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分考生」10年後重讀大學:當年行為不可取 高考加油

2021-01-10 中國江蘇網

2008年,安徽蒙城縣考生徐孟南在每張高考試卷上都違規填寫,交了「0分考卷」。2018年,打工10年後的徐孟南再戰高考,如願上了大學。如今,他已是一名大二學生。過去的12年中,他經歷了打工、娶妻、生子、離異、重考、重讀大學。又是一年高考季,這些年他又是如何一路走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通過深度採訪,還原了這些年他的心路歷程。

回憶當初

想吸引眼球,去推廣自創教育理念

在徐孟南看來,現在的日子是人生中最滿意的。每天在家裡上上網課、幫父母乾乾農活、空閒時逗逗孩子,經濟上也沒有多少壓力。現在的他,是安徽一所大專院校的大二學生,受疫情影響,學校只開了19天的課就放暑假了。

時過境遷,再回憶當初「出格」的行為,徐孟南感慨萬千,他說當初就是想以那種方式吸引眼球,引起大眾的關注,去推廣他自創的教育理念。出生於1989年的徐孟南,家中並不富裕,有一個姐姐,還有兩個弟弟。初中時的他成績優異,考上了市重點高中。剛進高一時,在班上能排進前十名。

可高一下學期開始,徐孟南的思想有了轉變,「我把自己的『三人行教育』理念打出來到學校門口去貼小廣告,並在網上很多關注教育名人的博客下去留言,像鄭淵潔啊,韓寒啊,我都留了言,希望他們能幫忙推廣。」可效果很差,「都不回復,不理人。」徐孟南所謂的「三人行教育」,大意是指從初中開始培養學生愛好,學習基礎知識,高中根據愛好分科,再通過選拔進入大學學習。

所有的推廣都失敗後,徐孟南做了一個決定,高考考0分。2008年參加高考時,他故意在每張試卷的答題區域寫上「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號是……」並且寫上了自己的理想,明確希望高考能得到0分。雖然最終徐孟南的高考成績是160分,但他覺得目的已達到。

打工十年

過著普通人的日子,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糟

事後,這種故意「交白卷」的行為確實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可令他傷心的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推廣計劃還是失敗了。「大家都覺得我這麼一個孩子能出什麼教育理念,普遍認為沒什麼價值。」徐孟南告訴記者,人們關注的只是他的行為,對於他的教育理念並不認可,甚至認為有些可笑。

這種做法雖然引發了討論,不過,最終只是「曇花一現」,還斷送了他上大學的機會。

意識到問題後,徐孟南覺得當初有些衝動,他的內心其實還是想上大學的。但父母並沒給他後悔的機會,「他們很失望,根本不知道我這麼做到底是幹啥,認為我做的是違法的事,也解釋不了,也不同意我復讀。」

此後10年,徐孟南開始了打工生涯,主要在外地的工廠裡當操作工,偶爾也會幫著親戚管理小廠。其間,他在父母的安排下結了婚,生下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不過,感情生活不順,離婚後,女兒由前妻撫養,他帶著兒子。

聊起這10年的打工生活,徐孟南用一個詞來總結:「平常」。「也是走的正常路,沒什麼特別的。打工、結婚生子,過著普通人的日子。」他說,其實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糟糕。

因為沒上過大學,徐孟南也不會去找那些需要高學歷的工作。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愛學習的人,但因為打工沒有時間,文化課上就沒再投入精力,不過也學會了不少生存技能,「比如電商啊什麼的」。

2002年,徐孟南創辦了「高考0分聲」網站,其中有一個「0分人物」板塊。現實生活中,徐孟南與這些「0分人物」會有接觸,他們聊起各自當初的「出格」行為時,「有說後悔的,也有說不後悔的,還是後悔的比較多吧。」

徐孟南告訴記者,這些人中有失意的,也有成功的。而他給成功下的定義就是:只要是對社會有貢獻的就是成功的,個人生活有質量也是成功,比如說做生意的商人貢獻的就是GDP。

其間,他也曾想過,如果當初上了大學,後來會過一種怎樣的生活。

「再戰」高考

希望通過繼續讀書換個新環境

人生在2018年又迎來轉折。那年3月,徐孟南重回考場,參加了安徽省普通高校分類招生考試。憑藉之前的基礎,他複習了一個多月,以270多分(總分300)的成績被安徽一所大專院校錄取。

對於再戰高考,徐孟南認為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並不是為了證明什麼。「之前也想過去繼續上學,但一直沒去做,就覺得到了一個點了,可以改變了。」他覺得只是到了人生的轉折點而已,老在工廠上班也沒什麼意義了,希望通過繼續讀書將來換個新環境。

重回考場,徐孟南比第一次要輕鬆,「與此前的目的不同,這一次是為了提升自己,學個技能。」他告訴記者,重新高考並不一定為了學歷,但同時他也認為學歷也挺重要的,「希望將來能從大專升本科。」

徐孟南笑著告訴記者,其實他的兩次高考經歷,身邊的人都挺不理解的。「第一次是不好好考試他們不理解,第二次我去考試了他們還是不理解,認為我現在不好好賺錢。」徐孟南總結,「大家的觀點是,我沒在適當的時間做適合的事。」

剛開始,徐孟南也會去解釋,說上大學是為了提升自己,也許以後可能會賺更多的錢。「但別人還是不理解,覺得這個年齡再高考,上個清華北大還差不多,其他沒意義。」既然說不通,徐孟南也就不解釋了,他說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做自己的事就好。

如今反思

如果時光倒流,肯定不會那麼幹了

高考作為國家選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是神聖且重要的。韓寒自己也表示,對當年退學之事充滿了遺憾,認為自己的行為不值得大家效仿,並寫道: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那麼,現在的徐孟南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徐孟南告訴記者,如果時光倒流,以現在的心境來說肯定是不會那麼幹了。「故意考0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希望別人不要效仿,0分註定是錯誤,是傷害!」他說道。

2011年高考前的一個月裡,徐孟南曾背上宣傳單,帶上乾糧,到全國各地學校告誡可能的後來者不要效仿。「雖然到處受冷落,受驅趕,很勞累,但所幸的是當年沒有出現故意考零分的學生,很欣慰。」他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當年韓寒和蔣多多對徐孟南影響很大,如今他告訴記者,對他們並沒「心存芥蒂」,「我覺得對我來說是一個啟蒙,也有好的積極因素。」

對於當年的「出格」行為,徐孟南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又重新高考上了大學,也算沒有遺憾了,現在也沒什麼後悔的了。

網上有人指出,徐孟南當年是在宣揚「知識無用論」。對此,徐孟南覺得這是一種誤解。「對教育改革的想法也是想去改革,希望能改得更好,並不是說知識無用。」徐孟南坦言,當年的高考制度也是因人而異的,「對自己不適合的東西也不一定不適合別人,可以肯定的是,0分的行為絕對沒有意義。」

為考生加油:

考出佳績爭取更大平臺

到今年9月份開學,徐孟南就要上大三了。上大學的這兩年,他認為是他人生最美好的時期,「如果當年上了大學可能還沒有現在的感受好,因為當初家裡不富裕,父母負擔壓力可能還是蠻大的,家裡孩子多。現在經濟上自己可以負擔自己的生活了。另外,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練,接觸了很多人,以前非常內向的性格已經有所轉變了。」

對於孩子將來的教育,他說還是會走正常路,「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下去吧。如果孩子出現了我當初的想法,肯定會勸導的,現在已經證明了自己當年高考方式的不妥,影響了自己的人生。」

除了正常的學習外,徐孟南還在網上做電商運營方面的兼職,每月差不多有5千元左右的收入。

他告訴記者,與現在的同學相處,雖然年齡大不少,但得益於自己的面相比較年輕,外表上的差別看起來也沒那麼明顯。

徐孟南學的是新聞專業,對於未來,他表示希望能去新聞單位實習,「以後可能做個記者,或從事營銷策劃方面的工作,有機會也會選擇支教。」

因為多次被媒體報導,徐孟南已經是個不大不小的「名人」,經常有人向他請教一些問題,「比如說以前沒好好上學,現在該怎麼辦啊?」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他都耐心解答,「如果還想繼續上學就勇敢地去做,並把自己再次高考的經歷進行分享。」

又到了一年高考季,徐孟南通過紫牛新聞為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們加油打氣:「盡其所能考個好大學,爭取更大的人生平臺,有時候高考確實能改變人生。」

知識被賦予尊嚴和價值。雖然現在通向夢想的道路更加多元,但不可否認的是,高考在個人成長中,確實是一個關乎未來的重要起點。高考成功,不只意味著幾年後的一張大學文憑,更在於涉獵更豐富的知識,從而開拓眼界,提升格局。祝所有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們,夢想成真,加油!

相關焦點

  • 「零分考生」10年後重讀大學 寄語學子:高考加油
    「零分考生」10年後重讀大學,他寄語將踏上考場的學子:  當年行為不可取 高考加油  2008年,安徽蒙城縣考生徐孟南在每張高考試卷上都違規填寫,交了「0分考卷」。2018年,打工10年後的徐孟南再戰高考,如願上了大學。如今,他已是一名大二學生。
  • 高考第一天。聊一聊當年的高考零分考生帶給我們的啟示
    在現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高考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呢?我們先來聊一聊當年的幾個高考零分考生的事例。一、高考零分考生的例子若干年前那些高考故意考零分的考生現在過得怎麼樣?我想他們一定會對當年魯莽的行為後悔了吧。如果再給他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我相信這次他們一定不會再這樣做。2010年高考,陝西考生張皎在所有試卷的答題區寫上「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後立,不生則死」,他「成功」考取了零分,一心想著放棄高考自己創業成為像比爾蓋茨那樣的首富人物的他最終誤入歧途,鋃鐺入獄。
  • 重上大學的高考「零分考生」徐孟南:若可以重來,我不會再交白卷
    參加高考12年後,考生徐孟南終於將「零分」的故事完結。他在個人論壇裡更新了最新版的自傳體小說《高考零分聲》,文末自我鼓勁道,「加油,奧利給!」這一天是2020年7月2日,他32歲,上大二,孩子已7歲。這個2012年曾有過單日10萬人次訪問記錄的論壇,如今日漸落寞,日均瀏覽量只有幾十人次,但徐孟南堅持更新。
  • 0分高考生重讀大學 勸誡棄考生:敬畏高考珍惜機會
    【#0分高考生徐孟南重讀大學
  • 「零分考生」10年後再赴高考: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安徽一名考生在考場上竟然拒絕答題,拿到試卷後,就在卷面上胡亂書寫。因為這張零分考卷,這個考生當時引發了巨大關注,一時成了網絡紅人。可是當熱度散去,這名考生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去哪兒了,過得怎麼樣,沒有人知道。十年後的2018年,這位當年高考0分的考生再次走進人們視野,他的經歷卻讓人唏噓不已。
  • 「零分考生」10年後再赴高考:讀書沒有用的想法是不對的
    在2008年高考期間,安徽考生拒絕在考場回答問題,在收到考試答題卡後,他在答題卡上隨意書寫。結果並不難預測,得分為0!由於這份零分的試卷,候選人當時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並成為了網絡名人。但是當熱度消退後,候選人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他去哪兒了,住在什麼地方呢?沒有人知道。
  • 十幾年前故意拿「零分」的高考生 現在怎麼樣了?
    徐孟南曾是安徽高考一名「零分」考生。200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時,他故意寫下自己的名字、考號,在試卷上控訴當時的教育體制。他列舉出「十大罪狀」,希望以這種方式得到零分,表達對應試教育的不滿。這一舉動在當時引起輿論關注,一時爭議不斷。10年之後,徐孟南回了頭。2018年他再次參加高考,被省內一所大專院校錄取。
  • 當年的「0分」考生如今想重考大學,為什麼?
    註定,這樣的考卷無法將他送入大學。走出考場十年,他輾轉各地工廠打工,成家生子,漸漸覺得當年的做法「太不值」。幾天前,徐孟南進行了2018年的高考報名,時隔十年,當年的這位「白卷」考生,希望能夠重返高考考場。
  • 「0分高考生」,重讀大學了
    2008年,安徽高考生徐孟南為了考零分,故意沒有「規矩」答題。最終,總分160多分的他沒能進入任何一所高校。2018年3月,徐孟南重回考場,參加了安徽省普通高校分類招生考試,被一所大專院校錄取。從2008年到現在的12年裡,他經歷了打工、結婚、生子、離婚、重考、重讀大學。今年九月份開學,他就要上大三了。
  • 十幾年前故意拿「零分」的高考生,現在怎麼樣了?
    徐孟南曾是安徽高考一名「零分」考生。200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時,他故意寫下自己的名字、考號,在試卷上控訴當時的教育體制。他列舉出「十大罪狀」,希望以這種方式得到零分,表達對應試教育的不滿。這一舉動在當時引起輿論關注,一時爭議不斷。10年之後,徐孟南回了頭。2018年他再次參加高考,被省內一所大專院校錄取。
  • 十幾年前故意拿「零分」的高考生徐孟南:感到「錯了」,學習是改變...
    徐孟南曾是安徽高考一名「零分」考生。200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時,他故意寫下自己的名字、考號,在試卷上控訴當時的教育體制。他列舉出「十大罪狀」,希望以這種方式得到零分,表達對應試教育的不滿。這一舉動在當時引起輿論關注,一時爭議不斷。10年之後,徐孟南回了頭。2018年他再次參加高考,被省內一所大專院校錄取。
  • 「0分高考生」,重讀大學了
    2008年,安徽高考生徐孟南為了考零分,故意沒有「規矩」答題。最終,總分160多分的他沒能進入任何一所高校。2018年3月,徐孟南重回考場,參加了安徽省普通高校分類招生考試,被一所大專院校錄取。從2008年到現在的12年裡,他經歷了打工、結婚、生子、離婚、重考、重讀大學。今年九月份開學,他就要上大三了。
  • 當年的0分考生如今想重考大學,為什麼?
    2011年,徐孟南幡然悔悟,決心以自己的經歷教育考生,不要步自己後塵,並開始到南京、合肥四處勸學,希望考生們珍惜機會。2017年,徐孟南告訴幾家媒體,他非常後悔,想通過大學學習來充實自己,10月23日已回老家報名,準備參加明年高考。
  • 高考零分作文《我不相信傻鳥的道理》折射出的極端現象
    有網傳高考零分作文,比如最近幾年甚囂塵上的《我不相信傻鳥的道理》(未知真假)。據統計高考零分作文每年都有幾千份,真考生之不幸也!現假設《我不相信傻鳥的道理》(大家可自行百度求之)這篇高考作文確有其事,並被判了零分,在此前提下從考生和判卷老師兩個方面分析此事件折射的極端現象。首先說這篇文章作者的極端之處。第一:作者在文中有辱罵和蔑視出題老師的言語,這是極其不尊師重道的表現,體現作者的品德問題。
  • 高考零分作文者,最後分數怎麼樣,能夠上大學嗎?
    當然了,在這90分裡,考生不可能全部都答對,我們就按照餘下90分的60%來計算,這就相當於考生只能夠拿到54分的語文成績。那麼這樣的語文成績相對而言是非常低的,相當於150分的語文總分,有接近100分都被扣掉了。但是這樣的考生,他們能夠考上大學嗎?在這裡我們大概估算了語文成績,但是數學、外語和文綜/理綜的成績不一定知曉。
  • 當年那個故意考零分,滿試卷寫著對高考不滿的姑娘,後來怎樣了?
    因此也有這樣的說法「爭一分,高一分,分分決定命運;拼一題,對一題,題題關乎未來」但是卻也有這樣的人,她把高考當作兒戲,在2006年高考的考場上面不按規則答題,寫下8000多字的作文抨擊高考,最後落得個0分收場,她就是蔣多多!
  • 十年前高考考零分,他說並不後悔
    2018年3月,一位十年前的「白卷考生」重返考場,參加安徽省普通高校分類招生考試。他叫徐孟南,2018年5月,他被一所大專院校錄取。2008年,19歲的徐孟南曾以滿篇「教育宣言」作答,用不上大學為代價完成高考。對於他重返考場,有人說,這是後悔了,發現自己當年的做法太不值,終於「浪子回頭」。當事人徐孟南究竟是怎樣的考量?
  • 2020年高考第一位0分考生「誕生」!最終還是為自己的行為買了單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所有學生們這學期幾乎都是在家以網課的形式進行學習的,這對高考生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當時距離理綜考試結束只剩下10分鐘左右的時間,答題卡被撕的一位男生瞬間哭了,這事放在誰身上不會崩潰啊?不過好在市一中考點按照程序啟用了備用答題卡,並延長兩位考生的考試時間。而那位情緒失控的女生也得到了相應的懲罰:取消了全科成績,成為2020年高考第一位0分考生。
  • 徐孟南解讀:高考零分考生蔣多多當年寫了哪些小說,發表過嗎?
    作為最早的高考零分考生,蔣多多一直倍受到大家的關注。出身於農村的蔣多多,我們常為她惋惜。我們都明白農村人出路特別窄,而且蔣多多還是女生,出路更不多了。蔣多多和母親在田地裡有很多網友有個疑問,既然蔣多多寫了那麼多小說,為啥她不發表呢?《高考零分聲》紙質版截圖據徐孟南所著的《高考零分聲》記載,蔣多多寫了《開學伊始》、《天涼好個秋!》
  • 想考零分,用雙色筆在試卷寫滿8000字的蔣多多,現在啥樣了?
    高考想考零分,用雙色筆在試卷寫滿8000字的蔣多多,現在啥樣了?你還記得自己當年高考時是什麼樣子嗎?對大部分考生來說,高考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重要考試,關係到他們的前途命運。14年前,就有這樣一位考生,她的名字叫蔣多多,來自河南農村。在2006年高考中,蔣多多在文綜等多門試卷中故意用雙色筆答卷,而且還在試卷上高談闊論,洋洋灑灑地寫了8000多字,並註明了自己的筆名「碎心飛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