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海河之畔,智能科技產業憧憬無限;渤海之濱,天津智港發展前景廣闊。」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上表示。天津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機械裝備、輕工紡織、汽車、石油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興產業,打造了一批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湧現。在這裡,智能製造產業生態不斷優化,智能製造總體發展勢頭正勁。
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由獨立第三方城市大數據分析機構等聯合發布的《世界智能製造中心發展趨勢報告》中,「2019世界智能製造中心城市潛力榜」天津位居全球第十。全市累計獲得國家級智能製造項目19個,獲得國家資金支持1.4億元。7家企業獲得國家高檔數控工具機專項支持,獲得資金1.7億元。去年,全市累計建成60餘家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重點企業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0.7%,生產設備數位化率達到51.8%,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1.8%,應用電子商務比例達到68.5%。
近日,市工信局對獲得本市智能製造專項資金支持的數百個項目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發展智能製造的基礎較為完備是本市智造發展的優勢之一。絕大多數天津企業已經擁有自動化設備,其中,四成企業已具備完整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系統,41%的企業擁有自動化生產線,37%的企業擁有自動化單機。
同時,本市企業積極實施關鍵環節智能化升級,超過半數採用局部環節實施機器換人方式,46%針對現有自動化設備進行聯網和集成,四成選擇建設數位化車間。
在智能製造政策的引導支持下,天津在推動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方面進展明顯,龍頭示範帶動產業轉型效果顯著,智能製造發展迅速。世界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市工信局總經濟師周勝昔表示,目前本市大量製造業企業仍處於「工業2.0到3.0」過渡階段,即數位化製造在重點行業得到推廣應用,但其他行業及中小企業尚需進行數位化補課。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