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後,孩子這些行為可不代表窩囊,反而是聰明的表現

2020-09-03 兜兜的媽咪育兒趣事

前不久在樓下遛娃的時候,碰到了隔壁家的寶媽也在帶娃,於是就聊了幾句。她家孩子開學就上幼兒園中班了,雖說都已經上了一年的學了,但孩子的表現總讓她覺得有點擔心。

比如每次放學去接孩子的時候,總會看到孩子和同齡人打鬧,雖然看起來很開心,但是孩子明顯處於下風,就算被小朋友下了「重手」也只是笑著讓開,從不還手。

回家的路上她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做,,相比她一臉的義憤填膺,孩子卻很淡定的說道:「又不疼幹嘛還手,把別人打疼了,他還要告老師。」

面對孩子的回答,鄰居有些無奈,她覺得孩子的行為有些窩囊,卻又覺得無法反駁,我聽後反而忍不住大笑起來,「你家孩子這可不是窩囊,相反是聰明的表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從孩子的言語就可以看出來,他秉承的觀念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實仔細想想,四五歲孩子之間的打鬧能有多疼,小孩子的力道很小,頂多是看著疼而已。

孩子不還手,只是笑著走開,一能讓同學覺得他很謙和,二來他也聰明的保護了自己,不會被打到第二次。

若是孩子還手,不但會影響同學之間的關係,而且告訴老師後,他也會被責罰,這又是何苦呢?

其實除了這種行為會讓家長覺得窩囊以外,有些孩子在吃飯,玩玩具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謙讓,也會讓家長覺得「吃虧」。

畢竟都是交了學費,自家孩子謙讓出去了,那麼別家孩子就得到了便宜。

家長有這種心理是很能理解的,誰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得到最好的,可孩子卻不這麼想。

有的孩子在家玩過這些玩具了,吃過這些好吃的,在外面他就不會爭搶,看到別的小朋友喜歡吃,他或許還會讓給別人,從而得到了一個好人緣,所以你說他是笨還是聰明?

家長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揣度孩子的內心,很多孩子看似窩囊的行為,其實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特別是對那些上了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孩子們會優先選擇那些溫柔的小朋友做朋友,而那些過於「霸道」的孩子反而會遭到嫌棄。

幼兒園是孩子第一個交際場所,家長不應計較得失,而應該鼓勵孩子勇於和別的孩子交往,並且以一種謙和的心態去交朋友,而不是什麼都佔強,反而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交友狀況。

聽完我的解釋,鄰居終於笑了,「兜兜媽,要不是你開解的話,我心裡不知道有多難受!」

我相信在現實生活,像鄰居這麼想的家長不在少數,有這樣的心情也是因為我們太愛孩子了,生怕他吃虧。

但是孩子總歸長大,他們不是我們的傀儡,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斷。

有些家長平時性格比較強勢,養出來的孩子就會比較溫和,有些家長為人處世很謙和,孩子卻會比較霸道。

其實孩子這是在補充我們性格的不足,所以你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的人,首先要先學會改變自己才行,不要總是埋怨孩子不懂事,太窩囊,吃了虧等等,孩子可比你想像中的聰明哦!

本文由兜兜的媽咪育兒趣事原創,關注我,分享更多有趣故事!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和小朋友打鬧處「下風」,媽媽槽心說娃窩囊,老師:真聰明
    好在兒子雖然不愛說話,但在幼兒園卻很受小朋友喜歡,這讓媽媽也放心了許多。但疫情的到來,讓兒子之前上的那所幼兒園倒閉了,在下半年,小思給兒子轉到了家附近的一所幼兒園。那麼除了「不還手」被父母認為是「窩囊」行為,孩子還有哪些行為會被父母誤認為是「窩囊」行為。一、父母認為孩子的「窩囊」行為1、打不還手就像上文中小思的兒子一樣,在和其他小朋友的打鬧中並不還手。這裡不過多的說了。
  • 寶寶睡醒後不哭鬧,是不是「傻」?其實這反而是腦袋聰明的表現哦
    有的人認為睡醒之後不哭不鬧的孩子是「發傻」,是孩子不機靈不活潑的表現。那麼寶寶睡醒後不哭鬧,是不是「傻」?其實不是的,這反而是腦袋聰明的表現哦!睡醒之後不哭不鬧的寶寶都是具有較高獨立性的,雖然人還不大,但已經可以預料到日後他們的心裡承受能力多半不會差,而且更願意去思考問題,能更好地適應周圍環境。可別覺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其實儘管孩子的思想頗為稚嫩,但也是有一套思維的,能夠辨識事物,而睡醒後不哭不鬧很有可能就是寶寶高智商的體現。
  • 孩子以下行為看上去很「窩囊」,卻是能成大事的預兆,家長別攔著
    今天就來為大家總結下,以下行為看上去很「窩囊」,卻是孩子將來能成大事的預兆,家長別盲目阻攔哦。不過分計較得失就在不久前,我剛下班就聽到隔壁在教訓孩子,上去一問,原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候被朋友「欺負」了,經常被佔小便宜不說,吵嘴還吵不過人家,實在窩囊。要不是自己撞上,怕是孩子回來還不肯說呢。
  • 孩子有以下「壞毛病」,暗示他很聰明,家長管了反而是傷害
    導讀:孩子有以下「壞毛病」,暗示他很聰明,家長管了反而是傷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有以下「壞毛病」,暗示他很聰明,家長慣了反而是傷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這兩種行為讓父母頭疼,殊不知這是聰明的表現,家長別不高興
    這孩子自從能走路開始就不閒著,整天爬高上低的,沒有個消停的時候,把小金累得不輕。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也經常被別人投訴,說他帶著別的小朋友闖禍。在家裡的時候,不是玩家裡的電視就是爸爸媽媽的電腦,總之對什麼都好奇,恨不得把這個家都給拆了!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去接孩子,小金也總是聽到老師投訴,說孩子怎麼調皮,今天又闖了什麼禍。
  • 孩子這些「聰明」行為,恰恰是沒出息的表現,可惜家長還以此為榮
    文|全文共1502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做出一些「小聰明」的行為,有些家長感覺這說明自己家孩子智商高,但其實這可能是孩子沒出息的表現。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孩子是否聰明的話題。一天回家後,孩他爺回來就說「咱家孩子太聰明了」,說孩子放學之後,發現他手裡有個小遙控器,就問他是什麼,孩子說是學校一個遙控小汽車的遙控,孩子很喜歡玩這個玩具,但是其他孩子也喜歡,為了防止別的小朋友和他搶,他就把遙控器拿到自己手裡,這樣別的小朋友就搶不走了。
  • 孩子這些行為是情商低的表現,個個「傷人」,不糾正將來會吃大虧
    文|秘籍君對於情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屬於心理學範疇。聽上去很學術,其實,「情商」一詞的創立時間並不長,而且屬於國外傳來的「舶來詞」。在中國,情商代表的意義遠非其發展意義那麼簡單。儒家學派在中國流傳了上千年,形成了特有的一套人情世故規則,能夠在其中如魚得水之人,往往會被大家稱之為情商高。
  • 李玫瑾:孩子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別亂管,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
    平時孩子總是會有一些奇怪的動作,然後家長在看到這一些動作時,總會覺得孩子調皮搗蛋,一點都不聽話。李玫瑾就說過,孩子如果有下面的這些怪異行為,家長最好別亂管,這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呢。孩子的3種「怪異」行為,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1、喜歡自己跟自己說話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總是會自己跟自己說話,不管是在玩玩具又或者是做事的時候,一直都在念叨著什麼。
  • 孩子有以下4種「怪行為」,父母不要急著否定,可能是聰明的表現
    孩子的成績始終是父母關注的重點。孩子的成績好,父母自然會誇獎孩子「聰明」,考不好就會說是「笨」。只是因為成績而斷定孩子是否聰明,也許有點過於牽強。孩子的聰明表現,不只是在學習上,方方面面都是考慮的對象。
  • 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矛盾,聰明的家長都不會做這些事
    文|淘媽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們總擔心孩子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們語言發育還不完全,很多時候都不能通過語言來正確處理小朋友間的問題,然後就可能會抓人、打人、咬人。有的孩子本來是好意,想要向對方表示友好,但是因為不懂輕重,可能弄疼了對方,兩個人就打起來了。還有些孩子不懂分享,總是在玩玩具的時候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這些場景在幼兒園是很常見的,關鍵是很多家長在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發生矛盾,急著出面,反而越鬧越大。
  • 越是能成大事的孩子,越喜歡做這些「窩囊」的事情,家長別讓他改
    就比如,據我在生活中的觀察,一些看起來「窩囊」、不起眼的孩子,他們表面上很平凡,但是卻有成大事的潛力。家長可別讓他們改。這樣的孩子懂得積攢力量,也容易一躍而起,變得優秀。孩子和同齡人競爭,不喜歡針鋒相對,只是默默地努力,容易被人誤解為「窩囊」。不過,這不是「窩囊」而是一種智慧和處事方式,暗示孩子能成就一番大事,家長別讓孩子改。
  • 為了孩子發育更聰明健康,媽媽的行為表現
    ,不同的月齡有著不同的睡眠時間要求和成長表現1.生命從胎兒演變成嬰兒之後,他需要的營養也從子宮提供更換成了媽媽的母乳,媽媽需要提供足夠的母乳供他每次吃飽2.沒有吃飽的嬰兒和我們成人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表現,餓了,醒了,會哭鬧不止發出聲音,引起媽媽的注意,媽媽應及時給予餵養和哄睡3.社會上因為嬰兒在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之時,搖晃嬰兒頭部引起兒童搖晃綜合症疾病的案例存在過
  • 孩子表現出三種行為,代表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務必重視起來
    孩子一提起上學就情緒失常,寶媽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武武上幼兒園中班了,本來他上小班的時候,對上幼兒園並不抗拒。但自從上幼兒中班以後,他就很不習慣,每次媽媽一說要帶他去幼兒園,他就會放聲大哭。武武的媽媽很不明白:為什麼武武上小班的時候好好的,上中班就有了情緒呢?
  • 孩子的這些表現,夠讓寶媽「頭疼」的,但長大後會很聰明
    孩子的這些表現,夠讓寶媽頭疼的,但長大後會很聰明。依依是一個兩歲多的女寶寶,原本依依媽媽以為女孩會很文靜,從出生的那一刻,覺得生一個女孩,給打扮成文靜的小公主,傲嬌的小仙女,想想都很開心,結果一切是那麼的出乎意料,依依平時淘氣的像個男孩。
  • 孩子這些行為,其實是高智商表現,很多家長不知道,你家娃有嗎
    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反映淘淘在上課期間好動坐不住,參加任何活動都特別積極有熱情。上小學後老師自然管得嚴厲起來,淘淘時常因為淘氣好動被罰站,老師也找淘淘媽媽說過這件事情,希望家長在孩子放學回家後進行耐心引導和管教,讓淘淘漸漸做到遵守課堂紀律。
  • 幼兒園第一周孩子身上如果出現這些反常行為,證明孩子壓力很大
    昨天看到一條視頻,一位媽媽拍下了老公送女兒上幼兒園後掩面大哭的情景,一個大男人哭得稀裡譁啦的。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面對孩子上學這件事,一個大男人也能難過的掉淚。雖然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在哭過之後,大部分的父母還是十分歡喜的,因為孩子終於上學了,再也不用在家裡當混世魔王,家長含辛茹苦三年終於可以暫時解脫了。
  • 孩子有這些「調皮」的行為,暗示以後可能會很聰明,你別扼殺了
    其實各位家長可能不知道,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一些聰明的孩子,當他們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確實會做一些非常調皮搗蛋,讓家長恨得牙痒痒的事情。但是遇到這類事情,家長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孩子聰明的徵兆,下面就為各位家長好好的說一說吧。
  • 能夠成大事的男人,往往會有這四種「窩囊」的表現
    能夠成大事的男人,往往會有以下這四種「窩囊」的表現,看起來是在退步,其實是在默默前進。1.在愛人面前很「窩囊」,常常低頭認錯,甚至是言聽計從。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男人在妻子面前很「窩囊」,是提高了妻子的地位,是讓家庭更加和諧,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事業發展。女人的話,有時候很難聽,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是全心全意在幫助男人成功。因此,聰明的男人,對愛人很好,任何時候不得罪她。
  • 多動症兒童的行為表現
    同樣,在小月的父母看來,他只是調皮搗蛋的天性使然,並且認為越調皮搗蛋的孩子越聰明,認為孩子長大點懂事了就好了!然而隨著小月進入小學,被認為「聰明」的小月開始變得「糟糕」起來。上課不聽講,隨意走動,大聲說話,影響課堂紀律,功課一塌糊塗。橡皮永遠找不到,文具盒裡面永遠是空的,今天買的筆,晚上到家時已經不見了。
  • 孩子3歲前有這些表現,家長偷著樂吧,比同齡人聰明一倍
    然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尤其在2、3歲的時候,以往的聽話逐漸消失,而是變成了仿佛精力無限,每天都能從早持續玩到晚上也毫不停歇的「搗蛋鬼」。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家長們便慢慢地失去了耐心與溫柔,開始對孩子嚴厲呵斥。其實,孩子許多看似比同齡人顯得調皮搗蛋的行為,往往是他比同齡人聰明的表現。正如近幾年倍受熱捧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所說:「越難帶的孩子,反而是最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