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在婦幼保健院的眼科門診,接診了一名只有1歲多的寶寶,已經患上了100多度的近視。
刷新了該院近視患者年齡最小的記錄。
家裡人視力都很好,只有爺爺奶奶戴了老花鏡,寶寶怎麼小小年紀就近視了?還100度了?
排除遺傳因素,主治醫師一了解:孩子的父母給孩子在網上報了早教課,孩子每天都要對著電腦看早教視頻。
又是一對坑娃的父母!!!
這位1歲寶寶需要3個月複查一次,以防造成屈光性斜視,在2歲的時候會做戴鏡矯正,避免以後弱視的發生。
小小年紀就要遭受這些,真是讓人心疼!
眼睛的發育不像牙齒,沒有第二次機會,一旦近視形成,就是不可逆的。
孩子2歲前,不要接觸任何電子產品。
醫生告誡家長:成年人每天對著電腦都會視覺疲勞,更別說視神經還處於發育狀態的嬰幼兒。
寶寶的脊椎和骨骼還在發育中,如果一玩電子產品動輒半小時、一小時,長時間僵坐或者維持不正確的坐姿,會引發各種頸部不適,甚至脊椎變形,駝背等。
浙江省眼科醫院發現:孩子連續玩20分鐘平板電腦,視力平均下降41.7度,連續玩20分鐘手機,視力平均下降43.8度。
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現在的99%孩子都能接觸到電子產品,無節制或者不恰當的使用,第一時間傷害到孩子的眼睛,而發現近視的早期是有預警的,家長們要注意以下信號:
揉眼睛、眨眼、眯眼、湊近視物、歪頭或斜眼、經常皺眉、拉扯眼角……
家長注意觀察,如果孩子出現這些情況,建議儘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最檢查,畢竟視力問題越早發現越容易矯正。
近視低齡化,電子產品的不當使用是主要原因之一,要學會防範於未然。
控制用眼時長
醫生強調:2歲前的寶寶最好不要接觸任何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手機、電腦、ipad等。
如果實在要看,時間越短越好,最長不超過15分鐘為好。
另外,聲光類玩具對寶寶視力也是有損害的,還是少給寶寶買。
改善用眼環境
應用「20-20-20」規則:使用電子產品或看書每 20 分鐘,抬眼看 20 英尺(約 6 米)外至少 20 秒。
保持必要距離:使用電子產品時,眼睛在電子屏幕對角線的6倍處。
光線應適宜:儘量使用自然光源或者類似自然光源,不要在黑暗中玩手機,比如關燈後。
採用正確姿勢:最好端坐,避免躺、臥、趴著。
除了以上可控、科學的兩點,家長的作用必須落到實處,不可坑娃——
孩子沉迷手機危害甚大,真正靠譜的家長都這麼做——
以身作則
很多孩子之所以迷戀電子產品,都是父母的鍋。
父母要給寶寶樹立榜樣,放下手機,不可做「低頭族」。
父母不妨用玩手機的時間,和寶寶一起玩拼圖、堆積木、玩過家家、講故事、做遊戲……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就是父母給寶寶最好的早教。
控制時間
完全禁止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顯然不現實,那麼就要嚴格控制使用時間:
首先,使用時長一定要控制好:
0-2歲寶寶:不要接觸任何電子產品;
2-3歲寶寶:每天應控制在30分鐘內;
3歲以上的孩子:每天連續使用少於45分鐘,可以每次使用15分鐘,每天使用2、3次;
大一些的孩子: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應超過2個小時。
其次,堅持提前訂立好的一個規則:到了規定時間就立即停用,不準再拖延!
最後,不打不罵的約法三章,可以通過麥苗守護APP來實現:設置各應用使用時長,或者直接鎖屏,到點就停用。
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別讓孩子從小只能通過眼鏡看到清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