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考生」10年後再赴高考: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2020-08-19 晚安八零後

作者 木子飛揚


01

2008年高考,安徽一名考生在考場上竟然拒絕答題,拿到試卷後,就在卷面上胡亂書寫。結果不難預料,成績0分!

因為這張零分考卷,這個考生當時引發了巨大關注,一時成了網絡紅人。可是當熱度散去,這名考生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去哪兒了,過得怎麼樣,沒有人知道。

十年後的2018年,這位當年高考0分的考生再次走進人們視野,他的經歷卻讓人唏噓不已。

當年放棄高考後,他的校園生活就畫上了句號,從此開始了東奔西跑四處漂泊,這期間,他做過各種苦力活,頻繁換工作,卻屢屢遭遇挫敗,始終沒有辦法穩定下來。

這時,他才開始反思,當初年輕氣盛時的衝動行為是多麼欠考慮!

原來,所謂的「讀書無用」,都是騙人的!

痛定思痛,10年後,已近而立之年的他決定從頭再來。2018年,經過大半年的複習和準備,他再次走進了高考考場。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他終於圓了大學夢。可是,這個夢想卻整整被延誤了十年。

每年高考,總有人調侃說:「高考沒考上的,9月份工地見;考上大學的,四年後工地見。」別當真,那只是段子而已。

讀書雖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對於大多數平凡家庭的孩子,讀書依然是離夢想最近的那條路。


02

杭州的一名外賣小哥,參加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一路闖入總決賽,最後一舉擊敗了來自北京大學的文學碩士,逆襲奪冠,成為當季最大黑馬。

他叫雷海為,從小喜歡看書、喜歡讀詩,成年後雖然因為各種現實的因素,他成了一名外賣小哥,從事著一份在外人看來普通又辛苦的工作。

但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每一天,等外賣的那些零碎時間,都被他用來讀書、背詩。

正是有著這樣的習慣,正是基於內心那份熱愛和憧憬,他終於迎來了厚積薄發一鳴驚人的機會。

在《詩詞大會》一期節目裡,評委剛畫了一個屋簷和一扇窗戶,雷海為就脫口而出:「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評委們十分詫異,「你怎麼那麼厲害,我就畫了個窗戶畫了個屋簷,你就這麼知道是這首詩?」

他回答:「因為你窗戶畫在了西邊……」現場評委老師頓時驚嘆不已。

總決賽奪冠的那一刻,主持人董卿對雷海為說:「我覺得你所有在日曬雨淋,在風吹雨打當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書店裡背下的詩句,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

因為在《詩詞大會》上的優異表現,隨後多家單位向雷海為拋出了橄欖枝。如今,他已告別快遞工作,成功轉型成為一名專職老師。

讀書可以明智,可以讓一個人有機會踏上更大的人生舞臺;讀書,可以讓每個人遇見更好的自己!


03

一位爸爸曾對女兒說了一段話,在網上被無數人轉發和點讚:

「孩子,我要求你好好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爭名次,而是我希望你將來能上一所好點的大學,學有所成,畢業後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迫謀生。」

今天,很多家長都在吐槽養孩子不容易,因為從上小學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不得不在孩子身上進行大量投入,報各種班、培養各種興趣愛好……當然最核心的一點,永遠是要求孩子要好好讀書!

也許,每個有遠見的家長都深深明白:讀書雖然不是唯一出路,但是讀書比不讀書,終歸要不一樣得多。

所以,在孩子身上,只要是和讀書有關的,只要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父母們都捨得投入,從小培養起孩子愛讀書的習慣,很可能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正如董卿說過的一句話:你在讀書上所花的時間,終會在某一刻給你回報。對於青少年,從小多閱讀,多積累一些知識,慢慢地眼界和格局自然大不一樣。

暑假快到了,不妨讓孩子們就從這一刻起,行動起來,多讀幾本好書,多一些積累,讀書要趁早。

最近,出版社推薦了一套知識類大百科,叫做《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是由《百家講壇》主講人魏新編寫,經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權威審定,圖文並茂,知識點滿滿,集世界歷史、地理和人文知識於一體。

這個暑假,如果想讓孩子在輕鬆有趣的氛圍裡學到更多的知識,這套書再合適不過了。

今天的點滴積累,終會讓孩子在明天遇見更好的自己!

點下面商品卡,超大開版精裝2冊《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送給孩子最好的暑假禮物!


-END-


不忘初心,做有態度的80後。

本文系原創文章,晚安八零後已籤約維權騎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零分考生」10年後再赴高考:讀書沒有用的想法是不對的
    在2008年高考期間,安徽考生拒絕在考場回答問題,在收到考試答題卡後,他在答題卡上隨意書寫。結果並不難預測,得分為0!由於這份零分的試卷,候選人當時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並成為了網絡名人。但是當熱度消退後,候選人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去哪兒了,住在什麼地方呢?沒有人知道。
  • 上了大學你會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考生,格外不容易。而新世紀的所謂「讀書無用論」,倒未必是對知識本身的否定,而是試圖用一種看似精明實則短視的「成本收益」理論來證明,教育投資的回報率之低,絕對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
  • 「零分考生」10年後重讀大學 寄語學子:高考加油
    「零分考生」10年後重讀大學,他寄語將踏上考場的學子:  當年行為不可取 高考加油  2008年,安徽蒙城縣考生徐孟南在每張高考試卷上都違規填寫,交了「0分考卷」。2018年,打工10年後的徐孟南再戰高考,如願上了大學。如今,他已是一名大二學生。
  • 高考第一天。聊一聊當年的高考零分考生帶給我們的啟示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全國有1000多萬考生迎來了他們人生中面臨的第一場大考。今年的高考考生是特殊的一屆,我相信也會給他們留下特別的記憶。現在有一種觀點越來越佔據市場,那就是「讀書無用論」,難道這種觀點真的是正確的嗎?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高考其實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無數家長含辛茹苦,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鯉躍龍門,然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言論冒出來,什麼高考其實不重要,讀書無用,考上了大學依然要給考不上大學的打工等等,就連古代都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還有一些人放棄高考,或者故意考零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讀書真的無用嗎?高考真的不重要嗎?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高考其實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無數家長含辛茹苦,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鯉躍龍門,然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言論冒出來,什麼高考其實不重要,讀書無用,考上了大學依然要給考不上大學的打工等等,就連古代都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還有一些人放棄高考,或者故意考零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讀書真的無用嗎?高考真的不重要嗎?
  • 「讀書無用論」重出江湖?怕不是在做夢
    高考已經結束了,但人生卻不會就此止步。但最近總是聽到一些「讀書無用」的言論,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父母是否還會有這種想法:讀不讀書不重要,還不如早點出來社會學習一門手藝,社會上那些當大老闆的,沒幾個讀過多少書的!這種想法的根源是錯誤的!
  • 「零分考生」10年後重讀大學:當年行為不可取 高考加油
    2008年,安徽蒙城縣考生徐孟南在每張高考試卷上都違規填寫,交了「0分考卷」。2018年,打工10年後的徐孟南再戰高考,如願上了大學。如今,他已是一名大二學生。過去的12年中,他經歷了打工、娶妻、生子、離異、重考、重讀大學。又是一年高考季,這些年他又是如何一路走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通過深度採訪,還原了這些年他的心路歷程。
  • 讀了大學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隨著各地高考成績的出爐,填報志願也接近尾聲,等待新一批准大學生的,似乎只有最後的錄取結果了。由於中國特殊的歷史狀況,許多普通家庭在高校擴招後才有機會接觸到高等教育。1977年恢復高考後,當年中國大學的錄取人數僅為27.3萬人,錄取率為5%。
  • 「讀書無用論」漫談
    但面對物價飛漲,樓市居高不下的社會現實,「讀書貴、就業難」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小學幾元錢的學費演變到如今「入園難、上園貴,貴過大學學費」的程度,一個幼兒每年上萬元的學費已不再是新聞了。特別是1999年國家高校擴招後帶來的「就業難」這一事關個人前途和家庭幸福的重大百姓生活問題,直接導致了廣大農村新的「讀書無用論」捲土重來。
  • 別再相信讀書無用論,拼命讀書是大多數人的捷徑
    讀書無用論 千萬別當真,拼命讀書是大多數人的捷徑。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結束了,2020年的高考,因為疫情,來得晚了一些,但是頻頻傳來的喜報,卻來得剛剛好。最近,朋友圈,微信群基本上被高考狀元刷屏了,各種採訪、各種贊助和獎勵表揚,十年寒窗,一朝成名,著實不易。讀書無用論是本世紀最大的謊言。
  • 「985廢物論」和「讀書無用論」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很多莘莘學子都以考上「985高校」目標,家長則以自己孩子考上「985高校」為榮,觀察各縣高考「狀元榜」,能考上985高校的考生屈指可數。那麼,什麼是「985高校」?所謂985高校就是1998年5月,國家特別提出要建設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工程院校。
  • 我們經歷過幾次「讀書無用論」?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至少經歷過四次「讀書無用論」風行的時代,每一次都與社會大環境的變動緊密相關,我們且不去討論「讀書無用論」是否正確,先看看它是怎樣產生的?白卷英雄」——那個年代的「讀書無用」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第一次「讀書無用論」興起了。1966年秋「停課鬧革命」,運動開始了,城市內的學校率先停課,該年底農村學校也陸續停課。
  • 兩次考上北大均放棄,為何說這也是一種「讀書無用論」
    文 | 徐媛 據媒體報導,貴州畢節考生陳印,去年首次考上北京大學護理系,高中母校織金育才學校獎勵10萬元。因為專業不理想,陳印退學再考,回到高中母校復讀。今年他再次被北大護理系錄取,也再次選擇放棄就讀。因為他聯繫了新的學校復讀,母校承諾的10萬獎金遲遲未兌現,這讓陳印寒心不已。
  • 讀書無用?華為「天才少年」剛出校門就拿201萬年薪
    「現在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出來找個工作都難。」「初中畢業就自己做生意的同學都已經買房買車了,讀完大學的我什麼都沒有。」今年就業形勢的嚴峻,很多人一畢業就失業,不得不「家裡蹲」 「啃老族」,於是讀書無用論再次被很多人提起來。
  • 當初高考宣洩不滿,開始考零分的學子,現狀如何?
    讀書無用論記得以前有很多人都覺得,讀書其實沒什麼多大用處,書讀得再好,等到畢業以後還不是給別人打工?還不如早早的去社會上打工,多掙點錢,也比在學校荒廢光陰來得划算。不讀書也能有出息不過也不止學習不好的人會有讀書無用論的想法。其實學習好的人也會有,不讀書也能學習好的想法。
  • 高考零分作文往事
    在公開場合,鄭淵潔曾經這麼介紹自己:「50後作家,一人寫一本月刊21年記錄保持者,學歷為小學四年級,上過最高等的學校是駕校。熟練使用500個漢字,在計算器的支持下可以進行四則運算。心胸不開闊,榮辱都驚。」——你很容易讀出四個字:特立獨行。鄭淵潔小學肄業,沒參加過高考,但著作等身。
  • 《知否》一句話打臉,「讀書無用論」禍害多少人
    《知否》裡生於古代、長於深閨的明蘭(趙麗穎飾),卻給出現在看也不過時的反駁:「依我看,讀書無用論這話,就是騙人的。」「讀書,畢竟不是女孩子的分內事」,祖母故意陳述的觀念,誘明蘭說出這句話。明蘭反駁「讀書無用論」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下同)明蘭的解釋帶著特定的時代印記。「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閒得慌?
  • 12年前,他高考故意考零分,12年後他寫下13個字打醒所有人
    我不知道他是在哪裡看的這些「讀書無用論」,但真的被氣得渾身發顫落榜後的10年裡,他輾轉各個城市的各種工廠裡,做著各種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撕膜、擦玻璃、組裝廣告箱……他是個有想法的人,當然也想換個好點的工作,但符合他要求的工作都有最基本的學歷要求,高中畢業的他,連門檻都夠不到。
  • 鼓吹讀書無用論的那些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有用?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會在一些地方聽到一些人說:「讀書有什麼用啊!你看看那隔壁的那誰誰,初中都沒上完......」巴拉巴拉一大堆,似乎所有理由都在他們這邊了。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細思之,恐怖至極。而在09年的棄考事件,更是讓人無法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