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佩華:培養複合型「新工科」人才 推進智能製造發展

2020-12-10 龍虎網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政務頻道 > 政務要聞 >

顧佩華:培養複合型「新工科」人才 推進智能製造發展

2020-11-25 21:12:55

龍虎網訊 (記者 唐婷玉)大勢已至,未來已至。2020年11月26-28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召開。25日下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顧佩華在智能製造人才論壇暨集萃大講堂上發表了講話。分享結束後,顧佩華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顧佩華接受媒體採訪 官方攝影團隊供圖)

面對新時代下智能製造行業的迅速發展,人才培養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點之一。顧佩華向記者介紹了「新工科」概念:「新工科是基於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為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支撐服務創新驅動發展而產生的,它對應的是新興產業,首先是指針對新興產業的專業,比如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

顧佩華告訴記者,新時代需要的人才不同,傳統教育模式、課程體系與新知識新技術的發展要求不協調。相對於傳統的工科人才,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要的是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新工科」人才。

如何去培養這樣的「新工科」呢?顧佩華給出了答案:「以天津大學為例,天大方案(CCⅡ)以工程創新、專業培養等為核心內涵,3類5種項目多學科支撐一個專業,搭建學科交叉融合的載體,深度融合之後形成新的培養體系。在保持機構學基礎理論研究特色的同時,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發展趨勢,繼續拓展前沿研究方向,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及成果轉化,進一步提高現有實驗室科研基礎條件和競爭能力。」

來源:龍虎網  編輯:張逸雯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龍虎網"的稿件,均為龍虎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龍虎網",並保留"龍虎網"的電頭。

相關焦點

  • 廣東多所高校新增「新工科」專業,培養複合型人才
    各高校也紛紛響應,大力開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機械設計製造等 「新工科」專業建設。羊城晚報記者留意到,今年廣東多所高校新增「新工科」專業,涵蓋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相關專業,或在「新工科」專業增加了招生數量。此外,課程設置體現多學科交叉特色,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培養實踐能力強的複合型人才。
  • 新工科協同新文科雙翼齊飛培養新人才
    近年來,鄭州科技學院敢於創新發展,不斷探索「新工科」「新文科」建設,調整專業設置,研究新成果,升級優勢傳統學科,培養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人才。目前,該校虛擬實境技術、智慧機器人、智能製造、3D列印、物聯網工程、新能源等新工科建設穩步推進。
  • 天津市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在北辰成立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12月15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市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15日在北辰區舉行成立大會。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喻雲林出席並講話。喻雲林向蘇萬華、顧佩華、丁文江三位院士頒發聯盟特聘專家證書,並和院士專家共同為聯盟揭牌。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 智能製造人才論壇暨集萃大講堂,大咖雲集
    2020-11-23 23:26圖文來源: 紫金山新聞 2020年11月25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 顧佩華院士應邀來蘭州交通大學作專題報告
    為使蘭州交通大學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學習天津大學新工科建設和專業建設的先進經驗和優秀做法,進一步了解新工科發展前沿信息與發展動態,全面推動學校新工科平臺搭建和方案籌劃,不斷提高天津大學對口支援蘭州交通大學工作質量和效益,12月18日上午,天津大學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顧佩華教授應邀來訪蘭州交通大學,校長李引珍會見了顧佩華院士,副校長劉振奎、黨建武一同參加會見。
  • 智能製造背景下機械類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
    在分析智能製造對機械類專業人才能力新要求的基礎上,探討了複合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踐教學問題。著重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工程能力欠缺的原因,以及通過整合離散實踐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提高工程能力的可行性。重點探討了機械類專業學生的機械、電氣、氣動和控制綜合裝調技能的培養問題,最後介紹了安徽工程大學教學改革的實踐成果—自主研製的滾動軸承自動裝配作業機器人工作站,以供參考。
  • 長沙理工大學:校企合作 共同探索「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
    紅網時刻7月5日訊(記者 汪衡 通訊員 彭瓊英)7月3日,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和長沙理工大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3+1」聯合培養的形式,共建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優良實習實訓條件,探索構建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
  • 新基建背景下智能製造專業群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人才由單一操作技能型向集操作技能、生產工藝、維修保養、質量管控等技術技能複合型轉變,迫切需要面向個性化市場需求,以智能製造為工作場景,培養具備數位化、創新思維能力以及信息技術遷移能力、智能製造綜合實踐問題解決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新材料人才需求缺口400萬 東華大學探索「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
    智能材料、新能源材料、3D列印技術……材料領域的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新材料作為國家十大重點領域,到2025年人才需求缺口約為400萬人。新時代呼喚「新工科」人才,人才需求不僅是數量上,更需要面向新興產業和區域發展的需求調整人才培養的結構和質量。
  • 「新工科」新在哪兒
    2018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認定612個項目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一個月後,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要求推進「新工科」建設,可見新工科的建設正逐步由思想理念走向實踐行動。
  • 「科協改革研討」加強智能製造人才隊伍建設
    當前,越來越多傳統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面臨「設備易得、一將難求」的尷尬局面。據預測分析,未來五年全市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人才缺口在25萬以上。二是供需矛盾嚴重。重慶市部分高校和職業學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縱深推進緩慢,部分學生專業知識過於陳舊,對企業亟需的智能製造領域知識了解甚少,操作經驗幾乎是空白。
  • 何炳蔚教授:「產學研賽」結合,推進機器人工程新工科人才培養
    機器人工程新工科專業辦學之道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業開始轉型升級,「中國製造2025」、「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等國家戰略相繼出臺,做強我國的製造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是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對於中國製造業未來的希望,新工科學生們的培養模式至關重要。
  • 高考志願:哪些專業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新工科」
    原創:網學之家近幾年,高考的一大熱門就是國家大力提倡的「新工科」類專業,不過許多人不太清楚國家為何要大力發展「信工科」,其都包含哪些專業,今日之家告訴你「新工科」及其背後火熱的原因。01為什麼大力發展新工科複合型人才匱乏目前網際網路行業中最稀缺的就是人工智慧人才
  • 「對話京津冀,踐行新工科」—— 一流大學城鄉規劃學科服務雄安...
    當前,天津大學正以「新工科」理念為指引,返本開新,因時而新,融合創新,改革催新,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流卓越人才。為了深入探討如何按照中央要求,融合天大「新工科」教育經驗,建構規劃教育新模式,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培育高質量人才,1月27日,「對話京津冀,踐行新工科—— 一流大學城鄉規劃學科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研討會」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隆重召開。
  • 新工科,打造培養「大國工匠」搖籃
    記者:改革開放後,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進位造強國建設,更需要高等工程教育有所作為。如數位化工廠在東莞某智能製造企業應用,用工人數從200多人銳減到30多人,生產效率卻提高了20%,開發周期也縮短了30%。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將如何應對新時代的變化需求?
  • 教育部公布首批「新工科」 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這所高職成唯一入選職校!
    7吳林志哈爾濱工程大學主動適應和引領新經濟,四維度推進工 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8江愛華 梁文萍南京航空航天大 學面向新工科建設的教師跨界發展與評價 激勵機制探索與實踐9康燦華武漢理工大學面向三大行業轉型升級新需求的工程創 新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10陳  翔中南大學新工科背景下以教師教學發展為核心的 績效管理體系研究與探索11王迎軍華南理工大學基於「4I」的新工科人才模式改革與實 踐12沈火明西南交通大學網際網路環境下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設
  • 新工科專業,將為2020年考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
    學校從戰略全局的角度考慮,決定以全校相關專業為依託,培養面向航空航天與國防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智能製造專門人才。這是學校順應時代變革、主動引領「新財經」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加強跨學科、跨專業、寬口徑、厚基礎的交叉複合型人才培養。
  • 教育部公布新工科項目結果,共612項,看看有你們學校嗎?
    吳林志哈爾濱工程大學主動適應和引領新經濟,四維度推進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7王寧玲華北電力大學(北京)面向「知識-能力-實踐」教學激發新工科人才培養新動能8江愛華梁文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面向新工科建設的教師跨界發展與評價激勵機制探索與實踐
  • 南京日報:企業遇到什麼問題就研究什麼課題,智能製造大會分論壇上...
    昨天下午,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智能製造人才論壇暨集萃大講堂」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舉行。論壇以「『智』造引領發展,人才賦能未來」為主題,解析國內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現狀與趨勢,交流面向智能製造產業需求的國內外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成果經驗,探索產教融合的工程人才培養新路徑和新模式,推動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
  • 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促進複合型人才培養 - 遼寧省人民政府
    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 促進複合型人才培養 省內145所院校開展「1 X」證書制度試點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8日  信息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