陷入一種自閉的狀態裡。也許,小D並不是真的自閉,只是他媽媽的愛讓他窒息。
自從有了小福氣,我常常會回頭看自己的成長之路。
像所有的父母一樣,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免不了地為他牽腸掛肚。擔心他餓了、累了、病了、摔了,擔心沒有自己陪伴在身邊,他是不是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有位心理老師說過:「過度擔心自己的孩子,就等於是在咒他死」。這點並不誇張。
自閉的小D,背後是一個連跟誰吃飯都要幹涉的媽媽。
我的弟弟,被嬌生慣養,25歲不找工作、啃老、宅家,因為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已經被家人包辦好了。
他們就像溫水裡煮著的青蛙,漸漸喪失了生命機能,漸漸的被這樣的生活消磨盡生命,最後慢慢的死去。
控制欲強的媽媽,大多來自沒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
她們年幼時或缺衣少食或經歷骨肉分離、生活動蕩。長大後她們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掌控,讓自己的世界不再崩塌。
她們想把自己沒得到的,通通都給孩子,對孩子的控制是因為她們自己強烈的沒有安全感。所以寧願孩子天天在家打遊戲,荒廢終生,也不願意他們去外面的世界經歷風雨。
但媽媽畢竟不能代替孩子活一生。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和獨立的意志,他們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如果一個孩子,連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沒有,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慘收場。
我對小福氣也有控制欲。
他不收玩具,我會生氣。他不按時睡覺,我會生氣。他不聽話,我也會生氣。但我寧願他跟我爭辯,給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的解釋,也不要他盲目順從。
因為我知道,我不能控制他,保護他一輩子。所以一開始就不能千依百順地寵著他。因為我知道,如果我現在將他保護的面面俱到,將來他在社會上,就會頭破血流。
所有他需要自己歷練和經歷的,他需要自己磨練才能夠收到寶貴經驗的,一樣都不能少。
其實,父母們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來的心。如何做不控制的父母,首先可以從溝通方式上進行學習,比如你是否會對孩子說:「快點兒,別玩手機了,馬上去寫作業!」 這句看似很平常的話就充滿了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他會覺得:我自己的感受是不被父母在乎的、或者是我的需求並不重要,這種感覺會讓孩子害怕父母,製造了對父母權利的恐懼,孩子感受到的是人可以被比自己強壯厲害的人傷害!而這些感受會讓孩子覺得屈辱,進而產生怨恨和憤怒的情緒,經常導致他表達敵對情緒、發脾氣、反擊、抵抗。
那麼怎樣說才能達到父母想表達的效果呢?《親子溝通實踐課》特價優惠,最後5天,抓緊搶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