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年了沒,ID:A-qingnianlem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早上九點多的時候,弟弟推開我的房門走進來對我說:「姐,借用你的電腦看會劇。」
我拒絕了,說自己得碼篇文出來,弟弟站在我的身後繼續堅持著:「你又不是要成為作家,寫這些有什麼用嗎?」
我沒有反駁他,打開電腦對著空白文檔繼續碼字。
按弟弟的說法,我確實做了很多看似沒有用的事情。
比如堅持給公眾號投稿,比如畫畫、看遊戲直播還有追星。
讀高中的時候,我一度泡在畫室裡,媽媽總是問我:「你現在這樣畫畫對你的高考有幫助嗎?」
最令其他人不能理解的應該就是我會追星。
每次弟弟看著我買了偶像的周邊和雜誌就覺得不可思議,他會問我:「姐,買這些有用嗎?」
我之前在收拾舊物的時候,找出了幾箱裝著舊書籍的箱子,書籍都是我讀書時期的教科書、練習冊。
在翻出一本厚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之後,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我竟然讀過這麼多的書?
它們對我的現在有產生什麼狗屁幫助嗎?
到底一個人該做什麼事情才是真的有用?
後來我對身邊朋友聊起了這些事情,要說有用的話。
是對生活有用還是對自己有用,但現實往往是你做了對生活有用的事情,對你自己未必是有益的。
當你隨心而活,做了很多在別人看似無用的事情,你的生活又是否因為這些會有所起色。
這時朋友剛拿到高校的offer,在這之前,她辭掉了在教育機構的工作,在那所教育機構裡上班的她過著偽「九九六」真「九十七」的生活。
她對我的疑問有點不屑,給了我這樣的答案:
「別問有沒有用,你人生經歷的每件事,你做的每件事都會有用的。」
就像很多人羨慕我。
你說羨慕別人有用嗎?沒用,但是當你認為有用的時候,你就會激勵自己向這種你羨慕的狀態靠近。」
對我自己而言。
我喜歡畫畫,於是後來在高考的時候,我也選擇了藝考。
在我眼裡,畫畫和追星從來都不是不務正業的事情,因為追星我還學會了很多技能,比如編輯視頻,撰寫文案,修圖作圖。
我覺得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熱愛」絕對可以作為最大的出發點,最酷的樣子就是把熱愛貫穿在你的生活之中。
之前因為《陳情令》大火起來的偶像王一博,我覺得他就將「熱愛」貫穿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他喜歡跳舞便在十歲左右去學習跳舞並出道進入娛樂圈。
喜歡演戲便去專研演技而後拍戲,喜歡摩託車便努力練習成為了一名職業賽車手。
喜歡滑板也努力練習讓自己掌握了更多技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日子過久了,就會在這種消磨中不知不覺喪失做無用之事的能力。
取而代之的是做了很多「有用的事情」,比如努力加班賺錢是有用的,找個人結婚搭夥過日子是有用的。
但其實「有用的事情」並不就是說一個人只能把生活過的枯燥乏味,「沒用的事情」也不是聽起來充滿風花雪月,不可行的事情。
我之前網在上看到一個關於粉絲小芮追偶像劉惜君的視頻。
小芮在得到劉惜君的鼓勵之後,毅然決然下定決心發奮學習讀書,通過了藝考並且成功當上了主持人,後來也得到採訪偶像的機會。
其實小芮和那些羨慕我朋友的人差不多,只是小芮把這種看似「沒用」的羨慕轉化成了自己努力的理由,把熱愛的那股勁貫穿到了自己的生活裡。
很多我們在做的沒用的事情其實是實在的,只是這些事情一旦和其他事情比較起來就會顯得無用、不切實際而且輕薄。
但日子很長,足夠能讓一個人見識到這些「沒用的事情」在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在一開始就質疑:「我做這件事情有什麼用呢?」
說實話,要是你因為這樣就捨棄了它,日後你未必能看到它為你開花結果的樣子。
像我前面說的那樣。
喜歡、熱愛就足夠作為你做一件事情的出發點,即使你做的事情在很多人眼裡看起來「沒有用」。