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把孩子吼成了窩囊廢」

2020-08-20 逯在銀川


01

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

是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兇

最近在《超級育兒師》裡看到一對素人母子,3歲的兒子經常蠻不講理,只會歇斯底裡地哭,母親非常暴躁,習慣用大吼大叫來解決一切問題。

節目組跟拍了母子相處的一些日常:

孩子跟著媽媽逛菜場,他對菜場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但是媽媽毫無耐心地打擊孩子:

「不許再煩我了!不許再問我了!」


從菜場回去的路上,孩子一直小跑跟著媽媽,哭著喊著要媽媽抱,媽媽絲毫不安撫孩子的情緒,只會重複著對孩子吼:

「我拎著東西怎麼抱你?」


孩子在家裡玩小汽車,發出了聲音,媽媽瞬間暴跳如雷:

「你不許發出聲音!我最討厭吵了!」


這位媽媽不解,自己的兒子怎會如此煩人,卻意識不到,這個家最大的噪音是自己發出來的。

為了讓媽媽感受孩子每天身處的環境,節目組為這個媽媽準備了一場挑戰,前往聲音體驗場所,聽一聽自己平時是什麼樣子。

當那些日常的「大吼大叫」劈頭蓋臉地砸向自己的時候,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的語言具有巨大的殺傷力,她的情緒漸漸崩塌,最終渾身顫抖地捂住耳朵,蹲在地上失聲痛哭。

《兒童發育雜誌》發表過一項研究結果:父母衝著孩子大吼大叫,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後果;孩子焦慮、壓力和抑鬱的程度增加,行為問題也隨之增加。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無論孩子犯錯與否,父母都應好好說話。大吼大叫不僅對改變孩子的言行無效,還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

02

語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傷痛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孩子的心理產生自卑感,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可能是由於身體缺陷帶來的影響,也可能是成長環境造成的。

比如,家長對孩子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會認為,生活充滿了苦難,因為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種敵對的情緒。


波蘭的公益廣告《The Orphanage》講述了孤兒院裡的一對姐弟選擇養父母的過程,孩子可以透過玻璃房,看到四對夫妻的相處日常。

第一個房間裡,夫妻二人看到孩子,心有靈犀地相視一笑,然後寵溺地看著孩子,面對這對夫妻,孩子嘴角上揚,心情很好。

第二個房間裡,倆夫妻正坐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妻子看到孩子熱情地遞了一杯橙汁,孩子的臉上有藏不住的笑意。

第三個房間裡,夫妻二人都特別和善,丈夫看到孩子,紳士地蹲了下來,和孩子的視線齊平,孩子的眼神裡充滿了信任。

而第四個房間,丈夫酗酒,把家裡搞得一塌糊塗,妻子指著一片狼藉,扯著嗓子和丈夫爭吵,孩子的笑容漸漸凝固,瞪大雙眼,驚恐而無助地看著眼前的場景。

最終,孩子們沒有選擇,被迫跟著最後一對夫妻走了,回家的路上,夫妻二人持續著爭執,絲毫不顧及孩子的情緒,孩子們的眼神沒有一絲光亮,有的只是無盡的絕望和悲涼。

可見,父母的脾氣和性情關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習慣於大吼大叫的父母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最終導致他們安全感缺失,變得敏感而脆弱。

知乎有位匿名的網友分享說:

我的父親脾氣就很不好,常常莫名其妙地衝我吼,我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害怕不知道什麼又會被罵,長此以往,導致我十分敏感,我會特別在意別人的情緒,一旦當他人的態度有變化,我就開始不斷反思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另外,我還十分易怒,我發現我好像慢慢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如同父親那樣。


弗洛伊德說,人的精神疾病與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時期造成的。

父母的吼叫對孩子來說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批評,而是如同一把利劍,直戳孩子的心靈深處。利劍所刺的傷口也許會隨著時間癒合,但傷疤會隨時提醒他,被刺的時候有多痛。

幼小的孩子如同嬌嫩的花朵,只有用愛滋養,才能開得嬌豔燦爛。

03

大吼大叫是周而復始的悲劇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陰影可以伴隨孩子一生,也許他永遠都得不到救贖。

Diane Dweller寫過自傳《媽媽、狂躁與我》,文中她回憶了自己從小生活在對媽媽的恐懼之中。

她的媽媽非常暴躁,會毫無理由地對她和姐姐發脾氣,大吼大叫更是家常便飯。


為了在家庭當中得以「生存」,她拼命地去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更是毫無底線地去滿足母親所有的要求,可無論做得有多好,母親總有理由數落她、挑剔她。

她永遠都達不到母親的要求,她每一天都活在自我否定的陰影裡。

在她17歲那年,她遇到了比他大八歲的Tony,Tony對她關懷備至,給予了她從未有過的溫暖和幸福,她想,原來在母親眼裡一無是處的我,竟然也有人愛。

從來沒吃過糖的人,感受到了糖的甜,她迅速墜入愛河,和Tony結婚。

為了緊緊握住這顆來之不易的糖,她拼命對丈夫好,可丈夫仍然不滿意,經常指責她、罵她沒用。

她逃離了母親的「深淵」,卻又落到了另一個深淵裡。也許是受母親的影響,她常年都覺得自己很差勁,不配得到愛,即使是丈夫的錯,她寧可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也不願意離婚。

母親常年的打擊和大吼大叫,讓Diane Dweller特別缺愛,為了得到更多的愛,她變成了討好型人格,只有不斷地去滿足他人,才足以換回一點點的愛和回報,直到成年後,組建新的家庭,這種性格都沒有改變過。

我特別能理解Diane Dweller,因為我的母親也習慣對我大吼大叫,她看不到我的任何優點,卻會厲聲呵斥我所有的錯。

我時常覺得,我只有討好別人,才配得到肯定。工作以後,我會把所有的工作失誤都歸咎於自己,我更是不敢拒絕任何人,會把所有的活攬下來。


即使我拼命想改變,也仍然逃脫不了「討好型人格」的命運。

04

溫柔而堅定,才能教出好孩子

我們看到孩子錯誤的時候,要先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初衷。

泰國拍過一則廣告,媽媽們在等孩子們放學,孩子們來的時候,都一身爛泥,髒兮兮的,媽媽們見此都驚呼,無一倖免地對孩子大吼:

「我的天!媽媽最討厭你髒髒的了!你去幹什麼了!」


但沒一會兒,媽媽知道了孩子邋遢的真相。

原來,孩子們在來的路上,看到一位老爺爺的推車壞在了泥地裡,車上的東西灑落一地,為了幫老爺爺搬東西,才把自己弄得一身泥的。


媽媽們看完後,都很感動,但也對孩子特別愧疚。她們眼中的孩子調皮搗蛋愛闖禍,可這些孩子們比她們想像的都要善良和天真。

下一回,不要忙著指責孩子,也許他的初衷會感動到你。

當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後,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我們要溫柔且堅定。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孩兒上學總遲到,老師找了孩子媽媽談話。媽媽知道了以後,沒有打罵孩子,而是心平氣和地問他:「為什麼你那麼早出門,但是總遲到呢?」

孩子見媽媽沒有責罵的意思,就放心地說出實情:「我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

媽媽聽完就笑了,第二天陪著孩子一起去河邊看日出,看到眼前的美景,媽媽也感慨萬分:「兒子,發現這麼美的風景,你真的太棒了。」

這一天,孩子沒有遲到。放學回家後,兒子發現書桌上多了塊精緻的手錶,手錶下還壓了一張紙條,是媽媽寫給他的:「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時間和學習的機會,你說是嗎?愛你的媽媽。」

從此,孩子很少再遲到了。

  • 教育家愛爾維修說過:「人剛生下來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為天才,有人則變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
  • 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當,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兒童的心靈。

溫柔善待每一個孩子,給他們的心靈築上最堅實的防護,讓他知道:

有爸爸媽媽託底,爬再高也不用怕墜落,走再遠也不用怕迷路。

- END -

相關焦點

  • 「我終於把孩子吼成了窩囊廢」,孩子長期遭吼罵,會有哪些變化?
    導讀:「我終於把孩子吼成了窩囊廢」,孩子長期遭吼罵,會有哪些變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終於把孩子吼成了窩囊廢」,孩子長期遭吼罵,會有哪些變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最終還是把兒子吼成了窩囊廢」,吼罵教育傷孩子於無形
    照顧孩子全心全意盡心盡力,卻每每遇到兒子犯錯總忍不住責罵兒子,如今兒子17歲兒子變得沉默寡言,叛逆,沒有擔當甚至拒絕和父母溝通。這位求助的母親:「我是他媽媽,我能害他嘛?他是我孩子,孩子就就應聽父母的規勸。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小時候常常被父母打罵是很正常的,孩子不吼不罵根本不行。」
  • 「我終於被吼成了窩囊廢: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是孩子失敗的元兇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陰影可以伴隨孩子一生,也許他永遠都得不到救贖。1、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是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兇法國1分鐘震撼公益片《一句話,毀掉孩子一生》,每一位父母都需要看看。可見,父母的脾氣和性情關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 與孩子一起讀書:《窩囊的父親》
    從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無意地冷落著父親,有時候,我甚至對父親充滿了輕視。父親的「窩囊」在村裡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辭,老實巴交,膽小怕事,遇到困難就愛流淚。小時候,我是個非常頑劣的孩子,天天逃學,從沒有一天靜下心來學習。
  • 推薦閱讀:「窩囊」的父親
    從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無意地冷落著父親,有時候,我甚至對父親充滿了輕視。父親的「窩囊」在村裡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辭,老實巴交,膽小怕事,遇到困難就愛流淚。小時候,我是個非常頑劣的孩子,天天逃學,從沒有一天靜下心來學習。每到年終,父親總是抄著手站在家門口,眼巴巴地望著鄰家的孩子捧回一張張三好學生的獎狀,而我總是低著頭,兩手空空地回家。
  • 我也不想吼,可好好說他「聽不見」啊|越吼越不聽,耳邊風怎麼治
    ,可是真的火上來之後,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明知道吼孩子不對,可就是忍不住!可孩子就是欠,好好說他「聽不見」啊!有時候就算吼了,娃也根本聽不進去。誰願意把孩子吼成窩囊廢呢?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 被「吼」大的孩子,將來會有2種性格缺陷,家長要控制好情緒
    那個推小王下樓梯的孩子因為打架,被學校直接開除了,他以往的惡行也相繼被翻了出來,其中就包括推小王小樓的事情。得知自家孩子在學校經常被欺負,夫妻倆覺得很是不理解:他們夫妻都很強勢,為什麼養出來的兒子這麼窩囊?
  • 孩子以下行為看上去很「窩囊」,卻是能成大事的預兆,家長別攔著
    文\文兒人道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對於家長來說,想知道孩子將來是否能成大事,基本從七八歲就能判定出來。有句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放到孩子身上也一樣適用,只不過有些孩子兵行險著,經常做出有些有違常理的舉動,讓家長摸不著頭腦。
  • 什麼樣的家長容易把孩子養成窩囊廢呢?
    1、不好好說話,經常吼孩子。經常吼孩子會破壞孩子的自信,自尊,讓孩子變得特別自卑,甚至畏畏縮縮。還會破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孩子沒有辦法將自己內心出的話語告訴父母,最終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經常受到父母呵斥的孩子注意力、記憶力等認知功能有可能嚴重受損,學習能力也有可能退步。這是導致性格缺陷的直接原因。
  • 別做這三種父母,關係到孩子將來是否能夠成才,父母要早知道
    很多時候,父母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是個十足十的「窩囊廢」,忍不住衝孩子發各種邪火。殊不知,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的不成材行為,80%要歸咎於父母的行為和教育方式。如果父母自己不能認識到這個問題,不能做出改變,那孩子只會越來越不成材,親子之間永遠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 孩子越罵越窩囊,終於找來了科學依據!(爸媽一定要看看)
    孩子越罵越窩囊,終於找來了科學依據!語言攻擊的傷痕可能不會留在身體上,但一定會留在心靈上,且久久不能被治癒。童年被父母苛責的孩子,常常會在成年後苛責別人,甚至代際相傳,苛責自己的下一代!真心不騙你,被罵得越多的孩子,反而生活得越窩囊。
  • 文學大賽一等獎作品《「窩囊」的父親》,看哭了無數人!
    父親這一「壯舉」,雖然使我免遭到轉學的厄運,但那時的我卻認為父親給家人丟盡了臉。父親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長了翅膀,傳遍整個校園,我成了人們嘲笑的「跪讀生」,那一段時間我發了瘋似地學習。但年少的我不感激父親,認為父親是個「窩囊」透頂的人。
  • 越是能成大事的孩子,越喜歡做這些「窩囊」的事情,家長別讓他改
    就比如,據我在生活中的觀察,一些看起來「窩囊」、不起眼的孩子,他們表面上很平凡,但是卻有成大事的潛力。家長可別讓他們改。這樣的孩子懂得積攢力量,也容易一躍而起,變得優秀。孩子和同齡人競爭,不喜歡針鋒相對,只是默默地努力,容易被人誤解為「窩囊」。不過,這不是「窩囊」而是一種智慧和處事方式,暗示孩子能成就一番大事,家長別讓孩子改。
  • 史上最窩囊的皇帝母親廢了他,老婆綠了他,女兒毒死他
    此後,李顯先後被軟禁在均州、房州,生活條件十分艱苦。身邊只有妻子韋氏陪伴,兩人相依為命。李顯被廢後,與韋氏去往房州的路上,生下一個女兒。公元705年,李顯在被廢20多年後重新登上皇位,速來性情懦弱的他自然翻不起什麼風浪。但是韋後確是一個很有野心、權力欲極強的女人,在李顯復位後,韋後效仿武則天開始幹預朝政。
  • 被選入教材的文章〔窩囊的父親〕
    小時候,我是個非常頑劣的孩子,天天逃學,從沒有一天靜下心來學習。每到年終,父親總是抄著手站在家門口,眼巴巴地望著鄰家的孩子捧回一張張三好學生的獎狀,而我總是低著頭,兩手空空地回家。為此,父親很是失望。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年終考試,我的數學考了個&34;,語文也不及格。
  • 我是個河東獅吼的媽媽,差一點就把孩子給吼廢了
    但是我自己也明白,要是長此以往下去,我不瘋掉也會得神經病,而孩子也真的會變個凡事都拖拉的廢物。因此好好反省之後,我跟孩子做了公開檢討。然後心平氣和的跟孩子一塊坐下來,開了一個家庭會議。現在的我,早上只告訴孩子七點鐘了。重要的事情說一遍,就算是他沒有馬上起來,也不吼不叫。
  • 她重生成九零小中醫,賺大錢買房子,讓窩囊爹娘橫著走!九零小說
    她重生成九零小中醫,賺大錢買房子,讓窩囊爹娘橫著走!九零小說叮咚!又到了小編給各位推薦小說的時間了,很高興各位能在閒暇時間點開小編的文章。葉曉蘭一直沉浸在書本裡,就突然聽見一聲恰似鬼叫的嚎吼,一瞬間,她的心臟都嚇得一縮。疼痛感刺激著她的神經。
  • 我也知道吼孩子不好,可忍不住怎麼辦
    前幾天有用戶在後臺給我們留言:我也知道吼孩子不好,但是每次都忍不住,請問該怎麼辦?先給你一個擁抱,帶孩子的苦,我們帶過孩子的人都懂。誰不是逼急了,才去吼孩子的。你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你也是一個願意反思自己的媽媽,值得尊敬。雖然我們整天寫文章讓大家對孩子耐心點,但其實我自己也吼過孩子。那時孩子大概7-8個月,有一晚因故我一人在家帶寶寶。
  • 情商測試題,你知道自己的窩囊指數嗎?答案
    情商測試答案: A、你的窩囊指數100% 你在生活中是一個完全不想上進的人,你在大家的眼裡就是一個窩囊廢了,很多人是看不起你的,其實你也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的,只是你並不想好好的改變自己。面對生活的時候你越被看不起就變得越消極,你往往會選擇頹廢下去的。
  • 上幼兒園後,孩子這些行為可不代表窩囊,反而是聰明的表現
    ,卻又覺得無法反駁,我聽後反而忍不住大笑起來,「你家孩子這可不是窩囊,相反是聰明的表現!」若是孩子還手,不但會影響同學之間的關係,而且告訴老師後,他也會被責罰,這又是何苦呢?其實除了這種行為會讓家長覺得窩囊以外,有些孩子在吃飯,玩玩具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謙讓,也會讓家長覺得「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